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三维路径研究

时间:2022-11-06 10:40:48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三维路径研究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本质之回归、纾困之途径。文章将动态理论运用到职业教育中,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从动态联盟的视角进行分析,明确了校企深度合作的立足点、关键点、保障点,并从三个维度对校企合作的路径进行阐述,提出实施企业主体院校主导、培育协调耦合能力、推进校企文化互化等措施来促进校企合作。

[关键词]动态联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三维路径

一、动态联盟理论及其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动态联盟概念。动态联盟是1991年在《美国21世纪制造战略报告》中首次提到,该报告由美国Lehigh大学的几位教授同美国工业界的主要决策人提出,并提交给美国国会。1995年,普瑞斯等人发表《灵敏竞争者与虚拟组织》专著,开始深入研究虚拟组织,认为虚拟组织是增强竞争力的组织方式。之后,关于动态联盟的理论成为管理科学中的一个前沿热点被学术界广泛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动态联盟的定义仍众说纷纭,学术界也没有明确界定动态联盟的含义,只是把动态联盟含义归纳为两大类:一是从信息网络的角度来界定,认为动态联盟是一种通过网络结成的没有地域界限的动态联合;二是从组织的角度来界定,认为动态联盟是指某一企业在敏捷制造环节中,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机会,无法独立完成或不能顺利完成时,会联合多家企业,协力争取市场机会并共享收益的组织形式。胡茜(2009)把两方面的意思结合起来,提出:动态联盟是一种由多家独立经济实体,在一个阶段范围内,通过信息技术搭建起来的网络组织。联盟中的各参与实体基于共同的目标,利用各自的核心资源,充分信任、团结合作、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二)动态联盟理论在职业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1.职业教育校企动态联盟的界定。职业教育动态联盟是指跨组织的合作形式,是高职院校与社会产业结构、经济团体为实现一定周期的战略目标,按照协议或某种契约形成的共同体,共同体内成员各取所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职业人才培养。2.职业教育校企动态联盟的特征(1)动态性。校企合作中的参与方并非仅仅是“校—企”一对一线性的合作,它是学校和企业在塑造共同愿景和创造共同价值的机制约束下,彼此交错链接而形成的立体网络化的多要素协同作用的动态系统。联盟内,任何一种参与方都与其他参与方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和价值关系。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各参与方之间的价值关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参与方之间的关系架构发生变化,如参与方的退出,合作项目的取消或推迟等,会使各合作方在动态博弈中开始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并形成全新的网络合作关系。(2)开放性。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办学系统。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外部环境和联盟内的组织进行能力交换。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需要与包括院校在内的联盟成员开展合作共赢,依靠开放的社会组织网络来传递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3)互补性。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组织中,联盟成员采用各种方式联结在一起,不同形式的资源通过社会关系在网络组织中流动,基于合作方之间的资源互补,才导致资源之间不断流动,也正是因为这些资源的互补,才使得合作方之间的合作共生关系得以加强。(4)自组织性。校企联盟是由多方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组织,包含知识与信息传递、资金与技术投入、师资与场地交换等多种关系,彼此达成协同、默契的规则,各尽其职而又协调合作地形成有序结构。3.动态联盟理论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意义。当前商业环境朝着个性化、小批量、多趋势发展,众多企业仅凭一己之力,已很难扩张与发展,只有搭建网络组织,建立有效的企业动态联盟才能实现共赢、促进发展。这种思维模式在跨领域的校企合作中同样适应。职业院校在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与众多企业一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光靠学校培养人才早已孤掌难鸣,而与企业合作的现状却又不乐观。当前的校企合作由于双方利益诉求差异、校企地位不清、政策制度缺失等问题,导致双方合作浅尝辄止、难以维继。如何改善当前脆弱的合作关系,将校企合作的美好愿景转化成现实,已列入了职业教育议事日程。借鉴企业动态联盟理论,能有效解决校企合作难题,即将企业动态联盟理论纳入校企合作分析框架中,谋求校企双方的利益平衡与增长,在重视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过程的结合,全方位关注校企接触面的广度,多层次留意交融点的深度,使学校和企业从既往的平面合作向纵深立体合作转化。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态联盟分析

