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养殖产业扶贫问题研究

时间:2022-02-21 10:06:21

稻虾养殖产业扶贫问题研究

摘要:自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党和国家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湖北省积极响应的号召,李场村村委以及驻村工作队深入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本文基于李场村的特色产业——稻虾养殖,调查该村在稻虾养殖方面的现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李场村在稻虾养殖方面的优势,但也暴露出在土地流转难、农民思想较为保守、不善于利用金融政策以及销售渠道狭窄等方面的不足,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希望能为湖北省脱贫攻坚战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产业扶贫;稻虾养殖;监利县李场村

党和国家一直将减少贫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努力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2013年,首次提出了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几年来,扶贫之势如星星之火,已经燎原。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重要的一环,为响应国家号召,调研队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主要以湖北省荆州市李场村稻虾养殖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不同级别的主体(政府、市场、居民)进行多元化调查分析,针对目前李场村存在的不同问题,以精准扶贫下李场村的变化及发展为导向,政策方针为基础,为该村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协助扶贫工作队脱贫攻坚任务进一步落实。

1精准扶贫政策下李场村发展背景

1.1精准扶贫政策的宏观背景分析。自2013年起,“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已经深入人心。我国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该项目的进展,各司其职,将扶贫要求落实到位。在精准扶贫众多战略实施过程中,产业扶贫被放置于尤为突出的位置。首先,在国家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要求产业扶贫要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作用;其次,各省级、市级政府和各省,市政府扶贫专线也深入各市(州)对该省产业扶贫进行了调研,大部分省市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探索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扶贫路径模式,大大的提升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能力;最后,各县级人民政府作为最主要的、负责具体精准扶贫项目实施的政府层级,结合各村实际,统筹规划当地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大力扶持发展蔬菜果业、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完善市场信息服务等方式,让产业扶贫得到具体落实。经本次调研,监利县李场村具有极高的稻虾共作产业发展优势,符合此次探究产业扶贫问题的要求,是极为适合的研究村庄。1.2李场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概述。李场村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与游江、订陵交界,传统的水稻种植业已经发展成熟。为了早日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李场村先后进行了水蛭养殖,肉驴养殖等,但是收益甚微。工作队同村两委及党员群众代表结合李场村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为“发展村级特色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以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是李场村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借鉴于潜江市红火的小龙虾生意和稻虾养殖的新模式,李场村也拉开了稻虾养殖的序幕,目前村子里养殖稻虾的田地数达到350多亩,稻虾养殖的行业在李场村已初具规模。

2李场村稻虾连作产业情况分析及研究

2.1监利县李场村稻虾养殖情况。李场村以种植水稻为主,部分农户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养殖业,即稻虾连作。李场村养殖户在政府的帮扶下修建了“环沟+田间沟”,既有利于稻田的机械作业,也可有效的防治小龙虾的外逃。引水入田并修建了太阳能水箱,已达到适合小龙虾生长的水温,目前已经有一定的稻虾连作模式。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以43~45元/斤的价格投放虾苗500余斤,每亩年平均收益可达300斤,部分可达500斤~600斤,每亩年利润5000元左右。小龙虾收购商上门收购小龙虾,收购小龙虾价格受市场行情变化以及季节性捕捞在20~40元价格之间波动。2.2成功案例对比分析——以毛市镇为例。毛市镇陈赵村地处监利县西南部,其稻虾连作养殖情况较好,以监利县天健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如图1所示。图12.2.1小龙虾生产养殖、收购过程。合作社将本村有意愿的100多户养殖户全部纳为社员,共有土地1000多亩。其中社员可以选择是否入股合作社,若入股则享受分红,若未入股则自负盈亏,相对独立。其小龙虾全部经由合作社分拣,按照小龙虾大小统一销售,且价格稳定。2017年,该地620亩核心基地产小龙虾15万斤,亩平242斤,收获水稻64万斤,亩平1032斤,总产值311万元,纯利173万元,亩平纯利2790元。带动22户农户就业,除股东分红外,平均每户收入5.4万元。虾稻共作比原来单一种稻谷每亩增加纯收入1500余元,全体成员增收达1500多万元,户平增收超过11.8万元。2.2.2小龙虾的初加工。众越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拥有一条专业的生产流水线(如图1所示)。其中每收购5000吨小龙虾,共有900吨成品。成品主要是通过自有冷库的氟冷却机制做库虾,季节性差异也提高小龙虾的价值。生产线4~7月加工小龙虾,其余月份加工蔬菜、鱼、牛蛙等冷冻食材,增加了产业链的附加价值,提高了营业收入。2.2.3小龙虾的精加工。监利县的餐饮企业“壹号虾铺”通过在小龙虾节中拔得头筹,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与各大企业签约,产品主要通过高铁宣传销往世界各地。2.3李场村稻虾连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3.1农民思想固化是瓶颈,技术知识急创新。农户难以解决风险,无法成为经营主体。农民自身经营和养殖管理能力不足,经营渠道狭窄。面对自然灾害,无法解决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面对农产品滞销、抗病毒能力弱等问题,个别产业扶贫项目并不能解决,降低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新型产业主体发育不足,与贫困户的共享机制匮乏。贫困户经营能力差、观念意识落后,参与度低;经营良好的养殖户出于盈利性考虑,对贫困户的带动意愿低,难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新型养殖企业。农户思想保守,思想素质上升缓慢。多数农户“等拿靠要”思想较为牢固,思想素质仍然较低。2.3.2金融机构扶持是短板,销售渠道急拓宽。国家有关金融机构政策扶持力度小。李场村特色产业发展刚起步,稻虾连作养殖技术不达标、抗击市场波动以及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难以给予其大额贷款或较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小龙虾“收购+加工”企业销售渠道单一。李场村目前没有商家、企业对小龙虾进行深加工,无法延长小龙虾的产业链,提升小龙虾的价值。2.3.3政府政策落实是弱项,宣传方式急丰富。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方式方法不精准。例如,国务院在土地流转问题上有政策扶持及法律保障制度,但李场村的制度尚未完善,精准扶贫仍然属于“大水漫灌”。政府宣传政策不到位,农民对金融政策了解少。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覆盖率低,当地农户很难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政府给予的普惠金融政策。村委及驻村工作队也很难普及到所有农户,导致有发展产业愿望的养殖户由于资金匮乏只能放弃土地,外出打工。政府难以解决农民思想瓶颈。政府对当地农户的产业带动、培训数量少,政府与当地农户思想脱钩,不能及时了解农户的思想变动。

