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

时间:2022-11-12 04:44:29

学科竞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探讨了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期更好地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日益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互联网革命给国际贸易实践带来巨变的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何培养既具有较强前瞻意识、熟悉国际经济和贸易运行规则,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学科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

学科竞赛作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促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充分为学生营造培养创新能力的氛围。

(一)学科竞赛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创新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基于自身的客观需要而激发出的创造新事物的动机和意向。创新意识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它有利于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明确身上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释放出自身内在潜力。大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在相关学科知识领域内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挑战,有机整合所学知识并适度拓展,将更加充分地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为迎接未来工作中的创新契机做好准备。

(二)学科竞赛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已有思维形式的基础上,对新事物、新信息重新进行加工,运用组合新的思维形式的一种思维活动。它不同于传统的重复思维的模式,是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大学生在学科竞赛的参与过程中,突破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较多被动输入理论知识的局限,主动地将学科知识进行拓展,更多地运用创新性的思维训练,通过参赛队员彼此间的互动、与导师的交流,使得创新思维能力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迈进。

(三)学科竞赛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技能的培养

创新技能是创新主体的一系列动作能力,包括其动手操作能力、成果表达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现场表现能力等。大学生在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过程中,除做好前期的理论知识准备之外,还需要根据参赛具体项目的特点,进行项目的深度解析、团队建设和沟通,并在竞赛现场充分有效地阐释项目成果,各竞赛环节的参与将体现竞赛团队各成员创新技能的高低和配合的有效性。

二、基于学科竞赛平台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1)旨在塑造以专业技能大赛为载体,以学科竞赛为平台的多元化专业实训体系,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建立以学促赛,以赛助学的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育机制。

(2)旨在拓展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认知观念,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POCIB大赛、ORACLE跨境电商竞赛平台引导学生逐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模拟实践中,通过团队合作项目和比赛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竞争意识,锻炼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旨在探索学校和实习单位间更加有益的互动模式,改变传统实习中由学生自主或被指派到固定外贸企业实习的做法,通过借助专业学科竞赛主办方开放式网络建立的模拟外贸业务平台,满足学生不离校即可实现基本业务操作和相关岗位实习的需求,为学生未来尽快适应社会角色奠定良好基础。

三、基于学科竞赛平台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以日臻完善的全国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竞赛为依托平台,建设多元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体系,逐步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平台,全面优化和建构与学科知识内容发展同步的课堂内外实践体系,有利于塑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协同创新意识为特征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从而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华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

业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现状华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专业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函电》、《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等实务类课程的开设旨在锻炼学生外贸实践操作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为未来能够快速适应多变的环境和参与激烈的竞争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学院还利用综合性高校资源的优势提供了ERP沙盘、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等多个实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实践资源。即便如此,已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目前尚不能满足外贸行业领域的新挑战,实验室仿真模拟实习比以往受到较多重视,但专业学科竞赛还未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一是由于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为大类招生背景下入校学生,在大二下半学期才确定专业。虽然一些学生对学科竞赛热情度较高,希望通过学科竞赛更好地展示风采和才能。但由于专业课集中在大三开设,使真正有条件参加专业外贸相关竞赛的学生较少,许多学生参与的学科竞赛集中在企业管理、营销及创业主题领域。二是受外贸出口总体形势短期下滑、学生在外贸行业总体就业比率低、权威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竞赛中本科院校参与较少而职业院校参与较多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学生参与外贸专业类别学科竞赛机会少,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和就业渠道及就业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二)华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训体系

(1)参观访问式实习

此类实习单位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或学院层面牵头设立的教学实习基地,实习方式多采用参观、访谈模式,近些年来校院两级都非常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在资金和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认知性实习的需求。

(2)实验室仿真模拟实习

此类实习以学院实验室配套硬件设备为基础,依托软件仿真模拟平台在实验室完成模拟实习。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正在使用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主要为世格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并在实习和教学过程中辅之以世格IBCognition国际贸易认知教学平台、世格BEC商务英语函电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世格IBIC国际商务互动案例库平台等几大平台加以配合使用。

(3)国际贸易专业学科竞赛

现举办多届的POCIB大赛日趋成熟,这一大赛给全国外经贸院校搭建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体验生动的贸易环境。学生可在实验室仿真模拟实习的基础之上,与其他高校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在外贸业务的竞争与竞技中掌握外贸业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全国性ORACLE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旨在通过学生全程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对跨境电商企业运营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为校企间搭建崭新的跨境电商合作平台。

2.实现部分专业教师多元化角色的培养

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点,通过依托学科竞赛平台,教学科研型教师可以凭借以往相关工作经验或通过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实践工作经验的专、兼职国际贸易教学与一线人才合作交流,创造更多机会到企业中去参观、调研与实战演练,在实现学校专业实习与企业外贸业务近乎“零距离”对接的同时,达到专业教师多元化角色培养的目标。

3.形成以学促赛,以赛助学的学习氛围

通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外贸操作能力大赛,部分学生不但可以积累丰富的大赛经验,为个人和集体赢得荣誉,又能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其他未参赛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的愿望,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追踪国际市场情况,了解国际贸易发展动态,以学促赛,以赛助学。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部分实习单位的岗位实训与学科竞赛相结合,拓宽未来就业单位及行业的广度。具体方案为:

(1)在融入全国大学生外贸操作能力大赛评分标准的基础上,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学生实习工作任务细分为三个阶段,即交易前的准备阶段、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阶段、交易履行阶段。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进出易的具体环节和外贸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学生应当参与的实习工作。

(2)对专业二三年级学生进行选拔、组队,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组织选拔入队同学备战全国大学生外贸操作能力大赛。可以由上一届已参与过学科竞赛的学生协助教师开展竞赛组织和实施工作。

(3)学生在进入实战模拟后,在适当机会邀请外贸企业的业务精英走进课堂,针对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对外贸行业更充分的了解和深层次认识。

(4)创建一定的奖励机制,将竞赛过程参与的认真程度与竞赛结果的优良程度纳入到专业奖励考核的范围,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热情,如对于参赛积极及获奖同学在平时成绩考核上给予鼓励,在向实习单位、就业岗位推荐上给予这些同学适当倾斜等。

总之,通过让学生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学科竞赛,可以让学生对外贸企业的运作模式得以更加真实的体验,对市场竞争、价格波动及汇率变动的影响获得更为深刻的体会,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外贸业务流程,增强磋商谈判中的技巧、熟悉外贸函电的撰写、精通出口商品报价的核算、掌握外贸环节主要单据的撰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增强未来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陈辉.基于Simtrade实训平台与POCIB大赛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27-130.

[2]马雯慧.“教学、竞赛、就业”三位一体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国际贸易综合模拟课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5(30):103.

[3]陶敏,吴伟容.经管类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研究[J].

作者:牛卫平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