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倡导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25 02:58:00

新课标理念倡导管理论文

摘要:当前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反思传统的教育方式,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讲解占居主要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将严重受到压抑。对照新的课程标准,我们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理念来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课堂提问,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逐步把学生引入通向成功的轨道。

关键词:尊重、平等、关爱、民主

当前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反思传统的教育方式,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讲解占居主要地位。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以优美的开场白到精彩的过渡语,再到完美的结束语几乎设计得无可挑剔。每一步骤,每个问题都是教师预先设置的,教师的学习方式和思路代替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路若与教师的设想不一致,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将严重受到压抑,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日常教学更不用说了。对照新的课程标准,我们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理念来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课堂提问,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逐步把学生引入通向成功的轨道。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话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特别在当前全面实施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关键时刻,更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来倡导尊重学生。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比如有些教师在上课前,先用幽默的语言与学生沟通,记得有位姓“于”的著名特级教师在上公开课前,先让学生猜猜老师姓什么?在学生七嘴八舌中,老师即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于”字,然后问学生用什么办法来记住老师的姓呢?学生一下子嚷开了,有的说:“二横加钩‘于’”,有的说:“于是的‘于’”,有的说:“干钩‘于’”。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这样做便利于教学,会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的教师十分注重开课和结束时的师生问候。如:“初次见面,请同学们多多关照。”学生们也会有礼貌地对答:“初次见面,请老师多多关照。”又如上课结束时,有的老师说:“请同学们好好休息”,学生随即说:“请老师好好休息。”这是多么融洽的师生关系啊!学生和教师互相促进和激励着,相互间感受着亲切和自然。有些教师在备课时设置了许多问题在课上一个接一个地向学生发问,变满堂讲为满堂问。这样的课不仅上得琐碎,而且失去了思考价值。结果导致教师问得辛苦,学生学得厌倦,效果很不理想。还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扩展的空间,这样固然不错,可真正能把这有限的时间用的充分、充实能有几位呢?这节语文教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在有限的时间内,始终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合作学习,每个教学环节不忘尊重学生,不忘面向全体。每个学生发言后,他总要道一声“很好”和“不错”,而且是那么地自然,那么地真诚,仿佛是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学生也在这民主和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了熏陶,放心大胆地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领悟,不断探究,不断创造,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从这位教师朴素的穿着也看得出他始终把学生放在主要地位,绝不喧宾夺主。老师站在学生的前面是位指导者,站在学生的后面是位组织者,站在学生的旁边是位欣赏者,站在学生的中间就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朋友。教者之所以能这么做,主要是它没有让自己居高临下地看学生,而是蹲着看学生。只有蹲下来看学生,才能走近学生,才能尊重学生的地位,才能发现学生长大了,才能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从而为学生创建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教者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领悟,不断探究,不断创造。学生才会不断提高和发展。尤其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到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受新知识。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显得丰满,充满活力。

二、尊重学生的发言

尊重学生的发言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学生是一个有完整人格的人,而不是单单的受教育者,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尊严。现代师生关系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既是授受关系,又是一种人际关系。因此,尊重学生的发言和提问,也是教师应有的职责。

“学贵在于疑”,学生不会质疑,哪来思考、探究、创新。现代教学理念就是要提倡学生多提问(无论是学习上的,生活中的,法律的,还是道德的等等),课前设疑,课中质疑,课后解疑,逐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发言和提问,教师答不上来再不是什么尴尬事,因为师生是学习的伙伴,合作的朋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你问我答,我问你答,课上解决不了课后解决,课内解决不了课外解决。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实验也证明了不同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过程及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课堂上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学生才会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课堂气氛的活跃会带动学生思维的活跃,反过来激励教师的情绪,更会带动课堂效益的提高。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当我们对不发言的学生厉声训斥的时候,当我们惩罚答不上问题的学生站着的时候,我们又如何去教育学生尊重别人、宽待他人呢?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处处不忘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也会通过课堂上的耳濡目染逐步学会尊重别人。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差异。有的学生内向、爱静;有的学生外向好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能强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按照老师的意愿行事。例如:开展班队活动,我们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多听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按学生意愿来组织安排活动。这样做,学生才会感兴趣,活动才会有意义。记得我在任高中年级班主任时,就卫生和纪律展开过一次大讨论,并开展了“听课”,“辩论”,“主题班会”,“誓师大会”等多种活动形式,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热心班级管理的兴趣,最终实现了学生的自觉管理。

学生的学习也可个别对待,不同基础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背诵名篇佳作,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完全可以全文背诵,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放低些要求,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又如布置作业,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或自选作业。这节语文教学课,教师让同学们来给黑板上的作文找错、打分和发表评语。我们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观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教师针对这些观点灵活的做出评价。这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从不同层面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优等的学生有发挥的余地,让后进学生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新课标”的理念重在学习的过程,不在于学习结果。学生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就是成功了。

四、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赏识和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对学生尊重的表现。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我曾听一位教师上课,在课上他请一位学生读书,这位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差,一段文字读得咯咯噔噔显得非常吃力。他耐心地听学生读完后,不但没有指责学生,反而用温和的语气说:“这位同学读得很认真,很辛苦,他能坚持把文章读完,大家给点掌声鼓励一下。”这评价既不伤害学生,又给了学生自信。这有多可贵啊!有的教师可能会很不满意地指责学生:“回家为什么不好好读书?读得这么差劲,下次要好好努力啊!”也许学生就在这指责声中失去了自信。著名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个班分成两队,并告诉任课教师其中一队学生将来可能发展潜力巨大。8个月后的测验结果表明:这一队学生的确像教师所期待的那样,智商有所提高,适应能力、求知欲也有提高。这结果意味着,在教师同寄以期望的学生相处时,对他们与对别人的态度不同,致使自己的期待微妙地传给学生。这个实验就是有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信念、成见和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我们习惯的一句评语,也许轻易使学生走向成功,也许轻易使学生走向失败。现在学习“新课标”以后,老师们都应转变教学观念,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特别是课堂评价语更应体现尊重学生的人格。如“你很会读书!”,“你的感悟能力很强!”,“你提的问题十分有价值!”,“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老师也没想到。”......这些语言虽然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在意,它能增强学生自信,鼓舞学生斗志,激发学生潜能,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长期如此,对学生终身受益。

每个学生身上或多或少蕴藏着闪光点,问题在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平时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叹息。不要遇到问题总是怪罪于学生,怪学生懒惰,怪学生脑子笨,怪学生缺乏家庭教育......教者应多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学生的优点,人无全才,不必要求太高,应扬长避短,多加培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争取使他们人人成才。

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教师事事处处要尊重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站在学生中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竖起通往成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