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纪录片光线景观研究

时间:2022-07-15 11:13:55

历史文化纪录片光线景观研究

摘要:历史文化纪录片通过各类影像形态,重新探索对历史的理解,不仅提供直观意义上的影像形态,也通过创建视觉场景创构了集群化的独特“景观”。珍贵的影像记忆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而光线构成是纪录片影像创作的核心要素,通过光线呈现的“景观”,观众从视网膜的生理场转入形象思维的心理场。历史文化纪录片中的光线通过对时间、空间等维度的刻画,与其他画面造型元素一同将画框中的风景转化为含情的景语。

关键词:历史文化纪录片;光线景观;时空建构;意境

营造珍贵的影像记忆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而营造的有力氛围与政策指引下,历史文化纪录片用当下的眼光来构建历史、以史鉴今,通过对历史遗迹、文化景观等的表达,折射出当代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在观照历史的同时获得新的体验与感受。作为纪录片影像创作的核心要素,光线能够藉由创作者的灵思呈现出“景观”,光线呈现的“景观”是观众从视网膜的生理场转入形象思维的心理场的建构过程。“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纪录片制作流程逐步走向电影化的今天,光线早已不再仅仅承担简易的照度提升作用,通过时间、空间等维度的刻画,光线与其他画面造型元素一同将画框中的风景转化为含情的景语。

一、景现画中态:光线设计与时间表现

“我们在时间之中才能观察对象、直观对象,同时也在对象的观察中查知时间的存在,感受不在场的时间。时间的秩序就是所有现象的秩序。”①历史文化纪录片借助于画面的运动形成了它的时间,并在时间的流动中表现历史。纪录片画面中的光线存在,丰富了历史背景叙述的有序性,实现了纪录片时间运动的先后过程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幻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正是在不断变幻之中,重新塑造着观众对历史空间的理解,激发起受众对当时历史时空的无限遐想。(一)生命之源:光线品质与历史观照。光是人类生存的能量来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发展方向,光源的发展与变革伴随着人类日常生活需求而变换,影响着人们的作息习惯与生活方式。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篝火、火把等自然火是人类在野外获取温暖、驱除恐惧的重要工具,也是久远时空的时间表征。纪录片《楚国八百年》中,创作者通过多个篝火、火盆、火把等火光源的前后映照,呈现出了三千六百多年以前,中国商代初期的时空画面。历史文化纪录片通过光线品质形成历史观照,通过火把、油灯、蜡烛等光源将观众带入到久远的历史时空。油灯、蜡烛等人工取火光源的出现促进了人类体制和社会的发展,也可以成为纪录片中20世纪以前的时间表现。纪录片《河西走廊》第七集《敦煌》中,李工在莫高窟里手持油灯小心翼翼地画着壁画,他的身旁放置着一个烛台和另一盏油灯。画面中微微颤动的油灯和蜡烛光,呈现出了一千多年前敦煌莫高窟里画工精心绘画的环境景观,李工手中晃动的油灯与烛光表现出了弹指间沧海桑田、一霎那转身千年的时间变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照明方式经历了由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火光源,向由以电为能的人造光的转变。在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光源的存在与变化可以有效地呈现出历史的时间演变及其隔离感,营造出别具特色的空间场景及氛围。(二)时之刻度:光源选择与时间表现。光源的选择,无疑为纪录片多样化的呈现创造了条件。为了表现原始社会的久远,画面中离不开太阳光、篝火、火把等自然光的点缀。近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光源越来越明亮,样式种类越来越多元化,夜晚的街道不再被黑暗所充斥,时间被人们自由掌控。光线在进一步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感,增强了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历史厚重感。陈晓卿导演的最新纪录片《风味人间》,以全球视角探求中国美食的独特性。纪录片中浙江龙泉农村祈神庙中昏黄的钨丝灯光与澳门西餐馆中亮丽的荧光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种灯光样式不同、属性各异,既构成了不同地域空间的独有风味,又带来了不同的视觉影响。(三)感同身受:视觉体验与时间变换。“影像叙述的时间意识有时候会给人带来特殊的心理体验。人们津津乐道于历史的时候,往往是希望暂时逃离现实的紧张焦虑,而在历史的时空获得一番想象的快感。超越时空距离感的强调往往给人很浓的历史感。”②历史文化纪录片中的光线可以放大历史瞬间,实现时间观念下的历史强调,更加细腻地还原历史情境和氛围。纪录片《河西走廊》第三集《驿站》中,为了表现各个沿途驿站对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重要作用,摄影师在拍摄骆驼城遗址、黑水城遗址、玉门关遗址、河仓城遗址、寿昌古城遗址、嘉峪关城遗址等这些沟通汉帝国与西域的重要桥梁时,采用了延时摄影的方式,画面中的驿站遗址上,光线随着天空中乌云的翻滚变化快速地明暗变换着。静止的驿站遗址在运动光线的修饰下,仿佛穿越历史的岁月长空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

