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

时间:2022-07-27 09:03:20

网络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

摘要:高校网络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网络技术应用、聆听讨论、询问解答、网上和网下的沟通服务、信息收集整理。网络应用职能包括网络自觉意识、网络技术水平、信息甄别能力和网上沟通意识。网络辅导咨询和网络舆论危机管控的职能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网络辅导和咨询、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提高处理突发与紧急事务工作、加强基于网络舆论危机的管控职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环境文化、网络文化和大学生学风道德建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职能包括建立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健康疏导网站、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展网络心理辅导工作,以及提升心理健康辅导员专业素质和心理生态干预能力,加强网络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网络道德与网络法规素质教育,学习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提升对大学生主体网络行为的规范与引导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校网络辅导员;职业能力;优化路径

网络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使新兴媒体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和新平台。高校网络辅导员作为一种新兴职业,相对于目前的学生数量来说,专职从事的人很少,真正做到介入学生网络空间的人员更少,这一严峻现状给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网络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和更具体的发展目标。因此,应选拔和培养一批不仅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能掌握基本的网络技能,熟练使用各种教育软件,思想敏锐、业务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和管理人才,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网络管理员和评论员队伍,形成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主体网络场域建设的骨干力量。[1]可以说,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和运用是对当前高校网络辅导员工作手段、渠道、模式的一种辅助、改革和完善,这也对网络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

一、网络应用职能

1.增强网络自觉意识。做好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正确看待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善于利用网络,充分发挥积极正面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入思想道德教育中,同时也要善于将网络附带的不良倾向和不良信息作为反面教材应用于思想道德教育。因此,高校网络辅导员应强化自身的网络自觉意识,及时关注网络空间中的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发展动态,占领和拓展辐射性极强的网络空间阵地。2.提升网络应用技术水平。为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网络辅导员应学习和掌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常用的网络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如网页设计和制作技术、教学软件和辅导教学技术、网站维护、管理和建设技术等。这对于融入大学生网民的内心世界和网络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实现科学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至关重要。3.提升信息甄别能力。高校网络辅导员不仅要具有上网能力和简单的网络操作技术,还要具有获取信息、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包括在信息多元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网络社会中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技能和对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和使用的能力。高校网络辅导员具备的信息素质和信息甄别能力越高,就越有利于在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工作中掌握主动权、发言权和导向权。4.强化网上沟通意识。高校网络辅导员可以加强与大学生网民的交流、沟通与互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网上各种错误观点和言论予以批驳,同时,可以在网上形成正确和强势的舆论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舆情引领和平衡。

二、网络辅导咨询和网络舆论危机管控职能

1.增强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高校网络辅导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决定着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高校网络辅导员需要认真学习基本政治理论,培养一定的政治素质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自觉增强其专业理论素质,同时,高校应定期组织开展对辅导员网络应用技术的培训,以便在面对浩瀚如海的网络信息和盘根错节的价值判断难题时能分清立场、辨别对错,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发问时能从容回答,从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2.提升网络咨询和辅导等工作艺术。高校网络辅导员要灵活掌握和运用网络平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提升网络辅导和咨询等工作艺术。因此,高校网络辅导员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采用多样的交流方式,或谆谆教导,或理性分析,或以情动人,来增强师生感情互动。只有注重和掌握思政工作的艺术性,才能说透道理和排除疑惑。3.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提高处理突发与紧急事务的工作职能。网络是辅导员教育工作在网络领域的有效延伸和补充,高校网络辅导员应创造和完善多层次的交流沟通渠道,深入学生群体,接触和掌握学生内心及其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具体的实际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推广宣传学校的主题教育和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网民对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理解、吸收和内化,充分实现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预防和检测功能,提升其应对和处理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工作能力,为开展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和保障基础。4.加强基于网络的舆论危机管控职能。网络的开放性、超时空性和交融性,既使得五彩纷呈、形色各异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在网络空间中激荡、碰撞和交融,也导致各种潜在的隐藏的利益争端和矛盾冲突等不稳定因素通过网络而加速其传播。因此,高校网络辅导员要开展网络舆论动态的调查工作,做好网上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的网络思想状况及其发展动态。通过及时发表权威信息来化解或弱化舆论危机的发展,加大网络空间和载体对主旋律的宣传力度,形成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长效机制,做好基于网络的舆论危机和风险的管理控制工作,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

三、校园网络文化和学风建设职能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特性和网络传播的规律特点,创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平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文化高地。[2]因此,高校网络辅导员在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时既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又要想方设法在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网民之间确立一种价值关联,在促使教育内容尊重和植根于当前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提升其客观性和可信度,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和网络辐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赢得大学生的吸引力、注意力和归属感。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其权威性、指导性和保障性等理论特性与网络新媒体等具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和辐射面广等传播规律和特性结合起来,搭建社会倡导性价值规范的网络宣讲和传播平台,发挥网络传媒的通力宣传和渗透辐射功能,高校网络辅导员要为大学生网民群体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有效的校园网络互动平台,使社会主义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占领校园网络文化高地,建设目标明确、队伍优良、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群,建立引领大学生形成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和谐校园网络文化。2.加强大学生学风道德建设的职能。高校网络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教职人员,对大学生学术和学风的养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在网络环境下,高校网络辅导员必须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优良学风,遏制学术失范现象,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学术和学风道德建设服务。

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职能

网络在提升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对人的道德和心理层面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对于大学生群体显得尤为重要。1.建立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健康网站,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高校应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门户网站,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与心理咨询师加入到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之中,提高校园网页界面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各个学院的院系也可考虑在网站上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努力实现各网站或主页之间的互联,逐步形成一个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交网络体系。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手段开展心理健康常识教育、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及时化解心理危机,使其投入正常的生活学习中;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搭建交流平台,开设网上咨询热线,通过互动交流,广泛开展团体辅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辅导;开发利用丰富的网络软件资源,运用心理测评软件对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进行心理问题筛查,开展心理模拟训练帮助大学生网络行为主体调节和消除心理障碍,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2.提升心理辅导员素质,加强网络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掌握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知识与技能的辅导员管理队伍,这也是构筑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同时,高校网络辅导员要关心和引导高校心理健康辅导团体的健康成长,要定期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进行网络知识、心理知识培训,使他们既掌握网络心理辅导的技能、规律和工作策略,又能掌握计算机理论并能熟练操作,以便能更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唯有如此,才能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阵地、话语权和主导权。

参考文献:

[1]张元.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依据、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2]张元,等.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4,(4).

作者:金芙蓉 张元 单位:淮海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