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强化措施

时间:2022-05-20 11:35:31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强化措施

1、引言

自我效能感是非常重要的预测手段,它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选择,并最终引导他们走向成功。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不够强,创业热情很高然而持续性不强,从而导致了创业效果不够好。本文将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一些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增加他们创业成功的机会。

2、创业自我效能感理论阐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他认为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从事某种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简单的来说,就是“我能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有:个体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导、情绪反应以及情境条件等。这些自我效能感具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功能,即决定了人们是否能够正确选择活动并坚持下去;影响人们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影响人们对新知识和新能力的习得效果;影响人们进行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应用到各种实践性活动中去。这里,我们就应用到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去。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创业中的畏惧心理,树立起坚实的创业自信心。那么,自我效能感应用到创业领域中来,就形成了创业自我效能感。虽然说它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作为理论基础,但是,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效能感有着一定的区别,它是指个体对自身创业行为能力进行一定的判断与评估之后形成的信心或信念,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他们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根据对相关任务或行为的各种信息进行评估之后,对自我创业能力形成的一种知觉或为达成创业目标而具有的信心。从创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创业自我效能感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与创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感和有关创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创业自我效能包含了创业决策选择、创业灵感寻找、创业知识与能力的信心等。事实上,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已经把创业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去了,它将有助于大学生进行创业选择、创业知识与能力培养与提高等。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创业效能感越高,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具体来说,创业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判定创业成功的关键心理特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可以帮助创业者更好的预测和选择创业行为,还能够预测一定的创业风险等。从本质上来讲,创业自我效能理论是一种职业生涯的社会学习理论,重点在于创业主体的认知心理。

3、当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提升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期阶段,经验还严重不足,更不用谈实践性更强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培养与提升了。具体来说,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对未来创业缺乏充足的自信心,这是因为他们在激励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挫败感,在学校学习期间缺乏足够的忧患意识,也没有充足的体验社会生活,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这些都使得他们对于自身的创业自我效能感产生了较大的怀疑。然而你,我们说,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其创业过程中的认知决策和行为能力有着重要的实践性指导意义。作为创业热情最高、动力感最强的年轻人来说,大学生应该充满着创业的激情和动力,他们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更迫切需要进行创业活动,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虽然说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不够强,但是,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可塑性,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当然,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依据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步骤来实施,即按照内化创业教育目标到拓展创业教育途径再到营造创业教育氛围来逐步实施。那么,具体的培养与提升策略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3.1高校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创业实践中获得一定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当前,我国大学生培养模式过于单调呆板,很多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仍然停留在知识层面,缺乏必要的创业实践经验,这显然不能引导他们培养创业自我效能感了。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于大学生创业经历方面的引导与支持,因为它对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基于这种理论,高校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模拟创业活动,让大学生们在模拟的经历中获得更多的自我效能感,可以让他们进行创业大赛,进行暑期创业实践,还可以加入到一些风险小的实际性创业活动当中去,让他们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业经历,培养创业意识并最终获得一定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3.2高校应该强化创业方面的榜样作用,通过示范来推动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由于创业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榜样的替代性经验,因而,高校就应该从这个影响因素来寻求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这就是说高校应该树立一定的创业榜样,让他们发挥出一定的示范性作用,从而激发出大学生进行创业的热情,让他们从心底里油然而生出一种创业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通过宣传媒介来推广创业榜样的积极作用,开展一些创业成功人士的讲座,邀请创业成功校友现身说法,让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相关的创业动机,引导他们与创业成功者进行自我对比,从中发现出自己进行创业的可能性,在做出一定判断的基础之上,形成较好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3.3高校应该尽快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让大学生能够尽快树立起创业理念。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高校必须尽快推动相关教学改革,主要是在教学改革中恰当的渗透进一些创业理念,通过积极的说教和引导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这就是说高校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这个大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个体差异,有选择性的开展一些创业教育,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市场化意识,并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方式和方法来更好的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从而让课堂教学在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将来就业与创业。

3.4高校应该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创业教育效果。高校除了以上几点来培养与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以外,还应该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帮助大学生克服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让他们学会积极归因,追求个性完善,善于控制情绪,保持创业热情。那么,高校就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对于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方面的直接影响。因此,还需要不断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越自信,其学生越容易形成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就需要坚定教育信念,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

4、结语

总之,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必须从传统的就业观念中走出来,寻求新的就业理念,这就是说要进行自主创业。但是,由于我国创业环境还不够完善,很多大学生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遭遇了巨大的挫折,从而逐步丧失了创业信心。因此,我们就需要强化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结合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设置合理的创业阶段性目标,增加大学生成功的亲历经验,利用同辈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增加大学生的替代性经验,通过指正归因的方式,建立有效的言语说服环境,从而让他们在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当然,我们在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教育效果的评价问题、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以及创业教育氛围的营造问题等,要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

作者:金翼工作单位:南通大学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