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时间:2022-10-16 10:39:57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摘要]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兴起,国内高校纷纷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在校生创新创业能力。在调研部分高职院校目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优化、实验室建设、融资渠道拓展五个方面提出建议,推动高职院校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策略

近年来,伴随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张,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培养创新创业的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解决就业压力的利器之一,当前,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并已初步获得成效。但由于创新创业工作刚刚起步,存在不足。因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对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自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国内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当前,各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和创业大赛的举办,仅仅在形式上和实施上采取了措施,没有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现状,针对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389份,针对问卷我们进行了相关分析。(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趣、动力和支持分析。经过对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感兴趣程度进行分析,对创新创业活动感兴趣的所占比例为53.7%。表明工科高职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视程度一般。但经过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比对,我们发现三年级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感兴趣的比例达到92.13%,明显高于一、二年级。经过我们对部分三年级学生进行访谈,发现由于就业的现实压力,很多企业喜欢有创新创业精神或参与过创新创业活动的求职者,因此三年级的学生普遍希望在校期间有这方面的经历,所以三年级在这一方面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高达70%以上的高职学生认为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这一数据也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感兴趣的比例比较吻合,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意识。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认识和实际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并不相吻合,在调查中有36.36%的三年级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创新创业活动,这个比例和一、二年级很相近,各年级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比例也很相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的知行并不统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随着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近几年来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呈逐年上升的势头,这一点在与学生的访谈中也得到了学生的认证。经过对参与过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进行动力调查,我们发现其动力来自于家庭占21%,来自于同学的占25.8%,来自于学院、教师的占32%,来自于社会媒体的占21.2%。这说明学校氛围对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力较大,而近年来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也深入学生和其家庭。经访谈了解,不少学生的家长在学生入学初就要求、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在对学院的支持力度的调查中,同学们认为学院大力支持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占32.2%,一般支持的占49%,不支持的占18.8%。由此可见学生认为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普遍是支持的,但通过访谈和分析数据我们认为学院的支持力度和学生的需求还有差距。在调查中,有26.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氛围浓厚,28.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氛围良好,30.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氛围一般,另外还有14.9%的学生认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氛围。综合上述三项调查和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我们认为近年来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工科学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也日益重视,加之学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认识程度的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总体氛围良好。但是学院的支持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同学之间和学院、教师对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力还不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主导因素分析。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选题来源的调查中老师分配的题目占据主导地位超过40%,个人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网络媒体宣传的内容、朋友交流中收集到的想法比例比较接近,分别为19.99%、17.77%、18.85%。从调查结果可知,当前指导教师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经过与部分学生访谈,大多数学生参与的创新创业活动选题均来自于老师提出的题目,教师自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的题目由于受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制约,教师占主导地位也是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必然的选择。结合问卷和访谈,从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原因来看,34.64%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并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是提高自己专业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虽然只有很少的学生(2.93%)把创新创业活动与自身就业联系在一起,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提高自己的挑战精神、创新意识,还是提高自己的组织策划能力、增加人脉关系,或是提高专业技能、增加社会实践机会最后都会反馈到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障碍分析。从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应重点加强哪方面的能力培养角度来看,选择最多的是团队协作(35.04%),通过访谈我们认为这与当今学生特点有很大关系。国内学者普遍认为90后大学生普遍自我意识强而团队协作意识较差。在访谈中有学生反映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均想展示自身的能力而合作意识不强,面对参与过程中的挫折,会有部分学生知难而退,没有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我们也了解到很对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在组建时,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脾气秉性、远近亲疏等问题,部分团队成员在团队组建之前没有交集,特别明显的表现不同年级、不同学院学生共同组建的团队。其次是动手能力,占到了25.34%,这与上一项调查基本吻合。排名第三的是创新能力,占到了22.37%。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现今学生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但将意识转化为能力还有欠缺,突出表现在学生虽然有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意愿,但很多学生只是单纯等待教师出题目,自己能够提出有效题目的比例较低,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势在必行。从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障碍情况来看,资金问题占到了首位,达到34.78%。从访谈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和学生均认为虽然近几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逐年上升,但与部分兄弟院校相比,我们在资金投入的方面还有欠缺,部分项目因资金制约而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其次是一个好的想法,占到了26.71%。一个好的想法对创新创业活动来说至关重要,在自选题目中,学生们很难有好的想法,而在命题作文中,不仅仅是学生没有好的想法,教师有时候也会被难住。占地三位的是经验不足,占到了25.47%。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学生经验不足是众所周知的问题,而在访谈中部分学生反映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经验不足问题。现今能过进入高校工作的教师基本上都是985、211院校的青年人才,他们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科研又有一定的区别,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而部分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真正接触过社会和生产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说其在指导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中存在缺项。因此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重要保障,学校应注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使其可以担当起培养学生的重任。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学校氛围,结合前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氛围调查,我们发现两者比例非常接近,13.04%和14.9%。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加强各部门联动,加强教育、宣传,在学校更好地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以学校、学院文化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近年来从国家到学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在此背景下,学校设立了多种科技竞赛和创新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通过访谈部分学生反映竞赛和活动结束之后,绝大多数团队就此终止,很少有继续深入的,甚至有极个别学生和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就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或是为了拿奖。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的很多高校的科技竞赛和创新教育活动均属短期行为,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摈弃短期利益,使学校有限的经费效益最大化,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探讨

(一)更新宣传观念,营造学生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学校应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国家的政策和典型榜样。通过宣传让学生了解和参与创新创业,以现身说法展现创新创业者的风采,积极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共同营造创新创业的大氛围。学校还应定期举办创业计划竞赛优秀作品巡展和师生创新成果展,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和座谈会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拓展思路。采取全方位的多种方法和途径,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核心位置,学校应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建立创新创业导师管理体系,将短期参加比赛、获奖行为变成长期的行为,并将此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对于指导教师给予政策性的倾斜。统筹考虑学生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将以往独立于课程之内的实验进行统筹,设立能够将学生所学课程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大力整合各类实习、实训,对效率不高的环节进行压缩,奖优减劣,使有限的经费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将课外的市场调研科技竞赛、创业实践、职业技能提升、专题讲座等活动进行有效整合,努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达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新创业师资指导水平。师资质量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高素质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取得良好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关键保障。当前,国内高校指导创新创业的教师年轻化,缺乏相关社会经验。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应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新老搭配的方式,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团队指导青年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同时应建立相关机制,督促青年教师进入相关专业实践教育基地进行学习,以弥补其自身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学校还可以对青年教师开展项目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学校还应该从教学、科研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方面给予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师大力扶持。此外,还需要积极聘请相关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对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教师、学生进行培训、指导,是广大师生能够及时了解生产实际的最新技术、手段,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四)建立开放实验室制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作为创新创业主体的学生,如何发挥好他们的主动性,事关此项工作能否开展好的关键。我们建议学校部分有条件的实验室建立向学生开放制度,学生本人申请,学院审批后,学生可在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工作,部分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在这些实验室中,学生团队可自拟实验方案、自行组织小组讨论,创新创业训练结束后,由学生管理团队邀请教师进行结项答辩。实验场所和仪器免费开放,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基础保障。此外,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学校应鼓励学生自主立项,注重对学生科研实践过程的培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世强.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1):109-112.

[2]朱丽.“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15-18.

[3]庄玉琳,郑璐,张日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途径探析[J].中国就业,2017(6):44-45.

作者:刘子高 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