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与教育改革论文

时间:2022-04-17 04:32:05

工程教育认证与教育改革论文

一、工程教育认证与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专业要有围绕学生的招生、学习指导、质量保证、学分认定和就业等方面的措施;培养目标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包括对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要根据对学生的毕业要求选择和设计;师资队伍和其他支持条件要有利于学生培养达到预期目标;认证的核心在于全体学生的表现。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质量评价的落脚点在于学生学习成果即学生能力的提升上。具体地说,不论开设的课程是否部级精品课程,不论主讲教师是否部级教学名师,不论专业在学生学习环境上投入多少软硬件设施,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收获有限,就不能证明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的。在工程教育实践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落实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具体而言,一切教育教学过程和环节都应该以学生为本,包括:培养目标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标准要使学生成为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课程体系要成为培养标准实现的平台,教学组织和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等要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以至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朝着达到培养标准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方向努力。

2.强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工程教育认证强调以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表述要有利于对培养目标的实现度进行评价,能更好地体现国际实质等效的要求;学生毕业要求的满足要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认证专业必须通过举证证明可以期望每个合格毕业生满足培养目标要求;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必须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是承担教学任务的每位教师的行为准则;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实现度的评价必须分解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估。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着教育教学活动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脱节的现象:其一,专业培养标准与培养目标不一致,前者不能支撑后者的实现;其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能围绕着培养目标的实现系统性地进行改革和更新,而是各自为政,与培养目标的实现缺乏必然的联系;其三,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没有与实现培养目标的需要相结合,而是沿袭不变,往往与培养目标的实现毫无关系;其四,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不能满足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改变上述现象的做法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要强调以培养目标作为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资源投入和配置、形成教育培养制度和制定教学管理措施的导向。从系统性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角度,强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主要体现在以下系列环节:将培养目标落实到培养标准;将培养标准细化并分别作为课程模块目标和课程目标予以落实;学习掌握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方式;以培养标准为总目标开展每门课程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

3.注重教育产出和实际成效。工程教育认证注重教育产出和实际成效。“教育产出”指的是毕业生的能力,即“毕业要求”,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工程教育认证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具体体现。在工程教育认证中,对教育产出的认定是十分严谨的,接受认证专业必须以“举证”的方式回答两个问题:为确保每一位合格毕业生达到毕业要求,专业做了什么?专业如何评价这些做法达到了毕业要求所表述的预期效果?由于长期的资源不足,使得我国教育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十分强调教育的投入。虽然,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离不开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资源提供,但是,在教育投入不足和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重视教育效益,即教育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说,只有重视教育产出及实际成效才能够形成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获得更多、持续的教育经费和资源投入。注重教育的产出及其实际成效是追求教育质量的核心,它不仅有利于教育效益,也有利于教育管理。一方面,它能够引导教育实践者注重其工作结果、追求实际、更好地做好本质工作;另一方面,它能够使教育管理者从日常管理中解脱出来,以业绩为导向,给予教育实践者更多发挥其能力和创造性的空间。因此,在这种教育理念的作用下,提高教育质量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事。注重教育产出的关键在于关注“产出”的相对值,而不是其绝对值。教育质量的高低应表现在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前和接受教育后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增量”上,正是这个相对值,才能够准确反映出教育的作用和效果。而以绝对值衡量教育产出的做法,不仅不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育产出,还可能弱化了教育的本质属性。

4.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工程教育认证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即接受认证专业的全体合格毕业生要共同达到毕业要求。这里的“全体”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或者尖子生,因此,不允许也不接受将少数学生的标志性成果作为专业认证的“举证”材料。由此可见,工程教育认证重视的是教育资源,包括优质教师资源、场地设备资源、图书网络资源和实习实践条件等能够被全体学生实际使用的状况。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每一条毕业要求都不应该凭空想当然就满足,需要全体学生共同达到的毕业要求必须通过落实到明确的教学环节来实现。一方面,课程和其他教学环节必须在实现毕业要求上具有明确的功用;另一方面,必须有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保证每个教学环节在实现毕业要求上的功用均得到发挥。坚持全体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即培养标准)在工程人才培养上将产生如下影响:首先,专业会根据教育资源拥有情况决定学生规模,以保证进入专业的每一个学生均能享用良好的教育资源;其次,将促使学校出台政策和制定措施,以支持和激励高水平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专业教学;第三,将促使学校和专业加大在教育教学上的投入,重视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建设;第四,将促使学校和专业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5.以持续改进促进质量不断提升。工程教育认证不仅关注接受认证专业的现状,更强调该专业必须具有持续改进机制,并以此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教育认证强调的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五方面内涵:一是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建立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二是将常态化的教学评估和评价作为持续改进的基础;三是将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作为持续改进的必需;四是专业内每位教职员工是持续改进的主体并负有责任;五是持续改进的成效要具体体现在学生的表现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意识,是一种经常性的质量改善活动,可以发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它既要注重效益又要讲究效率,需要全校上下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满足工程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过程可以由识别(Identify)、计划(Plan)、试验(Test)、研究(Study)和行动(Ac-tion)五个连续的阶段组成,简称IPTSA循环。持续改进机制建立的核心在于“持续”上,因此,持续改进必须成为教职员工自觉自愿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质量改进行为持之以恒,才能使质量不断提升。建设教师自主驱动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应该成为高校努力的方向,高校在掌握教师自主驱动的质量保障循环特点的基础上,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树立以教师为本的质量保障理念、在教师岗位聘任中强调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各种方式持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绩效薪酬制度改革中引导教师重视和投入教学以及出台各种激励措施形成教师重视质量的长效机制。

