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创新尝试

时间:2022-01-21 09:08:15

计算机教学创新尝试

一、积极启发,鼓励学生启动创造性思维

由于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大量摒弃了以往教学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教学方式极具新鲜感,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当一个学生看着自己精心编制的作品飞快地“跑”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时,他的心情是任何时候都难以比拟的。例如在教三、四年级画笔时,我要学生用画笔中的任何工具,把自己的名字“画”出来,并且启发他们可以有不同种方法。学生们积极思考,各展所能:有的用直线搭了出来;有的用铅笔“写”了出来;有的用喷壶涂了出来;还有的竟用橡皮擦了出来……总之,花样百出,无奇不有,一个个大名也稳稳地“爬”在了屏幕上。这样,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的创造性也大大提高了。

二、强化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最优化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上机才能体会到各种指令、菜单的功能,也只有在上机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缜密思维、独立探索的能力。例如在教BASIC语言的初期,我曾演示过一道100以内奇数相加的算术题,提到了累加器的原理和条件语句,可足足讲了20分钟,学生还是一脸迷茫,一头雾水,最后只能在计算机上操作演示累加器的原理,并要求学生也试着操作验证一下。才过了短短二三分钟,学生就恍然大悟了。于是,以后每次讲课,我都是在电脑上边演示边讲解,学生也在机器上分析程序的运行过程,验证编程前的预想,体验各条语句的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FLASH中,讲到不同形态的变化过程中要经过一个打散的过程(也叫作中断分离),但学生就是不能理解打散是什么意思。后来,我用电脑实例讲解了一遍,问题竟然消失于无声当中了,不仅如此,学生在操作时还创造了从A到B的变化,还有的学生已经能做到名字之间的互相转换,这为后面制作“老母鸡变鸭”这一动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实,在计算机教学中,好多内容都自有其相通的地方,如果真正授学生以“渔”了,那又何必要给他一条一条的鱼呢?要知道,鱼有其尽时,而“渔”无穷尽也。

三、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在作业中发挥创造

学生的创造性是无止境的,他们有时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做老师的所无法想象的。尤其是小学计算机教学,如果教师不加以条条框框,那么在小孩子眼里,世界便是一个可爱的乐园。比如在教画笔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画一幅星空图,在集体展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画了月亮正枕着白云呼呼大睡,也有的画了小兔正在灯下认真地做作业,还有一位学生画了一只顽皮的小鸟不肯睡觉,站在树枝上大声地数着划过夜空的流星……又如在这个学期授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用学过的Word的知识制作一张反映学校风貌的小报,要求能够做到图文混排,文字优美,体现电脑制作的优点。可以使用你所会的一切电脑工具。于是,学生就在机房里开始积极思考实践起来了。首先,碰到最多的是图文混排的难题,有的同学见到好图片就用,但不是图片盖住了文字,就是文字脱离了图片,很难两全齐美。经过启发,想到了“设置底图”的办法,单击鼠标右键,选择“页面底图”中的“设置”命令,选择“设置底图”便真正地实现了图文的混排。但随之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图片经常需要特定在某一地方,而不是整幅或重复,于是就有些同学想出了用Word的表格来特定于某一位置,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样,对于小块文字的定位,也采用了表格或“文本框”来完成,而且利用其中的“行列特征”还可将边框线随意美化。如果有的同学想不要,而只想让他显示文字或图画,则只需将线条宽度设为“0”即可。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还有些学生对WORD中汉字的修饰极为不满,便调用了WORD中的艺术汉字,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有些则从网络上下载了不少的动画,编进了小报……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学生们不仅将在暑期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了进去,还创造性运用了以前的知识,将他们融为一体,科学地表现在自己的作业中了。

四、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质疑,讨论

所有的创新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每次做完练习,我都要求学生比较,归纳一下,看看还有没有问题,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互相切磋一下所学的知识,互补长短,共同进步,利用群体的力量,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的命令和操作方法,在掌握其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举一反三,拓展开去,增强其对计算机知识的自学能力。例如在教学生用BASIC编程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判断语句与循环语句在1加到100这道题目中,孰优孰劣,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讨论,不仅明确了两者的优缺点,还更进一步地认清了这两条命令语句的不同功用,使得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两条语句,更让学生学会了比较,萌发了探索简捷之道的兴趣与信心,从而使编程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小学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并且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就给计算机教师提出了一定的难度与高度,需要我们不仅在现实中继续努力探索,同时,也要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

作者:倪建东 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中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