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和实践

时间:2022-00-00 12:00:00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和实践

[摘要]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服务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与此相应的职业教育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文章分析了“新常态经济”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及这些要求投射于课程改革的应用,结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实践,提出适用于“新常态经济”形势的,面向整个职业生涯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方式,以期有助于“新常态经济”下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课程改革;高职教育

2014年11月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将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我国经济将从主要依靠生产能力的规模扩张,转向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培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在中高速增长阶段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新常态经济下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必将导致其劳动力市场对从事简单操作性劳动的普通工人的需求进一步减少,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大,相应技术岗位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由经济的转型所引发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已经在毕业生的就业方面有所显现。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输出的高职院校的改革不可避免,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进行课程改革至关重要。

1新常态经济下对高职教育要求的转变

1.1新常态经济下“企业”人才需求的转变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关键正从速度向质量转变,企业的投资不再是简单的数量积累,而是要产业升级,这就需要更高、更复杂、更先进的技术支撑。对于化工类的企业,更加绿色化、环保型的产品和工艺,更加自动化的生产设备,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也将成为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了适应市场千变万化的消费要求,现代企业产品生产出现批量少,品质要求多变,品种变化快趋势,甚至很多企业出现跨界发展的趋势。这些变化都对企业员工提出更高要求,培养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事情。

1.2新常态经济下“学生”对教育需求的转变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新常态经济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不必一毕业就承担起家庭的经济重担,可以有更大的空间为自己的未来打算,“工作”不再仅仅等于“挣钱”。2015年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对广东省833名化工类毕业生(毕业1~3年内)的调研表明,高职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首要的考虑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这说明大多数毕业生已经从职业发展的长远眼光看待就业。然而,目前大部分职业教育的培养的目标依然是“从学校到工作”,也就是培养学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一代乃至未来学生对教育的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将培养目标转变为“从学校到生涯”,也就是高职教育要关注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为整个职业生涯奠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这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目前的职教目标主要关注工作要求、雇主要求,而未来的职教要求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

2新常态经济下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法及途径

新的产业结构、新的经济结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既要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要求满足学生对教育的需求的双重任务,改革势在必行。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性的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

2.1面向“学生职业生涯”,建立毕业生资源库,成立毕业生专家组

“真正的职业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非眼前的就业”。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专业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资源库,并从资源库中筛选出具有职业发展代表性的毕业生,成立了教学改革建议和评价专家组。从2005年招生到现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已拥有9届毕业生。毕业生分布在各个行业,分别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其中一些毕业生已成为各单位的骨干,还有部分晋升成为主管、经理,也有一些自主创业,经营着自己的企业。不同的毕业生拥有不同工作经历,而他们的发展历程,正反映学生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历程,他们职业发展中能力的优势和缺陷,恰恰反应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优势和缺陷,以此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的调整,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另外,与其他企业、行业专家相比本专业的毕业生对专业更有感情,更愿意帮助专业发展,也对专业的优、劣势更有体会,更有利于推行适宜专业自身发展的改革。以下即为两位长期合作的毕业生。

2.2应对就业需求变化快的趋势,构建“动态型”课程体系

新常态经济下,企业岗位需求变更更加频繁,技术更新也日益加快,人才专业技术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时,特别考虑了人才需求变化的特点,设置了核心技能课程设置相对稳定,应用型课程灵活可变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为支撑,搭起整体框架,这类型课程称为结构性课程,相对稳定。除此之外的应用型及能力拓展型课程,则可根据区域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当非结构性课程变更时,相对应的结构性核心课程中的知识点也将进行相应的增减,以保证专业技术体系的连续性。动态型课程体系的建立可应对逐渐频繁的就业岗位更替,以及企业的技术升级,充分满足新常态经济下就业结构变化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图1即为“动态型”课程体系设置图,其中外层的课程是为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而增设的,如为适应企业技术升级增加化工自动控制、电工技术基础,为适新常态经济服务业的发展、提升需求,增设选修课程如化工仓储管理、化工产品营销等课程。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

“麦可思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毕业生离职原因排名前三位的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工资福利低、想改变职业或行业。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状况,企业所能提供的同时满足个人发展空间大、工资福利高的岗位或职位,均对综合能力和创新性提出较高要求。培养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性,不仅需要设置综合型、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进。下面以《化工分析》为例介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改进。

3.1工学结合,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综合能力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环境是知识和能力的来源,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十分重要。《仪器分析》课程整合各知识点,根据企业的真实需求设置成相应的项目。如“气相色谱法”的学习中,根据茂名本地企业以石化类为主的特点,归纳形成符合企业真实需要的典型工作任务“气相色谱法测定多环芳烃类混合物的种类及含量”。在这个项目的学习中,首先布置学生去就近的企业参观了解色谱法的分析的方法及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认识学习任务,学习结束后再安排两个半天的时间让学生去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完成样品检测,以“工学交替”的模式完成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学习任务。

3.2项目驱动,抛锚式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抛锚式教学方法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例如《仪器分析》课程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学习中,根据现在水源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问题,以及新闻事件中云南废弃矿山中镉污染当地水源的问题,设置“原子吸收法标准曲线法测定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铅、镉含量”的检验项目,以项目驱动整个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原子吸收测定水中重金属污染物项目中,利用休息时间,让学生亲自去茂名市小东江排污口体验水污染状况,提取污水样品。(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例如利用什么方法去测定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问题。(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1)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2)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3)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此项目中,教师提供一定量的相关资料,包括污水分析案例,重金属测定国家标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使用说明,原子吸收使用演示视频的网址,等等,其余学习过程中需要的资料由学生自行查找取得。(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此案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确定实施方案,按方案进行实际操作,操作错误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正。(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此项目中,教师和企业辅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记录各组学生的表现,并打分。

作者:王春晓 张燕 单位: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文娟,吴晓义.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24(9):30-35.

[2]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信息网,gjxx.edugd.cn/gdhe/gzgzjy/gzyx/rcpyzlbg/2014-02-13/450.html.

[3]孙杏林.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升职教区域服务能力研究[J].职教论坛,2015,17: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