期刊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15:30:26

期刊论文

期刊论文篇1

“公共领域”的概念是哈贝马斯在196年《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的。公共领域是17、18世纪随着市民社会的壮大不断兴起的一股力量,人们借助报纸、杂志、沙龙、咖啡馆作为场所,传递信息、发表议论以达到相互认同的目的。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是在市民私人的家庭生活与国家权力领域里开辟出来的公共生活领域,其中文学公共领域是重要组成部分。交流正是文学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因素,在文学公共领域内,作者发表作品,读者发表意见。文学期刊是重要的文学公共领域,在文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文学期刊传达着人物私人化的内心世界。哈贝马斯认为,文学公共领域是由公众主体的内心领域而发展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纯文学期刊借当时的“举国文学热”发展突飞猛进,最终的落脚点定在了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倾诉、传达人文主义关怀上,由于纯文学期刊的人文气息较浓,可以给人以享受与感动,在读者中的反响也十分强烈,并使读者产生了共鸣与对话的欲望。其次,文学期刊还担负着文学批评的功能。批评是传达公共舆论的重要形式之一。批评家的身份可以看做是读者与作家的中介,他们的一个身份是读者的代言人,另一个身份则是读者的教育者,所以他们不仅可以启发读者,也可以监督作家。文学批评功能不仅可以促使文学期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还可以在文学公共领域里使文学获得公众的认同。

二:文学期刊对作者的塑造

文学期刊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传播媒介,有效地建构起了一个当代“文学场”、作者、作品、读者在此场域中相互关联与促进,其中,文学期刊与作家的关系可以说是休戚与共。文学期刊的对文学作品的汇集其实是一个“把关”的过程。毫无疑问,每一种文学期刊都有自己的文学主张,根据这种文学主张来选择更能够体现自己文学主张的作品。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首先就可以通过对自己文学主张的宣扬与把控来提倡某种文学思潮或某种文学创作方式,从而引导作者的创作与文学期刊的文学主张保持一致。文学期刊推介能够代表自己文学主张的作家,实际上是为了推动期刊本身的发展,一些常用的塑造作者的手段也在刊物上屡见不鲜:第一是版面的安排,文学期刊常常把自己推介的作品放在头条的位置上,以能够迅速引起读者的注意。第二是多发跟推介作者作品相关的“读者来信”,这种目的十分明显,就是尽可能多地呈现一些与作家相关的信息。第三是发表针对推介作者的批评文章与作者本人的创作谈。

三:文学期刊对文学思潮的引导

期刊论文篇2

论文投稿信箱:160158@163.com 所有来信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回复,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敬请查收。

=========================

期刊名称:《高校招生》

期刊主管主办单位:中国高校招生研究会主办

期刊刊号:国内统一刊号:CN 51-1611/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293

稿件要求:1、 来稿请使用word排版,稿件所述主题明确,语言流畅,层次清楚,确保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2、论文格式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单位所在城市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参考文献等。 3、作者简介包括: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工作单位、职称或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 4、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5、所有来稿会在1-3个工作日之内通过电子邮箱回信,请注意查收。

投稿(论文写作或咨询)信箱:160158@163.com

期刊介绍:《高校招生》部级教育刊物,是由中国高校招生研究会主办、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的是面向全国及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CN 51-1611/G4 ,ISSN 1671-2293,邮发代号 62-148 该杂志集权威性、专业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从创刊以来,杂志一直秉承“专注高考,服务考生”的宗旨,为广大高三考生和家长的复习迎考、志愿指导服务,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好评。部级教育刊物。

=========================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0158@163.com

联系电话:13081601539

编辑QQ:860280178 860280188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期刊名称-论文题目

如:《高校招生》 论我国经济快速从经济危机中苏醒

****************************************************************************

声明:本站所有期刊保证正规合法

期刊论文篇3

论文摘要目前,学术期刊稿件中存在功利性稿件对正常来稿的排挤、内稿对外稿的排挤。这种排挤对稿件流向、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都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要使稿件的淘汰向着合乎学术精神和学术规范的方向演进,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一是学术期刊逐步市场化;二是学术期刊必须走专业化和特色化道路,培育学术期刊品牌;三是学术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要转变观念,正确定位。

挤出效应是经济学的术语,意指一部分资金的投入对另一部分资金形成压力,从而将后者挤出市场。借鉴这一术语来考查学术期刊的来稿及采用情况,会发现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简单地说,就是一些稿件的增加对另一些稿件形成压力,从而减少后者采用率的一种现象。