3李场村产业扶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响应政府号召,争做新型职业农民。针对农户遇到的风险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招商引资,扩大合作社的资金规模。由龙头养殖户牵头建立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并积极参与政府召开的稻虾养殖技术培训会,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养殖的技术,走合作化生产、经营模式;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反馈机制,通过建立小龙虾养殖微信群,交流小龙虾养殖的经验,不断与技术人员交流养殖进程。针对新型产业主体发育不足,与贫困户共享机制匮乏的问题,当地外出务工农户应响应政府人才返乡的政策,扩大新型产业主体的力量。同时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利用剩余劳动力、闲置土地,实现“一地三收”。针对当地农户“等拿靠要”等落后的思想素质,应建立“党组织+基层工作队”的模式,积极响应党组织的领导,听取党员干部的先进想法,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心理,加强自身独立作业的能力,发挥政府奖补政策在农业生产中的辅助作用做到自力更生。3.2降低金融门槛,打造新型经营主体。针对商业银行政策帮扶程度小的问题,商业银行应降低项目贷款门槛,同时定期派业务专员进村宣传金融政策,并且不断跟进村内产业项目的发展进程,提供资金贷款支持。针对小龙虾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李场村应由小龙虾收购商牵头建立小龙虾加工企业,对小龙虾进行加工,达到小龙虾价值最大化。另外,加快李场村“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通过电商渠道,树立李场村稻虾养殖品牌。3.3强化监督执纪,建设新型职能政府。针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方式不精准的问题,政府应出重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明确各级干部的责任分工,将政策落实到位。同时,根据当地发展情况出台更多符合国家脱贫计划的优惠政策。针对农民对政策了解不够的问题,当地政府应积极开展扶贫思想建设的村民茶话会、扶贫小品表演,使扶贫工作宣传形式多样化,使当地村民接受,降低其顾虑;扶贫先扶智,尽可能改变和提升农民的思想是重中之重。对村户村民进行现代化教育,利用当前互联网的便捷,简化程序,建立惠农教育系统或者相关APP。建立常规性培训打卡体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际性的指导。组织当地相关养殖户、农户、贫困户进行思想交流;以“脱贫标兵”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表扬脱贫致富的村民,鼓励未脱贫人员摆脱依赖性,在寻求政府帮助的同时,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徐翔,刘尔思.产业扶贫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2011(7).

[2]申红兴.构建青海藏区产业扶贫动力机制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4(4).

[3]陈成文,陈建平,陶纪坤.产业扶贫:国外经验及其政策启示[J].经济地理,2008(1).

[4]杨志恒,黄秋昊,李满春,等.产业扶贫视角下村域空间贫困陷阱识别与策略分析——以湘西保靖县为例[J].地理科学,2018(6).

作者:白艺菲 刘宛泠 吴伊璇 陈尚泽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