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垦殖利用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04 12:03:00

土地垦殖利用管理论文

【英文标题】LandReclamationandLand-useChangesDuringLast50YearsinKe''''erqinDeserts,InnerMongoliaWulantuya(UrbanandEnvironmentDepartment,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

【内容提要】放牧和垦殖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主要土地利用活动。该活动范围的扩大或缩小、活动强度的增大或减弱是引起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直接因素,其结果是草地和耕地面积的量变和质变,也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最直观的体现。文章选取我国典型的农牧交错区——科尔沁沙地,以人类垦殖活动作为主线,以耕地面积变化作为切入点,对科尔沁沙地近5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建国以来四次大规模的垦荒,科尔沁土地利用格局产生了显著的变化,集中体现为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和草地等其他用地面积的减少,具体表现则是沙地农耕北界的北跃和耕地重心的北移。文章进而分析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人文因子。

【英文摘要】Ke''''erqinDeserts,ineasternInnerMongolia,hasrelativelyfavoritewaterandheatconditionsforagriculture.Basedonanalysesofhumanreclamationactivities,areaofcultivatedlandinonetypicalregion,andspatialstructuresandinnerdifferencesin/amongmajorcounties,land-usepatternchangesduringlast50yearsinKe′erqinDesertsisdiscussed.Theresultshowsthat,afterfourtimeslarge-scalereclamationsincethefoundationofP.R.China,Land-usepatternChangedvastlyinKe′erqinDeserts.Themajorfeatureofthatchangeisnorthern-wardmovementofbothnorthernagriculturecultivationfrontierandfarmlandgravityinKe′erqinDeserts.Andthemajordrivingforceofthatchangeisincreasesinpopulationanddirectionofnationaldevelopmentpolices,ratherthannaturalconditionsofrainfallandtemperature,whichhavelittlechangecomparedwith50yearsago.Over-reclamationwithoutproperprotectingmeasureshascausedenvironmentalworseningandsoil-desertificationinKe''''erqinDeserts.

【关键词】垦殖/土地利用变化/人文驱动因子/科尔沁沙地reclamazation/changesoflanduse/humandrivingfactor/keergindeserts

【正文】

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介于大兴安岭、努鲁儿虎山系和松嫩平原间,呈三角形分布。由于沙地相对优越的水热条件,该区农业开发较早并有一定的发展。到解放初期,科尔沁沿西辽河两岸及洮南—开通—郑家屯—通辽线以东大部地区已变成以农为主的农牧交错区,而东经123°以西地区基本为纯牧区[1,2],西辽河平原则成为内蒙古东部重要的粮食产地,直到现在。

放牧和垦殖是科尔沁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的主要两个方式,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人类生产活动。该活动范围的缩小或扩大、活动强度的增大或减弱是引起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直接因素,其结果是草地和耕地面积的量变和质变,这也是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变化最直观的体现。从垦殖活动即农业的发展出发,以耕地面积变化作为切入点,探讨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是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1科尔沁近50年的垦殖及其时空特征

1.1沙地的垦殖及耕地面积时序特征

建国50年来,随着沙地连续的开发和垦殖,科尔沁耕地总面积曾有较大的起落。在此,可以选取科尔沁的主体即哲里木盟作一耕地动态分析(图1)。从图中可以看到,建国初期到60年代末期是科尔沁沙地建国以来耕地面积连续增加的第一个高峰期,创造了科尔沁耕地面积近五十年中的最高记录。1960年哲里木盟耕地面积曾达到63.47万公顷,比建国初期增多15.27万公顷,增长幅度近32%。

耕地面积的另一高峰出现于1996年,该年哲里木盟耕地转变了二十余年连续下滑的趋势,一跃突破50万公顷的大关。这一规模比1949年的48.2万公顷增加了近11%(见图1)。但是,与1960年的规模相比仍然相差10.07万公顷。