一、稿件“挤出效应”的表现

1.功利性稿件对正常来稿的排挤

所谓功利性稿件是指有明确功利性目的的来稿,如职称论文、研究生毕业或学年论文、科研任务指标性论文等等。毋庸讳言,有相当大一部分功利性稿件是应付之作,缺乏新见,甚至陈旧过时、模仿抄袭。这些稿件对正常来稿已经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一,影响审稿。审稿人精力和时间有限,功利性稿件量多质次,审稿量却多于正常来稿,造成了审稿资源的浪费。其二,影响采用。两篇水平相当的稿件,如果只能选用其一,在知情的情况下,编辑部大多会选择功利性稿件,显然,这对正常来稿有失公平。

2.内稿对外稿的排挤

在高校学报中,内外稿有很大的分别。早些年,学报主要刊发的是本校人员的稿件,校外来稿录用很少。内稿对外稿的排挤,充分体现在内稿的优先权上。不仅是同等水平的稿件内稿优先,即使是内稿稍逊一筹,如能修改后发表,也会是内稿优先,这当然是因为学报作为学校资源,“是为本学校老师办的”。这个观念,在作者中有,在编者中有,在学校(报)管理者那里也有。不难想象,外稿的投稿量大于内稿而刊发量少于内稿,加上人情关系的影响,最后能够被采用的正常来稿是少而又少的。而内稿作者心理上存在着投外比投内更好的倾向,结果学报接受的内稿大多是不便外投或外投退回的稿件。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质量相对较高的外稿还是要让位于内稿。

二、稿件“挤出效应”的影响

学术期刊对功利性稿件与内稿的宽容或许是可以理解的,但客观事实是,期刊的容量是有限的。对功利性稿件和内稿的宽容,是将稿件的学术水平向后退了一步,“挤出效应”对稿件流向和刊物本身都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1.对稿件流向上的影响

这里有两个方向的流动。从正向说,优秀稿件、专业研究的稿件流向权威刊物及核心期刊。为了文章能被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刊载,研究者总是将其最好的稿件投向这些期刊。与此相对应的,从负向上说,就是由于政策的导向,加上学报内稿的优先权,自然地造成低水平的稿件大量流向本校学报和一般学术期刊。

2.对刊物的影响

首先是对核心刊物(和一些部级刊物)的影响。优秀稿件向优秀刊物集中,这本应是值得庆幸的事,其实不然。与稿件水平的提高相比,功利性目的可能提得更高。为了能被有特别意义的核心期刊所刊载,作者们早已展开“公关”了,核心期刊面临庞大的关系稿、人情稿难以招架。其畸形发展已为人诟病。

其次是对为数众多的高校学报和其他一般学术期刊的影响。当低水平稿件大量流向这些期刊之时,它们面临着一种奇怪的“稿源充足而可用稿枯竭”的矛盾。没有好的稿源,刊物难以进一步提高质量,其发展空间无形中受到扼制,从长远看难免有生存之忧。学术期刊的优胜劣汰并不难理解,但可悲的是,目前的这种“挤出”,不是市场和学术的作用,而是体制的作用,是人为的结果。

3.对学术研究本身的影响

顾名思义,学术期刊应当是为深化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推广学术成果而创办的期刊。在明确的定位下,学术期刊应当选用能反映自身特色、表达栏目内容、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及新意的稿件。所以,学术期刊对其来稿的审理和采用,除去政治上的把关外,应该只考虑学术因素。而如今,受稿件挤出效应的影响,一些稍有名气的刊物,副教授以下职称作者的稿件根本就不送审,职称、学历这些非学术因素成了稿件初审的标准之一,研究者在学术期刊的门口就被挡住了。这对那些真正潜心于学术研究的人、对那些新生的学术研究的力量、对学术研究本身都是一种伤害。不难想象,受功利左右的“学术”,回避公正的“学术”,对学术研究本身有着怎样深远的消解、破坏意义;在“学术繁荣”的表面下,学术的贫乏、创新的缺席,对学术期刊来说又会有多么深刻的消极影响。

三、解决稿件“挤出效应”的对策

显然,出现稿件挤出效应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政策(体制)方面的,如职称政策、学位政策、科研政策等等;二是认识方面的,如作者对一般学术期刊的低估,普通高校对本校学报的把持;三是期刊本身的,如期刊定位不当,无特色栏目,编辑方针不鲜明、意图不突出等等。

学术期刊本身是应该存在一个挤出效应,但它应当是高水平、高质量稿件对低水平、低质量稿件的挤压与淘汰,是那种正常的自然的挤压与淘汰。解决目前存在的不正常的“挤出效应”,笔者认为应当主要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1.学术期刊逐步市场化

