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探索

时间:2022-02-28 08:52:17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探索

【摘要】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专业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工科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但由于各方面复杂原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相对比较缺乏。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前提,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应从自身意识上重视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地方本科院校也应从自身条件和优势出发,制定出有地方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1前言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指教师在实施以生产实践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时应必备的特有素质和能力的总称,具体表现为工程教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工程思维能力等[1]。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培养水平的高低,是检验素质教育成效的关键[2],是工科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工科专业教师具备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利用地方本科院校一切条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有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强烈的工程意识、熟练的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缺乏的原因

近几年,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速度迅猛,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引进大量工科专业青年博士、硕士,使得工科专业青年教师比例不断攀升,但大部分工科专业青年教师虽有突出的学术研究表现,却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在指导学生实验、实训、实习或毕业设计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客观分析导致此现象的原因大致有:

2.1工科专业研究生教育体制倾向于理论研究

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普遍是由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严重脱节,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学校所学理论知识很难满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2]。

2.2教学手段单一

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基本上不来源于师范类专业,或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类教育,更谈不上进行实地教学实践,从而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缺乏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单调,难以引用那些只有在工程实践中才能积累的生动案例[3]。

2.3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在工科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上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或者无法与社会行业技术需求一致,使得工科专业青年教师不能较好地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或者在实践教学中形成的工程实践能力落后于社会行业工程技术实际[4]。

2.4地方本科院校现行的职称评定和教学业绩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全国各地普遍以学术论文的级别、数量,主持项目的级别、资金,作为青年教师晋升职称的主要衡量标准,换句话讲,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匮乏、教学效果不佳,并不直接影响职称晋升。同时,全国各地普遍以教师工作量多少、学生评教成绩、教学改革研究等作为教学业绩考核的主要衡量标准,并未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纳入考核体系,也未对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这些制度的制定都加深了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对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忽视[5-6]。

2.5校企合作实效性不高

不少工科专业青年教师一进校就承担着繁重的专业教学任务,可能自身有迫切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需要,但精力有限,难以兼顾。对企业面言,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的时间短,人员流动大,基本上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技术难题,对企业帮助不大[7]。这些都导致了地方本科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仅仅停留与表面。

3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措施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代表着教育的未来,对他们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解决地方本科院校教育问题的关键[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提出,为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供大好时机,但是,这仍然需要青年教师自身和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视。

3.1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

地方本科院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克服困难自觉进行自我锻炼[9]。工科专业青年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利用有利资源,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指导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旁听优秀教师课程,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报告;积极加入科研团队,跟随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横向、纵向科研项目研究;积极参与企业挂职实践;参加专业相关执业资格考试等措施,切实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

3.2地方本科院校

地方本科院校应进一步深化培养模式改革,鼓励、推动工科专业青年教师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10]。

3.2.1鼓励工科专业青年教师积极承担实践教学工作

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造能力培养为目标,鼓励工科专业青年教师积极承担实验教学、实训教学、生产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工作,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工程,突出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3.2.2鼓励工科专业青年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和项目鼓励工科专业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种课题和项目,积极参与横向课题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应改善科研环境,在校内成立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团队,给予工科专业青年教师有利的学习条件,提高工科专业青年教师申报各种课题、基金项目以及横向课题的成功率。

3.2.3建立老青教师传帮带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发挥老教师治学严谨、责任心强、工程实践经验多的优势,建立老青教师传帮带机制,使青年教师的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3.2.4建立“学校-企业-学校”的三明治式成长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应适当引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讲学、交流,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工科专业青年教师深入企业,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先进技术,拓宽工程研究视野,补充工程实践背景,逐渐形成“学校-企业-学校”的三明治式成长模式[11]。

3.2.5保证校企合作的效应

地方本科院校应定期选派有教学、科研优势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使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在企业得以实现,为企业创收;同时,教师也可将在企业掌握的经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促进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的结合[12-13]。

3.2.6健全激励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应在经费和政策上支持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或对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14]。如可明确要求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后,必须首先完成六个月的企业工程实践锻炼,并做好相应考核;或者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尽量降低实践期间教学、科研工作量不足对教师待遇的影响[15]。

3.2.7规范工程实践锻炼制度

地方本科院校应加大对教师工程实践锻炼的过程管理,严格考察其工程实践计划,并要求其与学校、企业签订工程实践协议书,实现派出单位与接收单位双重管理制度[16]。实践结束后,学校制定详尽的工程实践锻炼考核标准,考察其实践计划完成情况。对能出色完成实践工作,能承担实践基地的技改项目,并取得技术成果的教师,给予表彰;对考核结果不合格者,学校有权对其进行适当处罚[17]。

目前,青年教师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中坚力量,也是地方本科院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提高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基础不太坚定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难题,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和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共同努力。地方本科院校可以为工科专业青年教师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意识而制定有效措施,或创造有利条件;工科专业青年教师也应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到各种工程实践锻炼之中,切实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工科专业教学水平。

作者:徐君飞 单位: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卢艳青,李继怀,王力军.工程实践能力指向与创新能力形成机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44-146.

[2]张景异,黄莉莉.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提高工程实践能力[J].辽宁教育研究,2003,(3):53-54.

[3]张泳.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8):72-74.

[4]李少华.CDIO模式下高职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1):20-21.

[5]孙珺,胡小平,秦华伟.“卓越计划”视域中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1):17-18.

[6]刘卫,刘金岭.地方工科院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究[J].价值工程,2014,(7):253-254.

[7]刘瑞贤.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道路与特点[J].中国高教研究,2008,(2):50-51.

[8]惠晓丽,吉莉,徐鹏.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10,26(12):65-68.

[9]李培根.工程师教育培养该何以卓越[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3-14.

[10]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11]郑秀敏“.三明治”式教学法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4,(2):46-48.

[12]韩如成.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6):77-79.

[13]张雁.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60-61.

[14]韩萌,魏克新.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66-68.

[15]欧阳文.工程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去向与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73-76.

[16]李映霞,郭秀云,李国明.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河北建筑工程学校为例[J].才智,2015,(15):33,36.

[17]李博.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