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工程教育改革研究

时间:2022-02-26 02:52:18

专业认证工程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专业认证作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优化与完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纷纷开展以专业认证标准为基准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对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进行反思,指出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善对策,以期为今后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改革

随着专业认证工作的不断深入,专业认证已成为我国高校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契机[1]。高校纷纷以专业认证为指导,开展工程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创新,以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纵观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调整和完善,将严重阻碍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鉴于此,论文对专业认证指导下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进行反思,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围绕这些问题提出改善对策。

一、关于专业认证标准的认识

专业认证的核心是专业认证标准,它既是专业认证核心思想和理念的体现,又是专业认证实施的根本[2],因此,各高校参照专业认证的具体标准,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改革与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将专业认证标准作为专业建设的“风向标”,贯穿于实际工作中,可以使工程教育建设迅速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但同时应注意到,专业认证标准是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专业认证的最低标准或准入标准,并不是高校工程教育建设的最终目标。很多高校在工程教育建设中,更多的是将其视为最终追求的目标,依据专业认证标准的指标要求来制定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案。这种形式上的过分照搬与追求使高校不但又一次迷失自我,回到“千校一面”的老路,而且扼杀了工程教育专业建设的特色与个性。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加强对专业认证标准内涵的理解,理清专业认证标准与工程教育两者的关系。高校应该明确,专业认证标准是对工程教育专业的最低质量要求,它应为工程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一个基本的结构框架体系,引导工程教育专业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认证标准不是束缚工程教育专业个性化发展的借口,专业认证标准的规范性并不与专业特色建设相矛盾。因为专业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两部分构成,其中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而补充标准则是根据各专业特点提出的特有的具体要求。这表明,工程教育专业建设在依据专业认证通用标准搭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应根据专业认证的补充标准,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寻求自身专业的特色化发展,以实现高校工程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二、关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专业认证指标特别强调专业应具有满足工程需要的、必备的实践教学体系[3],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基于此,各工程教育专业提出了基础认识、专业应用、综合设计以及专业拓展等模块不等的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尽管不同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设置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各专业都试图将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计划的全过程,构建与理论教学相互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实际上,高校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并未能有效地付诸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主要是与之配套的措施并未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得大多数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仍流于形式。同时,实践能力的提高除了与实践的种类和形式有关以外,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来保障学生对其的可获得性,因此如何将改革思路真正地在实践教学中落实才是关键。1.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衔接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除考虑人类认知的规律,结合实践教学的目标,按照多层次、螺旋式的方式来组建外,还应注意实践教学内容在体系内各环节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有意识地将各种实践课程之间的关联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和融汇,以实现体系内各培养环节的高度综合、有序衔接、相互贯通,避免实践课程各自为政的情况出现。2.探寻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理论知识不同,实践知识多具有内隐性和情境性,往往存在于个体之中,是与某个人和特定情境相联系的[4]。实践知识的这一特征决定了教师应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境和目标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组合,以摆脱传统的灌输式的传授方式,使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注重实践课程考核体系的全面性。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考核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衡量,根据不同的实践环节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和标准,有效地考查学生实践学习全过程。

三、关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专业认证对教师队伍建设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强调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认证指标中要求“有一定数量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或企业专家作为专兼职教师”。因此,如何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素养则成为高校工程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各高校通过工程实践能力培训、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开展横向科研合作等多种实践途径和方式,为专业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同时,高校还制定了与教师工程实践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如将其与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工资福利待遇、进修培训等方面挂钩,以调动专业教师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高校在尝试各种实践途径和形式,推进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的盲目性、考核体系的缺失性以及外聘教师管理的随意性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必将导致教师工程实践工作陷入“失灵”的困境,因此,高校应加强对专业教师工程实践工作的完善,以防止其成为某些人自我谋利或晋升的手段,偏离其制定的初衷。1.搭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合作平台。高校应以自身为纽带扩大对外联系,与相关利益方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实现路径。2.制订科学、合理的工程实践培训计划。高校应根据实习企业情况、专业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及领域,在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及专业教师进行多方沟通的情况下,制订出切实可行、个性化的工程实践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工程实践培训是一项持续的训练项目,因此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锻炼,如五年为一轮换周期,每次实践时间不少于六个月等。3.调整教师工程实践培训的考核体系。高校对教师外出实践培训的考核应根据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出一个内容层次化、方式多样化、视角过程化的考核体系,以实现对教师工程实践培训情况的全面衡量。此外,对于教师其他方式的工程实践工作考核,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4.完善外聘人员的管理与服务。鉴于外聘兼职教师的特殊身份,应建立独立的管理与服务制度,以保证外聘兼职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如签订任课协议、灵活安排授课时间、给予兼职教师合理的课酬等。

四、关于用人单位等社会评价机制的构建

专业认证将持续性改进作为质量保证的着力点,强调被认证专业应具有自我改进和完善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应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校内质量评价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通过校内、外评价体系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评价和反馈,发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修正,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高质地进行。然而,目前高校对于自身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更侧重于前者,着力于内部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缺乏对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反馈机制的涉及,即使有也是依靠校友返校聚会或企业到校招聘的机会,随机地获取校外反馈信息。显然,这种过分依赖校内评价体系,轻视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反馈信息的行为,是不利于工程教育专业的持续性改进的。因此,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毕业生跟踪反馈制度和用人单位评价制度,从信息反馈渠道、具体工作内容、管理制度、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构建,以便能定期从校外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有效地促进工程教育专业的改进。例如,校外信息反馈渠道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高校定期到企业、用人单位,与企业管理人员或毕业生直接进行沟通或组织座谈会;(2)高校可以设立网络交流平台,通过问卷调查、留言、论坛等交流方式与企业管理部门或毕业生保持联系;(3)高校还可以利用与校友会、新闻媒体、其他相关机构等的协作来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1]郑秀英,王海滨,姜广峰.以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

[2]李良军,严兴春,易树平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科毕业生基本要求分析与衡量———以欧美国家的本科毕业生基本要求为鉴[J].高等建筑教育,2013,(4).

[3]吴爱华,郑秀英.稳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

[4]王源远,王丽萍.高校实践教学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

作者:卢晶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