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要点

时间:2022-06-24 11:45:03

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要点

摘要:农机保护性耕作是革新传统铧犁式翻耕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以农业机械为作业手段,关键点在于通过少耕或免耕以最少的耕作能保证种子发芽。就推广效益来看,该耕作模式借用免耕、少耕、化学除草等技术,以农作物秸秆的地表覆盖减少风蚀、水蚀,大大促进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分析原始耕作制度对土壤造成的破坏,介绍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概述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在此基础上,就地方做好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工作建议,分别从调查自然资源的适用性;积极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选好项目推广实施示范点;制定有地域特色的作业技术路线;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跟进项目示范管理配套技术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

农机保护性耕作以农业机械为作业手段,通过农作物秸秆的地表覆盖,以减少土壤受风蚀、水蚀程度,很好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该项耕作制度的提出,与原始耕作制度对土壤造成的破坏有关。实施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增强土壤肥力,减少劳动强度,大大提升农田作业生产率。

1 原始耕作制度对土壤造成的破坏

长期以来,凌源沿袭着灭茬、翻耙、起垄、播种、收获等耕作模式,而收割后的秸秆,或者被直接焚烧,或者被用作牲畜饲料。作业后的田地,遇到春秋雨季,大量的雨水冲刷地表形成径流,带走田间残留的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进入水库污染水质,威胁到民众的饮水安全。同时,传统的铧式犁耕作,还将加剧耕作地块的水蚀、水蚀,加重水土流失。据相关测试数据来看,当前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除与植被覆盖率降低有关,还与过度开垦、裸露耕作等脱不了干系。还将增加降雨径流损失率,降低耕地土壤肥力。有研究证实:由此而流失的表土中,每1t土约损失氮0.5~0.8kg,磷1.5kg,有机质56kg。由此可见,原始耕作制度对土壤造成的破坏触目惊心。

2 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农业先进生产技术之一。当前,国内沙尘暴危害严重,尤其20世纪下半叶呈急速上升趋势。沙尘暴这一自然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沙尘暴”的形成,与地表袒露细小土壤颗粒漂移有关。这其中,有80%的颗粒源自裸露的农田。北方地区,有近三千万顷的干旱耕地,依然沿用传统的耕作模式,加重水土流失危害程度,增加地表袒露细小土壤颗粒量,成为国内沙尘暴肆虐的主诱因。针对沙尘暴的治理,不少农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等等,都在推行农机保护性耕作以根治沙尘暴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当前,该项技术甚至被看作是国际社会的一场农业技术革命。

3 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

农机保护性耕作,借用免耕、少耕、化学除草等技术,以农作物秸秆的地表覆盖减少风蚀、水蚀,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技术实施的要点,应由这几方面组成:第一,秸秆与表土处理。秸秆及表土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秸秆粉碎、浅耙、浅旋等。这些作业属于选择性作业,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作业项目越少越好,作业深度越浅越好,最多不超过10cm。第二,免耕施肥播种。应选择丰产、优质、生育期偏小,抗当地病虫害的优良包衣种子。根据地块有机质含量、营养成分构成比例,选用适宜的颗粒状化肥。根据当地农艺要求、地块情况,选择适宜的免耕播种机播种,若播种时地表有干土层,则应采取深开沟浅覆土,保证种子种在湿土上,播种深度一般为5~6cm。种肥分施,要保持5cm以上的距离。为减少蒸发,要尽量减小开沟动土量。第三,杂草及病虫害防治。保护性耕作的地块,较传统地块更易发生草害。由此,耕作后,务必要观察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喷施除草剂,或人工拔除。病虫害的预防,可通药物拌种解决。或者,后期喷施化学药剂防治。第四,深松。通过农机耕地深松,以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起到促进根系发育,提升作物产量的目的。深松适用土壤,含水应在15%~20%之间。刚开始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最先应深耕1次,以打破犁底隔层。已经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后期翻耕周期应根据土壤、农机具等条件而定,一般间隔2—3年深耕1次。在时间上,最好在秋季。深松后,注意表土处理,以保墒。

4 地方做好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工作建议

4.1 调查自然资源的适用性

是否适用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首先应调查本地自然环境的推广适用性。根据推广经验,适用性的技术标准要求:适用年降雨量范围,在250~800mm。适用土壤类型,土壤粘重而排水差的地块慎用,其余要求不大。适用温度范围,种植耐寒春小麦,对地域温度要求不高。种植玉米等喜温作物,春季保护性耕作地温要低些,会影响到后期出苗。由此,建议地温低于7℃的地区,不适宜推广该技术。凌源地处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年平均气温8.7℃,7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4.0℃。本地境内土壤有潮土、褐土之分,其中,潮土为主要土类,占到土壤面积的90%以上,非常适合推广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