只有进入市场竞争,用质量说话,期刊才可以完全走出恶性循环的“挤出效应”。虽然目前学术期刊市场化条件的确还很不成熟,但走向市场是大势所趋。出版单位应当对市场进行预测与分析,明确期刊定位、作者群、读者群;尽快建立自己的读者数据库,建立自己的发行队伍,建立方便、快捷的订阅市场。[1]

2.走专业化和特色化道路,培育学术期刊品牌

一些综合性学术期刊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相互交流的地步,发行量都少得可怜。因为性价比太低,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要,因而对个人根本没有吸引力。要改变局面,必须先从“综合”上动刀子,切下赘肉,丢下包袱,固定栏目,明确特色。学术期刊一定要有学术个性,要以“唯一”求“第一”,“与其开百货公司,不如开专卖店”,宁做“焦点访谈”,不做“新闻联播”。[1]这才是学术期刊的生存之道。而且,专业化本身就可以抵挡大部分的功利性稿件,在同一学科来稿的对比中,自然淘汰低水平稿件。

3.高校学报需要转变观念

在学报办刊宗旨中,有两点是导致其处于非学术的学术期刊境地的原因,一是“主要反映本校最新科研成果”,落到实处这就是内稿为主、内稿优先;二是综合性,不论社科版、自科版还是综合版,都是多学科的大拼盘,其结果就是千刊一面。学报主要反映本校最新科研成果,这个旗帜实质上是对低水平重复的鼓励。学校是否需要这样一个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平台,它是否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网络时代,有没有更好的反映本校主要最新科研成果的方式等等一系列问题令人深思。笔者认为,大学需要学报,应当是将它作为促进学校学术文化(科技)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展示本校成果的窗口;学报应该是学校文化的一个品牌,一种文化(科技)影响力,它可以从学校本身的优势、校内知名学者的影响、本地经济文化历史的特点等等众多方面寻找适合它发展的方向,但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重要的是它能够代表学校的活力、反映学校的文化信念,影响受众,并为受众所喜爱。它的作者群、读者群都应该以外为主,而不是自己办给自己看,竭泽而渔。

至于政策方面,如改变政策上对核心期刊评价角色的曲解、改变职称评聘中对科研成果的不合理要求等等,就不是学术期刊本身力所能及的事了,不书。

我们期待着学术期刊中的挤出效应向着合乎学术精神和学术规范的方向演进。

期刊论文篇4

1书脊

书脊是期刊封面的一部分,是期刊厚度的显示,虽为方寸之地,但有着封一的功用。GB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规定:“期刊的单册和合订本,其书脊厚度大于等于5mm时,应按照GB/T11668的规定,在书脊上排印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若书脊厚度小于5mm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排印上述信息时,可将其排印在封四上距订口不大于5mm的范围内。”[1]笔者调查发现,书脊名称并未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1)书脊名称标注问题。一些科技期刊在书脊名称标注方面没有严格执行标准规定。有的书脊厚而无字,有的薄而有字,还有的时标时不标。如《分子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88页)、《统计与管理》2013年第5期(192页),其书脊厚度都超过5mm,但未标书脊名称;而《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年第1期(52页)、《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14年第1期(62页),书脊厚度都小于5mm却标有书脊名称。又如《中国果菜》2012年2~12期都有书脊名称,只有第1期未标注。这种设计,不仅影响期刊的美感,而且给查阅带来不便。2)书脊字样设置问题。一些科技期刊的书脊名称字体、字号既不符合人的视觉审美观,也不便认读。例如:《中国果树》2013年各期,书脊字大小随期刊厚薄而变,最厚的第5期比最薄的第3期的书脊字大好多,放在一起不协调,也不美观;《中国食品工业》2014年、《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年书脊字小而笔画粗,字间距小,不易辨认;《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4年第1期、《病毒学报》2014年第1期,书脊字太小,与书脊宽度不协调,既影响美感也不好认读;《通讯技术》2013年各期书脊的字体、字号2期一变,格式大不一样,严重影响识别和归类。3)书脊色彩问题。书脊颜色方面有2个问题:一是同种期刊书脊颜色不一致,例如:《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年第4、5、11期,书脊为白色,其他书脊为淡蓝色;《无线电通信技术》2013年一期一色。这样的期刊放在一起不仅不美观,而且影响辨认。二是书脊颜色与书脊字之间色差小。例如:《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年各期,书脊为深红,字是黑字,不能突显;《世界林业研究》2013年各期,书脊为绿色,字为黑色,不易辨认;《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第1、2期,书脊为蓝色,字为黑色,也不易识别。4)边缘名称标注问题。边缘名称虽然不类属书脊名称,但期刊立放刊盒时,起着书脊名称的作用,所以在此一叙。GB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规定:“若书脊厚度小于5mm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排印上述信息(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笔者注)时,可将其排印在封四上距订口不大于5mm的范围内。”[1]笔者统计发现,无书脊名称的期刊大多也无边缘名称。在无书脊名称的期刊中,有边缘名称的期刊只占29.4%,但标注规范者只有17.6%。如《微型计算机》边缘名称写在封底右上角,字小,间距也小,刊名不醒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建议

