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经济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5-31 15:19:56

期刊经济管理

期刊经济管理范文篇1

1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问题

目前,我国现有的良种基地树木和营林工程的数量并不匹配,基地和良种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1],使得在营林生产建设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品种数量比较少,再加上营林良种培育基地本身的管理水平就比较低,便严重阻碍了良种培育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2育苗生产方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育苗技术也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然而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各地情况的不同,就使得育苗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普遍比较低,相应的对整个林业的生产作用也比较有限。同时,育苗的不及时,严重耽误了林业的生产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生产成本。

3造林数量和工程质量之间的不协调

目前,“政绩工程”仍普遍存在于不少县域的林业工程建设中[2]。一方面不追求造林数量和工程质量之间的协调统一,仅仅只是盲目的完成上级所交代的各项任务,对相关林业建设方面的技术也只是简单的追赶;另一方面,没有在科学的规律的指导下对林业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往往忽视工程造林的质量,通常都是如火如荼的开展林业工程的前期建设,对于后期工程的建设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4缺乏市场化经营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营林的生产管理发生了重大变革,但实际上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到集约型管理的变革过程中。同时,在生产管理中对于长期利益的关注度不够,仍然比较注重短期利益,再加上没有建立完备的市场化经营理念,对于未来营林的发展缺乏长远性的考虑,就使得整个林业工程滞后发展。

5对营林生产的总体投入不足

一般而言,在整个营林的生产和管理中往往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员方面的投入做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对营林生产的总体投入严重不足,投资渠道和模式也过于单一,直接导致营林生产工作的滞后性发展。

6不健全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

当下,营林生产的各个环节相对来说比较独立,没有形成一定的链接体系[3]。不健全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造成低下的营林生产效率,长期有效的营林生产监督和管理机制也就建立不起来。

二、加强营林管理推动整个林业工程发展的有效措施

1严格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对营林的生产管理进行一定的完善

一方面,要根据营林的实际情况对其生产管理模式进行科学规划,打破以往比较传统的、以造林面积为主的单一评价指标,从苗木质量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对林业工程质量评估提供多元化的指标;另一方面,建立起有效的多元评估模式,严格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加强对营林生产管理方面的建设,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多元化评估模式[4],确保营林生产质量的有效提高。

2不断提高苗木抚育质量

关于林业生产开发并不是简单的平面开发和大规模的种植树种,而是将立体开发的原则运用到苗木具体生产培育中。一方面,进行苗木培育和管理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苗木抚育的科学的标准,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苗木的移植管理和栽培,严格控制苗木生产的质量以及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此外,还要对苗木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和构建,制定采伐活动时要将苗木的具体情况有效的结合起来,尽可能的实现造林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3做好与林业有关的防护工作

防火、防病害是林业防护的主要工作。因此,一方面要在科学方针的指导下开展林业工程管理的日常工作,不断加强对病害的防治,同时制定好科学的防病害方案,实现对病害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做好林业相关的防火工作。

4加大对低产林地改造力度

低产林大面积存在,严重浪费了我国宝贵的林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加大对低产林的改造力度。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方法[5]对低产林进行技术方面的改造,不断提高其现代化的生产能力,有效提升整个低产林的经济效益,现代化的方法主要有:施肥、垦复、补植等。5大量引进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对提高林业工程的生产效率、大力减少人力方面的投入以及有效提高生产的稳定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将机械化生产大力引进到营林的生产管理中去,逐步提高营林生产的现代化,推动现代林业工程的发展。

6建立和健全营林工作制度

目前,营林工作应紧跟时展潮流,迎合市场化发展需要,建立一定的绩效考核制度、工作质量评定制度以及营销业绩评定制度等来大力的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做到分工明确,奖罚分明,为营林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林业工程生产管理以及植树造林等方面给予了营林工作足够支持,并从国家层面出发切实有效加强了对林业资源的管理,极大改善了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有效提高了营林的整体生产能力。此外,营林生产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林业工程的发展,对于整个森林资源的保护、建设的质量、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经济效益的取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加强营林的生产管理,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有效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整个营林管理水平以及质量,从而确保林业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作者:常趼凡 单位: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局龙凤林场

参考文献:

[1]韦雪洁.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发展[J].南方农业,2015,18:84-85.

[2]王长富.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273.

[3]李怀军.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5,23:256.

期刊经济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有效措施

近些年,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相比,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几乎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各种类型的岗位都会对毕业生存在较高的实践性要求,这无疑也给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诸多困难。在当前竞争压力日渐激烈的条件下,怎样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是亟待我们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知网)、(NSTL)网站等数据库,对大量国内外相关的专著与期刊等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整理、归纳。

2.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相关问题开展系统的逻辑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分析

由于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决定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在企业单位中的主要管理部门就业,同时会与合同、财务和方案等重要的商业机密产生一定的联系。所以,用人单位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存在较高的职业要求。但是,在就业过程中,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将很多的问题反映出来,对此,笔者进行了总结。(1)不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充足的实践动手能力。(2)缺少一定的诚信意识。(3)缺少基本的艰苦奋斗与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4)在与人沟通方面存在不足等。

2.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有效指导措施

(1)对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制度进行建立如果想要将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就需要在前期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根本需求进行了解,进而对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掌握。并且在这些条件下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制定。在对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以后,需要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展开综合性评价,对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案进行制定,此外,还需要对历年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本年度的发展形式,对同本专业实际相适应的就业指导方案进行制定。(2)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环节牢牢把握,重视对过程的控制按照经济管理专业存在的就业周期长、市场需求分散的显著特征,需要对阶段性的指导计划进行制定。在对最佳招聘时机进行把握的同时,在毕业前期的不同阶段,将招聘工作开展好,积极组织学生对校内外的招聘会进行参与,对求职经验进行积累,一旦碰到合适的岗位就要尽快地签约。对于那些即将毕业还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应指导他们先就业再择业,此外,应该同各企业单位主动联系,对长期的用人合作关系进行建立,积极推荐学生就业。(3)将学生求职的能动性发挥出来,对个性化、差异化的指导策略进行实施在指导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应当由专业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对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进行建立,同时,利用个性差异化的指导与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使学生的求职能力得到提高。可以对专业的人力资源老师进行邀请,开展就业指导的专门讲座,点评、指导学生的个人简历方案,使学生能够对企业招聘过程中所使用的不同考核方式有所了解,提高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自信心。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经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关乎到高校的就业率,同时还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并且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存在着直接性的影响作用。所以,应当对各种各样的有效措施进行使用,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进行实践指导,有效地解决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作者:边正平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警官学校

参考文献:

[1]莫柏预,黄平隆.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指导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11,(12).

