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况及成效

时间:2022-11-23 08:51:27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况及成效

摘要:该文从自然条件、科技应用、经济效益、资金投入以及退耕地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旬阳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制约实现“三效”统一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促进该市退耕还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后续管护;科技服务;林下经济

旬阳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地东段,汉水上游,地理坐标为32°29'~33°13'N,108°58'~109°48'E,其东邻白河县,东南、东北分别与湖北的竹溪县、陨西县相邻,西接安康汉滨区,南与平利县接壤,北抵镇安,全县总面积3554km2。地貌以中山为主,兼有低山、丘陵、河谷地形,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9℃,年降水量805mm,无霜期261d。全市共有各类林地26.46万hm2(其中集体林面积25.52万hm2、国有林9400hm2),占国土面积的74.8%,是典型的山区市,是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也是曾经的部级贫困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该市保护生态、发展经济,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都具有重要意义。自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先后实施了两轮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度不高、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笔者从工作实践出发,对如何持续推进旬阳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1退耕还林工程现状与成效

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1],旬阳市累计完成项目计划49.85万hm2。其中1999-2006年实施的一轮退耕还林,累计完成项目计划4.48万hm2(退耕地造林2.31万hm2、荒山造林2.02万hm2、封山育林1466.7hm2),涉及21个镇、288个行政村(社区),8万余农户,24万人,争取国家补助10亿元;新一轮退耕还林完成项目计划6733.4hm2,涉及20个镇、103个行政村(社区),2.8万余农户,9.8万人,争取国家种苗及政策补助资金1.51亿元。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全市新增有林地面积4.67万hm2,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1998年的43.6%增长到55.18%,绿化率达到70%以上。尤其是在汉江沿岸实施的大坑大苗造林,营造了延绵百里的造林精品示范工程,使全市“一江三河”等重点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市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以核桃、拐枣、柑橘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面积达到8.33万hm2,实现林业综合产值19.4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0%。

2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后续管护不到位

旬阳市退耕还林地大多交通不便、土壤贫瘠、零星分散,为享受退耕还林资金补助,农户前期能有效落实一些抚育管护措施,但待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兑付结束后,受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管理成本高的因素制约,农户管理积极性下降,管理粗放,甚至不管,造成退耕地杂草丛生,达不到预期造林效果,经济效益低下。

2.2科技服务跟不上需求

大多数退耕还林户以前主要从事粮食生产,对粮食作物的栽培和管理有一定的经验,但对营造林技术和经营管理缺乏经验,特别是经济林的育苗、栽培、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更是如此。林业部门虽然举办了不同形式的培训班,但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少,培训内容单一等原因,服务效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科学的经济林管护技术体系尚未建立,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3退耕还林地管理有待规范旬阳市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地块全面完成了确权发证工作,地类属性已由原来的耕地变更为林地。但新一轮退耕还林,地类属性及发证确权工作存在断档,出现退耕还林后耕地属性没有及时变更,即出现一地两证,既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又持有林权证,还出现少数户退耕还林地享受农业耕地保护等普惠性政策补贴的情况,这为精准科学管理退耕还林地带来不便。

2.4退耕还林需求与基本农田保护有冲突

国家现行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规定,退耕还林地块必须严格限定在25°以上的非基本农田坡耕地。旬阳市25°以上的耕地很多被划分为基本农田,因国家政策调控,基本农田保护严格,一些适宜退耕还林的基本农田因政策限制无法退耕,致使在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过程中无法顺利推进。而现实中,部分坡耕地基本农田也因种植成本高、效益低,多年撂荒,已自然生长出林木,成为事实上的退耕还林地。

2.5农户退耕还林积极性有所下降

上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每公顷累计补助4.26万元,即:“每公顷每年补助3450元,连续补助8年;完善政策补助每公顷每年补助1875元,连续补助8年”,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补助资金除去种苗费每公顷18万元,且分3年兑付到位,加之物价上涨等因素,农户实际享受的政策补助比第一轮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部分农户退耕还林积极性明显下降,退耕还林工程难以组织实施。

3对策与建议

3.1加大退耕还林管护资金投入

重建也要重管,旬阳市退耕还林地立地条件较差,抚育管护难度大,为切实发挥退耕还林效益,上级应安排部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抚育管护资金,用于退耕还林地林木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等。

3.2着力培育高素质林农

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要始终把提高科技含量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将科技保障贯穿于整个工程,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一方面要加强对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工程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着力培育高素质林农,以适度规模户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个别指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林农的科技素质和经营能力,促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3.3发展多种林下经济

只有提高退耕还林地单位经济效益,才能激发林农重视科技、加强管护的积极性。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林下经济,比如林下魔芋、林下养殖、林下药材等,通过立体栽培,以短养长,以种(养)促管,不仅降低了管护成本,还增加了经济收入,实现退耕还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规范退耕还林地属性管理

对全市林地和耕地板块图进行比对,开展全市退耕还林地回头望,对新一轮实施的地块及时开展地类属性变更和确权发证工作,进一步修正退耕还林地图库,为强化林地资源保护和后续管理打好基础。

3.5提高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标准

旬阳市退耕还林成效不仅关乎本市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更关乎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大局。为调动退耕农户积极性,完成好重大政治使命,国家应提高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建议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补助按照第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标准执行,确保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本文.当前退耕还林政策对工程成果巩固的影响[J].中国林业,2011(14):66.

[2]李建生.浅析有关退耕还林工作的相关问题及处理措施[J].广东科技,2011,20(8):45-46.

作者:梁磊 梁琪 单位:陕西省旬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