1)色彩运用要恰当。封一、书脊浓墨重彩,虽能撩人眼目,但不是读者、馆员所需,只有方便阅读、便于管理才能赢得人心;因此,封一、书脊设计不要企求以色装扮,要注重实用、方便:一是若封一色彩浓重,要设有突显印章、分类号的色块,以便管理;二是同种期刊的书脊色彩要一致,便于查找归类;三是字与底色差要大,切忌黑红、黑蓝、白黄、灰绿色相搭配,否则难以识别。2)图片使用要得当。封一图片不宜占据整个版面,应只占封一的一部分,这样,无论图片的色彩、图案怎么变化,也掩盖不了封一前景标志,使期刊易于辨别和归类。若图片过大,其图案不要太花、太乱,要突出期刊前景标志,以便辨认。封一色彩格调要一致,期刊一期一色、一期一个面孔的设计样式不可取。3)文字标注要直观。文字、数字是期刊封一和书脊名称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期刊类别、性质和内涵的体现[6]。虽然重要,但不能过于粉饰。因为科技期刊的读者不是书法家,也不是艺术欣赏家,他们对文字、数字没有过多审美需求和爱好,只需易读、醒目。所以文字、数字标注要规范大气、简明,居于期刊醒目位置;字体、字号要根据空间大小、醒目程度而定,要便于认读;书脊大于5mm时必须标明书脊名称,小于5mm时要标明边缘书脊名称;英文刊封一要有中文刊名注释,英文刊名缩写字母不要太大。

作者:陈玉红单位: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期刊论文篇5

关键词:品牌定位设计形式设计

期刊杂志的世界非常引人入胜。杂志总是在我们的视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平面媒体,也是编辑和设计师共同劳动产生的图文结合体。大多数杂志都有较固定的读者。一个好的设计师总是深谙新闻学和品牌定位,而一个好的编辑则应懂得图片设计的重要性,在这个宽泛的范围里再考虑明确的设计因素:版面大小、网格、字体和细节,所有这些都促成杂志的定位和视觉冲击力。

品牌定位设计

在期刊杂志这个领域里,我们会发现这个行业中很多的决策都会受到竞争的影响,无论是一份发行量很大的杂志,还是限量发行的专业性杂志,都会有至少一两个以上的直接竞争者或众多的间接竞争者。同在拥挤的市场上出售的其他商品一样,品牌对于杂志来说意味着一切。人们购买杂志时都会基于一个称之为“四个我”的概念:看着我、拿着我、翻开我以及买下我。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应添加一些主要元素来定位杂志,例如两本杂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能够彰显出它们的不同宗旨和观点。杂志的每个组成部分,无论多么细枝末节,都必须看作是不断变化的总体的一部分,最棒、最敏锐的内容往往能激发精彩的设计。现在,出版商们更清楚地知道杂志可以办成品牌──一本期刊杂志不只是纸加墨,它是一种价值、一种信念体系。而针对杂志的品牌定位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主题内容加拿大杂志《Adbusters》是以评论消费者权益的全球化和当今世界的消费环境现状为主要内容,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的主题,该杂志的品牌定位就在于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很好的消费评论平台。而像《Realsimple》这样一份介绍如何生活得更雅致的杂志,它的主题内容就和《娱乐周刊》这样以炫目多变的娱乐新闻为主的杂志截然不同。正是这些令人惊奇的因素,标志着一本杂志在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时能否成功。无论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杂志都是依赖某种精心策划的运作指令来表现各类信息,设计者和编辑必须有意识地变换体现内容的方式,达到变换步调的目的,并以此来保持新鲜感和兴奋感。

时间和名称很显然,杂志要打出品牌靠的是持续性,它必须一直保持着某种品质,同时又有所改变。读者熟悉他们期待中的内容,但是在翻开时还是感到惊喜。其中,杂志的名称是唯一不变的因素,正是这种主题性的名称决定了它的形式。