[2]罗明忠,黄莎莎,段珺.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思考——基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3,(8).

期刊经济管理范文篇3

二战以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突现,促使林业经济学科在研究林业生产和贸易经济的同时,发达国家开始把注意力逐步转向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如美国的《森林资源经济学》(G•鲁宾逊•格雷弋里著;许伍权等译。《森林资源经济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年版)。日本的《现代林业经济论》(铃木尚夫编著;陈陆圻等译《现代林业经济论》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版),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40年代,朱江户和王长富等老一辈林学家将国外林业经济思想带入国内,并在农林院校开设林业经济及林政学等课程,使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始了中国发展之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林业经济研究及林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有所增长,推动了学科发展。早在1955年,苏联林业经济专家(谢•瓦•马雷歇夫)在我国东北林学院(现为东北林业大学)开办了林业经济研究生班和教师进修班,为我国培养出第一批本学科的教师,形成了本学科的骨干队伍或创业者。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当时我国成立的北京林学院(现为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学院和南京林学院(现为南京林业大学)都选拔了少量年轻教师到农业经济学科方向进行学习,而后又都集中到东北林学院培训学习(张建国,2004)。1957年,张建国先生试编了第一本林业经济学教材。20世纪60年代,北京林学院和东北林学院相继招收了林业经济本科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以林业生产关系和林业计划经济管理作为核心,以林业生产组织作为主体内容,并受到计划经济和木材利用思想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变革及林业发展催生了新一轮林业经济研究高潮,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也得到较大发展。北京林学院、东北林学院、南京林学院和福建林学院(现为福建农林大学)相继在本科生培养的基础上,招收了硕士研究生(张建国,2004)。1979年创办《林业经济》期刊,1980年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成立;1981年,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与福建林学院联合主办《林业经济问题》期刊。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张建国先生主编出版《中国林业经济问题》(1985),廖士义先生主编出版《林业经济学导论》(1987),东北林业大学主编出版《林业经济学》(1987)。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版了一批教材和论著等理论成果。就教材而言,包括谢家祜先生主编的《林业经济管理学》(1995),张建国先生主编的《中国林业经济学》(1996),邱俊齐主编的《林业经济学》(1998)等。在诸多论著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包括张建国先生出版的《现代林业论》(1995),雍文涛先生出版的《林业分工论》(1992)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教学改革,撤销了林业经济专业而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研究生培养上,按新的学科划分体制,新建了管理类“林业经济管理”则作为“农林经济管理”的二级学科(张建国,2004)。进入21世纪以来,学科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得以进一步丰富。其中,高岚教授于2005年出版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祝列克先生于2006年出版了《林业经济论》。上述学科成果继承了以往林业经济学精华,结合了我国林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对林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体系结构等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和探索,也推动了学科发展。目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学校都设立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部分学校还获准设立了农林经济管理博士一级学科点,每年获取林业经济管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数百人(谢屹等,2007)。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于2007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随着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及林业快速改革与发展,特别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开启,如何结合相关科学发展,特别是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构建和发展新的林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现代林业发展已成为林业经济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

本文作者:高祥工作单位:汪清林业局

期刊经济管理范文篇4

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审稿周期大多沿袭三个月的惯例。而国外学术期刊因刊期与运行方式等方面与国内学术期刊有一定的区别,审稿周期一般为3~6个月,个别期刊为一年。审稿周期为一年的期刊,一般为英文版季刊;加之中英文刊物运行方式差距较大,国外学术期刊审稿周期甚至有一年以上的。《改革》编辑部认为,国内学术期刊的审稿周期不宜长期沿袭“三个月”的概念,而应根据学术期刊的不同类别、不同风格,分别确定务实高效的审稿周期。

《改革》编辑部首倡两个月的审稿周期,这一方面出于尊重作者劳动的考虑,便于作者在较短时间内明确文章采用结果,掌握向其他学术期刊投稿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也符合《改革》编辑部审稿运行方式的独创性,即在两个月内判断文章是否能够正式发表。

《改革》侧重原创性首发研究中国转型和发展前沿问题的文章,追求在政策层面与学术界的双重影响。根据《改革》的特定理念和定位,审稿周期为两个月。《改革》编辑部提倡作者以邮寄方式投稿。审稿周期起算时间为编辑部收到作者书面来稿时(不包括平信、挂号、特快专递投稿的邮递运行时间)。两个月的期间内,一旦确定是否正式发表该文章,《改革》编辑部将尽快通知作者。有关《改革》审稿周期的情况包括以下五方面:其一,审稿周期为一周左右。这部分文章包括:针对非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如《关于当前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字数为6000字以下的短文;公文色彩浓厚的文章,等等。

其二,审稿周期为半个月左右。这部分文章包括:研究领域为经济管理类,但研究对象过于微观和技术化,如《ISO9000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有一些创新点,但修改余地较小的文章;不符合学术规范,如参考文献未实引的文章,等等。

其三,审稿周期为一个月左右。即已进入匿名评审程序,但未能通过的文章。

其四,审稿周期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左右。即文章通过匿名评审,进入最后讨论程序,直至有发表的可能。此时,《改革》编辑部可能要求作者对既定选题微调、测算更新数据、优化策论等,或邀请多位资深专家会审讨论,进行技术把关,为发表提供依据。其五,审稿周期达两个月。即文章已通过匿名评审,但未通过学术委员会讨论终审。

自2006年11月起,《改革》编辑部在“改革网”(www.reform.net.cn)上公布稿件采用情况,并对确认退稿进行。因涉及个人隐私,退稿篇目中隐去作者姓名和单位名称,只公布作者所在省份和退稿标题。来稿登记一般自稿件邮寄后5天算起,请各有关作者密切关注相应投稿时段的退稿信息。同时,作者可通过“退稿公告”专题查询稿件处理情况。

期刊经济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Citespace;研究热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政府更加关注供应链发展,希望通过供应链发展推进社会经济发展。2019年财政部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财办建【2019】69号),加强农产品和商业的联系,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农产品供应链就像一个滚动的网状链条,将农产品从起点的农户传输到终点的消费者,途中经过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配送中心等节点[1],使供应链风险增加。因此很多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将风险管理的理论应用到农产品供应链中。但对于国内学者关于“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或“农产品供应链风险”为主题的研究,现在还没有一个量化的总结。本文选择677篇中文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研究知识图谱,从而得出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1数据分析

