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的再分配约束

时间:2022-08-24 11:35:25

贸易自由化的再分配约束

一、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总是伴随着研究视角的转变。从传统贸易理论到新新贸易理论,研究视角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就在于研究的重点和前沿已经从国家和产业的层面转移到企业和产品的层面。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和各自产业的技术差别形成了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成为国际贸易的动因。20世纪70年代末,以Krugman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新的贸易思想,即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可以成为国际贸易产生的独立动因。然而,这两种贸易理论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即企业是同质的。进入90年代,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行为主体,其自身的特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现实中,企业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同质化企业的假设显然越来越不能符合实际。研究的视角转移到企业差异性的层面,继而产生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

企业异质性理论着从微观层面来考察企业的差异与国际贸易行为之间存在的关系,重新阐释了国际贸易的动因和福利影响。赵永亮等(2011)指出企业异质性的证据表现两个方面:1、出口企业相对稀缺性。即使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行业,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从事出口,而从事出口经营的公司只占很小的比重;2、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存在差异。大量基于企业层面的经验研究发现,相较于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表现出生产率和工资水平更高、生产规模更大、技术和资本更加密集等显著特征。这类经验研究主要包括BernardandJensen(1995)和Helpman等(2004)先后对于美国企业的分析、Wagner(1997)对德国企业的研究。这些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是国际贸易行为的决定因素。企业异质性包括很多方面,但是生产率无疑是最突出而且最重要的特征。该理论也更多以生产率作为异质性的指标。

企业生产率和出口之间的作用机制。第一,自我选择机制。其重要的理论基础是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和沉淀成本。进入出口市场,意味着企业要承担相应的固定成本如国外的销售网络的建设等,这就形成了成本门槛,通过市场竞争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能够承担沉淀成本,选择出口并获得利润。因此根据自我选择机制,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从事出口,生产率低的企业被市场淘汰。第二,从出口中学习效应。该观点认为,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依据先前的研究,学习促进效应有三个来源:1、通过与国外厂商和消费者接触,获得关于产品生产和设计的重要信息;2、出口活动扩大了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3、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了技术创新。但是,从出口中学习效应在理论界仍存在广发的争议,实证研究也没能提供证据支持。一些学者认为,目前只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才存在显著的学习效应。

二、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

Melitz2003年提出的动态产业均衡模型是目前不断发展起来的企业异质性理论的坚实基础。后来,helpman等对Melitz模型进行了扩展,考察了企业在出口与FDI之间的选择行为。模型假定同一行业中异质性企业生产差异化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根据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C.E.S型,推出厂商i的需求函数为qi=Api-,A是需求水平的度量,=1/(1-)是不变的需求弹性且>1。厂商只需投入一种要素劳动L,劳动的成本为S。厂商i进入该行业后的生产率为i,那么其可变成本为S/i。厂商进入市场需要支付固定成本F,进入国内市场、出口市场以及在国外FDI的固定成本分别是FD,FX与FI。首先考虑进入国内市场的情况,厂商i的成本C=qi(s/i)+FD。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i的均衡价格为pi=s/(i),则其最大利润为D=Bi-1-FD,其中B=(1-)A(s/)1-。显然只有当D>0时,企业才进入国内市场。因此存在生产率临界点D={i:D=0},只有企业的生产率高于D时,企业才进入市场,否则将退出该市场。其次考虑出口市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价格同样为pi=s/(i),但是由于存在冰山贸易成本T>1,企业从事出口的最大化利润为X=T1-Bi-1-FX。出口的生产率临界点为X={i:X=0}。最后在国外FDI时,企业的最大利润I=Bi-1-FI,生产率临界点记为I。根据helpman的假设国内市场与出口市场以及FDI的固定成本不同且FI>T-1FX>FD,可以推算出I>X>D。该模型表明出口的生产率临界值大于进入国内市场的生产率临界值,因此生产率高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生产率中等的企业只服务于国内市场,生产率低的企业被淘汰退出该行业。而且在参与国际市场的企业中,生产率最高的企业选择FDI方式为国外市场服务,而生产率次之的企业选择出口经营。

三、贸易自由化的再分配效应

在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框架下,考察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实质是分析贸易成本降低对企业层面有怎么的影响,资源是如何在企业之间进行再分配的。基于企业层面的视角,贸易自由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社会福利产生影响。

1、贸易自由化降低了贸易成本,降低了出口的生产率临界值,原本出口的企业会扩大规模增加出口额,原本生产率较高的非出口企业加入出口行列从国际市场获得利润。因此,贸易自由化对于一国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有利,符合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

2、贸易自由化提升了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根据自我选择机制,生产率高的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则逐渐被淘汰退出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出口中学习效应,贸易自由化能促进更多企业参与出口,企业从出口活动中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生产率。因此贸易自由化意味着更高的产业内平均生产率。

3、有限资源的再分配效应。当贸易自由化程度增加时,贸易成本降低了,已经出口的高效率企业扩大出口并增加市场份额,这导致了出口企业对要素资源的扩张需求。在资源供给有限的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对要素资源的竞争,进而对要素的扩张需求会抬高要素的价格。因此,只有生产率高的企业才能承担要素的高价格,获得更多的要素资源扩大市场份额。相反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因为要素价格提高变得无利可图甚至亏损,这些企业削减规模或直接退出市场。贸易自由化会产生对高生产率企业有利的再分配效应,扩大它们的市场份额和生产规模,而对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四、结论Melitz的动态产业模型开创性地研究了企业生产率对其国际贸易行为重要影响,得出的结论说明贸易的行为主体企业是根据自身生产率来决定其国际贸易行为的。这一模型为企业异质性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使得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企业和产品的微观层面。企业异质性理论认为企业的特质是其国际贸易决策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而生产率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指标,而贸易自由化具有在企业间配置资源的再分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