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研究

时间:2022-11-17 10:00:00

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研究

摘要:渔业科研试验基地是开展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加工流通与质量安全、渔业装备与工程等重点研究领域科技创新、研究示范、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一线平台,承担了我国主要海域和江河流域经济类、珍稀类、濒危类渔业生物资源保护、品种繁育、开发利用的重要使命,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阐述了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的内涵,分析了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的不足,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渔业;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

渔业科研试验基地是开展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加工流通与质量安全、渔业装备与工程等重点研究领域科技创新、研究示范、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一线平台,承担了我国主要海域和江河流域经济类、珍稀类、濒危类渔业生物资源保护、品种繁育、开发利用的重要使命,是支撑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加强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将有效提升全国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为解决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新问题奠定坚实基础,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举措。本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科院”)为例,阐述了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的内涵,分析了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的不足,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1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的定义

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基础紧密相连的动态过程,呈现出分层次、多元化、阶段性的演进规律。本文认为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可从广义上和狭义上去定义。广义上,是指以适应现代渔业发展需求为基本目标,增强业务能力与保障中心工作的条件建设过程。狭义上,是指装备精良、配套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状态。从具体特征看,表现为软硬件条件的精良、配套和高效等特征;从发展阶段看,划分为相对落后,基本满足,较好保障,引领发展4个层次。相对落后阶段是指试验基地设施装备软硬件条件落后,无法保障日常科研试验需求。基本满足阶段是指试验基地设施装备软硬件条件一般,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科研试验需求。较好保障阶段是指试验基地设施装备软硬件条件充足,部分设施装备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能较好保障科研试验需求,并能在其他研究领域开展初步探索。引领发展阶段是指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精良,智能化、数字化程度高,能有力支撑高水平科研试验。

2水科院试验基地设施装备基本情况

根据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状和建设需求,本文将试验基地设施装备分为设备装置、业务用房两大类[2],其中设备装置主要包括科学仪器、器具设备、特殊装置等;业务用房包括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池塘水面等基础保障条件。参照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的4个发展阶段,对水科院试验基地设施装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的试验基地11个,占比29%;处于基本满足阶段的试验基地19个,占比50%;处于较好保障阶段的试验基地8个,占比21%;处于引领发展阶段的试验基地0个,占比0%。总体看,水科院试验基地设施装备软硬件条件一般,只能基本满足日常科研试验需求。

3水科院试验基地设施装备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国内外先进试验基地普遍具有设施建设标准高(高标准的建设选材、高标准的设施选型、高标准的水处理系统)、可控性强(安装先进的传感器,设施可以尽量排除各类因子的干扰,在声、光、温等方面做到标准一致)、操作简便、集成程度高等特点[3-5]。水科院试验基地设施装备与国内外前沿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设施装备智能化程度低,现代科研管理推进难

国内外先进基地已实现增氧设施自动启闭、饵料自动投放、远程观察鱼类活动、活体取样自动拉网、全维度可控(容量、水温、溶氧、氨氮、水流速)、残饵自动收集、参数远程设定[6]。相比之下,水科院各试验基地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停留在机房、网络及视频监控等层面,一些智能化基础配套和设备配置十分缺乏,难以支撑现代渔业科研管理。缺少实时水质监测智能装备,无法实现实时水质参数查询、远程增氧、远程投饲、远程智能控制等操作;缺少室内工厂化、池塘、深水网箱养殖自动投饲系统,无法通过分析养殖动物的摄食信息,实现精准有效投喂;缺少水下机器人,无法进行水中稳态控制、多种水质参数的实时测量和水下实时拍摄[7]。

3.2设施装备标准化程度低,系统性支撑能力不强

渔业研究的品种多,各品种生活方式不尽相同,设施装备通用标准化程度普遍较低,一般都需要根据实际养殖对象和需求设计工艺进行定制生产和制作,导致一些科研试验系统存在互换性难度大等问题。总体看,水科院试验基地设施装备建设标准化程度偏低,设施装备难以相互配套成体系,系统性支撑保障能力弱[7]。从渔业机械装备研究与制造方面来看,还没有真正形成从图纸,材料采购、加工,中试试验一系列步骤和应用到每个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过程和标准体系;从养殖设施研究与建设方面来说,也没有真正形成从水产品品种选择、养殖池塘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废污处理、养殖技术标准和病害防控体系等系列化标准体系。

3.3设施装备布局不合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水科院试验基地建设主要依靠中央基本建设和修缮购置资金,受单个项目投资限制,一个基地建设往往需要多个项目投入,项目间需要有效衔接。通过调研发现,水科院部分试验基地设施装备布局缺乏统筹规划,配套设施建设不足,一是水电气基础设施落后。太阳能、热泵等新能源设施普及率低,与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战略要求标准不相适应;陆基养殖系统缺乏地下水保障,夏、冬季节能源消耗较大;基地监控设备落后,设备分辨率低,监控点少,不能满足试验基地的安保需要。二是缺少绿色、高效养殖水处理系统。对陆基水产养殖的源水和尾水进行处理,并进行净化和增氧,使水资源能够重复利用,是今后基地建设发展的首要问题,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水产试验基地至今还是依靠天然温泉水作为源水,未配备尾水处理系统。三是公用设施系统集成化程度低。设备装置规模化、集约化和生态化水平差,缺少微生物技术、新型传感器、物联网等前沿高新技术应用;工厂化循环水、渔光一体化等养殖模式推广程度不够;基地管理服务缺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难以为基地大数据管理、科学监管提供基础条件。

