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1-28 08:58:54

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作为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被大量的高校接受和引入。这种办学模式能够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可有效解决企业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脱钩问题。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同地域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因为种种因素出现了诸多问题,本论题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对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转型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

一、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方法,由来已久,其目的是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合作,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创新创业等方面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体系是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手段,引入校企合作机制能够扩大创新创业培养效果,提升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校企双方协同发展,共享转化成果和人才红利,设计并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对双方来说都具有较强的必要性。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率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文件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构建新型校企合作关系,形成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围绕企业的主体地位,推进深化产教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转型过程中,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定位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政府为导向开展校企联盟工作也日渐加深,落到实处。各高校围绕专业特点在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的基础上,引进企业资源共建二级学院、共谋专业建设、共享成果转化的案列不在少数,而对于双方来说核心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优质、高效、杰出的专业人才。基于此,在校企合作框架下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融合社会、企业、高校、专业“四位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直接体现。

二、校企合作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是突破人才需求瓶颈、改善人才供给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高校与企业形成“共生、共进、共创”的良性循环的主要平台。目前,各地方院校尤其是转型发展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无一例外地将“校企合作”作为转型发展的试金石[1]。值得肯定的是,校企双方以合作形式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和改革一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主要问题。(一)校企合作方案与监督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是校企双方合作的主要目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企业综合实力的风向标。合作方案与监督机制是校企合作向纵深推进的前提,是保障双方在实际运行中实现互利共赢的规则定律[2]。目前,部分校企合作的方案和监督机制尚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校、企业、专业三方面,在合作前期、中期、后期过程中,签署的合作方案并未有效标明,双方应尽的义务、责任,条款中的合作方式不明确,合作内容空乏,合作机制单一,持续性较差,对于合作双方未标明具体的时间,漏洞较多,更多的签约是为了增加“数量化”的业绩考核而开展的合作。二是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尚未构成全面的考核、考察体系,缺少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致使在某些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内容。学校将学生派往企业进行实习后没有进行跟踪和调查,学生的具体表现企业无回馈,学校无监督,校企双方无交流,这种校企合作既耗费了双方资源,又耽误了时间,最终使人才培养的达成度无法实现。因此,制定合理化的方案和监督机制,对促进高校和企业人才链、培养链、创新链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着较强的导向作用。(二)“双创”课程和项目“影子化”过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深刻影响。着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以创新创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模块、项目设计等为代表的改革内容,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形成了高等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4]。从创新思维的引导到创业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指明了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大部分高校只是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增加了创新创业类的通识课程,如“创新创业基础”“创业精神”等;对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模式和方法比较欠缺。在项目设计上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项目推动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养成,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研发转化成工业、文化、科技、艺术等相应成果;只是在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追逐“项目化”影子过重,使项目不能持续有效落实到位,对激发创新思维的持久性有一定影响。不管是课程还是项目,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而目前的培养手段和模式,难以形成有效意识的融入和切入;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入企业资源,从模式、师资、课程、体系、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专业人才。(三)校企双方师资互动不强。专业师资是专业教育的领导者,是成功打开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完成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的设计者。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师资共享是合作基础,企业导师进入高校参与教学授课,将应用型知识带入课堂,实现职业知识与课堂知识的融合;高校专业教师进入企业,为企业员工进行继续教育,提升企业员工的知识和能力,在企业环境下,教师也会不断加深对创新创业的理解。然而实际情况是,校企协议签订后,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的互动不强,企业教师因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有时难以承担课程授课;高校教师因过于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也只是偶尔到企业进行授课或是学习,同时,企业导师与高校教师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创新意识、就业创业等方面交流过少,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意见和建议。此外,校企合作在师资建设上的规划,形同虚设。这样下去,对人才培养效果以及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影响巨大。

三、构建校企合作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方案

“创新创业”是新形势下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战略,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驱动器,更是有效解决目前校企合作问题的主要方法。形成独具特色“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应用型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的相互联动,促使校企间的互利共赢局面不断展开[5]。(一)构建“一体化”校企共建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伟大使命,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企业承载着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主要任务,合作与共赢是企业发展的宗旨。根据高校应用型发展要求,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与企业联合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较好的职业素养,较完备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强调“创新、创造、创业、创作”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校—企业—社会人才培养链的良性循环,目标是高校培养的优质人才能够有效支撑企业的发展需求;毕业人才能够体现价值,企业获得人才红利收益,实现“双赢、共赢”的价值体系。校企共建人才培养体系,是按照校企双方的实际需求,共同参与和开展包括专业申报与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定、创新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师资相互支撑、学生职业化管理、就业创业等一系列内容,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设计上,应体现创新创业模式有效支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同时,校企双方应加大模块化课程的设置,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模块、专业能力课程模块、职业发展课程模块等专属课程群,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专业教学模块的特色化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衔接化。(二)构建“三级化”项目实践平台体系。实践平台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业能力,提升综合实力。以项目创新、项目研发、项目创作为主体,将学生的专业知识、素质、能力有效融入项目实践平台,不断实现生产力转化,真正激发学生群体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三级平台的构成由高校、学院、企业组成,平台合理设置实践项目群,如专业竞赛项目、大学生创业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科研项目等。由企业导师、高校教师联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辅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高校从校内项目实践上,积极释放政策红利,出台保障机制措施,加强项目管理,避免追求“项目功利化”,逐步制定各类项目完成标准;学院在院内开启项目工作室模式,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各类项目;企业可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坚持需求导向,对市场转化率较高,创新实力较强的学生项目,进行融资孵化;通过校、院、企三级化的实践平台,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方法、能力有效与项目深度融合,以项目创新驱动为依托,将项目实践平台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未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构建“两层化”师资融入机制。高校层面和企业层面是融入机制的两个层面,合理的融入机制有助于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师资融入是高校和企业的切实需求,高校依靠企业导师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企业依靠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进行战略设计、产品转化、员工培训,两者之间联系密切,相互支撑。因此,融入机制首先应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对高校教师和企业导师进行具体要求、设立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规范奖惩文件,从合作根源上形成制度框架,彼此进行约束;其次,校企联合建立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完成双方教师在教学课堂、创新工场、创客基地中的角色定位,以教师引领为主导,学生大学四年全程参与的形式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实践等活动;最后,坚持打造精品化的师资培训体系,校企双方打开大门,不定期开展企业实践交流活动和高校学术活动,双方人员共同学习,互动交流,形成较好的学术氛围,有效促进教师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四)构建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是简单地开设几门课程,而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创新创业课程群,根据课程群制定教学目的和课程要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与课程本身的达成度。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可建立模块化课程群,包括创新创业专属课程群和专业融入型课程群、创新实践型课程群、创业训练型课程群。该课程群是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按照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前后顺序、应用程度,将课程进行分拣、划分、组合及重新设计,形成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6]。同时,不断改革学时与学分要求,以创新创业为标准,加大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增加创新创业学时,保障创新创业学分,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最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以创新创业为内涵,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立体融合式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能够将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与企业需求完全对接,进而达到校企双方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秦乐乐,于乃文,杜洪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6(21):81-83.

[2]崔益虎,郭万牛,陈同扬.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模式及其拓展[J].教育探索,2016(12):61-64.

[3]王应密,等.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培养创新人才——华南理工大学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4):13-17.

[4]陈骏.双创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N].光明日报,2016-04-13.

[5]葛继平,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能力[J].现代教育管理,2012(11):89-91.

[6]姜慧,等.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7-31.

作者:吕博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