1.1样本来源。登陆中国知网(CNKI),选择高级检索中的期刊检索,主题词输入“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或含“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时间选择2007~2018年,期刊来源选择SCI、EI、核心期刊、CSSCI、CSCD等期刊,最终检索结果得到217篇文献。对这些数据进行筛选,去除综述类、会议类等文献,最后得到210篇文献。选择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中的博硕论文检索,主题词输入“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或含“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时间选择2007~2018年,最终检索结果得到467篇文献。将两部分的文章合在一起,总共得到677篇文献(以下称为样本数据)。将这些样本数据按照Refworks的格式导出,在Citespace软件中对这些样本数据进行转化,得出需要的数据类型。1.2样本的分布。本文对导出的677个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图1,从折线的走势上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趋势2007~2017年逐步上升,一直到2018年有所下降。可以看出,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这一话题一直被国内学者所关注,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查阅中国学术会议网发现与农业技术相关的学术会议情况,本文推测2018年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文章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与这一年国内研究农业关注点放在农业科技的方面有关。在这一年,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粮食和农业技术会议(ICFAT2018)、第四届可持续农业科技国际会议(ICSAT2018)等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会议。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农业科技发展改变农产品的品种、产量等,也是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源头有相关性的。文献数量和发表年份呈指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y=4E-116e0.134x(其中x表示文献发表年份,y表示文献发表数量,E表示10的幂)趋势线和实际数据的拟合度R2为0.7203,这说明实际数据的指数函数关系可靠,文献数量呈指数函数趋势上升。总的样本数据中有210个样本数据是来源于期刊,所以本文对期刊发文量进行统计,绘制表1。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发文量前6位的期刊:《商业经济研究》(22篇,约为10.5%)、《农业经济》(12篇,约为5.7%)、《江苏农业科学》(11篇,约为5.2%)、《物流技术》(10篇,约为4.8%)、《农村经济》(7篇,约为3.3%)、《软科学》(5篇,约为2.4%),其中《商业经济研究》的发文量最多,期刊类型包括:商业经济、农业、物流、科学和技术方面,与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话题相关的文章受到期刊的广泛关注。1.3作者分析。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收集到的677个样本数据进行作者合作分析,时间切片(TimeSlicing)选择12,NodeTypes选择Author,SelectionCriteria选项下的TopN设置50,然后运行程序,得出图2。从知识图谱中可以发现,作者节点比较分散,说明各作者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研究者分布广泛。但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小团体之间的合作;以伏红勇和但斌为主的合作,以曹武军为中心的小团体合作,章得宾、黄慧和徐娟之间的合作,颜波、石平和王凤玲的团体合作,颜廷武、张俊飚和张童朝之间的合作,等等。在这些作者中,发文量处于前5位的作者是伏红勇(7篇)、但斌(7篇)、曹武军(7篇)、隋博文(5篇)、张蓓(5篇)。伏红勇和但斌发表的文章主题是与天气期权、风险外化、保证订单契约相关的文章。曹武军研究采用购买保险的方式将风险分散,并且提出保费分担机制,以此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运作效率。隋博文研究的方向与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联盟相关,多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张蓓注重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风险,并建立相关的控制模型,控制质量安全风险的产生。这5位作者研究的风险和解决措施都不同,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追求农产品供应链利润的最大化。1.4机构分析。运用软件进行发文机构分析,NodeTypes选择Institution,其他设置不变,运行软件,得出图3。根据图3,本文发现发文机构分布较为分散,但是有些发文机构之间存在着合作关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钦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重庆大学现代物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和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等一共8个合作关系。从合作的发文机构来看,相隔距离较近的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从发文机构本身来看,农产品供应链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学校、物流学校这一类高校。这些发文机构中,发文量前3的机构分别是: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1篇)、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篇)、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7篇)。发文量前3的机构分布在我国的中南方,发文的学院是经济或者管理学院,说明经济或者管理学院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这一话题比较感兴趣。