3.4设施装备运行管理能力弱,相关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缺乏基地管理人才。试验基地一般位置偏远,工作环境艰苦,难以吸引人才。二是缺乏长期稳定的运行经费支持。少数基地有稳定的财政运行费支持,多数基地运行费用由各单位承担或课题组科研经费维持。三是设施装备使用缺乏规范性。各单位普遍建立了设施装备使用规章制度、制定了管理办法,按照年度使用计划、实行事先申请,以此规范设施装备运行管理,然而还是存在实际使用情况与计划不符的问题,影响设施装备使用效率[7]。四是尚未形成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试验基地管理工作归口分散,有的设有专门管理部门,有的将基地管理职能放在科研处、成果转化处或后勤保障部门等,管理体系不完善。五是设施装备开放共享机制不完善。多数试验基地以承担本单位课题组的科研任务为主,对外开放共享程度不高,存在一定的科研条件闲置和资源浪费现象,未形成开放共享的试验基地网络。

4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4.1加强试验基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试验基地是业务开展的物质基础,试验基地设施装备水平直接影响业务质量,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域。加强对试验基地基本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成立院所两级试验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院级层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参与的试验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试验基地建设各项事宜,审定和督促落实工作推进计划。所级层面,成立由所长任组长,分管所长参与的试验基地建设工作推进小组,负责落实试验基地建设具体事宜,组织编制试验基地建设规划、编写建设方案、争取建设资金、组织实施具体项目等工作。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会议,统筹研究试验基地空间布局、设施装备建设情况,从根源上扭转试验基地设施装备布局不合理、现代化建设程度低的局面。

4.2加强试验基地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展试验基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立试验基地体系建设规划工作长效机制,为进一步加强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试验基地建设规划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明确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切实找准各学科、各专业、各品种,以及产业发展需求,立足现有资源,强化统筹、整合资源、兼顾区域、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明确试验基地建成后的运行管理模式,包括运行机制、责任主体、规章制度、日常管理等具体内容和管理措施等,推动落实机构人员编制。编制好的试验基地建设规划作为安排试验基地建设项目的前提和依据。

4.3加强试验基地设施装备建设的专业指导

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组建试验基地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包括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工艺设备,为全面提升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水平“坐堂问诊”、建言献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由具有高级专业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熟悉工艺、规划、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试验基地基本建设工作进行跟踪和前瞻研究,制定试验基地设施装备建设标准体系,包括试验基地功能分区布局,业务用房、池塘水面、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和规模,设备装置配置比例和种类;提出各学科方向对试验基地业务用房、池塘水面、配套设施、设备装置的需求,并提供测算依据;制定各类海水、淡水试验基地智能化建设方案。

4.4加强试验基地设施装备标准化建设

依托试验基地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的试验基地设施装备建设标准体系,开展试验基地标准化建设。一是按照生态环保、设施一流、场区优美的理念对整个基地进行功能布局,对试验基地内办公实验区、生活区、工厂化室内研究区、室外养殖区、温室设施养殖区、生态景观净化区等功能单元进行明确定位。二是根据功能定位、研究试验的具体方向、工艺技术路线,确定详细的工艺技术方案,并参考各学科方向试验需求测算依据,确定业务用房、设施装置、池塘水面、配套设施等建设规模。三是参考设施装备建设标准体系,按照渔业品种、学科方向,设计试验基地建设内容,开展标准化的实验室、试验车间、试验池塘等业务用房建设,配置标准化的循环水系统、水处理设施,配备相应数量、相应学科方向的仪器设备,实现试验基地设施装备标准化建设。

4.5加强试验基地智能化、数字化建设

逐步有序完善试验基地物联网建设,推广使用智能化、自动化和可远程控制的智能设备,有效降低人力消耗,提升试验基地的实时控制和精确化管理水平,最大程度提升试验基地的科研承载能力和工作效率[8]。依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推进智慧水产养殖,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科研管理系统,推进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精准投喂、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自动升降控制、无人机巡航等数字技术装备的普及应用,发展数字化试验基地。

参考文献

[1]方松,赵红萍.我国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研究初探-借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研究经验[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2):41-43+76.

[2]《科研建筑工程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1]708号).

[3]黄一心,徐皓,刘晃.我国渔业装备科技发展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5,42(4):68-74.

[4]欧阳杰,沈建,郑晓伟,等.水产品加工装备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渔业现代化,2017,44(5):73-78.

[5]麦康森,徐皓,薛长湖,等.开拓我国深远海养殖新空间的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3):90-95.

[6]沈卫星,胡庆松,申屠基康,等.海洋牧场智能化浮式聚鱼装备研发与现场试验[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6,25(2):314-320.

[7]高建芳,方萍.现代科研院所科技条件建设需求及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5(16):45-48.

[8]江涛,徐皓,谭文先,等.养鱼池塘机械拖网捕鱼系统的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0):68-72.

作者:杨智鹏 赵红萍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