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理解策略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03 10:05:56

历史理解策略教学论文

摘要: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关注历史课堂上现实中的“人”——学生,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追课”的方式。“追课”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通过以学促教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从确定教学立意,抓住思维灵光,追问课后总结这三个方面进行追课探索。

关键词:追课;历史理解;教学立意;高中历史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具有不同思想意识、知识储备的生命个体,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历史中的“人”,更要关注历史课堂上现实中的“人”——学生。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追课”的方式,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通过以学促教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最终促成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所谓“追课”,指的是一种用来辅助教学、帮助推进教学成效的方式。它可被用于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针对预设的问题或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大门,进一步追问出学生思维的结果,深化课堂教学的成效。它也可以被用于课堂教学结束后。课堂教学时间总是有限的,很多学生未来得及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教师可利用课后空余时间,通过师生商讨、对话等方式追问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问题的深入思考,完善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相长。笔者结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对这一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确定教学立意,以问题引领学生活动

课堂教学的灵魂在于适切的教学立意,有了适切的教学立意,分散的教学内容便能统合起来,教学活动亦显得灵动起来。适切的教学立意就如同航标灯,既能指引教师深刻挖掘历史课堂的学科意义,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历史,感受历史带来的真善美,实现自我生命的成长。基于此,在进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教学设计时,我便首先考量教学立意。19世纪中叶,伴随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中国的大门被打开,西方列强蜂拥而来,开始了侵略中国的历程。中国人在承受灾难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于是,为挽救民族危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一些人萌发了实业救国的梦想,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民族资本主义最终未能发展壮大。因而我以“实业救国梦想的喜与悲”为教学立意,以张裕公司的百年发展史为线索,将课文内容重新整合为“梦想起航”“梦想受挫”“梦想破灭”三个板块。通过这样的设置,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为什么会出现实业救国的梦想?在这一梦想的支撑下,时人进行了怎样的努力?梦想的结局如何?……有了这些疑问,学生就会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进行思索。因为这些疑问,学生期待能在课堂上寻找真相。因为有了教学立意,学生也能体会到历史的鲜活。同时,为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为“追课”创造情境和平台,我们可以设置有效问题,组织合适的活动,推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思维,在思索中将学生领进知识的殿堂,逐渐养成历史素养。本课中我设置了以下的问题探究和学生活动。为帮助学生理解实业救国梦想的缘起,从整体史观的角度来把握其特殊性,我将第一组问题设置在“梦想起航”阶段。通过引用李鸿章在1874年《筹议海防折》的一段话提问:请结合所学知识,探讨李鸿章所说的“变局”指什么?在这样的变局下,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应对?通过问题设置,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鸦片战争后中国如何应对内外交困的历史情境中,从而深入思考“实业救国”梦想的兴起,并为第二组问题埋下伏笔。第二组问题指向“梦想破灭”阶段。通过史料的展示,我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业救国梦碎的具体原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另一方面通过史料研读,帮助学生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梦碎成为不可避免的时代悲剧,与问题探究相呼应。这样的分析,更能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在思索中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提升素养,促成生命成长。

二、抓住思维灵光,以生成提升课堂内涵

教学立意和问题设置都是要落到教学实践中的。教育教学行为应是有温度的,这种温度不能依靠纸上的教学设计来传递,而应该落实到课堂上,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因为交流与沟通,课堂上不时会有一些小“意外”发生。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这些小“意外”,因势利导,追着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促成课堂的不断生成,提升课堂内涵,彰显课堂的生命力。例如当我在课堂教学中提到李鸿章所说的“变局”时,有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变局就是跟以前不一样的社会局面。这跟我预设的答案有着很大差距,但也恰好体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层次。于是,我顺势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追问“以前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在的不一样主要是指哪些方面?”并引导学生利用材料中的“一国生事,诸国构煽”来提炼概括,组织学生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帮助他们用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实业救国梦想的产生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特殊国情,为梦想的破灭提供原因。在探讨的过程中,师生都感受到了思维火花的碰撞,收获颇丰,感受到了来自生命成长的幸福感。课堂上显现的思维灵光并非全部来自学生,由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往往也会生成教学智慧。教师追问学生,将学生的活动、思维引入更深层次,实现课堂内涵的提升和生命成长。在本课实施过程中,当看到学生画的民族资本主义的曲线图时,我想到在归纳阻碍因素时,就可以利用曲线上的下滑线段,通过对下滑原因的分析提炼,总结阻碍的因素。再跟我提供的史料相互印证,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不能发展壮大的原因。

三、追问课后总结,以反思促进生命成长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对历史真谛的追寻不应仅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因此,课堂教学中未能完成的遗憾、留白,能推动学生在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继续思考与探索。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对话、演讲等方式探寻学生思维的结果,并将结果和学生共享。这样一方面能激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延伸至课外,通过各种方式来为自己的疑问找寻答案,验证自己的思考,在搜寻中锻炼能力,培养学科素养,实现自我的生命成长。另一方面也敦促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强化专业素养,以便在学生需要时给予指点与帮助,从而获取职业生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将张裕公司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情况展示出来,并让学生给张裕公司的这种发展状况构想一个贴切的标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课堂探讨在向我所预设的方向发展。有学生提出“实业兴国”,有人认为“新梦”更好一些……此时却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迷梦”更好。当我正想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时,下课铃响了,无奈只能下课了,但我明显感到那位学生言犹未尽。于是,当天中午,我利用休息时间把他找过来,追问理由。他记得几年前曾看过一部纪录片,讲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纪录片中提出一种观点:民族工业被收归国有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听从国家行政指挥,作为企业来讲,生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大大降低,不利于持续发展壮大。所以他才认为用“迷梦”更贴切。此后几天,为证实这个观点,我们找纪录片,去图书馆和网络查阅资料,并鼓励他将搜索到的资料整理出来,写成历史小论文,将成果公布在班级里供大家探讨。整个过程,学生学会了怎样查找、整理资料,提炼观点、充实论据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样的追课与反思,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作者:由凤丹 单位:吴江盛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