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10篇

时间:2022-12-09 11:22:07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语文教材中存在的不足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但是通过对现行语文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各阶段的作文教学板块并没有一个逐步递增的过程,同时,各阶段作文教学系统性并未得到体现,这必然会给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

2.教师自身的不足

教师是语文作文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自身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如果教师自身对于作文教学认知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削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也不会对作文教学给予应有的重视。虽然应试教育的影响有所降低,但是,目前的语文考核中作文所占据的比例依然较大,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取较高的分数,极力提倡在写作中增加亮点、主题突出等,这些也会极大的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3.学生自身的不足

艺术源于生活,写作同样也需要写作主体善于观察和积累,只有通过切身的体会才能写出令人动容的文章。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及认知存在较大的不足,因而部分学生在语文写作上非常困难。究其根本,学生并未将自己视作生活中的一员,在可用写作素材有限且阅读量较低的前提下,很难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层递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写作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所使用的辞藻多么华丽,场景描述多么细致,应贵在真实。部分学生之所以写作兴趣不强,是因为自身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可用的写作素材较少,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定期的进行作文赏析,对于部分意境较好的语句进行摘抄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其次,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有计划的进行读后感的分享,为学生积攒充足的写作素材。初期的作文教学,可以不限格式,让学生学会将生活中的事物描述出来即可,教师可以将部分用词较好的语句、段落选出来,供大家参考,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有利。

2.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难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会大致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此时,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有进行讲解和训练,让学生明白不同文体要求下的写作特点及技巧。教师可以先选出范文进行分析,从语句、段落进行模仿,逐步的加深难度,然后再进行特定格式的作文写作,通过集体探讨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从整体上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讲解多种写作技巧,让学生明白,不同写作技巧的运用可以达到不同的写作效果。如拟人化的写作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排比句的运用可以增强感情渲染的力度等。在该阶段,教师需要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进步较大的学生,可以在班级内部进行作文写作竞技,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

3.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创新,深层次的表达出个人的情感

该阶段的作文教学,可以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素材,通过个人的理解找出写作点进行创作。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学生分析能力的锻炼,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段落、故事、古诗的分析、引导,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更加真实的将学生内心的呐喊、感悟写作出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媒体营造较好的写作环境。例如,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围绕“善”写出一篇有自己感悟的文章。“善举虽小,彰显大爱”,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种声音,那是对善举的一种由衷赞美,对爱的一种无比感叹。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事虽小,但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行善者广阔的胸襟与爱的情怀。遥望古今,无数人由于小小的善举而赢得他人的尊敬与敬佩,我们总是敬仰它们,赞美他们静静地观赏身旁的世界,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努力地向上生长,他们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世界,是因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爱意。要相信,我们的存在是为了改变世界,你的善举无论有多么大、多么小,都是令人敬佩的,它可以令世界为之感动。

三、总结

作文是抒发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将个人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不仅要求教师做出较大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需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琐碎事情,积累素材,通过阅读等形式去扩大个人的知识面,实现从阅读、模仿到个人写作的逐步转变,并融入自身的创新思维及想象力,从而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学习中找到方法,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作者:李军 单位:江西省于都中学

第二篇: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

一、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随笔教学目标

在进行随笔训练的准备过程中,教师应该设定随笔训练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要遵循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应该兼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七年级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上下两个教学阶段来指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在第一阶段内,教师设立的学期阶段教学目标为:①培养学生随笔写作的兴趣;②学生能够阅读教材与课外作品,学会感知等表达方式;③能够平时进行摘抄、剪贴精彩的语句,能够写出简单的点评、感悟等;④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认真观察,可以用通畅的语言来描述所观察到的人和物;⑤掌握描写景致的方式;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每周可以写2~3篇随笔;⑦可以尝试自己批改自己的作品,能够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来进行修改。根据七年级第一阶段的总体目标,教师可以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目标,以不同的随笔主题来实现分段的小单元目标。例如课程一:“这就是我”。单元目标为:可以在随笔中展现真实的自我,从生活中累积写作素材,能够独立地完成写作,掌握记叙文写作的要点;课程二:“漫游语文世界”。单元目标为:尝试喜欢语文,对生活中出现的语文现象进行思考,针对现象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感悟;课程三:“感受自然”。单元目标为:让学生能够仔细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感受自然的魅力,从多角度观察自然,细致真实地描写景物;课程四:“我爱我家”。单元目标为:热爱自己的家人,懂得温暖与关怀,能够怀着感恩的心对待家人,仔细观察并且感悟家庭生活,抒发对家人的爱与关怀,并且能够初步地使用直接与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进行写作。根据学生情况,教师制定的一系列小单元目标,可以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的提升语文写作水平,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营造随笔氛围

