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学生审美教育思考

时间:2022-04-27 08:37:57

网络时代学生审美教育思考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审美文化变得表面化、世俗化,呈现出多元共生的面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因此,进一步强化审美教育,推进高校的美育改革,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时代;审美多元化;全面育人;审美多元化;高校美育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带来了资讯传递、交互方式的便捷化的同时,前所未有地改变着我们周遭的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思维。一些短、平、快,甚至庸俗化的文化产品,以及崇尚欲望释放、感官娱悦的流行文化作为时代洪潮的衍生物,给审美导向和价值观塑造、甚至是经典文化的传承都带来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审美被扭曲和颠覆,周遭充斥着审丑、奢靡、虚无等多元共有的现象,也造成了个人审美能力和人文内涵的缺失。美育具有认知、教育、审美等功能,它能满足个体的审美需求、尊重个性发展,通过情感渗透和心灵陶冶,启迪人生智慧,树立高尚情操,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我国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的。但高校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新鲜的事物,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既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一、网络时代审美多元化

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现象当代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高速度的网络传播模式的共同作用下,人们在社会竞争中承载着巨大的压力,流行文化的适时出现成了一支麻醉剂。网络时代的流行文化更迭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可在审美文化的大浪淘沙中究竟能留存多少足以传承的精神食粮?一些大学生因迷惘和空虚,忽视了对自身的塑造和提升,使我们认识到加强对高校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不做取舍地进行审美复制

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强化的阶段,由于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矛盾突出,缺乏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此时的他们还不具备成熟的认知分析能力和理智的判断辨别能力,却对新事物、新文化有着极强的学习模仿能力。初入高校的大学生们,刚刚走出高考的压力,当面对铺天盖地的传播媒介、光怪陆离的流行文化时,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正确的价值取向性、懂得辨别是非的毕竟只是少数。传媒的误导、垃圾文化的传播覆盖,使得这些本就处于特定成长阶段的大学生的审美观受到了许多负面影响,各种不恰当的“校园现象”屡见不鲜。经典文化的传承被很多人抛诸脑后,不考虑文化背后的深层内涵,只倾向于通过视听刺激等浅层的方式来完成审美评判,跟风追逐流行文化。很多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模糊了,混淆了低俗和高雅的界限,审美认知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商品属性绑架下的审美行为

网络时代在改善我们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同时,也造就了良莠不齐的自媒体、二次元、网红等等贴着日益浓重的商品属性标签,却受大众追捧的文化现象。观察学生们活跃的社交互动平台不难发现从自我的形象到思想情感和学习生活,存在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和各种带有商品属性、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审美行为。当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灾难和战争,成长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一部分学生精神世界较为空虚孤寂,因此崇尚解放自我、主张宣扬个性。在审美多元化的背景下,每个人都主导着自己的审美行为,也传播着带有个人标签的审美文化。过分注重自我的宣扬,重经济利益而轻视人文精神,会使得审美丧失陶冶情操的功能,甚至是弱化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感。

二、新时期对高校审美教育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高校美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4年关于文艺工作的谈话掀起了鼓励艺术发展的新局面。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新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人才的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的优势。素质教育内涵十分丰富,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核心价值。在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尤其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需要。美育作为加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应引起充分重视。放眼新世纪,在文化多样化、审美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更要有一个鲜明的文化立场。虽然这些流行文化的影响,还并未形成主流取向,但为了防止文化传播演变为文化入侵,我们应该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既要有选择性,也要把握好尺度,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关心并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迎接新时期赋予的挑战,探索在高校美育推进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对策,促使美育的功能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美学艺术的熏陶影响下,全面成才。美育工作,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形式,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三、加强高校学生审美教育的途径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别具匠心的中华审美意蕴,使中华文化让全世界瞩目。“画卷”这一鲜明的美学元素,串联着鲜活灵动的历史,讲述着中国的灿烂文明,让国人骄傲,让世界动容。这是中国数千年发展史、文明史,由“造化”到“心源”凝合而成的完美“意境”,是艺术升华为永恒的魅力,是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精神、主流思想、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也是美育最直接的传递。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对高校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审美行动施加引导和影响,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全面育人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学校教育不应再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华夏文明的传承从古至今,都是以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注重修身养性为要旨。在此熏陶下,许多著名的文人学者无一不是德才兼备,正如苏轼所说“古来画师非俗士”,其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提升,最终实现了人格之美。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自身特有的办学层次和类型,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尝试,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受社会欢迎、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体现出了高等学校的育人成果。

(二)高校教师的美育工作全员化意识养成

高校老师应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出发,从实现教育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做到认识到位、角色到位、实践到位,切实把握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理念。同时也要做好榜样和示范,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依托美学教育媒介通过人文关怀和品德情操的升华,帮助学生树立高雅的审美观念,理性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提升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的能力。在当前网络时代审美多元化的背景下,帮助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解决情感困惑、人际紧张、学习和就业压力等困难,获得自我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

(三)美育阵地在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展

高校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美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其工作阵地应立足第一课堂,并注重第二课堂的延展。一要推动美学艺术教育进课堂使学生掌握美学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的审美意识,二要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观察美、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广阔天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从而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产生审美行动。课堂教学可以最有效地激发广大同学热爱艺术、追求美好事物的热情,帮助学生获得审美感悟能力、思维辨别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校园活动可以以弘扬高雅艺术为核心,加强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以打造品牌项目为重点,以发展实践团体为要素发挥学生个体在美育中的主体作用,引导高校学生求“真”、扬“善”、懂“美”,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宗旨;以培育综合人才为关键,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内化,坚定大学生的道德信念。

(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校园有了文化,就有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校园有了艺术,就有了灵动的精神升华。因此,学校应注重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如兴建校史馆、展览馆、设置校训石等,以实现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让每位同学都能站在复合文化背景下,真切地感受到文化艺术对智慧的启发和心灵的陶冶,带来内心的充实与快乐。此外,还可以有效利用网页、贴吧、广播、宣传栏、媒体报道等传统的媒介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抢占美育宣传阵地,提升学生对美育的兴趣和吸引力、拓宽参与面、提升美育活动效果。从而创建优良校风、学风,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育人氛围,为校园精神文明注入丰富的内涵。

(五)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

实现网络时代审美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审美提升,依赖于国家方针政策的支持,高校的改革实施,以及教师的悉心培养,还需要学生的全情投入。美育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使心灵获得净化,精神获得升华可以极大地缓解现今学生群体中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可以提升审美情趣、气质修养,对于改善言谈举止以及就业竞争也将有显著的作用。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当博学广识,立足当下,把握展现自我的舞台、发挥才智的机遇,并直面人生的挑战。正确运用美育工具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自己的内心感受,开启感官之门,找到主动学习的快乐。孟子曰:“充实之谓美。”高校美育必将在社会发展的中担起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美学艺术的熏陶下,当代大学生必将获得更为健康的审美情趣、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从而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作者:王倩倩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朱光潜.谈美书简[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3]陈之佛.艺术与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2006(4):19-20.

[4]高建平.美学与艺术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兼论杜威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渊源[J].文艺争鸣,201O(9):5-10.

[5]徐凌.审美的生存本质生存的审美维度——评“日常生活审美化”[J].大众文艺,2010(5):57-58.

[6]刘志红.论流行语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及审美观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