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化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

时间:2022-09-20 10:13:45

机动化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

1历史文化街区

1.1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非机动化时代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定历史时期城市风貌的反映,不容置疑,具有历史性。根据2015年4月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第一批的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这些街区大部分形成于唐宋或明清,少数形成于民国。结合我国各省份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可以发现历史文化街区基本形成于解放以前。那时候,人们交通出行处于非机动化时代,主要依靠人力、畜力或水运。当时的街区尺度较小、巷道较窄,且道路竖向设计、铺装、转角等均没有预见当前机动化交通的有关要求。

1.2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与沉淀

历史文化街区从形成至今,跨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与沉淀。以肇庆城中路骑楼街为例,它是近代岭南建筑的典型,在宋代已具雏形。在清同治(1862年)到光绪(1908年)年间,城中路逐渐拓展并初具规模,且奠定了东西走向的基本格局至今未变。由于战争对道路及商业的破坏,政府不得不重新修建街道。肇庆城区骑楼街经历了民国、解放战争、改革开放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见证了各个时期的经济、政治及宗教文化概况,成为肇庆城文化遗产最集中、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是肇庆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和沉淀。

1.3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保护和发展的功能二重性

历史文化街区既是一个特定的城市区域,也是一类特定的城市文化遗产,其在城市职能与遗产构成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决定了街区保护与发展需求并存。即历史文化街区,一方面必须承担城市生活的继续和发展功能,另一方面必须承担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功能。

2机动化

2.1机动化的进程及特点

机动化是指用机动的方式替代人力、畜力方式完成人和物移动的过程,是交通工具的变化趋势。19世纪以前,人们交通出行方式主要依靠人力、畜力或水运。19世纪后期,人们发明并开始使用汽车。从此进入机动化时代,并快速发展。机动化具有以下特征:1)进程迅猛,以肇庆为例,肇庆机动车保有量从2005年的11.2万辆至2009年的19.1万辆,年均增长14.3%,其中小汽车年均增长21.4%;2)普遍性与依赖性,根据肇庆居民出行调查,居民出行机动化程度为50.9%,小汽车已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居民对机动化出行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3)负外部性,机动化会带来汽车尾气、振动等环境问题,具有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等负外部性。

2.2机动化对历史文化街区适应性的冲击

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其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适应性非常有限。机动化将冲击历史文化街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车辆行驶对道路宽度、转弯半径、净空有特定的要求。因此,机动化对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的转角、路宽、台阶或坡度会产生较大的冲击。2)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一般用砖石铺砌,重载车辆反复碾压容易破坏路面。3)车辆行驶会产生振动,特别是重载车辆,振动会对道路两侧脆弱的建筑物造成破坏。4)机动化还会冲击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人文环境氛围。

2.3机动化背景下拥堵与修路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机动化的进程,交通拥堵成为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由于人们的认识存在误区:增加交通设施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使得拓宽道路、开辟新路等现象屡见不鲜。其实,美国交通专家当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指出:“在政府对城市交通不进行有效管制和控制的情况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这就是交通经济学里著名的“当斯定律”(DownsLaw)。拥堵与修路形成了恶性循环(见图1),导致道路越修越宽,越修越多,严重侵占历史文化街区空间资源。

3机动化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

道路交通建设是当前破坏和阻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因。一方面,为适应交通要求简单地拓宽、取直历史道路使得传统的空间结构和尺度消失;另一方面,因街道拓宽使得两侧传统建筑甚至整个街区被拆除。“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格局、文物古迹、居民等,在交通需要的借口下,被‘冠冕堂皇、理直气壮’地破坏”,道路交通不幸成为近五十年来与“文物古迹、古建筑产生矛盾最多,破坏最大的问题”。

3.1案例———苏州干将路拓宽工程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确立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重点建设现代化新区”的二元发展方针。1994年古城东部的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启动,形成“东园西区、一城两翼”的城市格局。为加强东园西区之间的东西向交通联系,实施了横贯古城东西的干将路拓宽改造工程。大尺度的干将路不但在建设过程中直接拆除不少历史建筑和街巷,破坏古城传统肌理的完整性,而且大量往返于新区和古城之间的车流从古城中心穿越,给古城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干将路拓宽工程后,政府仍然不断实施交通改善工程,甚至于2012年在干将路地下开通苏州地铁1号线,但都没有较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反而造成交通设施占用古城的空间越来越大。

3.2蚕食机理分析之机动化与历史文化街区不相容性

1)功能与载体的不相容。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机动化之前,出行方式以步行和畜力为主,街道比较狭窄,街道拐角、坡度或台阶、铺装都没有考虑机动化的需求或影响,使得机动化与街区在功能与载体上的产生不相容。2)相对动态与静态的不相容。历史文化街区从雏形至成熟,经历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其格局与风貌变化不大,相对是静态的。我国机动化短短几十年间,从车辆罕见到现在随处拥堵,变化巨大,相对是动态的。历史文化街区本质上是更新的,但其更新的速度与尺度非常有限。机动化是快速巨变,与其说是更新,不如说是破坏,令历史文化街区难以承受。3)外部性不对称导致的不相容。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分为是他人受益的正外部性和使他人受损的负外部性。历史文化街区承载了历史记忆,提供了宝贵的公共文化资源,具有正外部性;但其居民却要忍受低劣的居住环境。机动化给使用者带来非常大的便利,却会带有尾气排放、振动、噪声、交通拥堵、道路扩张等负外部性。外部性的不对称,导致机动化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侵蚀难以逆转,保护缺乏成效。