2研究现状

对677个样本数据做关键词分析,时间切片(TimeSlicing)设置为1,其他设置不变,运行Citespace软件,得出关键词知识图谱(图4)。在此知识图谱中,一共有123个节点和404条连线,关键词之间紧密连接。知识图谱中的关键词节点比较多,它们之间的连线复杂密集,关键词共现的次数较多。本文对关键词频次进行统计,得出频次比较多的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203次),供应链(121次),农产品(102次),生鲜农产品(94次),供应链协调(49次),供应链管理(45次),农超对接(38次),风险控制(20次),期权契约(20次)。经过对关键词的统计和分析,本文发现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这一话题的研究热点有多个。对关键词知识图谱进行聚类,从关键词中抽取作为聚类结果的标签,最终得出7个聚类(图5):自然风险、超市、鲜活农产品、风险控制、CVaR,农产品物流、博弈。结合关键词知识图谱和关键词聚类,本文归纳以下研究热点。2.1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生鲜农产品面临的风险相较于其他农产品更大,因此在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研究热点之一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首先是农产品供应链源头生鲜农产品提供不到位的风险。徐娟、章得宾和黄慧[2](2012)分析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存在农户生产风险,比如自然灾害风险、动植物疫情风险导致生鲜农产品提供不到位,提出成立农产品合作社或生鲜农产品协会来联合信息、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增加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付焯、严余松、郭茜等[3](2018)研究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延误造成的超期风险,提出控制超期风险要提高节点物流作业的效率,运用技术手段完善信息以降低运输过程的延误风险。其次生鲜农产品有易腐烂的风险。施浩然[4](2015)研究关于生鲜农产品损耗率的存储模型以优化生鲜农产品存储流程和减少存储生鲜农产品的的成本。吴婷婷[5](2016)针对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问题进行低温食品冷链物流的研究和风险评估,通过改进冷链技术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改善内部环境措施降低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腐烂的风险。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综合来看,生鲜农产品面临自然灾害、动植物疫情等一系列影响生产的风险和运输过程中物流超期的风险,导致生鲜农产品提供不到位,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联合各种优势资源、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生鲜农产品提供不到位的风险。生鲜农产品本身具有易腐烂的风险,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运用低温技术和冷链物流技术降低其腐烂的风险。2.2农产品供应链上质量安全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改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质量安全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是人们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一旦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出现了问题,那么造成的损失将会是不可挽回的。国内学者将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当做不可忽视的重要风险并做出深入研究。从企业角度来说,要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蔡玉秋、王刚毅、郑哲盟[6](2013)提出质量安全风险存在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人们对大企业品牌有很高的依赖性,因此要打造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品牌,改进经营管理方式以实现经营目标。张蓓、黄志平、杨炳成[7](2014)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研究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意愿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出明显影响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意愿的因素有企业能力、信息共享、政府和媒体监管等,提出了加强企业能力、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等一系列解决措施降低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从政府角度来说,要建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金海水、刘永胜[8](2015)提出政府是食品安全监督的主体之一,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统一执法标准,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质量监督来减少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雷勋平、RobinQiu[9](2017)认为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是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传导的一个环节,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加大信息透明度以切断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的传导。从媒体角度来说,要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的正向影响。王艳萍[10](2018)分析农产品供应链中质量安全风险生成原理时得出农产品供应链主体质量安全意愿和能力受到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媒体舆论报道及时、真实能够增强企业控制质量安全的意愿,降低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风险。综合上述观点来看,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是研究的热点,企业和政府都应该重点关注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企业增强质量安全意识、政府建立质量安全监察体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减少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的发生。2.3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础并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金融是农产品供应链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要使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数量都符合市场需求,农产品供应链上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着融资难、融资途径单一的金融风险。陈文莉[11](2015)提出融资难制约农产品供应链冷链物流的发展,防范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发生要在供应链金融视域对农产品冷链物流金融运行模式进行优化:优化金融市场运作机制、提升农企业的信用水平、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创新供应链金融质押产品。宋海光[12](2016)认为农产品供应链融资方式单一使得企业要找寻新的融资方式获得资金,他提出借贷方可以以存货为质物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来降低融资风险。王维娜[13](2017)在研究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断风险时提出资金流停止或失败会导致农产品供应链的中断,维持农产品供应链的资金流以控制和防范农产品供应链的金融风险。综合上述学者观点,农产品供应链要重视维持资金流来控制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通过提升农企业的信用水平、优化金融市场运作机制等来解决农产品供应链融资难的问题,采用存货质押的方式进行金融融资以拓宽融资渠道。2.4互联网、物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创新提供新的机会,农产品供应链也应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供应链模式进行变革,先进的技术将供应链的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再优化配置,提高供应链资源的利用率。但新技术的使用不仅为农产品供应链带来好处也为供应链带来新的风险。冯赛[14](2016)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风险评价体系来防范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面临技术软件、计划采购、服务质量、物流配送和退货风险。徐鹏[15](2016)提出线上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网络信息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而引起的金融风险,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提高信息安全级别并完善法律法规来减少线上农产品供应链的金融风险。慕静、祁赫[16](2017)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暴露出新的风险:信息基础薄弱、物联网普及成本过高、产业链与商业模式不规范,要提高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优化供应链各环节运作、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以应对物联网环境下新出现的风险。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农产品供应链在现有的“互联网+”和物联网环境下金融风险提升,同时还暴露出新的风险,比如:网络信息技术风险、退货风险、信息基础薄弱、物联网普及成本过高,学者提出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风险评价体系、提高信息安全级别、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关键技术和构建安全保障体系来防范暴露出的新风险。2.5农产品供应链新形式隐藏的风险。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农产品供应链出现一个新的形式———农超对接。2008年,国家商务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文件,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农超对接就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合作意向书,由农户直接向商家、便利店和超市等直接提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这种方式省去了原来传统供应链的复杂环节,农户与商家直接对接、减少成本,也减少流通环节中出现的风险,但是这种流通形式存在新的风险问题。周悦[17](2016)通过访谈和案例分析发现农超对接新形式的风险:合作关系不稳定、利益分配不公平、信息共享不健全、相互信任度不高、政府监管和扶持力度不够,要通过构建以超市为主的稳定供应链、信息共享、利益分配公平、建立双方的信任、加强政府支持力度等方式应对新出现的风险。夏鹏[18](2017)提出农超对接面临最重要的风险是利润分配不公平,要使农户和超市之间建立稳定信任的合作关系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综合上述来看,国内学者研究农超对接这种农产品供应链新形式存在新的风险包括合作不稳定、缺乏信任、利益分配不公等,其中最严重的风险是利润分配风险。因此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让农户和超市得到应得的利益来减少利润分配风险。2.6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控制。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最终目的是进行风险控制以减少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的风险,保证农产品供应链平稳运行,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效果以符合最终的经营目标,减少供应链资源的浪费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国内学者对风险控制有不同的方法。颜波、石平、王凤玲[19](2013)提出基于CVaR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体系,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风险控制,减小供应链面临的风险,降低损失。伏红勇和但斌[20](2015)建立一个CVaR决策模型并且由于天气的原因设立一种订单契约,控制风险的发生使农产品供应链协调发展。曹武军,石洋洋[21](2016)使用期权和保险两种方式,应对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的风险,实现期望的供应链利润。综合上述观点,控制风险是为了减少损失以获得期望利润,国内学者基于CVaR或者使用期权和保险的方式来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

3结论

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方面,国内学者重点研究关于生鲜农产品生产、存储、运输方面的风险,识别出影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因素,提出建立供应链品牌体系、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物流运输超期、做好发生突发事件的准备以提高农产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在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风险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方面,要提高信用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在互联网、物联网这个大环境下应对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新风险,要建立互联网监管体系、提高网络信息技术、规范供应链形式以减少新出现的风险问题。农超对接这个新型的流通方式存在节点企业合作不稳定与利益分配不均衡的风险,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来兼顾双边市场的利益以减少出现合作不稳定的风险。在农产品供应链风险控制方面,建立基于CVaR的风险评估体系并使用期权和保险的方式。

期刊经济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建设工程;档案;文献;统计分析

一、概念及研究样本

建设工程档案指在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1]涉及到建设工程在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等各建设阶段中形成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建设工程档案工作是指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而指“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服务行为。”[2]为加强建设工程档案研究,积累经验、摸索规律,笔者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86年至今有关建设工程档案研究的274篇文献,从年度、学科、研究层次、资源类型、基金资助、文献类型6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日后的建设工程档案研究有所帮助。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样本来源。检索范围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不限。检索时间:2017年8月5日。检索条件为:题名=建设工程档案(精确匹配)。检索结果:共检索到274篇文献。研究工具:采用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及Excel。

