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下测量学教学改革探究

时间:2022-12-23 02:56:41

专业市场下测量学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测量学是工科院校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测量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很多专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工科院校的测量学知识,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生源、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现实情况和市场行情,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提升、教学方式的改变,优化资源配置,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化教学,充分利用各民族学生的特点,进行民族生间混合交叉安排教学,一方面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增进同学们之间情谊。

关键词:测绘数据;应用服务;信息时代;地形图;专题地图数据

随着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之一,带动并促进了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土木建筑等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向社会输送应用型创新工程技术人才的高校,对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及其实践环节的设置显得异常重要。大量工科类高校均加大了各种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和该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力度,以期提供更完善的学习条件[1-15]。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测量学》的高校有400余所[16-17]。设置《测量学》的非测绘类专业主要有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城乡规划、工程造价、交通工程、环境工程、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给排水工程等工科类。测量这门古老的学科,有其传统的经典理论和方法[18-20]。但近年来,以“3S”为标志的现代测绘技术,迅速发展和对工程应用领域的深入,给《测量学》课程的教学,特别是非测绘类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即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日益凸显其不足和滞后。

1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当前教学现状

目前根据市场调研、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非测绘专业设测量学教学内容主要讲授绪论、地面点的测量原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等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没有针对具体专业进行量身定做相应的教学内容,已与当前专业市场发展不相匹配,严重滞后。2)针对不同层次基础的教学班级没有高效的教学方法。3)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不够合理,与专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实践场地不规整,实验设备老旧、数量少。4)有限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多、教学质量要求高的问题。5)教、学、做、企一体化教学不足,急需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6)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不匹配、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的不协调。7)班级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层次性明显。为了有效地开展测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选择土木、建筑、采矿和地质4个专业为研究对象,为每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和调查,设立相同的研究内容和调查项目,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样本选择和调查,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各专业发展现状,广泛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国内外相似高校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调查调研过程中选取不同层次的企业、不同层级的学生作为个案研究,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2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

借鉴相似环境高校的课程建设,建立能满足适合当前情况下行业发展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精简知识点、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顺序,摈弃传统脱节的知识点,增加新的测绘知识点和测绘技术,以工程案例为导向,进行模块化教学、掌握基础模块知识,加强专业测量知识,阶梯式拓展现代测绘技能,建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学,提高实践部分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优化资源配置,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采用混排方式,让各位老师都参与到测量学课程中来,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采用交叉阶梯式分组方法,让基础好的同学成为第二辅导教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优化校园场地,建立实验模型,明确实验目的。减少传统仪器使用,增强测绘新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2.1教学内容改革。通过不同的企业进行现场调研确定当前市场,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以及对测量学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对测量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要求,对测量技能的期望及未来发展的导向,进而有针对性地整改教学内容。测量学是基础课,工程类专业是必修课,后续根据个人爱好和就业方向增开一到两门选修课,即专业测量和现代测绘。同时对相似高校进行专业调研,汲取好的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找到适合多源情况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结合专业市场改变授课内容,紧跟新时代的专业发展方向,增减相应的专业知识。比如采矿专业教学除了讲授测量学基本知识外还应增加矿井联系测量,井下导线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等针对专业的测量知识。2.2教学手段、方法改革。1)采取阶梯式教学模式,加强测量基础教学,突出测量技术应用,兼顾测量基础教学、测绘技术应用、专业市场。2)实行必修、限选、任选的课程管理办法,保证教学要求,提倡自主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测量学的教学效果。3)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淡化部分传统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点,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按照适当比例课堂教学,采用“教”“学”“做”“企”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以多媒体为载体对测量学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对GPS、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的使用方式和操作手段应用照片和视频的方式在课堂学习中讲解,学生通过模拟器进行练习,通过实验仪器做实验,仿真项目实践,集中实习部分通过企业技术骨干来校指导,或者组织学生到生产单位实习的方式。教师也要不断地去生产单位调研、实习,构建双师型教学。4)据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同,采用“分布式教学方法”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5)不同层次班级混合编组,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多民族生间互动学习,利用优良差和民汉混合编排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基础差的学生不愿多交流的问题,还巩固了基础好的学生的知识,提高了民族生的语言通用能力,同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2.3实践教学改革。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师资源,由教研室统一负责协调实验指导工作,实验采取混排方式,即实验由承担实验指导的教师(理论教师、专职教师或不是指定的本班教师)对自己指导的班级给出百分制实验成绩,并且按学校要求填写实验授课手册,最后与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实验指导老师和理论授课教师承担各自的职责,出现责任事故按相关规定处理。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负责实验指导及考核任务,任课教师在实验之前必须给出具体的实验项目名称、内容、要求等。集中实习阶段聘请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实习指导,并注重测绘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实习指导。或者实习期间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去生产现场参观、学习、锻炼,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兴趣并为自己未来发展方向作参考。具体如下:1)优化校内测量实习基地,以教学楼、实验楼、工厂、操场等为单元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并将这些实习基地通过图形的形式告诉任课教师和学生,细化到每个任课老师名下。2)建立多功能校内测量实验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测量环境,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得到实际的锻炼,正规化高标准地完成教学计划安排的实习内容。3)校企合作建立实质性的生产实习基地,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习任务、内容由实习教师和生产单位进行实习指导,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强并且经验丰富的人才。4)将理论的授课课时缩短,增加课间实践的课时,增加GPS和全站仪的实践操作时间,也可以在课外时间将仪器借予学生练习,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2.4考核方法改革。历届测量学集中实习和成绩评定是分开的,造成很大部分对集中实习不重视,实习质量效果不好,将测量学集中实习部分纳入到测量学课程成绩上来,增加实操考试部分,这样可以有效地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便于学生管理。考核标准参照相应行业标准进行。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25%+实验成绩35%+期末成绩40%组成。平时成绩的考核由出勤率、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课堂回答问题等几部分构成。实验成绩的考核主要是检验学生对仪器的熟练程度、对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团队合作意识等,可通过答辩的形式和现场观察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期末成绩的考核办法主要看学生对整个测量学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大都是通过卷面考试来完成。

3结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多,要求也较高。面对当前情况,作为测量学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更新新知识,同时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摒弃固有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步伐。工科院校测量学的教学改革,应以加强测绘基础教学,突出测绘技术应用,拓宽测绘技术的服务范围,加强测绘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加快教学条件的建设,培养学生学习测量专业的兴趣,提高应用测绘技术和测绘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高新技术突出测绘学科的作用,以测绘技术提升非测绘人才的素质,实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作者:张献伟 石磊 刘卫军 张海燕 单位:新疆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