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法略谈(共3篇)

时间:2022-03-04 10:10:28

初中历史教学法略谈(共3篇)

第一篇 1.优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目前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尚不成熟,对于周边的新鲜事物处于极度好奇的状态,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根据初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历史老师要根据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变化,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新课程内容,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吸引力,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中国近代史“西安事变”这一情节时,可以充分利用目前初中良好的基础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学,采用放映相关历史事件电影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电影情节中了解和掌握、熟悉相关历史事件,再根据故事片中的情节,有针对性地讲授课程内容,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结果以及事件背景介绍清楚,让学生了解到事件的意义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教学,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对陌生的历史知识很快掌握。

2.故事化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知识掌握度

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对历史知识的介绍和诠释都是比较抽象和概念化的,如果上课老师根据教材进行抽象化和概念化教学的话,往往会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望而却步,严重打消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但是如果能够通过故事化历史知识,通过故事化的引导,为学生呈现波澜壮阔的故事情境,那么将会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愿意去听讲,更愿意去学习。通过故事化历史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历史内涵,能够主动学习,通过讲授故事,再依托书本知识的强化学习,能够使学生系统性地掌握历史发展的主线,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对于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3.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在目前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的正确交流和沟通,只有这样正确交流,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感教学,正确地引导学生产生共鸣,正确地引导学生正面学习。通过讲授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老师情感教学的感情渗透,让学生对于英雄的事迹产生敬意和向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便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

4.鼓励学生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总是对未知的事情有着很强的探知欲,结合他们这种活泼好动的心理状态,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通过老师的精彩教学内容传授,让学生能够认识和掌握历史事件的本质,并且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一些简单规律,根据以往历史进行借鉴,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使历史课的课堂教学能够成为一种智慧性的学习活动,从历史中得到快乐,激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对未来的渴望,让历史不再枯燥乏味,让历史课的课堂变得更加轻松,快乐教学。

综上所述,要让初中学生真正掌握和学好历史知识,并且把历史教学当成一种很愉快轻松的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讲授历史,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从历史中获得启发和收获,才能够更好地全面完善自身综合素质。

作者:刘怀祥

第二篇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

孔子提出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也反映了好奇心即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指出,人的认识与情感密不可分,人在心情快乐时,感知会更敏锐,记忆更牢固,想象更活跃;反之,人处于消极状态则会使大脑变得不灵活,感知会迟钝。所以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教学变得活跃、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主动学习,教学效率也才能提高。初中学生较为活泼好动,还处于好奇心较强的年龄阶段。所以在开展历史教学时,课堂一开始就要“有趣”,让学生觉得历史课也“很好玩”,进而有兴致去学习历史。因此,教师应开好历史课的“头”,因为良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与心理特征,同时结合历史课程,将教材上较为刻板、枯燥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故事开头、歌曲开头、成语开头与诗词开头等。以成语开头为例。初中生对于历史的理解与认识水平有限,加上历史的悠久,生活在现代的学生会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以成语导入的方式作为开头,可以使历史教学的死板、枯燥得以改善而变得轻松、有趣,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得以发散,学生就可以将较为抽象的历史知识深刻地牢记在心中,同时还可以将语文与历史科目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在教学《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一课中,笔者首先向学生提问有关春秋与战国时代的成语如“卧薪尝胆”“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等,让其回答并就该成语进行解释。然后笔者再在此基础上展开该成语的来源与其背后的故事,接着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材上。逐层渐进,学生的好奇心必然会被激发,注意力也就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如此,课堂趣味性就增加了,学习气氛也得到活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相关的历史内容就能很好地掌握,对后面教学的展开也有利。

二、观看历史视频,调动学生视听感官

现代教育离不开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较之传统的一人、一课本、一粉笔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是更为直观、生动与形象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跟上时展的步伐,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将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让其积极参与到历史的学习中。网络上相关的历史视频资源很多,教师要甄选出符合教材内容的但又不失趣味性的视频。这样,方可调动学生的兴致。例如,在教学《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中的“香港回归”时,笔者就让学生观看了1997年香港回归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当时的气氛,激发心中的爱国热情。又如教授八年抗日战争的时候,笔者播放了学生较为熟悉的电视剧片段,如《抗日保卫战》《历史的天空》《集结号》等。观看之后,让学生讨论并发言,谈谈自己对抗日的认识。之后,笔者再进行总结。历史是抽象的,学生无法看到与触摸到。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就不会因为历史远离现实生活而产生陌生感。多媒体教学的直观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抽象模糊的历史事件也有形象具体的理性认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让教师顺利达到教学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促使学生树立起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伟大目标。