二、统计分析

(一)资料分析。从文献的年度分布看,32年间有6年没有文献发表。274篇文献按全部32年计算,每年发表文献8.56篇,按有文献发表的年份算,年发表文献为10.54篇。最少1篇,最高26篇。中位数为13篇。众数为7篇(3年),表明研究中有较多年份的成果数量处于低位。年均值低于中位数,表明研究的起伏较大,多数年份的文献数量低于均值。具体情况是1986年1篇占0.36%;1987年0篇占0.00%;1988年1篇占0.36%;1989年0篇占0.00%;1990年0篇占0.00%;1991年0篇占0.00%;1992年0篇占0.00%;1993年0篇占0.00%;1994年4篇占1.46%;1995年2篇占0.73%;1996年3篇占1.09%;1997年3篇占1.09%;1998年2篇占0.73%;1999年10篇占3.65%;2000年7篇占2.55%;2001年8篇占2.92%;2002年9篇占3.28%;2003年6篇占2.19%;2004年7篇占2.55%;2005年9篇占3.28%;2006年18篇占6.57%;2007年10篇占3.65%;2008年16篇占5.84%;2009年13篇占4.74%;2010年26篇占9.49%;2011年21篇占7.66%;2012年25篇占9.12%;2013年22篇占8.03%;2014年18篇占6.57%;2015年11篇占4.01%;2016年15篇占5.47%;2017年7篇占2.55%。各年度发表文献的具体数量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到,建设工程档案研究始于1986年,但直到1994年仍是时有时无。从1999年起这一题目才开始趋热。从1999年起至2010年,相关研究一直升温,直至达到顶点。之后至今热度开始下降,但仍然基本维持在相对较高的程度。从总体趋势上看,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由低到高,近年有所回落的发展趋势。(二)文献学科统计分析。从学科分布看,274篇样本文献来自22个不同学科。按与实际文献数的比计算,档案及博物馆239篇占87.23%;建筑科学与工程30篇占10.95%;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15篇占5.47%;工业经济12篇占4.38%;行政法及地方法制9篇占3.28%;公路与水路运输7篇占2.55%;交通运输经济7篇占2.55%;电力工业4篇占1.46%;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3篇占1.09%;水利水电工程3篇占1.09%;企业经济3篇占1.09%;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2篇占0.73%;高等教育2篇占0.73%;农业基础科学2篇占0.73%;畜牧与动物医学1篇占0.36%;诉讼法与司法制度1篇占0.36%;农艺学1篇占0.36%;矿业工程1篇占0.36%;铁路运输1篇占0.36%;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1篇占0.36%;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1篇占0.36%;互联网技术1篇占0.36%。22个学科合计346篇文献,是实际274篇文献的126.28%;比实际274篇文献多出72篇,有26.28%的学科交叉。文献主要集中在档案及博物馆、建筑科学与工程、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4个学科。4个学科共发表文献296篇,占比达到108.03%。这表明研究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学科集中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学科交叉属性。图2是各学科发表文献数及占全部文献篇数的百分比值。(三)文献研究层次统计分析。从样本文献的研究层次分布看,274篇样本文献分别来自10个不同层面。其中基础研究(社科)145篇,占52.92%;行业指导(社科)65篇,占23.72%;职业指导(社科)18篇,占6.57%;工程技术(自科)14篇,占5.11%;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9篇,占3.28%;行业技术指导(自科)8篇,占2.92%;专业实用技术(自科)3篇,占1.09%;政策研究(社科)3篇,占1.09%;高等教育(文化教育)1篇,占0.36%;其他8篇,占2.92%。若按大的学科划分可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教育、其他4个大的门类。其中社会科学231篇,占84.31%;自然科学34篇,占12.41%;文化教育1篇,占0.36%;其他8篇,占2.92%。社会科学占有很大优势,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的范畴。若按研究属于基础理论性研究,还是属于应用性研究来分,基础理论性研究154篇,占56.2%;应用性研究112篇,占43.8%。研究略偏理论方向。图3为各层次发表文献数及占全部文献的百分比值。(四)文献基金统计分析。从研究成果获得的基金资助情况看,274篇样本文献中没有1篇文献得到任何一种基金的资助。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建设工程档案研究,还没有得到国家及各部、各地方相关机构和高校的关注,在研究的层次与系统性上,存在较大差距。(五)资源类型统计分析。如图4所示,从274篇样本文献的资源类型分布看,分别来自期刊、报纸、国内会议、硕士学位论文。其中期刊252篇占91.97%;报纸15篇占5.47%;国内会议5篇占1.82%;硕士论文2篇占0.73%。可以看出,研究文献的近92%来自期刊,期刊是研究的主要平台及成果交流平台。接近6%的报纸文献,说明报纸对这一研究的关注有所增强,这与近年来建设工程工作的高速发展有直接关系。国内会议论文占比近2%,反映出相关研究在档案专业学术会议上得到的关注度同样不高。不足1%的硕士论文表明,相关研究在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中还没有位置,没见有成为档案学未来人才关注研究的重点。(六)文献类型统计分析。从样本文献的类型分布看,274篇样本文献分别来自政策研究类、其他两个类型。其中政策研究类3篇,占1.09%;其他篇,占98.91%。面向实践的政策性研究占比只有1%略强,定量性研究没有,一般性的定性研究占比超过98%。研究的实践性与定量研究很弱,定性的演绎性研究明显强的多。从上述六个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建设工程档案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从总体趋势上看,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由低到高,近年有所回落的发展趋势。建设工程档案研究始于1986年,但直到1994年仍是时有时无,从1999年起这一题目才开始趋热。从1999年起至2010年,相关研究一直升温,直至达到顶点,之后至今热度开始下降,但仍然基本维持在相对较高的程度。第二,涉及学科较多,核心学科集中。共涉及到22个不同学科,文献主要集中在档案及博物馆、建筑科学与工程、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4个学科。第三,研究的学科交叉性比较突出。22个学科合计发表文献346篇次,比实际274篇文献多出72篇,有26.28%的学科重叠,表明研究具有较高的学科交叉属性。第四,研究涉及4大学科的10个不同层面,研究主要集中有社会科学的范畴,偏理论研究方向。第五,研究没有得到任何基金的资助。表明建设工程档案研究,还没有得到国家、及各级、各地方相关机构的真正关注,研究的组织性与系统性上有较大距离。第六,成果所属类型比较丰富,涉及到4个主要资源类型,但分布不均,差异巨大。期刊是研究的主要平台及成果交流平台,报纸对这一研究的关注有所增强,但相关研究在档案专业学术会议上得到的关注度不高,且相关研究在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中还没有应有位置。第七,研究方法上定性的演绎性研究超强,实证性与定量研究十分薄弱。

参考文献:

[1]许勇.建设工程文件和档案管理的体会[J].档案,2005,(4):51-52.