二、景含画中情:光线造型与空间构造

历史文化纪录片中的空间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场景中的视觉元素蕴藏着无限的文化记忆,观众依据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基于日常三维空间的幻觉,运用蒙太奇观影思维,逐渐构成了完整的电影空间。当光线被置身于特定的空间场景时,在与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意义。纪录片画面中的遗迹或纪念地等空间场景,在光线的视觉塑造下,带领观众徜徉在往日的时光里,进入到历史的回忆,实现时间定格与文化传承的目的。(一)精准复现:光线存在与环境真实。历史文化纪录片中的空间可以营造历史情境,呈现现实景观,具有很强的代入感与影响力。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光线的走向、光源的样式、光线的形态等存在方式,成为画面空间的重要支撑力,决定着空间的真实感与纵深感。不同于影视剧中的真实性追求,历史文化纪录片中的空间营造需要借助于光线的构成,形成一种虚构的现实。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第六集《英雄时代》中,刘彻派出四路大军向北方的匈奴发起进攻,在长安城的未央宫里,他忐忑不安地关注着前线的消息。画面中四个烛台精心搭配,前景的两个烛台偏小,与后景较大的两个烛台形成了前小后大的层次布局。画面中的光线布局与走向,使空间具有方向性的运动感,从而赋予空间以更加强烈的生命感。此处颤动的烛光既营造了刘彻忐忑的心理,又带来了画面时空的真实感。本集大月氏王宫里,灯光透过窄小的窗户照射进来,形成了逆光光效,环境中的烟尘增强了进入三个窗户光线的光束感,几个跳舞的宫女面对着窗户前后排列,呈剪影效果。此处窄小的窗户光束构成了少数民族的空间概念,昏暗的光线影调表达了大月氏王的昏晕无能。空间中的物品陈设,在不同角度与不同性质的光线照射下,呈现出别样的明暗关系变化,丰富的影调衬托出了物品陈设独有的年代感与艺术特性。观众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画面中的空间效果,真实的光源样式、光影布局与影调变化带给观众真实的空间特性、空间概念与感受。(二)维度创构:光线形态与空间呈现。为了实现空间呈现效果的真实性,历史文化纪录片需要依赖于多种创造空间纵深幻觉的技术手段,光线作为在二维平面中拓展空间纵深的有效方法,光影的前后配置,明暗的合理安排可以如实表现真实的空间方位、空间距离与空间深度。“前后景的光影有效运用也是造成空间深度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前景部分暗,后景部分亮,可深远过去。”③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第五集《威加海内》中,面对无为已久的国家,刘彻决心用积极进取的儒学取代无为而治的旧传统,在全国设立学馆,教授儒家学说。对于学馆的呈现,本片通过淡黄色的竹帘,营造出雅致静谧的视觉效果。根据受众视觉感知空间的特点,在画面中人为地造成光线形态的变化,人物的服装依次按照灰、蓝、白色从近到远排列,前景的人物光线偏暗,远方的竹帘在阳光的照射下明亮醒目,形成前后景物的影调对比,呈现出近暗远亮的空间纵深感,加强了视觉对空间的感受能力。历史文化纪录片《河西走廊》第四集《根脉》中,苻坚统治的前秦时期的求学之风蔚然而起,河西走廊的民间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了表现郭瑀传播圣人儒学思想的庄严与规模,画面中桌面上点燃的蜡烛光沿着画面纵深处有规律地远近排列着,形成了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画面井然有序、肃穆威严。纪录片创作者借助于大气透视现象与光线的表现,设计出景物在画面空间中的距离远近,达到再现空间的目的。受众在观看画面的时候,可以建构真实的空间感觉,在纪实中爆发出影像的冲击,获得视觉上的审美体验。(三)寓情于景:光景合一与氛围营造。“纪录片中的‘现场’,是被拍摄对象所处的特定的空间场所,这个场所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它能适合这个事件或人物活动的展开,在这个空间中发生的事件和人物活动又有其相对的延续过程和完整性。除此而外,这个空间还需根据内容的情绪要求创造某种特定的内涵和气氛。”④光线照射于画面中的环境空间,与环境中不同材质的场景、物品、陈设等发生着不同角度的反射、折射与衍射,带来了环境空间不同的质感呈现、明暗层次与影调变化,形成了该环境中独特的环境气氛。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第四集《峥嵘初现》中,面对开国功臣的强烈反对,生性温和的汉文帝无奈放弃了贾谊提出的削藩政策。此处画面中前景为暖色的火焰光和烛光,后景为冷色的窗户光,环境氛围浓厚。环境自身的封闭结构和后景大窗户的特征,与冷暖色光线的分层照明与合理描绘,构成了夜晚的环境氛围。画面中照射在后景窗户格栅上的冷调光成为画面的主导色调,表达了汉文帝隐忍无奈的心境。环境气氛的表达,依靠创作者对生活的长期敏锐观察与积累,依赖于照明对现实生活的模拟。

