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统“孝文化”教育思考

时间:2022-02-18 08:43:52

大学生传统“孝文化”教育思考

“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家庭和睦、邻里融洽的妙剂,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传统“孝文化”中,固然有不合时宜的东西,但大多数内容对于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作为中华民族的希望、构筑“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学生,理应洞悉中华民族五千年繁衍生息过程中所形成的以“尊祖敬宗”为核心的“孝文化”。

一、梳理“孝文化”演变脉络,强化大学生对传统“孝文化”伦理价值的认同感

目前我国高校,往往以“成才”教育为目标、为重点,大多高校没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孝文化”教育,大学生对传统“孝文化”知之甚少,“尊祖敬宗”意识缺失,缺乏“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的习惯。国势之强在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理应引导在校大学生洞悉我国传统“孝文化”演变脉络;并借鉴传统“孝文化”伦理内涵,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感恩”教育。(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殷人首启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不过当时的祭祀活动仅仅是一种宗教行为,还谈不上一定意义的伦理内涵。但这种祭祀活动却成为今人“追念先祖之恩、弘扬德孝文化”的渊源。周人的祭祀活动就不单是对祖先的敬仰了,带有了对逝去父母的怀念。周人的“祭祀祖先、怀念父母”观念,奠定了传统“孝文化”的伦理基础。历经春秋战国、汉代,“孝文化”得以长足发展。孔子创立了以“孝”为重要内容的“仁学”———“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并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经孟子阐发,“孝文化”内涵得以丰富和发展,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和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从而奠定了传统“孝文化”的基本轮廓。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独尊,儒家“孝文化”随之成为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由于“孝文化”对于维护君主权威、稳定社会等级秩序的价值凸显,“孝”也就由家庭伦理扩展到社会伦理、政治伦理。“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也逐渐走向理论化、系统化,成为贯彻封建社会的治国纲领。魏晋、隋唐五代,虽不同朝代呈现的“孝文化”理念有一定差异,但各朝各代统治者仍然沿用“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除沿袭汉代“孝文化”的基本精神外,唐代还进一步通过法律手段来强化孝道,使“孝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使各朝各代“以孝治天下”的夙愿在唐代成为现实。宋元明清时期,“孝文化”走向极端化。当时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正统思想。在理学家看来,“父母有不慈,儿子不可不孝”是自然的、绝对的伦理属性。程朱理学家们倡导人们的忠孝意识和民族气节,把孝的原则说成是宇宙的最高原则,“孝文化”被推向愚昧化,沦为强化父权专制的理论工具。正像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黑格尔(G.W.F.Hegel)所认为的:“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3]自“”至今,“孝文化”逐渐回归社会,成为中华民族信守奉行的伦理文化。“五四”时期的文化先驱们,从自然人性的角度“提出了关于父子平等、变恩为爱、变权为贵等建设性意见,奠定了现代代际和亲子关系的思想基础。”[4]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法律和政府文件的形式规定了“孝”的具体内容。如82年《宪法》第49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2017年“两会”将“继续提高养老金、加快养老院建设”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使中华民族“孝文化”不仅得以延续,且更接地气、焕发生机。(二)我国传统“孝文化”的特点。1.继承性。从殷商“祭祀祖先”到西周的“祭祀祖先、敬养父母”、再到现代提倡的“敬老养老”,“尊祖敬宗、善事父母”的民风,不论朝代如何更替,但传统“孝文化”从没有中断过。2.普遍性。从古代广为传颂的行孝故事:如陆绩六岁怀橘孝母、老莱子七十戏彩娱亲、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杨香扼虎救父,到当代社会生活中感人肺腑的孝敬老人模范人物:如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新立村李传梅一人侍奉三老(年迈的太婆婆、身患重病的公公、双目失明又聋又哑瘫痪的婆婆)等,把孝的普遍性表现得淋离尽致:行孝不分性别、年龄和财富多寡,行孝不分地位高低和能力大小。3.现实性。“孝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延续不断证明,只有与社会现实需求相吻合的事物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变更,由家庭细胞构成的社会须臾离不开“孝文化”:人人都会有面对老年人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有年老的时候。“孝文化”是吻合家国同构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孝文化”的社会现实功能又促进着家国同构的社会良性发展。家和万事兴,加强对“孝文化”的研究推广,有利于促进现实社会风气的好转,有利于社会稳定。

