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任务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1-06 09:23:48

核心任务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应用

《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校历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如果我们将课程的完成看成一个系统事件的话,那么《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是支撑这一事件的核心。在部编版教材使用之后,特别是初三历史上课过程中因时间紧、任务重,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将教学效率最大化,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解读课标,设置核心任务

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教师更加应该紧扣课标,抓大放小,切不可舍本逐末、脱离了课标,切忌在课堂的教学中抓不住重点。在部编版初三教材使用过程中,笔者认为,很多教师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想要做到面面俱到,每一个知识点都想要讲到,但是从教学评价的结果来看,由于历史课时较少,学生吸收的知识点太多,更加抓不住重点,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更加应该忠实于课标与教材。如何能更好地达到这一效果呢?笔者认为,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就是要根据课标设置“核心任务”,在分析出核心任务后,再全面分析教科书,以此确定教科书与核心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梳理。以《阿拉伯帝国》这一课为例,在本课中,很多教师根据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无视课标,结合课本内容,认为本课的重点应该是“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文化”,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花了很多的时间与篇幅讲解“伊斯兰教”这一知识点,反而弱化了“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但是课标中关于本课的内容是“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通过对课标的解读,笔者认为,本课授课的重点应该是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们根据这一重点设置核心任务,笔者认为核心任务可以设置为“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有何贡献”。根据这一核心任务,我们可以确立接下来的授课内容。根据课标解读的内容,设置出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将核心任务转换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保证历史教学的精准性。

二、整合教材,寻找突破途径

鉴于核心任务的重要性,它应该是我们实施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在仔细分析课标得出核心任务后,如何突破核心任务、确立授课内容则是后面的重点。笔者认为,应该根据核心任务将教材进行整合,找到教材中突破核心任务的起点,起点是为核心任务所服务的,教师应根据确立的起点和核心任务进行授课。以《阿拉伯帝国》为例,在本课中,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历史学习中一个新接触的国家,笔者认为,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解决的应是什么是阿拉伯帝国,所以本课的起点就从阿拉伯帝国开始。根据这个起点可以设置以下三个问题:1.阿拉伯帝国是何时建立的;2.疆域何时达到最大;3.影响阿拉伯帝国发展的因素是什么。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讲解,相信学生基本能够理解阿拉伯帝国的基本史实,也能够得出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帝国的发展。在讲解这三个问题时,学生只需要阅读教材,教师不用额外增加史料,否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且将课程复杂化。以上是笔者认为的本课的起点,是我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在此环节中用了较短的时间解决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影响了阿拉伯帝国的发展”这一问题。第二个环节,我们重点需要解决的是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这一重点由于比较抽象,且学生对阿拉伯帝国非常陌生,所以难以理解。此环节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不能仅仅依靠教材内容轻松解决,笔者在本环节中设计了以下4个学生活动来完成这一重点。活动一:教师展示632年阿拉伯统治地区与阿拉伯帝国750年疆域对比图。根据对这张地图的观察,学生能够得出阿拉伯帝国扩张的直观感受。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学生可以讲述出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教师在地图上标注出扩张过程中遭遇的国家和地区,并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在上述活动后,教师提问:观察疆域图,750年的阿拉伯帝国境内曾经有哪些国家,有哪些文明?这一活动中渗透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学生对地图进行了充分的观察,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并且将阿拉伯帝国境内的文化化虚为实,让学生有了具体直观的了解。活动二:在了解阿拉伯帝国境内有哪些文明后,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阿拉伯帝国的主要文明成就。教师在课件上进行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活动三:教师补充关于阿拉伯帝国文化的史料,学生归纳这些文化的特点。如教师展示阿拉伯帝国境内的教堂,对教堂的建筑特色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以上两个活动,虽然难度等级不同,但是学生能够从书本中找到阿拉伯帝国境内的主要文明成就,从史料中得出阿拉伯帝国文化上的特点,均培养了学生对文字、图片史料的运用和解读能力。活动四:教师提问: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是什么?在学生回答时,教师给学生相应的提示,如在阿拉伯帝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成就,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哪些成就。学生可以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检查讨论结果。这一活动结束后,学生能够形成阿拉伯帝国文化在时间、空间上的贡献。以上四个活动结束后,笔者认为可以很好地完成所制订的核心任务: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有何贡献。当然,以上四个活动实施时,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不同的学情,可进行不同的回答方式。例如:活动一,较好层次的班级学情可以让学生说出答案,一般层次的班级学情,教师可以将答案列在旁边让学生进行选择。

三、撰写教案,制作有效学案

在前两个环节中,我们结合课标设置了核心任务,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入的思考。对每一个活动都心中有数之后,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对所授课程进行教案的撰写与优化。教案的撰写应紧扣授课内容,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均需进行引入,避免突兀地进入下一个环节。在撰写教案时,重点应思考每一个问题呈现的方式,问题的呈现方式应由近及远。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从现代导入到历史教学中,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从今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会导致学生难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在初三历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习时有抓手,很多教师都会选择制作导学案帮助学生学习。但是往往在实际操作时,学案会成为教师的教案,教师上课重点都在解决学案的问题上,而真正的教案却成为摆设。所以,笔者认为,在制作学案时,一定要与教案紧密联系,教案应是学案的执行方案,要与学生活动息息相关。教案与学案不是两个孤立的个体,在教案中要有引入学案的细节,学案是用来辅助教学工作的完成,而不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在教案和学案中,都会有问题的创设。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一定的预设,当然这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班级学生,笔者认为,教师应相应地增加或者减少行为条件,尽可能地符合学情。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先根据课标确定教学核心任务。教师应深入研究学情,深入分析《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依据核心任务,准确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调整原有的知识组织形式,使得教学内容结构化、层次化,真正体现出用教科书教。在此基础上,认真撰写教案和学案,使得两者能够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同时要进行教学反思,以便以后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地将“高大上”的课程目标与“细微实”的教科书相结合,使得课程标准真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地生根。

作者: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