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化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为了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而对工程教育提出的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2014年修订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包括7项通用标准(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和3项专业补充标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不论是哪个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其首先是针对本国工程教育实施主体在工程教育的核心要素上提出基本要求,以培养出满足行业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如果要加入学历的国际互认协议,还必须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所有接受认证工程专业均必须满足的最低标准,这就意味着,拟认证工程专业均必须首先达到这一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工程人才培养的标准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了所有拟认证专业所培养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必须涵盖的要求。这容易导致拟认证工程专业将实现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作为专业的最终追求,而忽略了本专业应有的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从而可能导致大批拟认证专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其次,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规定了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类型并对每类课程的学分提出要求,在各个专业类的专业补充标准中甚至对各类专业的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也予以了规定。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度规范和精细要求,容易成为拟认证专业难以或不想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重组以及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借口。第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学生、持续改进、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对于建立和规范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无疑是积极的,但也容易限制拟认证专业独立地开展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事实上,存在这样的较为普遍的现象,拟认证专业往往将关注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上,而不够重视或忽略了本专业应有的独立性。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国专业认证机构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鼓励各个专业中不仅要涵盖通用标准,而且要有反映出本校特点的要求,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又如减少或淡化课程类型,给予各个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更大的灵活性,以照顾专业类中不同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性;再如重视认证标准的前瞻和导向作用,将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企业对工程人才培养的变化要求及时反映到认证标准中,使之引导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或者至少不与工程教育改革相矛盾。申请专业认证的工程专业所在的高校类型各异,如果均抱着只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想法,则对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毫无意义的。极端点说,办学历史不长的本科院校可能因为为了通过专业认证而忽略了本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从而产生一批具有同质化倾向的工程专业;而那些办学历史悠久的院校也可能仅为了通过专业认证而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工程教育认证强调的持续改进,弱化了本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发挥。总之,一个国家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及时更新,它既要综合反映近期内(3~5年)本国行业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上对工程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又要在本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上发挥前瞻和导向作用;一所高校的工程专业申请专业认证的目的既要是检验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否达到行业企业的基本要求,使毕业生能够跨入人才市场竞争的门槛,更要以促进这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

三、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制订

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对学生毕业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应该具备或达到程度的综合描述,是本专业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和全体师生努力的共同方向。ABET工程专业认证标准(2014~2015)第2条———培养目标上的规定是:“专业必须有公开的、与学校使命相一致、满足各种利益相关者需要、与各条认证标准相一致的培养目标;必须有包括专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有记录、系统实施、有效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期评—13—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审程序,以保证培养目标与学校使命、利益相关者需要和各条认证标准相一致。”达到这样要求的培养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培养目标的制订。在深刻领会学校使命的基础上,通过与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等与本专业存在利益关联的群体和组织的座谈、访谈和市场调研,分析研究本专业服务面向区域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制订出既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又与学校使命及认证标准要求相一致的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的公布。专业应该通过所在学校和院系网站、招生简章、教师和学生手册以及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公开本专业培养目标,这一方面符合专业认证要求对外正式培养目标的规定,更好地接受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获得利益相关者对培养目标的意见和建议,以为日后进一步完善和更新做准备。

(3)培养目标的定期评审与修订。专业应该建立培养目标的定期评审和修订机制,一方面要注意收集来自各利益相关方对培养目标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要定期(如每年一次)召开毕业生、校友、教师、用人单位、行业组织和捐资者等的座谈和咨询会,并通过网上或书面调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在定期的培养目标修订中予以充分考虑。要按照专业认证要求做好全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时间、人员、意见和修订情况等。合格有效的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满足服务面向地区经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符合学校的具体实际,体现本校办学优势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具体明确,可分解落实、能操作实施、可检查评估、能实现达成;必须被全体师生所理解和接受,能够指导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成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为了制定出满足以上条件的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工程专业所在院系需要依次做好以下工作:根据所在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明确本专业服务面向;通过对服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明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在与其他高校,尤其是本地区同类高校的比较中,确定本校的办学优势;在与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竞争关系的其它高校相关专业的比较中,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按照上述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具备的条件,制定出若干条本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和场合,向本专业师生宣传和讲解本专业培养目标,一方面广泛征求听取意见,另一方面使他们理解和接受,从而共同支持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专业培养标准

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该专业相应的培养标准来落实。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对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贯穿于工程人才培养全过程:

①是制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依据。不论是课程体系改革重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改革,还是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等,均是以落实和实现专业培养标准为目标。

②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师生员工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导。在实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的所有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论活动本身是否开展、如何开展,师生员工是否参与,如教改立项、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学生课外活动、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基地建设等,所有这些行为均要以专业培养标准为指导。

③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标准。不论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对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还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结束时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均是以本专业培养标准为准则。

作者:林健单位: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