二、高校开设传统“孝文化”教育课的伦理价值

(一)传统“孝文化”教育能使大学生健康成人。“立德、立言、立功”当从“明人伦”始,这是中国人一贯的主张,“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孝经》载:“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5]“孝是一切道德的本源,读书人接受教化就是为了接受孝道,产生孝德。”[6]1.传统“孝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从敬养父母到敬仰社会的自觉意识。自觉意识不仅是一个人起码的、重要的道德修养,且是保证社会文明、和谐、稳定和协调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通过“孝”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懂得:人生在世,不单单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父母负责,更要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和国家负责。正像孔子所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人有了孝道,才会有高尚的道德,才能“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2.传统“孝文化”教育可以完善大学生人格。“孝文化”中所倡导的“尊亲、事亲”,作为家庭生活基本伦理规范,益于营造“老幼和睦”的生活氛围。一旦大学生理解了“‘爱意浓浓’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道理,便能使大学生渐而养成“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的良好品质。3.传统“孝文化”教育能唤醒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中国人脑海中:“关爱他人、热爱社会、心系民族和祖国”是大孝,是孝文化最高境界。“孝”是爱国心的根源,爱祖(根)必爱国。通过传统“孝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清楚:在新时代,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爱国就要爱党、爱国土、爱国民。它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上,就是要有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具有五千年历史的祖国高度负责,并自觉付出使党的强盛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尽心竭力的行动。(二)传统“孝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公德是相对于私德而言,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从广义上讲,社会公德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单位的整体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从狭义上讲,一个人的社会公德意识强弱,直接反映着他的道德境界和思想素质。传统“孝文化”教育能使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习惯。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孟子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7]只要大学生真正理解了“孝悌”的伦理观念,就能自觉的在家人面前呈现出:可亲的面孔、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问候等。习惯成自然,也就能以同样的态度面对左右邻舍,从而为形成良好的“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社会之风起到带头作用。传统“孝”文化教育能唤醒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良知。传统“孝”文化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延展性,讲究要将家庭中对父母之敬爱、兄长之尊重(即孝悌)精神推及于社会。孝子必是臣子。一个人做到了“孝悌”,也就能遵守社会规范,就能由“追孝祖宗”而爱“庇护族人”的国家,就能遵守国家的法纪。孔子就认为,以“孝悌”为基础,从“爱亲”到“爱众”,对上以忠,对下以诚,使社会达到和谐,就能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社会。也像东周鲁国有若所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孝”文化教育,能使大学生明确家国关系,真正认识到家安父母方安居,国宁且富方家安。进而自觉维护国家利益、遵守国家法纪。(三)传统孝文化教育能使大学生重视生命价值。近几年来,高校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内心往往被“郁闷”“茫然”所笼罩,更有心理脆弱的学生在面对困难、挫折、失败时丧失自信,“无奈”地选择轻生作为解脱。呕心沥血、寒窗苦读,就在憧憬的未来触手可及的时候,却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种只顾自我解脱、不顾父母痛苦的行为,不仅是自私的、且是不孝的表现。对此,高校应以“道家”追求精神生活、淡化物欲的生命价值观和“儒家”积极向上、追求成功的生命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我国传统“孝文化”认为:天地之间人为贵,应重视人的生命。儒家十三经之《孝经》有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论语》载:“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8]即使是今日,“珍惜生命”、不做无谓的牺牲,不论是对国家、对社会,亦或对父母都有着积极的伦理意义。虽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主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生命精神的执着”的人生价值观,我们并不完全赞同,但老子“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9]的观点,对于大学生来讲,还是有可借鉴之处的。只有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才能珍惜生命,只有懂得生活、才能珍惜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什么叫生活?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就叫生活。”[10]作为大学生,只有珍惜生命,才能珍惜生活,才能在知识海洋中建构崇高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中以平静、自由、宠辱不惊的心态而处之,才能与时俱进地根据现实的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三、高校传统“孝文化”教育要注重在扬弃中凝练精义

传统“孝”文化凸显孝顺父母、继承父志、兄友弟恭、立身立功等含义。“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5]我国传统“孝文化”孕育着血缘亲人之爱,完全可以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基因”植入大学生的心灵。“借助历史的视角,既能让大学生认清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升民族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又能在对未来的美好规划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提升其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11]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教育,应结合新时代新思想,提炼传统“孝文化”中“做人、处事、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义,摒弃一些愚昧、不合时宜的因素,如“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以及“厚葬久丧”等观念。通过扬弃、凝练,引导大学生在传承“孝敬父母、珍惜生命”美德的同时,将有限的生命用于为国家昌盛、民族富强的无限奋斗中。传统“孝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上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诸多借鉴价值。”[12]所以,高校要结合社会现实,有计划地、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孝文化”教育。要辩证地利用传统“孝文化”中具有时代意义的道德内涵,充实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在“三全育人”过程中,“全员协同”对学生进行孝行养成训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体验“孝文化”的真谛。

作者:侯磊 单位:运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