科尔沁沙地耕地面积的动态变化及其趋势特征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的垦荒活动的兴衰和自治区耕地面积变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建国以来内蒙古曾经有过(或正在持续)4次垦荒高潮,各出现于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和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持续至今的第4个高峰期[3]。作为内蒙古重要的粮食产地,科尔沁沙地的耕地面积变化在建国初期的几次开发中不仅有较一致的大起大落,第四次垦荒高潮也有着同样的体现。从哲里木盟耕地面积的变化曲线及其趋势可以看出,科尔沁第四次垦荒高潮也始于80年代末并以年均0.75万公顷的速度增长,耕地面积已从80年代末期的47余万公顷增加到1996年的近54万公顷。

1.2沙地垦殖的空间特征与内部差异

与内蒙古或科尔沁沙地耕地变化类同,科尔沁各旗县的耕地面积变化也都出现了60年代前后的高峰期和始于80年代末期的剧烈动荡期,但各旗县近50年的总量变化并不一致(图2)。

其中,除了科左后旗、库伦旗和奈曼旗外其余旗县耕地面积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增幅较大的有阿鲁科尔沁旗、扎鲁特旗和科右中旗,各增长2.06倍、3.25倍和54.62%,是科尔沁近50年来耕地增加总量的99.3%。

不难看出,增幅最大的三个旗分布于科尔沁中北部,多以山前丘陵和坡地为主。从科尔沁土地开发过程可以知道,这些旗虽然早在清代中后期就有了垦殖,但直到解放前农耕仍停留于这些旗的南部[3,4]。60年代前后大规模的“开荒”对这些地区也未带来太大的冲击,耕地的大幅度增加始于80年代后期。

耕地面积出现负增长的是构建科尔沁主体部分的西南部三个旗即科左后旗、库伦旗和奈曼旗。这些旗中,除科左后旗东北部平地、库伦旗南部丘陵区和奈曼旗老哈河河谷地区外,主要是风沙土广泛分布的流动、半流动或半固定沙丘地带。早在40年代末期,清中期以来的垦殖已经波及到上述三个旗的宜农土地即上述平原、丘陵地带[4],60年代前后科尔沁沙地的“开荒”也集中于这些旗,垦殖向固定、半固定或流动沙丘蔓延。1960年,该三旗创造了它们近50年来耕地面积的最高记录(图2),科左后旗当年的耕地面积规模与其建国初期相比增幅竟达62.3%。之后三旗耕地面积出现长时间的收缩,自1960年以来的近40年时间里再未恢复过当年的垦殖规模。大面积耕地的退化和沙化,反而使这些旗成为耕地面积锐减区。到1996年时,奈曼旗和科左后旗的耕地已回到建国初期的规模或更甚者出现负增长,如奈曼旗耕地面积与解放初期相比减少了30.9%。

2科尔沁土地利用变化的宏观体现

由于近50年大规模开荒,尤其是随着80年代末新一轮后备耕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科尔沁土地利用格局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具体则表现为科尔沁沙地农耕北界的移动和耕地重心的转移。

2.1农耕北界的变化

由上述分析及最近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这50年来科尔沁农耕北界有了较大幅度的跃变。据内蒙古土地管理局1996年的土地资源变更调查和同期的遥感宏观调查[3,5],到90代中期除科右中旗北部2个苏木、扎鲁特旗北部2个苏木和阿鲁科尔沁旗北部2个苏木外,上述科尔沁北部的几个旗县都已成为以农为主的农牧林区。垦殖推到大兴安岭岭南丘陵区,农耕北界已经到了锡林郭勒盟东南部,与科右中旗、阿鲁科尔沁和扎鲁特等旗的行政北界基本重叠。由于早垦区大量耕地的沙化和退化,科尔沁现代农耕的空间分布扩展到近两个世纪以来的最大范围,垦殖覆盖了整个沙区。农耕北界推到近两个世纪以来的最高纬度地区,最高地区可达北纬45.5°。

2.2耕地重心的移动

科尔沁南部旗县耕地面积的锐减和北部丘陵区后备耕地资源的大力开发,造成了科尔沁耕地重心的明显移动。通过计算可以看出(表1),自治区成立以来的近50年里,科尔沁耕地重心从东南往西北逐渐移动,移动幅度为向西0.26经度、向北0.27纬度,与内蒙古东部耕地重心的北上方向[6]基本是一致的。

