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师资培训的构建

时间:2022-07-16 03:33:06

论高职院校师资培训的构建

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能力开发策略

1.专业提升策略。如果学院从企业引进一个工程师而没有为其提供一个保值的环境,3-5年后他所拥有的专业能力已经达不到企业的需求,他所教给学生的自然也不是最新、最符合企业需求的知识和技能。而南洋理工学院的“专能提升”正是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研发和教学能力、增强学院对校外优秀人才吸引力的关键策略,其最主要的措施是搭建了一个可以吸引校外优秀人才和企业项目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教学工厂”,或者更进一步的说是在“教学工厂”模式上形成的将核心教学课程与研发项目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技中心”。在这个平台上,教师担任“教学工厂”经理或项目工程师,通过学院或个人的人脉引入适合的企业项目,利用学院和企业共同提供的资源来完成项目。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企业得到满意的项目结果,学院收获更加密切的校企关系、良好的口碑和创收效益,学生接触到企业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通过承接不同的企业项目由进入学院前只为一家企业工作变成为多家企业工作,接触的行业信息更新、得到的专能提升机会更多、个人的企业人脉更广,也更容易得到行业的认可,其市场价值不断增值,得到更多升职、加薪和承接企业项目的机会。此外,南洋理工学院还通过提供专业进修、承担挑战性的工作、对外咨询服务、海外授课等工作机会来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2.综合能力拓展策略。南洋理工学院运用无界化的理念通过教师的轮岗调职、工作轮调、工作交换计划、跨职能多元学科小组、经验分享等形式营造了一个多元机会和职业无限可能性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在提升专能的基础之上,接触了解更多的专业领域,拓展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和职业基础,使教师在应对专业调整和岗位变更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无界化理念下的轮岗调职、工作轮调、工作交换计划也加强了学校内部人员的流动、有效增进了不同部门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为创建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提供了条件。

3.能力转向策略。这是南洋理工学院一个富有战略性、变革性的创新,是其在应对市场需求变迁所带来的专业调整挑战而采取的一项人力资源能力开发策略。其核心内容是将教师现有的专业方向转移到一个新的、相近的专业方向,适应新科技、新专业、新岗位的需求,并在原有专能基础之上获得新的市场价值,简单说就是转变教师的专业方向或工作岗位。能力转向是对现有师资潜力的充分开发,有效解决了新科技、新专业师资人才不足与老专业师资闲置之间的矛盾,避免教师与学院专业发展相脱节的现象,实现了教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南洋理工学院能力转向策略的实施包括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学院所主导的应对新科技出现而进行专业调整时所实施的“团队能力转向”。在这个过程中南洋理工学院通过企业项目合作、行业资讯等途径获取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在市场需求产生前启动相近专业的教师团队能力转向,将种子教师送入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对新科技、新领域进行共同开发,同时发挥种子教师的辐射作用,以经验分享、专能培训、参与“教学工厂”项目开发等方式使其他相近专业教师根据需求达到初步了解、胜任教学、胜任项目开发的不同层次,实现团队能力转向的目标,“超前”为专业调整做好师资准备;第二个层面是由学院辅助的应对教师岗位或专业转变时所实施的“个人能力转向”。学院提供时间和资金的支持,通过内部岗位培训、学位进修、企业实习等方式使教师先具备新岗位的基础知识,再以参与项目开发等方式为其提供实际的工作,积累足够的经验后,转到相关的学系或岗位,使教师在原有专能基础之上获得新的市场价值,实现了个人能力转向和持续发展。“专能提升”“综合能力拓展”和“能力转向”共同构成了南洋理工学院人力资源能力开发的良性循环,并通过倡导“无货架寿命”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提供无限可能、多元机会的人力资源培育环境,使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师自然地融入这个循环之中,并收获了自身市场价值的不断增值和个人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南洋理工学院能力开发策略对构建师资培训体系的启示

目前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对高素质、高技能教师的需求极大,但由于缺乏系统、长效的培养体系,促进教师成长的职后培训往往是间歇性、短暂性与间接性的,起不到持续提升教师能力与素质的目的。[1]因此,南洋理工学院的人力资源能力开发策略对构建师资培训体系,实施系统的教师能力开发具有重要启示。

