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研究

时间:2022-03-15 11:32:17

历史教学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研究

摘要:高中历史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有重要意义,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应具备的条件包括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网络的信息资源支持等。教师应在课堂上渗透史料实证思想,选择丰富多样的史料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设计能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增强学生自主收集史料资源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核心素养;收集;辨析

新课程标准将“史料实证”素养纳入高中历史课中,并将其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历史资料,学生们可以根据这些历史资料回顾历史,不断形成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态度。学生在提升史料实证素养过程中能够丰富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史料实证的理念指引下,可逐渐培养在历史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素养较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很大不同,更强调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历史实证的理念在课堂上发挥的独特教学作用,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进行研究。

一、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作用

新课标要求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所以历史教学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史料实证”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历史“史料实证”素养体现在知识、方法、技巧、学习态度及能力等综合水平上,在历史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学生要养成搜集历史资料的习惯,并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整合和辨析,全面理解历史资料,合理运用历史资料,经过不断的分析和总结,在史料实证中掌握历史知识和客观规律。所以,历史教学中引入“史料实证”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还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辩证分析能力。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有重要作用。首先,能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法可为学生营造再现历史的场景,“史料实证”为历史课堂创设情境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素材支撑。其次,为学生提供探索历史过程及结果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的来源,在研究和学习中加强对历史人物的全面了解,从而提升历史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能有效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史料实证强调学生利用史料验证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事件,拓宽历史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历史课堂氛围。这就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互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应具备的条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要具备相应的条件,这样才能使“史料实证”理念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1.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教学中的核心思想。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教育的推行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而且现在的高中历史教材也依据新课程标准有所更新,更强调对史料的分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2.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往往靠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寻找和搜集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然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之间分享收集成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有效掌握知识,从而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氛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3.网络为培养“史料实证”素养提供平台。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学生们查找史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网络上输入相关的信息和关键字就可以迅速搜索出大批需要的资料。网络上的史料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搜索的信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形式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对相关历史内容的全面理解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三、高中历史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方法

1.转变教育理念,渗透史料实证思想。要想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教师应率先转变教育理念,丰富史料实证课程内容。历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第一,教师需注重史料实证教育,要收集提取有效史料资源,并将其合理应用在历史教学活动中,丰富教学内容。第二,教师需提高自身史料知识水平,对有疑问的学生及时提示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第三,教师要将史料实证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体会到史料的科学性与真实性,使学生形成史料实证意识,提高历史分析的水平。2..选取丰富的史料,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教学实践显示,许多高中学生喜爱研究新鲜事物,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选取具有现实意义的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史料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史料分析意识。但历史教材内容容量有限,有些史料一带而过,不够丰富,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缺少动力,不利于对史料进行分析与讨论。教师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史料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例如在教学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中“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教师可以运用网络查找一些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关的图片、文字说明、视频、动画等,为学生创建历史情境,引领学生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史料进行辩证分析,并可与当下进行对比,以此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3.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有效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思考,能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有效保证。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讲解,忽略了和学生之间沟通,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所以,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就要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有效阅读和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并能提升学生对史料兴趣的提问,将课堂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的双向教学模式。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问题不能太难,以防止学生失去兴趣;问题也不能太简单,否则没有探究和分析的必要。问题要有引导性,让学生积极进行史料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例如,在教学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内容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提出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的问题。如: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有那些?辛亥革命最终的胜利者是谁?根据创设的问题,教师引入历史知识,促进学生思考历史,对有关的史料进行分析和阅读,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逐步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4.增强学生自主收集史料资源的能力。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能独立收集史料信息资源的平台和机会,逐步培养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自主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生要根据掌握的历史知识,对史料进行辨析,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达到提升“史料实证”素养的目标。例如,在教学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时,教师应给学生布置收集中国外交发展有关信息的作业,在课堂上对学生通过多途径收集的史料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师生共同探讨,以此强化学生史料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课堂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要不断地提升学生自主收集和辨析史料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历史史料意识。教师应在课堂上渗透史料实证理念,选择丰富多样的史料,设计能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增强学生自主收集史料资源的能力,不断在历史课堂上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参考文献:

[1]葛纪平.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蔡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以探究课《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02).

[3]冯健.从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看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05).

作者:简冬梅 单位:福建省永定第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