三、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笔者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开展多样的小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自主参与到历史的学习之中。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开展的活动有:小组合作做历史简报、演历史剧、观看历史视频“找茬”等。例如,做历史简报。首先规定简报的主题与内容如“盛世唐朝”,并提出评比要求(以内容、版式为主),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资料、设计版面。随后在课堂展示、评比,先由小组阐述本小组简报的优势所在,接着进行小组互相点评、再是小组投票评选最佳简报,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所有的简报在教室宣传栏展出,供学生交流、欣赏。再如“观看历史视频‘找茬’”活动。为了让学生学会辨别历史,可以针对时下流行的一些“穿越”历史剧,给学生创设一个历史情境,让学生也“穿越”一回,让其找出其中的历史知识点,并结合教材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如此,无疑可以增加课堂活力,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既活跃了教学气氛,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笔者还开展体验教学,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纪念馆,让学生实地感受历史。通过向学生讲述、介绍相关历史知识,以及布置学生布置学生写参观体会,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课堂结束后,教师还应进行知识总结,布置作业,如此才算是给这堂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作者:杜运波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第三篇 一、课堂激励制度,呼唤起学生学习动力

由于学生中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学习主动,喜欢迎难而上;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又懒惰,因而不能面对学习中的难点。正是因为存在着这种差异,教师就应该适当调整课堂机制,对怕困难、没有信心的学生就要采用这种机制,有了一点进步或者闪光点,就应该对其进行表扬,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和提出更高的期望。比如,经常对他们说“我相信你可以…”“我希望看到你…”这样的话语,会使他们信心倍增,使他们为了不辜负老师的这份希望而付出努力。

二、史实故事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实,历史就是由一个一个故事连接起来的,不少学生觉得历史课枯燥、无聊,主要是因为老师只重视教学结果,没有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堂,初中生年龄还小,需要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有了学习兴趣,他们自然就会对学习历史更加有热情,更希望领略故事背后的内容和规律,从而解答更多的历史问题,因此,这就要求老师们在课堂上穿插一下历史故事,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比如,讲人类起源的时候,我们可以穿插女娲造人的故事,可以讲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的肚皮是透明的,他采集草药,吃进肚子里,可以看到肚子里的变化,他把每种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都写下来,留给后人,他有一次吃到一种小叶子,这种小叶子味道清新,吃进肚子里可以把肠胃上的污垢清理下来,神农管这种叶子叫做“茶”并加以记载。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课程的有效性。

三、借助文本配画,增强知识记忆效果

初中生受年龄的限制,对文字的表述不能很透彻地理解,对事物的认知还比较感性,因此,书本上的插图就起了很好的作用,它的价值不能小看。这些插画可以帮助学生还原历史场景,将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去,更加直观,更加方便记忆。比如:官渡之战的插图就可以提醒同学们看出曹操和袁绍实力上的差距,以及曹操偷袭乌巢的机智,对这场战争的制胜点更加理解。这时老师需要对当时的故事进行还原,把袁绍自高自大,不善用人的嘴脸表现出来,和曹操善于用兵,奇袭乌巢,以弱敌强的英勇表现出来。

四、挖掘环境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讲述历史故事,让学生对背景更了解,才能对整个故事有更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环境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人们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在讲述一个历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对故事的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背景做出详细讲解,才能使整个故事更饱满。老师还应该充分挖掘学生周边的乡土历史资源,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照片和视频来展示明清时期北京城的风采,激发他们对首都北京历史的兴趣,从历史中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结语学史使人明智。初中生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阶段,我们需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精心安排,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使他们主动学习,真正热爱历史,热爱学习。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作者:杨盛云单位:贵州省金沙县平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