(一)转变师资培训理念,搭建师资培训的制度平台和管理平台

1.转变师资培训理念,实现学院和教师个人发展的“双赢”。师资培训理念的转变,是需要学校和教师双向进行的。学校首先要建立“人本”的师资培训理念,关注每个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改变原有阶段性、间歇性、侧重性的培训模式,为教师创设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螺旋式上升的培训体系和清晰的、长效的系统性成长路径;其次,学校要强化超前创新的师资培训理念,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升级和调整的讯息,超前引导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升级和转向培训,为专业未来发展储备师资;再次,学校要深化校企合作理念,大力推行科技服务与开发,参与或承接企业的科研项目,每个学系可设自己的业务发展部,为企业或学校开发项目,不仅要满足企业现实的需要,而且要走在企业的前面,超前研究,超前培训。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中要有危机感、要关注自身的“货架寿命”和市场价值,感知行业技术发展对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压力,不因年龄大小始终保持学习提升的主动性,尤其是要改变原有“只关注校内课程教学”的半封闭的工作状态,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开展研修锻炼,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检验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专业能力、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其次,教师要借鉴南洋理工学院“无界化”的理念,勇于突破原有单一的工作领域,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跨学系项目合作、校内轮岗、承担挑战性工作任务等机会拓展自身的业务领域,挖掘潜能、丰富教育管理经验,让工作思路和理念更加开阔。2.加强整体设计,搭建覆盖新进教师入职培训、在职培养、提升的各项制度平台,用制度保证培训管理和培训结果的应用。教师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规范科学的培训机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创新制定重点制度,如制定教师执教资格准入制度和教育素质评价制度,严把教师授课准入关和教学质量关,对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进行回炉式培养;建立师资梯队系统培养制度,优化师资队伍梯队结构、提升培养层次,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建立教师持续发展培训制度,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完善企业实践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教师企业实践效果。3.要统筹规划,全面安排,落实责任,搭建师资培训的管理平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和二级学系教师培训办公室的两级管理体系,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制定教师培训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对培训机构进行调研、筛选、衔接,进行经费、人员管理等。[2]建立师资培训网络信息库和教师发展档案,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成果后续应用均应在信息平台完成相关记录,形成教师培训信息库,实现培训成效考核、备案、积累、分享和统计的信息化管理。

(二)建立多元互通的师资培训体系,为教师能力开发提供支持

1.建立校本培训体系。以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大力建设面向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体系,聘用校内外专家和外派培训返校教师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分类别、有目标的组织实施校内培训,培训内容采用课程化和专题化,将校本培训体系打造成一个促进全体教师能力持续发展的培训平台。2.完善企业实践研修培训体系。学校应建立顶岗研修、兼职研修、项目合作研修相结合的教师企业实践研修体系,鼓励教师以教学项目合作的形式开展企业实践研修。教师在研修企业可扮演多个角色,既充当项目或业务的管理员及客户联系人,要为客户负责,又充当培训员、导师、监督管理员,要为学生和学校负责。[3]同时,深化与企业合作,共建教师企业培训基地,建立校企共享的培训、研究平台。3.组织海外研修培训体系。拓展海外培训项目,优化培训资源,注重项目的对口性和延续性,针对不同层次教师,采用长期研修和短期培训等不同方式派遣教师到海外合作院校、企业和机构研修培训,提高专业教师海外培训的比例和质量。4.实施科研培训体系。重视科研活动对提升教师能力的促进作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奖励政策,鼓励教师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科研活动,通过营造搞科研、搞发明、申请专利的学术环境和研究氛围,提升教师综合能力。5.开展其它补充性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短期专业培训、单科进修、国内访问学者进修、职业资格培训、政府挂职锻炼、参与社会服务等培训方式,丰富师资培训的途径和体系。

(三)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开发

在多元互通师资培训体系中,学校可根据发展的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对教师分类别、分层次进行专能提升、综合能力拓展、能力转向的专业能力开发。1.专能提升的能力开发对象为新进教师、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这部分教师的特点是专业领域与学院目前所开设、正在建设的专业需求相一致。美国学者Berliner曾将教师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教师、业务精干教师和专家教师[4],学校可根据其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分层次专能培训,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2.综合能力拓展的能力开发对象为全体教师。在教师有了“一专”之后,学校开始培养教师的“多能”,通过教师的岗位轮替、工作交换计划、经验分享等形式让教师接触了解更多的专业领域,扩展视野,更全面地锻炼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对其他岗位工作的理解和认同,提高每一个岗位工作的“可替代性”,为学校工作安排提高了灵活度。3.能力转向的能力开发对象为因专业升级或专业调整而专业不对口的教师。学校可根据专业发展布局,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教师通过相近专业单项课程进修、学历学位进修、校内专业培训等途径,实现教师的专业能力转向,解决专业升级师资人才不足与调整专业师资闲置之间的矛盾,实现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师资培训体系构建是个长期、缜密、系统的过程,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人力开发策略,逐步探索完善本校的师资培训体系,为教师的成长和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

本文作者:王耀辉工作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