三、景有画中意:光影表达与意境营造

光源是画面的核心,也是赋予画面意义生成的独特手段。“在纪录片创作中,将景物、将现实、将历史投入作者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经验,这是摆脱单纯追求生活实录,而使影像超越现实以获得美感意蕴的要点所在。”⑤纪录片中的光线创作刻意追求意向性、气氛性和写意性的再现,写意性的再现可以充分打开想象的空间。当世间万物被光照亮并撩开神秘的面纱时,便有了精神上的寄托,甚至达到更高的境界,使光线与画面中的景物水乳交融,虽然它们看似无形,却带来更具令人难忘的印象。(一)光影述说:光线变幻与情感延续。“纪录片的表意主要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词语’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而是通过对影像的选择、调度、塑性、强化或变形,来传达某种意图或主张,情调或情绪,氛围或意境。”⑥历史文化纪录片《河西走廊》第九集《苍生》中,清朝末年,我国西部新疆遭遇沙俄和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军的攻击,而东南沿海又有来自日本的侵犯。面对边疆和海疆的同时危机,清帝国召集南北洋大臣就国家防卫战略重心展开激烈讨论。以李鸿章为首的部分清廷官员主张放弃边疆加强海防,而以左宗棠为首的官员主张收复新疆。为了表现国土丢失情绪愤慨的紧张氛围和双方争执不休的激烈气氛,摄影师采用了大面积冷调子铺垫与瞬间闪电光明暗变化的布光手法。画面中模拟月光的光线支撑着整个场景的光线结构形态与光线效果,所有的场景、人物与陈设都处于冷色色调的包围之中,形成了低沉阴郁的光线氛围。此处明亮刺目的闪电光无节奏地频繁闪现,造成了画面光线结构和效果翻天覆地的变化,给观众带来了惊心动魄的视觉刺激,将双方辩论的激昂情绪烘托到极致。从刺激到知觉,从知觉到反应,在这种光线的运动中,大脑不仅发挥了它的认识功能,而且还运用了它所储存的认识成果,最后对刺激物形成一定的认知态度。(二)影随情动:光色流动与情绪渲染。影像中的光影,其本质是人物情绪的延伸。由于真实再现仅仅只是影像层面的复原,无法贸然加入不符史实的台词,因此光影对于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便至关重要。历史文化纪录片往往通过典型人物描述历史事件,大量历史人物活动的再现,可以带领观众推究人类的生存处境与意识。无论在创作过程,还是在传播过程中,纪录片都有情感的负载,使受众在观看接受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历史文化纪录片往往通过历史人物的遭遇与命运变化来揭示历史的变迁,人物独特性格的塑造与呈现也是对典型历史的反馈。纪录片《河西走廊》第四集《根脉》中,在一个群雄逐鹿的年代,大学士郭瑀成为许多执政者求贤若渴的目标。那天他正在祁连山深谷中宁静思考,突然被前凉王张天锡派来的部队惊扰。仆人手举火把带领郭瑀在地道中慌乱奔跑,此处黑暗中的火把像郭瑀的命运一样弱不禁风,晃动的火焰将郭瑀奔跑中惊慌失措的心理表现的活灵活现。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命运变化是历史内容的重要部分,通过历史人物的社会活动与性格呈现,可以使观众透过历史体察自己的现实生存处境,触摸到社会历史的变迁。(三)创构合一:情景交融与意境建构。历史文化纪录片中的情景构建依赖于特定语境下的历史影像书写,在观众熟悉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历史影像的视觉引导,受众即可感知特定的历史情景。“某种文本中的特定修辞可以引发观众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中有一种历史的判定。这种判定因着过往的历史经验的共通性,使得影像书写者与观众之间可以达成某种契约,由此进行有效的沟通。”⑦光线是历史影像书写的重要元素,可以在纪录片中构筑文化历史的意向性语境,实现有效的视觉阐释。历史文化纪录片《河西走廊》第九集《苍生》中,受命于罗马教廷探索东方契丹的鄂本笃身陷囹圄,被困于河西走廊。面对罗马教廷的压力和明朝进贡制度的约束,鄂本笃陷入绝望。为了表现他愤懑孤寂的情绪,摄影师在画面中安排了一盏柔弱的油灯,在大面积冷调光的包围下,这盏油灯显得更加弱不禁风。此处,画面中的油灯就是鄂本笃心理情绪的直观外化,大面积的冷清昏暗就是迷茫前途的处境表现。光线的明暗布局与色彩的合理运用,直接而生动地展示出了人物的心理情绪与精神状态,表现了人物的回忆与梦境、幻觉与想象、遐想与思索,甚至更深一层的潜意识活动。

四、结语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带领观众重温历史,并在观照历史的同时获得新的体验与感受。光线是历史影像书写的重要元素,可以在纪录片中构筑文化历史的意向性语境,实现有效的视觉阐释。光线对于情境的创构基于创作者对具体历史时间的分解,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本身具有局限性,只能尽量保证影像接近历史层面的真实。因此,历史文化纪录片的光线设计必须围绕纪实主义手法展开,在保证影像“逼真”的前提下尽可能延伸纪录片的叙事时间,提高纪录片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良好的历史影像可以获得受众的视觉认同,带领观众进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光线的精心设计可以强化历史影像的真实感,使历史意境深入到观众的潜意识中,达到最大程度的视觉影响。

作者:王灵东 单位:浙江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