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论文

时间:2022-04-05 09:40:14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论文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

著名人力资源专家王通讯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人才结构,但人才结构对产业结构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从"潜人才"到"显人才",需要一个脱颖期。要抓住人才创新的火花,坚持不懈地培养。自从我国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之后,创新型人才便成为新时期的领军人物,尤其是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引航作用不可替代。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不可低估。随着世界经济的升级和发展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将人才培养确定为国家战略,依靠人才全力打造国家的"软实力"。从传统的单一操作技能向高科技含量、复合技能转变,要求大学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一)一般职业能力

所谓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学习能力、文字及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等。另外,任何一个行业的工作都具有社会性,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也都必不可少。

(二)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通常是指一个社会人在进行工作时所必备的"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四点: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对数学、测量方法、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操作运用能力。

2.方法能力,包括收集和筛选信息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独立决策与实施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社会评价的承受力。

3.社会能力,是指团队协作能力、交往与沟通能力。

4.个人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等。

二、外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了提高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中国进一步实施了"走出去"的战略。同时,国外投资和企业也不断涌入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一方面,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新格局,客观上为外语专业毕业生创造了就业岗位和机遇。另一方面,这种形势也对外语专业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外语专业大学生应该努力获得以下几种能力。

(一)外语能力

外语能力是外语专业毕业生从事涉外特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是支持他们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是非外语专业毕业生所没有的能力。外语专业学习周期长,见效慢,要形成外语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所以,尽管非外语专业出身的人也能掌握一门外语的一般表达,但进入专业领域工作,就需要准确而得体的表述,非外语专业人员无法从容应对。例如,同样是处理服务外包领域的信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处理与技术有关的部分工作,而日语专业毕业生则能经过技术培训和指导做对日软件测试、客服等准确的业务信息处理工作。

(二)创新能力

外语专业毕业生从事的特定岗位工作不是只要外语优秀就能干好。虽然除了非常尖端的高科技等领域,一般行业大多都有外语专业毕业生可以做的工作,但是要长期在某一岗位工作,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是无法真正胜任的,更谈不上发展。

(三)学习能力

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跨界的工作,只有具备了快速学习、迅速更新知识、迅速迁移所学知识到新的工作领域的能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突飞猛进的行业、科技的进步。

三、外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第一课堂重点培养专业技能,是职场上直接表现出来的显性技能,而职场上需要的综合基础能力不是只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些岗位的职业能力,而是普适所有职业的一般基础职业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仅靠课堂学习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在第二课堂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历练,潜移默化培养。在具体职业活动中,随时随地需要综合职业能力支撑专业能力的发挥,这样才能完成复杂而具体的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和模式最好的设计就是模拟职场活动。

(二)第二课堂的设计

1.结合专业特点通过组织外文歌曲比赛、外语演讲比赛、外语作文比赛、外语书法比赛、外语知识大赛、影视配音、外文辩论大赛、翻译比赛等专业比赛和举办外语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2.紧贴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外国社会文化、风土人情资料,组成不同的外语兴趣活动小组,制作、展示课件或短片;参与外语教师的学术讲座和学术研究;参加外语角活动,与外教直接沟通交流;参加诸如模拟联合国、达沃斯、商务谈判等工作情景的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学习半径,丰富学习内容,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3.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二课堂活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1)按语言基础和能力分组可以打破学年组限制,重点关注语言基础和语言能力来进行分组。不同年级混同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如真实公司一样,如何与新人和比自己先入公司的前辈打交道;语言能力相当的学生在一组做相同的活动,可以提高活动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每期活动目标也要随着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不然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和动力。

(2)尊重学生个人意愿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点,老师不可以为了活动的目的而刻意安排学生参加哪类活动,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活动兴趣,适得其反,达不到活动的目的。

(3)结合职业走向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能力,活动项目从策划设计、角色分工到组织协调、活动安排、跟踪、结果总结都要师生共同参与。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总结点评,专家组评议,并当场反馈给学生。

四、第二课堂活动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可以完成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完整塑造。首先需要学生们积极参与,既要合理分工又要通力合作。这个过程着重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计划性以及系统思考能力、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集体攻关获得,教师只需适时给以引导。学生没有依赖,就会变得主动,这就实现了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寻求知识方向的转变,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同步提升。学生通过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拓展和强化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使其内在潜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外语文化节活动,自己解决演出服装、创作剧本、音响设备、场地、舞台设计和布置、模拟资料的编排、角色的分工、课件的制作、现场录制、后期制作等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活动,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协调沟通配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与职场活动很相似,能有效地提升进入职场后解决各种难题必需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外语专业基本功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五、结语

社会变化愈来愈快,为了生存和发展,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换职业和岗位,专业未必能支持每个人一辈子。但是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诸如此类的职业能力可以支撑每一个大学生坚实地走好人生第一步,从容过好一生。改变教育观,重视第二课堂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精心设计组织好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师都该认真思考、学习的课题。尤其是外语专业的教师,再也不能只抱着教材或依赖课件,照本宣科地忙于第一课堂的传统教学,只教语言知识,不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了。要拿出精力研究学生毕业后需要哪些综合知识和能力,下大功夫组织学生实实在在地开展好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有效融合第一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丛惠媛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