艺术设计在报摊上,一份杂志必须在2.5秒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的注意,杂志的设计者必须迎接这个艰巨的挑战。读者对杂志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封面必须简洁地集纳杂志的个性和风格,还要求其内容和封面、封底保持足够的连贯性,以吸引读者。品质的持续性是体现在每期中的,杂志必须始终如一地做这些事情,并保证比竞争对手更具深度,更有个性。品牌杂志的设计需要周密的策划,而绝不仅仅是映衬文章的配角。杂志的艺术设计包括杂志的总体外观、形式、大小、版式、文字、图形、色彩、节奏等。字体在杂志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像《Wired》这样的杂志已经开始要求读者从侧面翻开,并倒着阅读文字,凝视彩色背景上的相同颜色的文字,或者斜着眼来阅读蝇头小字,在视觉和功能上,杂志设计变得更像网页设计,简短的广告词、图文框、可点击信息,这些已经被读者日益熟悉。与颜色一样,字体同样能够在不损害文章信息传达的情况下为页面带来力量和时尚,虽然位于几何形状内部或粗黑线条旁的粗体彩色引言会打破文章内部的排版节奏,但是粗体的标题与白色的页面以及正文的小号字体对比则显得更加完美。新贵男人的杂志《GQ》曾聘请印刷专家来设计折帖定型字体,设计师研究了20世纪早期的旧地铁海报,并根据这些海报的字体创建一种无衬线字体,在这种成型的字形字体中,字母较圆,且上行字母的顶部以及下行字母的底部都是扁平的,这种字体使得从封面标题到补充文章等所有的内容都变得很雅致,更有早期的《ArtDeco》的几何特征,设计师在保持杂志“摩登更经典”的风格的同时实现品牌定位的目标。该杂志的照片和插图同样出色,他们主要使用大牌人物的照片,但也不断选择革新者,将他们的风格融合起来。插图是杂志品牌的另一个重要部分,《GQ》的设计总监Dupless说,该杂志已经研究欧洲的杂志以便寻找新的插图画家和图画方面的天才,插图画家必须熟悉《GQ》的风格和感觉,并能在一个较为自由的框架中工作。红色和黑色是《GQ》调色盘中最浓型的色彩,它们通常被用来起强调作用,并坚持使用精美的中性色调。《GQ》杂志的设计一直在改进,坚持完善的一致性,它的现代设计带有酷的、矜持味道的品位和自信,其结果就造就了一份能让人感觉成熟、自信的外观精美的杂志,就像订阅它的读者们一样。

形式定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杂志设计经历了一场有趣的革命。传统的期刊杂志是发表文章的舞台,而现代的读者正翘首期盼新的媒体能带给他们三维的视觉感受,为此,杂志做出了积极的响应,杂志设计者拥有更自由的手段来决定他们的工作形式。杂志没有了标准尺寸的限制,没有了形状和宽度的要求,这些限制都会妨碍杂志功能的发挥,一本杂志可以被制成人们适应的任何大小和形状,只有印刷技术可以限制设计。德国的《Shift》实践了一种比较极端的杂志形式,与任何一种杂志都不相同。该杂志诞生于柏林的一组设计师之手,每一期内容都聚焦不同的主题,从而发展不同的表现手法:第一期杂志将食用肉类作为主题,它没有被装订成册,而是以一个挂肉的钩子穿过杂志每页角上的孔,使其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装订形式;第九期是关于艺术品市场的,由一种棋盘游戏和CD-ROM组成。这种自由当然归功于自有资金的运作。美国时尚杂志《Visionaire》目前已成为世界时装领域的新宠,它创造了第一个以电池作为动力的出版物,是一个由一系列大号幻灯片组成的会发光的盒子。

在伦敦、巴黎、纽约、米兰等地,还出现了微型杂志。微型杂志时尚新颖,它受到DIY信念的激发。因它面对微量读者,出售给相对富有、国际化、有复杂视觉的大众,所以其显著特征是品质制作、对图片的奢侈应用和强调设计。伦敦的《10》把文字和图像分开,要么读文,要么看图,这样反而看着舒服。微型杂志创始人约瑟夫编辑设计的《Nest》在室内设计领域地位明显,使用雕塑形式,颜色和图案有几期被定型成雕塑品或雕刻品,另一些则用缎带扎系,空白页引人注目,取代文字的是大块的着色图案和纹路,修饰与之形成互动的图像。一本好的微型杂志接近于艺术品,它的目标就是打破矫揉造作的习惯。

