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社会联盟分析

时间:2022-01-28 10:21:55

国际贸易与社会联盟分析

[摘要]基于社会联盟范式,罗高斯基在《贸易与联盟》中为分析国际贸易与国内政治社会联盟提供了一个简约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此,文章以几个代表性国家为例,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深入探讨19世纪80年代后的国际贸易与社会联盟问题。

[关键词]社会联盟;国际贸易;土地;资本;劳力

社会联盟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作为比较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范式之一,其主要探讨国内政治结构与国际经济关系之间的联系。罗高斯基在1989年出版的《贸易与联盟:贸易是如何影响国内政治联盟的》是社会联盟范式的一本经典之作,主要探讨了国际贸易和国家的资源禀赋怎样影响社会联盟的形成。本文延续罗高斯基的分析框架,分析19世纪80年代后几个代表性国家的国际贸易与社会联盟问题。

1社会联盟范式与《贸易与联盟》

社会联盟范式注重对国家和社会的分解,强调国家的组成部分和社会的组成部分在不同利益的驱使下的交叉联合与斗争。罗高斯基将一个国家的资源分为三类: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同时,根据资本存量多少,从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罗高斯基以简单的模型和分析结构为社会联盟范式的发展提供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分析路径。罗高斯基认为资源禀赋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是:任何一种资源如果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拥有量较多,它就相对便宜,国际贸易就能使其获利,掌握这种资源的政治力量就会倾向于自由贸易;与其相反,任何一种资源如果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拥有量较少,它就相对昂贵,自由贸易就对其不利,掌握这种资源的政治力量就会倾向于贸易保护政策。

2美国的国际贸易与社会联盟分析

在劳动力稀少但土地丰富的发达国家中,贸易的扩张同时使资本家和地主受益,但工人却从中受损。所以资本家和地主结成社会联盟支持自由贸易,但工人却主张贸易保护。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资本和土地丰富,劳动力稀缺。美国工业资本家为寻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他们成为自由贸易的拥护者,并与农业资本家及农民联盟,一同呼吁降低关税。美国的劳工组织就成为贸易保护力量的主要支柱。受益于贸易自由主义,美国跨国公司,如肯德基、苹果手机等凭借品牌优势在中国占据重要市场,为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在一些涉及扩张国际贸易的谈判中,持赞成意见的一般是大型商会、同业公会以及大公司,持反对意见绝大部分是劳工组织。以美国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同盟为例。主要的国内阻力便来源于工人阶层。他们认为,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美国制造业将会转移到墨西哥以获取价格更加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这样对美国劳工的充分就业和提高收入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他们担心来自国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中国等)产品的竞争会导致更多的失业,影响劳动者的生活。

3中国的国际贸易与社会联盟分析

在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社会联盟。以中国为例,土地一直处于丰富的状态,但是资本与劳动力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过程。其中,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资本较为稀缺。随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的伟大战略,我国资本达到了较为丰富的状态。同时,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社会联盟组成分析的复杂性。在第一个时期,中国资本稀缺,劳力和土地丰富。在此情况下,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结成社会联盟支持贸易自由化,获利较多。同时考虑到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促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资本积累,部分抵消了贸易扩张对劳动力的有利作用,贸易扩张对资本的负面作用也因为劳动力的转移增加而有所减弱。在该时期,因为劳动力成本较低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吸引大量的国外资本流入中国。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中国的资本总量逐渐增加,中国从资本稀缺国变为资本富裕的国家。同时,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而劳动力(尤其是熟练劳工)的稀缺程度也逐渐显现。一方面,因为资本和土地是充裕的,资本家、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农业将从自由贸易中受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组成社会联盟支持贸易扩张,并从自由贸易中获利。另一方面,因为劳动是稀缺的,劳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抵制自由贸易而寻求贸易保护。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城市回流,使劳动力达到了合理分布,部分抵消贸易扩张给农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4印度的国际贸易与社会联盟分析

1947年印度独立初期,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直到进入20世纪80年代,印度经济开始才开始缓慢加速,从之前3.5%的“印度速度”提升到80年代的5.8%,90年代又将增速提高到6%,进入21世纪,平均增长率超过8%,成为中国之后世界经济的又一个亮点。印度于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经济改革,以此为界,我们将印度经济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80年代的政策调整期和1991年后的经济自由化改革时期。在80年代的政策调整期,劳动力和土地丰富,而资本有所欠缺。但是当时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倾向于市场自由化,放松进出口管制。受经济政策影响,印度农业部门发展良好,但是需要大量资本支持的工业部门发展不尽如人意,经济政策随即受到了保守的资本家的激烈反对,后来放弃了经济改革。1991年印度进入经济自由化改革时期,印度资本市场的融资体系完善,资本由短缺变为丰富。国际贸易的扩张对资本拥有者和劳工有利,他们结成社会联盟支持自由贸易;与其相反,国际贸易的扩张对土地拥有者不利,他们反抗自由贸易的政策,争取贸易保护。同时,受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印度农业发展慢于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资本家与劳动者组成的隐性的社会联盟支持印度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工会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工会领导人也跻身印度中产阶级。资本家、企业家、工人成为中等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印度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5韩国、日本的国际贸易与社会联盟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和韩国均为资本丰富、劳力和土地都稀缺的国家。国际贸易的扩张只对资本拥有者有利,他们支持自由贸易;与其相反,国际贸易的扩张对土地拥有者和劳工都不利,他们则结成社会联盟反抗自由贸易的政策,争取贸易保护。从20世纪90年代起,韩国经济持续发展。1995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达到10037美元,并于2008年成为发达国家。韩国资源禀赋总体状态为资本丰富,土地、劳动力较为稀缺。在国际贸易扩张的大趋势下,资本家获利较多,而农民和工人受到不利影响,这也导致韩国工人罢工多发。韩国土地大部分由私有占有,土地所有者、农民和劳动者等团体组成社会联盟,更倾向于贸易保护的政策。日本同韩国相似。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一直处于资本丰富、土地与劳动力稀缺的状态。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领域更容易形成强势的利益集团,日本农业集团强大,主张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长期以来,日本对农业实施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虽然对日本农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也降低了日本民众的福利。另外,日本公会不同于西方的公会。日本公会是由企业内部员工组成的公会,是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日本公会不是单纯追求员工的福利薪酬,而是更注重企业经营与长期发展。同时,日本企业与员工实行终身雇佣制。从一定程度上说,员工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资本家与劳动者形成社会联盟,共进退。这与传统情况下,按照罗高斯基的分析框架得出的劳动力与资本家相互对抗的情况有所不同,具有日本的自己的特色,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路爱国.从劳动力就业看俄罗斯体制转型[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4):50-56.

[2]杨文武.印度资本市场初探[J].南亚研究季刊,2000(1):10-13,

作者:孙樱僡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