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教学效果的方法提升

时间:2022-11-06 03:03:00

国际法教学效果的方法提升

一、国际法课程概述

1、内容庞杂,包含多个部门法国际交往内容的多样化决定的国际法内容的多样化,具体可以划分为多个部门法,如国际海洋法、国际航空法、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组织法等。各个法律部门的联系小,都有独特的制度和规则,具体表现为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的不同。例如,在国际海洋法中,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调整海洋领域的相关活动;在国际组织领域,有《联合国宪章》等国际公约。这就导致了国际法内容的庞杂。同时,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有些领域的相关制度并不健全,没有权威的法律规范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仅仅是存在一些草案和小范围的条约,这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例如,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多数国家签署的国际条约很少,存在的制度也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2、理论性强,知识点抽象。国际法理论性非常强,在一定程度上,国际法是国际领域法律的法理学。学好国际法的相关知识,如国际法的主体、渊源、条约等诸多概念,是以后学习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基础。国际法调整的国际关系与国家的实践密不可分,而教师和学生接触国际实践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即使可以通过案例稍加弥补,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对于学生来说,国际法的理论太空洞、太抽象,渐渐的便失去了学习兴趣。另外,国际法中存在很多技术性规则,如海洋法中的大陆架划分、领海基线,外层空间法中的遥感卫星轨道等,其所包含的内容原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差距。3、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敏感性。国际法与国际政治密切联系,国家基于一定的政治目发展对外关系,签订相关的国际文件,形成国际法律规范。与其他国内法不同,国际法具有很大的政治敏感性。“纵观国际法的发展历史,无不体现各国自己的政治目的和倾向”②。虽然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全球化趋势越来越迅猛,但不可忽视的是国际法仍然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是为国家政治服务的。所以,在学习国际法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国际政治、国际新闻,引导学生去关心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对国际法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国际法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对国际法重视不够。一直以来,我国法学教育实践中都偏重于国内法的教学,偏重于培养国内法人才,而对国际法的重视不够,使国际法虽披着专业必修课的外衣,却少有其应有的待遇。国际法课程一般在法学本科阶段的第三年开设,学分和课时都不多,另外,“国际法相关课程,如国际关系学、国际贸易规则等都没有单独作为课程开设,这导致学生在理解国际法相关知识上存在不足”③。国际法教育的不重视,会导致国际法领域人才的缺乏,比如知悉并能正确运用WTO法和欧盟法的人很少,这便导致解决国际事务和国际纠纷的能力的不足,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纠纷势必越来越多,这无疑会中国的国家利益与长足发展。

2、教学方法陈旧并单一。传统的法学教育中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即单纯的老师课堂教授的方法,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缺乏批判性的思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广受批评,因为其导致了“教”与“学”的分离,“教学”本应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虽然教师的“教”是任何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其传输基础的知识,构建了知识框架,但是,没有学生的“学”,没有能动的将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分析、解决国际法实践中,则不能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当然,不可否认,有些院校在国际法教学尝试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和诊所式教学,但效果并不是很好。例如,案例教学中案例陈旧的现象很多,仅仅分析经典案例是不够的,还需跟上时代步伐,选取紧跟时事、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互动式教学中存在讨论不积极、教师主导等问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诊所式教学时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国际法案例和事务有限,学生和教师接触的机会都很少”④,这种方法运用在中国的国际法教学中不是很合适。