同样,网络杂志给任何一个想办杂志的人提供了暂时的可能性,它创造了一种新的视觉形式。从广义上讲,国际互联网是个全球性媒体,而印刷的杂志很难使读者群国际化。网络杂志可足不出户传播到世界各地,设计师可以为网络杂志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外观和感觉,如使用按纽翻滚、快速下载等方法在屏幕上随心所欲地表现。如果一本杂志具有年轻、有趣的品位,那就可以适当运用声音效果、动画、音响和颜色来体现,同样的工具也可以用来表现更严谨和商业品位的美学理念。瑞典的电话类杂志《StockhlmNew》就用FLASH做成幻灯,再把杂志一页页的放进去,它对于印刷版唯一的改进是把标题和图片、说明文字放大,使读者阅读起来更清楚。英国图像设计季刊《Eye》是一本视觉引导杂志,它的网站和杂志同时设计,《Eye》新设计的一些编辑因素可以同时运用于两个媒体,比如每个特写开始时的关键词和段落。又如,《Hint》是一家网络杂志,有时它能以一种印刷品不可能做到的方式表现时尚,给了读者更多的选择。在《Hint》的设计中经常放进FLASH,然后加上音乐片段,往往是即将上市的CD的预听曲目,具有很强劲的体验感。因为《Hint》比很多印刷版杂志有更高的发行量,因此它获得了韦伯奖的最佳时尚奖。虽然和它同步的印刷版杂志也了获得了成功,但相比之下网络杂志的颜色和形状更有冲击力。

在人们的观念中,杂志一直是文字和图片的混合体,在每个特定的出版物中这两种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产生独一无二的感觉。技术对于文字和图像的还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不断发展提高了杂志的质量,而杂志设计通常是一份杂志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变化是杂志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信念。当然,品牌定位是杂志设计的核心,对设计师来说,挑战就是抓住机会,新的技术会磨砺出新的品质和完美。只要设计者能够了解他们的读者,并认识到自己存在的理由,都能达成优秀的设计。在期刊杂志设计中,每一种产品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读者群,否则就会被那些每天都在接受新信息的读者所忽视。那些不断创新并始终坚持“自我”的杂志必将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篇6

“公共领域”的概念是哈贝马斯在196年《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的。公共领域是17、18世纪随着市民社会的壮大不断兴起的一股力量,人们借助报纸、杂志、沙龙、咖啡馆作为场所,传递信息、发表议论以达到相互认同的目的。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是在市民私人的家庭生活与国家权力领域里开辟出来的公共生活领域,其中文学公共领域是重要组成部分。交流正是文学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因素,在文学公共领域内,作者发表作品,读者发表意见。文学期刊是重要的文学公共领域,在文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文学期刊传达着人物私人化的内心世界。哈贝马斯认为,文学公共领域是由公众主体的内心领域而发展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纯文学期刊借当时的“举国文学热”发展突飞猛进,最终的落脚点定在了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倾诉、传达人文主义关怀上,由于纯文学期刊的人文气息较浓,可以给人以享受与感动,在读者中的反响也十分强烈,并使读者产生了共鸣与对话的欲望。其次,文学期刊还担负着文学批评的功能。批评是传达公共舆论的重要形式之一。批评家的身份可以看做是读者与作家的中介,他们的一个身份是读者的代言人,另一个身份则是读者的教育者,所以他们不仅可以启发读者,也可以监督作家。文学批评功能不仅可以促使文学期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还可以在文学公共领域里使文学获得公众的认同。

二:文学期刊对作者的塑造

文学期刊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传播媒介,有效地建构起了一个当代“文学场”、作者、作品、读者在此场域中相互关联与促进,其中,文学期刊与作家的关系可以说是休戚与共。文学期刊的对文学作品的汇集其实是一个“把关”的过程。毫无疑问,每一种文学期刊都有自己的文学主张,根据这种文学主张来选择更能够体现自己文学主张的作品。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首先就可以通过对自己文学主张的宣扬与把控来提倡某种文学思潮或某种文学创作方式,从而引导作者的创作与文学期刊的文学主张保持一致。文学期刊推介能够代表自己文学主张的作家,实际上是为了推动期刊本身的发展,一些常用的塑造作者的手段也在刊物上屡见不鲜:第一是版面的安排,文学期刊常常把自己推介的作品放在头条的位置上,以能够迅速引起读者的注意。第二是多发跟推介作者作品相关的“读者来信”,这种目的十分明显,就是尽可能多地呈现一些与作家相关的信息。第三是发表针对推介作者的批评文章与作者本人的创作谈。