期刊经济管理范文篇7

一、美国行为会计发展历史及其成果

20世纪50年代行为会计诞生以来,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的行为会计学理论已经逐步完善,其研究规模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行为会计理论体系已基本建立。具体来说,在美国行为会计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酝酿阶段(50年代)。会计人员开始将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会计研究领域。

2.觉醒阶段(60年代)。其特征是会计研究人员注重用行为科学的原理和模型指导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

3.扩展阶段(70年代)。其表现方式是会计研究人员试图以会计研究的成果检验行为科学的原理和模型。

4.成熟阶段(80~90年代)。标志为1981年美国会计学会下属的“会计、行为与组织兴趣组”的成立和1989年《行为会计研究》年刊的创刊。这一阶段会计研究人员开始修正行为科学的原理与模型,以适应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需要,并将其研究范围逐步拓展到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等整个会计领域。

5.继续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为大规模地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在以上的五个发展阶段中,美国行为会计学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涌现出一大批行为会计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论文,如克里斯•阿基里斯和他的《预算中的人类行为》以及霍普伍德和其著作《会计与人类行为》,都是行为会计学发展过程中的领军人物和经典之作。第二,构建了一批学术平台,如创建了《会计、组织与行为》期刊和“会计、行为与组织兴趣组”,为行为会计理论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提供了重要基础保证。第三,基本上界定了行为会计学的研究范围,将其界定为人类行为与会计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会计行为学科体系。第四,实践中广泛应用行为会计的研究成果。如在准则的选择和组织监控等方面的应用等。综上所述,行为会计在美国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有着系统化、规范化的学科体系和深厚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土壤”。

二、我国行为会计的发展进程

我国行为会计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西南财经大学的毛伯林教授在“中国会计学会年会暨会计学术讨论会”上提交《论会计管理行为及其优化的途径》并发表于当年的《会计研究》第六期中,在我国会计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揭开了我国“行为会计学”的研究序幕。随后,又有一批学者陆续在《会计研究》《财会通讯》等国内较有影响的会计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行为会计的论文。90年代,厦门大学于增彪博士的毕业论文《行为会计的基础研究———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为我国行为会计学的全方位研究添上了浓重的一笔。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学者在行为会计的概念、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我国行为会计的研究仍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根据一项研究成果,截至2006年5月,我国学者发表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等核心期刊上的有关行为会计的论文仅有15篇。就其文章类型来看,主要是规范型、概念型以及文献型的文章;就其内容来看,主要涉及行为会计一些基本内容的研究,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自主研究的成果较少。

三、中美两国行为会计发展的比较

1.在美国50多年的行为会计发展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行为会计研究学者及自主研究成果,并形成了诸多行为会计的理论。而反观我国,自1987年毛伯林教授发表的几篇引入性质的论文后,影响了一批学者进行行为会计的研究,但其规模还非常小,远远不及美国。从内容来看,主要是对西方行为会计学的成果的介绍以及少部分在概念等基本问题上的研究;从成果数量上看,20多年的时间里,在核心期刊上仅有15篇论文,平均一年不到一篇。由此可见,我国行为会计学研究领域缺乏专业研究学者,自主研究成果少,且深度广度不够,缺乏系统研究。

2.美国行为会计研究学者创办了一系列的行为会计的学术平台,积极推动行为会计研究走向系统化、规范化,而实践也证明了这些学术平台在行为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而我国并没有成立相关行为会计研究的组织,更没有创办专门或者侧重服务于行为会计的期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行为会计学的研究。

3.经过50多年的发展,美国行为会计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成熟理论,界定了学科范畴,形成了学科体系。而我国学者迄今还只是在借鉴美国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行为会计的概念、特征、假设等基本内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成果呈现明显的零散性。这也是我国行为会计与美国的一个最根本的差距。

4.美国行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在准则选择会计规律性等方面都应用了行为会计的思想,而在我国,由于理论研究的零散,行为会计的实践应用很少,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中做得不够。即便是很多文献上宣称的“邯钢成果否决制”,笔者认为其应是行为科学而不是行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四、对我国行为会计发展的建议

综上分析显示,我国行为会计的发展较之于美国要晚,如果对照前文美国行为会计的发展阶段看,我国的行为会计还介于酝酿和觉醒两阶段中间。由于行为会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引入我国时间不长,没有引起相关学者足够的重视。当前我国会计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如会计准则的建设等,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行为会计研究的紧迫性。但是,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管理中对行为科学、行为会计的重视必然与日俱增;而且行为会计是一门以人为本的学科,这与我国当前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的内容十分吻合。所以,行为会计在我国的兴盛为时不远。为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我国行为会计的研究:

1.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行为会计研究的学者,并逐渐形成我国行为会计的研究规模。通过借鉴美国行为会计研究成果和经济管理实践,进行自主研究,构筑与我国经济管理活动紧密相连的行为会计理论体系。并且及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转化为生产力。

期刊经济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状;实施对策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满足农经信息化。在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重点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和创新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体制。以信息化为手段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管理服务机制,使土地流转可以规范进行,并且有利于配置合理的生产要素;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智能化、服务规范化、交易电子化,加快信息化经济管理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融合。

一、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国近年来在农业信息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步伐。在此期间,一批从事品种分析的专家开始参与到国内外一些大型会议中进行演讲,建立了专业期刊,而且决策层开始越发关注和倾听农业信息分析专家对于形势研究后所提出的建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深深感到我国的农业信息分析工作的确才刚刚起步,迫切需要一个大的飞跃。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仍处于落后阶段,由于农业网站的建设情况和农村网络的普及率远远落后于那些农业发达国家。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信息化所受到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发挥主导作用不够明显,基础设施匮乏,缺少全国整体规划;农业信息化研究与应用发展不均衡,尤其在实际应用与成果转化上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农业信息的产业化水平还较低,大部分农村仍然是传统的经营模式;信息人才不足,尤其是既明白现代信息技术还懂得农业科学技术的高级人才最为缺乏;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仍处于部门分割、分散无顺序等状态,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事业、科研、行政及其他社会力量缺少科学的分工和配置,导致这个行业情况较为混乱及资源过度浪费等现象;此外,我国还有很多部门从开始的合作研究逐步演变为协助他人研究,这严重影响到我国自身农业发展的进程;最后还存在一个本质问题—农民,由于农民的专业素质不高,他们的信息化意识较差,并且无法承受昂贵的网络成本。