三、提高国际法教学效果的方法

1、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是运用电脑或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把传统的板书内容搬到课件上,加入图片、声音、表格、动画、视频等,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课件教学更加直观,内容形式丰富,效率高,可复制,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了多媒体课件,教师也要精心备课,不能完全按着课件讲授,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相反,教师要更加精心的备课,不能完全照搬书本制作课件,要丰富课件内容,依据不同内容加入图表、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例如,在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承认问题”时,播放1945年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加以佐证;在学习领海基线和海洋各个海域的划分时,加入领海基线和各海域划分的图片;在学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时,列出表格比较分析各方法的利弊;在学习“国际法发展和原则”时,可通过《外交风云》介绍新中国的建交过程、国际法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法学专业课程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与单纯的讲授式教学相比,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国际法的相关知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通过分析案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分析理解知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案例教学法必须选取适当的案例并运用正确的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案例的选取方面,要结合课程内容,选择典型的国际法成案,并密切关注国际法院的案例审判,随时更新案例集。国际法中的典型成案,已经经过推敲,有针对性和代表性,比例,在学习“政府继承”时,选取湖广铁路案和光华寮案,分析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继承问题。但是,典型成案有其时代性特征,不能适应发展的国际法,需要不断更新,“可以结合国际法院审判和国际时事,分析新近的案例,丰富案例集”⑤。例如,在学习“引渡和庇护”时,结合斯诺登案和刘强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方法运用上,案例的介绍尽量采取简练的语言,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介绍原则、规则由来的案例,可以以教师为主导,如“交易号”案,而分析型案例则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如卓长仁劫机案等。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老师不要做过多提示,以免禁锢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或称互动式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特别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讨论式教学一般是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老师提出待讨论的案例或问题,在学生之间讨论,各抒己见,以完善对国际法的理解。国际法中有很多法律规定并不完善,在适用时难免产生争议,这些争议都有讨论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讨论式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讨论内容的选取和讨论方式的选择。在内容的选取上,可以选择有争议的理论问题、案例和国际热点问题。在问题的确定上应以教师确定为主,学生确定为辅。在学生刚接触国际法时,由教师确定讨论内容,随着课程的开展,教师推荐给学生学习网站和书目,可以由学生推荐讨论内容,这更能引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如,在学习“国际海洋法”时,可以选取北海大陆架案和中日钓鱼岛问题加以讨论,分析中日关于大陆架划分的原则,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历史和合理的解决方式等;在学习“国际法主体”时,可以提出“个人是否是国际法主体”这一争议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习“自卫权”时,可结合美国的先发制人的战略方针,还可以结合利比亚内战来分析北约、安理会和自卫权之间的关系。在方法选取上,讨论式教学可以由教师主导或由学生主导,可以课上讨论,也可以开设专门的讨论课。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课上讨论一般由教师主导,而课堂外的讨论课,最好由学生主导,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组织能力和思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做好辅助引导,防止学生跑题。在组织形式上,讨论式教学可以通过讨论式和对抗式的方式开展。开设专门讨论课的情况下,无论选取哪种讨论方式,老师都应该在讨论课的前3周或是更早的时间,告知学生讨论的内容,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讨论式是将一个讨论组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每个小组轮流由代表发展,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提问、质疑;对抗式是将一个讨论组分成两个小组,针对有争议问题,各持一方观点,组织材料展开讨论。

4、国际新闻引入教学

国际法主要调整的是国际关系,学好国际法离不开国际关系的关注,而国际新闻是了解国际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学习国际法要对国际新闻密切关注。由于国际法是法学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国际领域的法律,很多同学对一些重要国际关系、国际历史知之甚少,对国际关系感兴趣就更少了,因此,有必要将国际新闻引入教学,培养学生对国际法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国际新闻引入教学的方式很多,笔者主要采取以学生为主的“说新闻”和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时引入新闻两种方式。以学生为主的“说新闻”,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依据教学周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次上课之前由一组学生介绍最近一周或更久的重要国际新闻,并可对部分新闻加以分析和评价,形式可以利用视频、课件等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新闻材料,进行编辑,并组织语言介绍给其他同学,达到了互利共赢。当然,在“说新闻”之初,可能存在选择新闻不适当,方式不妥当,时间把握不好等情况,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同时,教师在讲课时要随时联系实际,引入新闻。例如,在学习“领土争端”时,引入中日钓鱼岛争端、黄岩岛领土争端等;在学习“战争与武装冲突法”时,引入叙利亚内战、埃及局势问题;在学习“国际组织”时,加以介绍APEC、上海合作组织、欧盟、东盟,以及“10+1”、“10+3”框架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

作者:杨馨淼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