3土地利用变化人文因子分析

引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不外乎是以下两种,即包括气候、植被等条件的自然驱动因子和包括人口、政策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人文驱动因子。对科尔沁沙地50年来的土地利用来讲,在降水、气温等自然条件没有显著变化[4]的情况下,导致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仍然以人类及其生产生活活动为主。

3.1人口变化

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1947年到1996年,科尔沁总人口由93.64万增加到348.02万,50年中净增244.38万,年均增长速度为5.22%。人口密度从1947年的10.44人/km[2],提高到1996年的38.8人/km[2]。在生产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科尔沁急剧增长的人口及其相应增加的物质需求造成了该区垦殖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而也引起了上述系列土地利用变化。

尤其引起人们注意的是科尔沁各旗县人口增长的非均衡性。位居西辽河平原的开鲁县、科左中旗、通辽市和科左后旗,因它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或城市发展,人口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年均增长速度都4.3%以上。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扎鲁特旗(22.18%)与人口增长缓慢的库伦旗(3.07%)、奈曼旗(3.47%)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库伦旗和奈曼旗属早开发区,由于土地的沙漠化和旱灾、洪灾的多发,已成为近期科尔沁区内农业人口流动的主要迁出区。相反,人少地广的扎鲁特等旗却成为近期农业人口的主要迁入区,造成了科尔沁沙地近期耕地范围的不断北扩。近年来科尔沁沙地人口的流动方向与耕地重心的移动方向之一致性绝非偶然。

3.2开发政策

科尔沁沙地耕地面积的动态变化及其趋势特征与内蒙古乃至全国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特点有很大的相似性。自建国以来我国北方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也经历了50年代的大面积开发、60、70年代的不断减少和80、90年代的缓慢减少3个时期,开发的数量(面积)占全国耕地资源开发量的40%~70%[7]。其中,除了包括辽、吉、黑3省的东北开发区外,内蒙古的后备耕地资源的开发规模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80年代中后期掀起的新一轮开发中甚至超过了东北区。在1986~1996年间,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增加23.08万公顷,增幅为14.73%,而同一时期内蒙古耕地面积净增77.30万公顷,增幅竟达53.04%[7]。开荒主要集中于内蒙古东部的哲里木盟北部、锡林郭勒盟东南部以及呼伦贝尔盟大部。科尔沁沙地农耕北界的北上和耕地重心的北移是必然结果。

3.3经济利益的驱动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不仅是一个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一个突出的经济贫困区,内蒙古贫困旗县的84.4%[8]就分布于自治区中东部的生态脆弱区。在科尔沁沙地,库伦旗、科左后旗和奈曼旗等开发较早的旗县,不仅是土地退化的环境问题严重旗县,同时也是部级的经济贫困旗县。长期以来,该区人们的物质需求是在不断的索取中得到满足的,土地一直处于“开垦—沙化—(换地)再开垦—再沙化”的恶性循环中,其结果是整个环境的恶化、经济的落后和生活的贫困。尤其是8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错误的“致富”意识,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土地开垦和畜群头数的盲目追求。这就造成了该区耕地面积的急剧扩张和耕地、草地质量的进一步退化。

4结论与建议

(1)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开发政策的导向作用以及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经过近50年的垦殖科尔沁沙地耕地面积增加了11%,土地利用格局产生了显著的变化,集中体现为耕地重心的北移和农耕北界的北跃。

(2)毫无保护措施下的滥垦是引发科尔沁沙地环境急剧恶化和大面积土地沙质荒漠化的主要人文因素之一。沙地退耕还林还草的科学规划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是该区殛待解决的问题和任务。

【参考文献】

[1]许崇灏编著.漠南蒙古地理[M].正中书局印行.民国34年6月初版.民国36年10月再版.

[2]宋家泰编.东北九省[M].中华书局印行.民国37年.

[3]内蒙古自治区土地管现局.内蒙古土地资源变更调查(打印稿),1997.

[4]乌兰图雅.300年来科尔沁的土地垦殖与沙质荒漠化.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9.

[5]刘纪远主编.全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包玉海等.内蒙古耕地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4).

[7]蔡玉梅等.我国北方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特点、问题及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

[8]赵跃龙等.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J].人文地理,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