3.3蚕食机理分析之历史文化街区机动化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利益主体是指历史文化街区在应对机动化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各种社会角色。其中,居民、政府、开发商三类群体的影响最为重要。1)居民。历史文化街区房屋原本大多属于私有。解放后,通过实行城市土地国有化改造,保留自住房后上缴国家统一租住。“原住民”由此发生变化,并且使居住产权复杂化,人口密度激增,为日后的保护与更新留下顽疾。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大规模进城,低廉的租金使他们选择居住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传统建筑中,历史文化街区再次更换“原住民”。历史街区中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使用权的短期性与不固定等原因造成历史文化街区居民改善居住生活环境的愿望大于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以肇庆市阅江楼历史文化街区居民为例,48%接受问卷调查的居民要求“拓宽街巷,改善交通环境”。2)政府。政府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方面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和主导作用。许多地方政府在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好大喜功,热衷政绩工程,往往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认识不足,对机动化又缺乏正确的认识,就开展历史街区的道路改造工程,往往对历史文化街区造成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绩考核等因素影响政府决策者。3)开发商。政府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主导者和组织者,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资金,大多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面临着无力实施改造的困境。历史文化遗产背后蕴涵巨大的经济价值,政府往往引入开发商等经济实体的资金进行开发改造。追求利润是开发商的天性,“路通才能财通”是开发商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因此,开发商将不遗余力地增加街区的可达性与交通容量,来迎合机动化的进程。

3.4蚕食机理

居民有拓宽街巷改善交通的需要,政府有顺应民意的责任和发展经济的意愿,开发商有增加的可达性与交通容量的需求,尽管居民、政府、开发商的出发点不同,但都有意愿为迎合机动化而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尽管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及历史文化保护者的监督,但是机动化蚕食历史文化街区是渐进的、隐蔽的,改造工程依然“悄然”进行。如同不断被气温瓦解并可能最终导致崩溃的南极冰川,历史文化街区遭受机动化“不知不觉”的蚕食。

4机动化背景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

1)进行交通需求管理与疏导,从源头上控制机动化。水不停地滴下来,就能把下面的石头滴穿。机动化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也是同样道理,只要机动化的需求大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承载力,无论保护措施多么强硬,机动化都会侵蚀街区。因此,必须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即交通需求管理。交通需求管理分内部需求管理和外部需求管理两方面。内部需求管理就是疏解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与人口,控制街区产生的交通量,避免交通量超出街区承载力。外部交通需求管理就是避免在街区出现过境交通,一方面在城市功能布局上,力求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城区的尽端,从交通需求上减少过境交通;另一方面在交通廊道上,通过环路等方式组织交通绕行街区,避免穿行。2)健全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制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应对机动化的适应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呼声不绝于耳,但破坏事件依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因为保护过于概念化,可操作性不强,实效不足。特别面对较强渗透性和隐蔽性的机动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制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形同虚设。目前,国家层面的历史文化保护法规较为完备,必须加强地方法规体系建立,构建从整体到局部的法律框架,以保证各个层面的保护内容有法可依。同时,要注重法制体系中的严肃性和灵活性,把需求保护的切实保护好,把需要发展的留有余地。在技术支撑体系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历史文化街区相关专业的技术方法,如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规范》等技术规范中增加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特殊性的内容,以及把指令性规范逐步转变成性能化规范等,提高历史文化街区对机动化的适应性。3)明晰权益激发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提高应对机动化的能力。外部性是机动化蚕食历史文化街区的根源。由于个体偏好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些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居民虽然长久居住,但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又没有资金进行维修和整治,只能任由历史文化街区遭受破坏,期盼拆迁。而有识之士尽管对历史建筑遭受破坏心痛不已,即使拥有投资修缮的资金,却因为复杂的产权关系而却步。明晰的产权关系意味着产权能够在一定领域内转让和置换。通过这种流通手段,能够使历史建筑转移到最能够理解其价值的人士手中,利于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4)完善和创新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机制,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既需要保护,也需要发展,尽管表面上保护与发展矛盾重重,但本质上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合理的发展就是最好的保护方式。由于目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过于僵化,致使发展意愿被压制或演变为破坏。发展被压制,街区就得不到更新;发展演变为破坏后,受公众、舆论等压力,草草收场,成为“烂尾”,影响周边环境,再次破坏街区环境。贝聿铭先生著名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项目就充分表明,历史文化街区并不拒绝更新,而是关键看如何更新及其更新的效果。目前,我国历史文化的更新机制是非常薄弱或缺失的,星巴克进驻北京故宫是否合适,能否在历史街区设置地铁站,地铁站构筑风格的设计原则,这些都无从回答。因此,必须完善和创新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机制,才能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结语

机动化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较大,且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必须抓住机动化和街区特性以及运作机制的根源,进行交通需求管理,健全法制和技术体系,明晰权益,有机更新,才能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利用。

作者:陈远通 钟宝莹 吴敏惠 单位:肇庆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