二、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一)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农业经济信息化是一个跨行业、跨年部门、跨地区与多种工作聚集成的大工程,在各个阶层都有涉及,在政府的组织下,在各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且规划统一,分工明确,才能顺利发挥作用。所以,政府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缺少对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因此,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必须进行一定的基础性投入。政府应给予适当的农业发展资金和支农资金,并且合理分配使用资金。同时,政府有必要制定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对农业信息化产业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减少税收等来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

(二)整合资金,加强合作,增强信息服务水平

建立涉农部门和涉农信息的共享交流机制,将信息规范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制度,并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农业信息网站的建立,使共享涉农公共数据成为现实。并且应加强对农业信息的加工与收集。针对农民、农业对信息的需要,强化农业信息源与信息渠道的发掘及采集整理信息的工作,保证农业信息网络能够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使农民、企业、政府能够获取充分、有效的信息。而且能为与社会各界力量合作提出可行的策略,特别要重视与通信运营企业和广播电视传媒等企业的合作,将会为降低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信息服务起到促进作用。

(三)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农民培训

首先,应加强对农民的培养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促进农村信息教育的普及。通过培训农业生产经营者,能够提高其科技素质,提高信息化意识。其次,壮大农业信息服务团队,并且不断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可以通过逐级培训和在线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各级信息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农业信息化专家团队,培养一些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尝试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来参与研制开发农业信息技术,为建设农业信息化提供智力支持与帮助。

(四)加快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建设

期刊经济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保障。得益于经济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新兴科学技术被运用到各个行业中。发展农业经济需要克服很多不同的困难,只有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鉴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1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将市场经济、自然规律作为重要的依据,以农业生产力作为对象实施科学管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帮助其获得更多经济利润。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在重视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1]。依靠农业经济管理,一方面能够避免更多不良因素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性,达到合理分配与利用有关农业资源的效果,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农业经济的良好作用,达到增加农村经济收入的目的[2]。

2山东省新泰市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2.1农业产业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更加科学。对于山东省新泰市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情况来说,2018年当地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是45.7亿元,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78.14%,2019年提高到53.8亿元,相较于2015年增长约113.52%。第一产业结构变得更加科学,尤其农、林、牧、渔方面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现阶段,山东省新泰市建设了蔬菜基地3万hm2,林果基地2.49万hm2,经济林基地2.43万hm2,桑蚕基地0.45万hm2[3]。2.2农民经济收入日益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山东省新泰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大约为9678元,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90.34%。2019年当地农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为45.9m2,每百户农村居民的耐用消费品主要包含计算机20台、电视机265台、电话387部、摩托车260台[4]。2.3农产品的产量不断增加,经济水平日益提升。2018年山东省新泰市的粮食总产量大约为68.79万t,其中小麦为35.6万t。2019年当地油料总产量为8.8万t,蔬菜总产量为244万t,相较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增长了大约46.8%和17.8%,并且实现了农业增加值38.6亿元。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山东省新泰市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创新策略

3.1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工作。针对山东省新泰市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应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点。(1)有效落实高效且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扶贫工程。不断促进优质特色种植业的发展,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通过资金补贴、技术支撑等方式,鼓励种植户种植食用菌、茶叶以及蔬菜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作物。(2)积极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帮扶工程项目。通过积极扶持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在重点村落建立种植和养殖基地,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和生态旅游的发展速度,依靠企业带动农村发展,有效缓解农村居民的就业压力。(3)注重管理农业科技扶贫工程[5]。定期组织关于粮油、蔬菜、茶叶等核心技术的培训,使当地农民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4)积极落实驻村工作组帮扶工作。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要正确应用单位包村和干部联户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使更多农民能够尽早脱贫致富。3.2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建设力度。在农业经济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建设力度。一是积极落实省级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根据山东省农业产业园建设的相关规定,合理利用5000万元的省级农业产业项目建设资金,不断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在增强农产品加工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全产业链集群工程、农业科学创新工程,比如可以在翟镇、西张庄、泉沟等地建立相应的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进一步优化肉鸭养殖管理工作,注重对疫病的有效防治,保证熟食加工、羽绒加工处理的合理性。二是有效开展中农联-鲁中枢纽性农旅电商物流园项目[6]。该项目的计划投资资金为20亿元,旨在建立农旅综合体,其中包括农副产品检疫中心、农云数据电商总部、农旅文化美食街以及农业博览馆等。中农联-鲁中枢纽性农旅电商物流园项目的总规模大约为45万m2,建设完成后,预计实体市场的年交易额高于130亿元,线上平台的交易额则可以达到125亿元,综合税收达到8000万元。三是积极落实光伏二期设施农业基地建设项目。在石莱、禹村、谷里、翟镇等不同的乡镇建设0.18万hm2的农光互补设施蔬菜基地,计划建设不同类型的设施蔬菜大棚大约8000个,同时不断健全相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四是加快花生加工项目建设。在刘杜镇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花生深加工项目,计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m2。与此同时,提供有关花生水洗机、原味生产线、榨油机等相关生产设备共计45台套,配套6000m3的恒温库。此项目建设完成以后,能够实现年加工烤花生和花生油等花生制品1.3万t,营业收入达9800万元,缴纳税费700万元[7]。3.3做好招商引资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在山东省新泰市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并完成招商引资3亿元的任务。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要以中农联-鲁中电商物流园、光伏设施农业基地等作为重点。与此同时,积极建设以下项目,如投资4000万元的部级产业乡镇项目、2000万元的全国科技示范乡镇项目、2000万元的国家化肥减量替代项目以及600万元的省级高效蔬菜生产平台项目等。另外,还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应始终把科学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联合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共同开展技术研究中心、产学基地的构建工作,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8]。同时,倡导广大农民参与到职业培训工作中,普遍提高农民的实践应用能力,确立培养不同类型农业人才1500人的培训教育目标。加大新型农产品种植技术与思想理念的引入力度,紧密结合粮油高产的情况,科学引入玉米、花生、小麦以及蔬菜等新品种,以提高粮、油、菜的产量,以实现招商引资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目标。3.4加快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速度。为了增强山东省新泰市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效果,应该加快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速度。具体来说,一是积极推广和宣传农业清洁生产、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型技术,实现产业融合,优化农业生产环境,提升资源利用率。二是不断增加农业功能,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基地。三是积极开展“樱桃节”等农产品展销活动,打造更多绿色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进一步增加绿色农产品产量。在此过程当中,重点打造山东省新泰市绿色企业品牌,同时建立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齐鲁美丽田园。四是科学运用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增强农产品的加工能力,科学编制农业生产标准,使山东省新泰市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山东省新泰市来说,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势在必行,对提高当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效率十分有利。