三:文学期刊对文学思潮的引导

期刊论文篇7

1.新闻出版总署期刊信息查询

期刊真伪辨别的第一步,就是查询期刊备案情况,具体就是登陆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找到期刊查询的相关选项,进行信息查询,比如,查询期刊,就选择期刊的查询选项,输入期刊名字,点击查询即可,如果弹出相关期刊信息,就说明期刊没有备案的,如果显示没有数据,说明期刊是没有备案的,就是非法期刊。新闻出版总署的具体期刊查询方法,以前我们已经讲过,在此不赘述,有不懂的朋友可以咨询在线客服,上面有详细的介绍,用整篇文章举例讲述了新闻出版总署期刊的查询步骤。

2.数据库收录查询。

新闻出版总署能查到期刊的信息就一定是真的期刊了吗?非也。为什么说非也呢,因为一些网站给你推荐的期刊,很可能跟你新闻出版总署查的期刊不是一个,而是他自己弄了本期刊,自己顶着人家的刊号自己印刷了。你拿到手的刊物,发现刊号和新闻出版总署确实一样啊,只是过了几个月,没有一个数据库能检索到你自己的文章(维普,龙源收录的不算,关于这个不在赘述。)那么你这发表的就是假刊了。所以前,要确保期刊和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是一样的,要么万方数据库收录,要么知网收录。只有维普收录的期刊不要选择,这种期刊大多有问题,而且维普网上有很多假刊,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在维普网上找个期刊,而在新闻出版总署却查不到。只有龙源期刊网收录的期刊更不要发表,因为那根本不是论文数据库,那是是个带字东西都能收录的网站。所以,如果有人向你宣传维普数据库收录,或者龙源数据库收录,那么就不要发表了,刊物一定有问题。

3.骗子伎俩。

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到了,数据库的信息也一致了,就一定是真的刊物吗?非也!怎么又非也了呢?因为,骗子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钻孔子,运用其他的卑鄙手段来行骗。

(1)电子版期刊。

比如说电子版期刊,很多作者问电子版期刊管用吗?哦,怎么回答你呢?电子版期刊,属性就不是实体期刊,那么你们评职称要求的是什么呢?是要求CN期刊是吧,CN期刊一般就是说的实体的刊物,电子版期刊不是实体刊物啊,他只是个光盘。就比如说,你到一个网站上了,你问问你们那的评职称人员,在一个网站上发表了论文管用吗,或者说在天涯论坛发表了篇论文,评职称管用吗?这不是笑话吗!给你推荐电子版期刊的当然会说电子版期刊管用,他们会说电子版期刊也出版啊,这当然了啊,你把天涯论坛上发表的帖子答应出来装订一下打印也可以,评职称认可吗?他们会说他们的刊物万方数据库可以检索,是的啊,电子版期刊是可以检索,但后面备注着“电子版”几个字,还有他们在万方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是选择性收录,什么是选择性收录呢?比如你贪图便宜发表了电子版期刊,他们问你是否要求数据库收录,你说要求,他就给你安排到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一期上,你说不要求,他就会单独给你安排一本,任何数据库都不会收录的一期上。怎么样,厉害吧?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欺骗。事实是,很多作者贪图便宜发表到了电子期刊上,大多数单位都不认可,白花钱不说,还错误了职称评定时间。这样向我们诉苦的作者不在少数,请广大作者朋友们提高警惕。

(2)境外期刊。

境外期刊,也是骗子常用的伎俩,通常情况下,期刊只有个国际刊号,因为国际刊号比较好弄,他们会弄个假的国内刊号顶上,或者干脆不连国内刊号都不用,就开始行骗。比如,有国际刊号,还有用的是港台的刊号,或者他们是某某刊物的中文版,或者他们的刊物名字后面括号是(英),是英语版的却内容都是中文。当然为了使刊物显得很厉害,他们总会说这刊物在哪里哪里怎样,有很多高校教授都发表怎样怎样。这样的期刊,一概列入黑名单。

(3)论文集。

期刊论文篇8

一、国外期刊

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为了提高论文的价值和影响力,会更多的选择国外的期刊发表文章。小编在这里介绍一下国外影响力比较大的期刊,主要包括:SCI、EI和ISTP,俗称国际三大检索。

1、SCI期刊: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目前有两种分区方法,一是JCR自身分区,按照某一学科期刊影响因子从高到低排列,然后平均四等分;另一种是中科院的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参考3年平均IF,一分区是某学科影响因子前5%的期刊,二分区取5%-20%,3分区为20%-50%,4分区50%以后。

2、EI期刊: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每年摘录世界工程技术期刊约3000种,还有会议文献、图书、技术报告和学位论文等,报道文摘约15万条,内容包括全部工程学科和工程活动领域的研究成果。EI论文涵盖的学科有: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有涉及以上专业并且是需要发表国际核心期刊的作者,可以参考一下。