(一)立足点:谋求校企双方利益平衡与增长。校企合作是博弈的过程,学校和企业都属于特定的社会组织,分属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体系,各自的性质和职能不同。学校通过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并由此获取企业资源和社会认可;企业吸收学校培养的职业人才,实施社会经营,创造利润,同时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校企之间的合作是以人才为纽带展开,但是,双方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宗旨注定合作是个博弈过程,紧密的校企合作联盟往往需要确定校企双方在联盟中的地位,才能兼顾校企各自的利益诉求,实现校企之间利益互惠的妥协与平衡。(二)关键点:谁是校企合作联盟中核心组织者。校企合作不能建立在一方获得收益、另一方利益损失的基础上,因此,除了明确校企在联盟中的地位,选定校企合作联盟核心组织者也是关键问题。为促进校企合作的紧密性,核心组织者必须具备沟通、协调、监督与服务的能力,调控校企合作之间的博弈。具体地说,核心组织者主要任务是:确定校企合作联盟的共同目标;界定联盟内成员的类别与利益诉求;化解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提出能够为成员所接受的合作方案。那么,谁可以充当核心组织者?从目前国内的校企合作来看,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现象普遍,职业院校虽然积极,但并不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在此情况下,需要一个第三方组织者,既能切身体会学校、行业企业需求,又有足够的信念与力量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穿针引线。近几年来,部分优秀教育服务企业组建校企合作联盟,积极布局教育领域,充当核心组织者的角色。他们搭建教育与产业合作桥梁,研究产教融合策略,研发教育技术新产品,组织联盟成员商榷、制定行为标准、实施细则,对校企合作加以引导、监督,充分发挥“政产学研”深度服务功能。(三)保障点:政府有效干预。所谓政府干预,绝不是指政企不分,而是指政府通过制度、政策、法规以及经费等方面对参与合作的企业与院校给予支持。在动态联盟的运行过程中,教育服务企业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使职业教育向纵深推进的同时,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配合,使原本复杂多变、相互冲突甚至漫无目的的社会关系能够纳入到一个明确的、统一的目标上,才能保持联盟的协调发展,以此推进合作效率的提高和合作效益的增长。立足于学校和企业之外的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确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同时,从体制、政策层面进行干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引导联盟内团体和个人行为,有效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以往的联盟无不表明,只有政府的法律法规才是最有效的宏观运行规则,利用政府的行政力量进行高效干预成效显著。国外有许多类似的成功案例,只有政府的干预涵盖合作双方的各个阶段,才能促成联盟的稳定发展。