4结束语

系统分析和思考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通过阐述农业经济管理的概念及作用,分析了山东省新泰市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同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即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建设力度,做好招商引资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希望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与结果能够为有关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借鉴与帮助,增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工作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秀娟,赵新宇,李晓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21):193-194.

[2]邓栋,叶秋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农家参谋,2020(3):49.

[3]毕建卫,李媛媛,赵明珠.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探析[J].经济期刊,2019(5):267-268.

[4]杨慧,张玉英,李逍遥.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2):128-129.

[5]韩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何去何从[J].商,2015(51):197.

[6]王梅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17,20.

[7]房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研究[J].商讯,2020(3):154,156.

期刊经济管理范文篇10

数学建模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个特定对象,为了特定目的,做出必要的简化和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从而构建一个数学结构。数学建模的核心思想,是将数学置入现实世界的各种应用场景之中,使之与各种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的能力。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学科,既需要数学为期提供研究工具,与此同时,也为数学提供了广阔丰富的应用场景。因此,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并以此为抓手提升经管类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对于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提升高校的社会美誉度,具有现实而重要的影响。同时,良好的数学基础、数学思维、数学信心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深造,在未来道路中走得更高更远以及产生杰出人才提供重要帮助,对学生和高校自身的发展,对经济学和数学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数学与经济管理科学相互需要

首先,经济管理科学需要数学和数学建模这个工具和方法。人类的经济活动,存在着普遍的复杂的数量关系,因此,经济管理学从产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和数学的不解之缘。从配第、魁奈和斯密起,都一直将对数学的应用做为其学说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19世纪70年代以后,数学在经济学的作用的地位进一步增强,数学不仅成为经济学的表述工具,而且成为经济学中的分析工具。近几十年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美国学术性经济期刊论文中,广义数量经济学论文的比重,从上世纪70年代的50%左右,上升到本世纪的90%。自1969年到200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53位获奖者中,数学能力特强和强的人,占84.7%,数学能力弱的人,只占6%。但是,在经济与管理实践中,面对的经济管理问题,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并不能利用数学直接处理经济管理中的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提出合理的假设,对问题进行简化,运用数学确定的语言和方法,建立一个能近似地描述和解决经济活动中实际问题的模型,这就是数学建模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也可称为经济数学建模。从经济学发展趋势来看,数学模型使这门学科的描述更加确定和精确,推理更加严密,结论更加系统性和一般化。其次,数学需要经济管理科学这个舞台和背景。包括高等数学在内的数学各领域各分支,不是人们异想天开胡思乱想得出来的,而是来自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和需要。但数学一旦从他的产生背景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成为了一个强大而通用的表述工具、推理工具和分析工具,可以和各种学科结合,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研究手段。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为数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应用舞台和背景,同时,还可能为数学提出一些新的课题,促进数学自身的发展,从而使数学的生命力更加强大。

三、经管类高等数学教学的特点

(一)学生特点

通过多年高等数学教学,在与不同专业学生的接触交流中,发现经济管理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该类专业面向高中文科生和理科生同时招收。根据调查,该类专业学生大约有65%到70%高中时为文科生。这种生源结构,带来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理科生相对来说,数学基础更好,多数文科生则相对较差,总体来说,基础较为薄弱。二是学生数学思维存在较大差异,理科生逻辑思维更强,而形象思维有所欠缺,文科生则相反。三是普遍对数学存在心理障碍,特别是多数文科生,他们中学时就是因为数学不好,甚至对数学怀有恐惧心理,当年才选择读的文科,这种心理障碍,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

高等数学是一门从科学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学科,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有其自身完备的体系,也有其无可替代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场景。但长期以来,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为了适应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削减了大量内容和教学时间,使原本成体系的学科,变得较为离散,并且大量地从其背景、应用场景中抽离,使这些离散的内容更多地成为抽象的知识。这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应用这些抽象的知识,二是使数学本身失去了其原本应该有人文色彩和生活色彩,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三)教学过程

在经济管理类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沿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采用先概念,再定理,再讲解例题,再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等。重点在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掌握,倾向于数学知识的灌输。最后,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是对这些知识的再一次重现。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更多地处于机械传播的地位,而学生更多地处于被动机械接受的地位。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这种教学方式,已很难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帮助学生找到其数学学习的目的,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了。

四、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经管类高等数学教学

针对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心理障碍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并举一些生活中的简单例子,打消高等数学的神秘感。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提出模型假设、模型构成,并利用所学知识对模型求解,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应用背景和人文色彩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针对重要概念和理论的引入,要简要地向学生介绍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历史,创立者和重要贡献者的对该问题的贡献及其背景,增加人文色彩和学习兴趣,同时从这些概念和理论产生的背后的故事,在使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甚至对人生的思考。针对学生学习目标缺失,丧失学习动力和激情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知识点融入经济管理专业的背景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与其今后的生存与发展间密切关系。学生课后练习,也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习题,特别是经济管理方面具体应用的题型。针对学生感觉知识点离散,缺乏综合应用能力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综合性应用建模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到一定阶段,比如一学期或课程结束,可以给出一个更加开放的综合性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使所学知识得到较为综合的应用,而且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在课程完成后,鼓励学生参加全国高校数学建模竞赛,这是对数学更加综合的应用训练和考查。在考试与评价中,也可以尝试将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成绩,与数学学分相挂钩,通过现实的激励,引导学生客观上良性发展。在高等数学教学授课完成之际,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些使用到优化、概率、回归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的数学建模案例,激发学生对后续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