3、ISTP期刊:ISTP是科技会议录索引的简称,该索引收录内容为各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ISTP与EI、SCI并列成为国际知名的三大检索工具,所以ISTP是有它自身的价值的。ISTP的关键在于会议的选择,选择了合适的会议会让整个发表过程事半功倍,筛选会议需要重点关注会议的主办方、举办频次、会议官网、有无论文集的出版等等,都是需要考虑到的,ISTP需要英文写作,这一点同SCI相同。

二、国内期刊

核心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国内方面如果期刊被CSCD、中文核心期刊目录、CSSCI,那么就可以认为期刊在它所属的领域是较为优秀的期刊。

1、CSCD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遴选,入选者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CSCD更加适合理科专业的作者投稿发表。

2、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

CSSCI期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刊,在国内社会科学领域一年能发几篇C刊就属于比较牛的作者了。目前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

期刊论文篇9

1.未审退回:这个情况发生在编辑认为论文不符合期刊范畴或投稿要求,于是在未送交外审的情形下退回稿件。有另一种可能是论文里的语言错误太多,索性期刊编辑在退回的时候会说明原因,作者有机会在重投或改投前改善语言。

2.建议改投其他期刊:当期刊编辑认为论文不适合原投稿期刊时,有可能建议改投别家期刊,如果是同一个出版商旗下的期刊,待作者同意后,投稿移转会在期刊内部进行,作者不需要另外操作,但如果是建议不同出版社的期刊,那么就完全是看作者本身愿不愿意改投其他期刊。

3.送交同行评审:在初步审查中编辑会确认论文是否符合期刊范畴、遵守期刊投稿各项要求,一旦检查没有问题,编辑便会送交同行评审,一般都会邀请2到3位审稿人进行审稿。

论文在经过同行评审后,同行评审员会提出决策建议还有相关意见,编辑会根据这些意见做出最后决定,如同先前已经提过的,虽然同行评审意见很重要,但对期刊编辑来说仍然是参考作用,即使审稿人提出负面意见,如果编辑认为论文可信,还是可以接受论文,又或者,审稿人提出正面反馈,编辑也可能认为论文不值得发表而拒绝。

4.小修后接受:这个决定也称作有条件接受,表示论文需要进行一些细微的修改后就能被期刊接受,小修后接受的论文可能不需要再次经历审稿,一般期刊编辑会自己检查后做出裁决,不过,作者还是要记得“小修后发表”不保证一定会接受,还是要让编辑对你的修改满意才行。

5.大修后接受:当编辑认为论文需要大幅度的修改就会做出这个决定,作者在返还修改稿的时候需要附上给审稿意见的逐点回复,修稿后的论文也可能再送外审,通常会交给第一轮的审稿人,但,当然,编辑也有权选择不同的审稿人,第二轮的审稿,有些期刊称作“再审稿”,结果如何是根据作者针对评审和编辑意见进行的修改还有回复来决定,如果作者没有完整回复所有的意见,那就有可能再有修改,甚至有可能会拒稿。

6.修改后重投:有时候编辑拒稿,但是愿意在作者进行修改的前提下接受重新投稿,这时候重投算是新的投稿,如果作者接受的话,必须先根据评审和编辑意见修改论文,然后在再投稿的时候附上含有前次投稿稿件编号以及修改说明的信函,编辑在检查修改后的论文还有相关信息之后,决定是否要将论文送交同行评审。

期刊论文篇10

sci、EI、ISTP、ISR是世界四大重要检索系统,其收录文章的状况是评价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成绩、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被四大系统收录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学校在”1512工程”建设及科技成果奖励方案中均十分重视四大系统,也已成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提升自己的努力方向。

EI期刊如何防止上当受骗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评职称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每年的上半年都是众多的老师评职称寻求发.论文的高峰期,也是很多学生毕业需求论文的黄金时间,由于职称评定、毕业使得您必须,找中介机构要上当受骗,直接找杂志社也要上当受骗!境外刊、假冒刊、一号双刊、增刊、副刊随处可见!

2)上当受骗的途径有两种情况:

1、直接找杂志社:因为在网上找的杂志社本生就有很多是非法刊物(不信你可以在百度里面搜索“核心期刊”试试);

2、找机构:现在机构超过五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欺骗。

3)被骗的方式有两种情况:

1、直接骗发表费用;

2、发表的刊物是非法刊物、增刊、假核心刊物等,比直接被骗损失更大,除了损失钱还耽误时间。

4)如果你想查自己论文是否被EI收录很简单:

EI数据库检索途径有哪几种

1、利用Ei数据库检索相关主题文献

2、利用Ei数据库检索个人论文收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