4.2 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

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该技术推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引导。由此,一方面,做好主要领导班子的项目推广汇报工作,成立以县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农机、农业、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规划小组,肩负起农机推广项目的规划、协调等工作。另一方面,围绕着项目实施,成立以县农机分管局长为组长,农机、农技、植保等部门员工为执行的项目执行小组,切实做好项目的推广实施工作。

4.3 选好项目推广实施示范点

为扩大技术推广影响力,要注意发挥好项目点的示范带动。为此,在推广之前,组织好下乡调查摸底,汇总各乡镇推广情况,选择好项目示范点。示范点应具备的标准:第一,考虑好全县布局。力求经3~4年的推广,能辐射带动连片经营。第二,干部要有积极性。推广诉求要强,对关键技术环节要把握准。第三,要有机械技术基础。拖拉机、做业机等保有量高,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技术应用水平高。

4.4 制定有地域特色的作业技术路线

紧密围绕本县大宗农作物生产需要,制定出切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特色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同时根据农艺需要配齐农机具。以本地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流程为例,作业规范流程在于:玉米免耕直播-喷施除草剂-田间管理-玉米机械收获-秸秆覆盖-深松-小麦免耕播种-喷施除草剂-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覆盖。

4.5 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

作为农业领域的技术革命,技术推广对老百姓而言是崭新的、空白的。由此,技术推广必须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其一,利用好大众传媒,做好舆论造势,营造好的社会氛围。其二,送技术上门,利用好农村大集、示范户带动等,以送技术入户。其三,做好现场说教。以农机演示会、作业现场会,结合示范点农机作业观摩,做好现场技术示范。其四,挂靠保护性耕作示范服务队,通过教农民干,言传身教带着大家干,以确保老百姓会操作机具,能掌握基本的作业要领。

4.6 跟进项目示范管理配套技术服务

跟进项目推广的现实需要,推进规范化管理,应做到:第一,签订推广合同。根据农业示范区的统一部署,将推广示范逐级落实到村、到户,并逐级与乡镇、村民签订责任目标合同。由乡镇派发任务,以村级为单位,与老百姓签订种植合同,确保推广项目目标任务的完成,为后期农作物的连片作业奠定基础。第二,签订农机作业合同。以地方农机管理站为单元,与派遣农机手签订农机作业合同,具体到每一作业地块确保作业质量。第三,提升政府补贴力度。加大购置补贴农机具的惠农补贴,与推广农机具签订作业合同,并规定2~3年内禁止转卖,确保保护性耕作农机具能按时参与作业。加大保护性耕作作业费用补贴,鼓励老百姓去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技术。跟进项目推广的现实需要,配套技术服务措施,应做到:农田生产作业方面,统一标准化管理。以村为单位,由村统一供种、施肥、机械化作业,并按户分摊费用,提升农机作业效率,降低农机输出成本。农机作业方面,成为技术服务小组,委派专员定点到村,包干到户。并及时总结、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匹配农机维护更新,及时排查农机故障,改进农机缺陷,确保农机作业质量。

4.7 深度挖掘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的影响力

抓好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注意发展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的带动作用。每个乡镇在示范区外,遴选2~3名接受新事物快、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种粮大户、农机使用户,将其作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带头户,以减轻农技推广的压力。同时,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确保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得到尽快推广应用。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新推广主体的加入,能更广泛吸纳那些懂技术、有文化愿意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的有志之士。后期,注意逐步与其建立长期伙伴合作关系,做好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注意相关政策的优先扶持,扩大其带头示范影响力。

5 结语

整个新技术推广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务必要意识到农民是农机保护性耕作执行主体,他们既是新技术的接受者,同时也应成为技术的推广者。在整个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务必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要从思想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从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帮扶老百姓,并最终做到让利给老百姓,使老百姓成为该项技术的最大受益者,只有这样保护性技术的推广才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丽.浅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河北农机,2004,(4):110

[2]蔡文刚,李全宇.论青海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长效机制[J].青海农技推广,2015,(4):78.

作者:刘晓飞 单位:凌源市农业区划办公室/凌源市农村能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