三、搭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动态联盟的三维路径

(一)实施以企业为主体、院校为主导,注重双方利益诉求。马克思认为,主体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担当者。联盟内的职业院校、企业、教育服务企业和政府是以校企联盟为载体,在这个载体中,需要谋求校企各方利益平衡与增长,因此,确定合作方内部谁为主体、谁为主导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为迎合市场对职业人才高效率培养的需求,出现了以学为主,以工为辅,远离企业和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无法实现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的。虽然政府出台相关文件要求促成校企合作,但是政策笼统,主体指向不清,致使松散的校企合作瓶颈问题不能从实质上得以解决。之后,“双主体”论的提出确定了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但是忽视了企业主体和院校主体之间利益驱动的本能,且缺乏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沟通机制和奖励机制等,致使主体利益无法实现平衡和统一,企业不热衷参与校企合作,学校便仍是单方面的合作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因此,“双主体”论不是校企合作的最佳选择路径。既然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要以企业的需求来确立,课程体系要以企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来设置,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和培养数量要以企业的发展来确定,追根溯源,企业应该是校企合作当仁不让的主体。而院校则是在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主导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课程体系的调整、岗位能力的培养。学校的主导必须服从于企业的主体,是在企业主体下实施的主导。只有明确校企之间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双方才能优势互补、共创双赢。确定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地位后,院校可通过开设二级学院,实行校企共同组建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机制,由企业方任董事长,校方任副董事长,校方任院长,企业方任副院长,通过创办合作办学体制,以及创新合作运行机制和合作动力机制,明晰校企主导和主体关系、责任和权利关系,从而促进校企双方良性互动、互惠互赢。(二)培育协调耦合能力,形成战略联盟合作模式。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提出: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的建议进一步表明职业教育将跨越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之间的界限,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相互融合,校企合作必将成为混合式、立体化、网络式的联盟组织。联盟内部,各方以各自的发展战略为基点,以实现共同发展愿景为目标,多元联结、资源互补、多方共赢、风险共担,形成长期的非合并的合作关系,最终推动职业人才的培养。这种稳定的网络联结,不仅需要确定校企的主体主导地位,还要求教育服务企业联结校企端点,对接供需,实现跨界贯通,政府部门有效介入,规范职业教育外部环境。教育服务企业通过利益共同体的合作机制设计行之有效的供需对接方案,包括校企合作计划、合作决策流程、教学模式、师资保障、实训组织等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内生动力来组织、对接校企供需,做到精准服务、规范运作、协调校企之间的利益平衡。同时引入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学生的从业素质,增强适应度。并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专业化、开放共享的校企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校企提供相关增值服务。政府部门出台相应政策来保障校企合作,从顶层设计,将校企合作纳入国家的整体发展规划。同时,制定法律法规、合作详细规则,强制要求参与职业教育的校企各方,保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持续有效发展。政府还应制定具体的方针政策,扶持参与合作的企业经济发展和利益补偿,以激励和保障职业教育校企深入合作。(三)推进校企文化互化,增强校企合作契合度。校企文化互化是指院校文化和企业文化互动互补、变革创新。斯肯、迪尔和彼德森认为,院校文化是由院校相关人员,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行政管理人员,通过长期工作和生活,共同建构的组织传统与规则,这种传统与规则又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内化为人们思考、活动的方式,它反映的是学校的整体办学、经营和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认可、接受、传承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信念、精神等。院校文化和企业文化是两种异质的文化,存在多种差异和冲突,但是校企合作的共同目标需要校企文化相互渗透、互融互通。既要推进职业院校文化企业化,也要加强企业文化教育化。为实现职业院校文化企业化,首先,要明确的是“院校文化企业化”并非是“院校企业化”,强调的是企业文化的职业精神的融入。其次,办学模式必须打破校企边界,以企业的名称来冠名二级学院,教学环境注入企业元素,建设“厂中校”“校中厂”,以企业化要求来布局教学、实训环境。再次,在院校管理上,实行企业组织管理模式,采用董事会等组织结构,学生职员化管理,生活细节企业化管理。最后,课程由专任教师、企业培训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授课。专任教师负责学习领域课程,注重思维方法、专业能力、关键能力的培养。培训师负责行动领域课程,注重技能操作的训练。企业师傅负责岗位能力课程,锻炼学生的操作经验和培养踏实的工作态度。为推进企业文化教育化,需要企业提高教育责任意识,强化教育功能;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承担职业教育的办学任务,建立企业培训中心;参与职业院校的决策和管理,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培训计划的制订,学员实习实训的指导。企业熟悉生产技术特点,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深刻的了解,企业文化教育化能够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增强校企合作契合度。

参考文献

[1]易小兵.高职教育校企共同体深度发展的三维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4(2):12-14.

[2]黄爱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演进、研究与变革[J].高校教育管理,2017(1):92-94.

[3]杨进,张健.职业教育校企双主体合作的问题、博弈与整合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3):88-91.

[4]南旭光,章晓明.高职教育校企网络特征及动态能力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6(1):14-17.

[5]刘希富.校企合作框架下高职院校办学结构耦合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2):13-14.

[6]刘晓花,古永司.基于企业动态联盟理论的高职校企深度合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20-22.

[7]汪健.政府有效介入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J].教育与职业,2017(5):50-53.

[8]谢翌,马云鹏.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7-13.

作者:陶春柳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