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学习问题

时间:2022-07-26 01:01:10

历史课程学习问题

内初班学生主要来自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小学阶段他们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的授课,虽也开设汉语课,但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汉语交际、理解、运用能力有限,只有少部分学生汉语口语、听力方面没有太大问题,可以听懂,极大部分学生既不会说也听不懂汉语,尤其是在理解运用方面还很困难。他们进入内初班学习后,第一学期,同时开设汉语、汉语口语课,经过一学期汉语强化训练,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并未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对于学科专业术语很不理解,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特别是历史课,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少。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学习过历史课,又由于他们所处环境闭塞,接收到的信息不多,历史知识的储备有限,对于历史课非常陌生,这对教师来说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好事是因为一门全新的课对学生是有吸引力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坏事是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薄弱,师生互动交流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历史课上教师只能一人唱独角戏,本来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无法施展。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开始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史课上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虽然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历史是门新课程,他们也感兴趣,但他们不会因为感兴趣主动去探索新知。教师问什么答什么;教师写什么就记什么;引导学生质疑,他们不是抓不住重点,就是问题太直接。就这一问题,专门利用一课时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当时学生都会提问了,但在以后的学习中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学生依然不知道如何提问,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从课堂教学到课外的实践活动,步步都需要教师引导,一步不到位他们就会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教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但他们并不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而总是习惯教师的教,不习惯自己独立思考,好像离开教师他们什么都不会,这也是一种依赖性的表现。缺乏主动性,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况,这与历史课程改革思想相悖。历史课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但学生的能力有限,不利于推进课改,造成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体。

二阅读历史教材的能力较弱

历史教科书不是历史复习资料,其知识内容的条理、内在规律往往散见于似乎“杂乱”的叙述中。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依据教材按照年代顺序对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社会制度进行具体叙述和解释,通过学习各阶级、政党的活动去了解社会发展过程,并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的结果来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不得不学习,掌握教材编写者在教材中显性或隐性反映出的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得不理解研究教材中显性或隐性反映出的阶级立场、观点、方法,不得不对教材做涂层研究,包括微观的教材内容挖掘和宏观的历史知识结构的建造。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学生在学、问、思、辨、行的读书治史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和良好习惯是绝对不行的。内初班学生读历史教材,读完就结束了,也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不了解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内容,不会梳理、归纳知识,即使带着问题去读书,也不能理清内在的联系,这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关系,学生读书不得法,读书量有限,这往往造成他们孤陋寡闻,限制了历史知识的储备。

三社会责任感不强

历史课有其特定的德育功能,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逐渐形成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意识。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特征,使学生感到历史离他们很遥远,那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内在精神,学生无法体会,更不要说内化为他们的精神品质。仅靠教师空洞的说教也是于事无补的。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也在反思中寻找解决方法。首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说多问,开拓学生的思维,尽可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掌握阅读历史教材的方法。

历史教科书不同于其他教科书,但阅读方法都是相通的,学生可以将语文的阅读方法应用到历史课堂,归纳整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记忆、理解、掌握知识。不仅如此,多给学生推荐好的历史读物,可以扩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最后,创设情境,注重体验式教学。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和具体性。历史不能重演,不能在实验室中再现,因此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运用历史文献、直观教具,现代教学手段把已经过去的具体历史现象、时间、人物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以发挥历史教书育人的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作出贡献,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内初班的学生聪明好学,一旦帮他们找到开启智慧的大门,他们就会展现自己智慧的宝藏。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