当确定了随笔训练的目标后,教师就要开始实施随笔训练。开展随笔训练的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浓厚的随笔训练氛围。在进行随笔训练的初期阶段,由于学生的写作素材有限,思维能力较低,教师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摘抄、点评类型的训练让学生进行。例如,教师可以从教材课文进行延伸,开展课外读物的阅读。如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文中“雪地捕鸟”的过程,自己开始模仿写一段类似的段落,如蚂蚁搬家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随笔训练素材后,教师就可以提升随笔训练的难度,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主题来让学生进行训练。如看电影写影评,当《少年派》这一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的时候,我让学生周末在家与家长一起观看电影,并且写出影评。其实该部影片较为有深度,对于初中生来说要透彻地理解有些困难。但是《少年派》中拥有着奇妙的情节与绚丽的场景,学生十分喜爱,所写出来的影评也颇有见地。通过这种看电影写影评的方式,能有效改善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等写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写作训练效果。

三、培养学生能力,累积写作素材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对写作都有着畏难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严重缺乏生活累积,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无法有条理地组织成文。因此,只有妥善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学生才能够从根本改善写作水平。在累积写作素材方面,学生首先可以从教材入手,不仅要熟悉教材中的课文,同时还要充分地利用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其次,学生可以适当地选择课外文章来进行阅读,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名人名言、优美词句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扩写等,日渐积累写作素材;最后,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在进行随笔训练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家庭、学校生活等事物开始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进而得到与众不同的内容与素材;另外,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观察的方式,如要做到全面、细致地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在观察的时候要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观察。当学生累积到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自然就能够行云流水地将自己累积、观察所得组织成文。

四、总结

初中语文写作力求能够表达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真实情感。而随笔训练是最能够让学生抒发真实情感的方式。在随笔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来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韩淑琴 单位: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民族中学

第三篇: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考

一、开展户外教学,启发学生个性

开展户外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展开其“个性视角”,丰富写作素材,启发学生个性写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户外活动来感受大自然风光,帮助学生释放天性,引导学生通过对景色的关注来收集创作素材,实现情感的贮蓄。尤其在“写景类”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只对学生限定大致的主题内容,具体写作让学生根据所见所闻来创作个性化习作,为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组织学生春游、秋游等活动,地点可以选择距离学校较近、安全的地方,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个性习作的关键在于通过学生的不同感悟,用书面语言抒发出来,而户外活动的举行是开启学生个性化习作的重要方法。

二、组织习作竞赛,活跃学生思维

为了实现个性化的习作,教师可以组织习作竞赛来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活跃思维中得到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准确把握学生的好胜心和竞争心理,以此引导学生的思想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开展习作竞赛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放松心情进行更加自由的学习,教师可以在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就开展班级课堂竞赛,竞赛的内容可以是“猜成语”、“句子组段落”和“看图片写人物”等。开展竞赛活动可以充分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将思维充分活跃起来,并且起到很好的语言锻炼作用,避免了以往作文练习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的现象。个性化习作的基础是学生思维想象力的发展,因此丰富课堂形式是促进学生习作个性化发展的重点。

三、重视课堂评价,完善个性习作的内容

对语文课堂实施文字的艺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评价艺术,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不可一概而论。教师在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评价练习”的机会,评价过程主要体现在评出不完善的地方和找出有价值的方面。由于习作课堂的主题是要鼓励学生的个性习作,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以此鼓励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首先,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寻找习作特色,打破习作局限”,对于学生作文中独特的文笔要进行鼓励,打破学生在写作中为自己画出的“界限”。其次,教师应“鼓励创新思想,改变模式习作”,让学生认识到发自内心、自然的才是适合本年龄段习作的重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课堂目标。

四、结合文章阅读,提供写作灵感

阅读作为学生习作灵感和习作结构组织的重要来源,需要教师给予指导。通过文章阅读,可以促进学生习作进步,教师应以各种活动和形式来增加学生的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让学生认识到个性习作是来源于对优秀作品产生共鸣后的个人感悟,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与习作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来积累练习课中所学的好词、好句,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学生在以往的初中个性化作文学习中不善表达与自身相符的东西,往往文章显得空洞浮华,而阅读可以让学生找到更多的表达方法和表达形式,帮助学生写出独具特色的文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组织学生提高阅读量的监督者,要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可以通过办黑板报、设立读书一角、开展阅读一小时等活动,为学生积累写作灵感。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自己写作中所缺少的东西,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习作内容。

五、结语

培养学生个性习作,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并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习作环境,为学生讲述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此外,教师需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一环节,尽最大努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个性化作文教学。

作者:李宜军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中心学校

第四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途径分析

一、从害怕到喜欢,激发写作兴趣

为了能够促使初中生的作文能力得以提高,这就要引导着学生从害怕写作向着喜欢写作的方向转变,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将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想记录下来,养成爱写的好习惯。以前,学生仅仅在考试时才进行写作,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写作穿插到其中,给学生写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多写作,从而慢慢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久而久之,也会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叶以群的《晚秋的原野》这一课文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明确本文的教学目标,即:抓住特点来描写景物。接着教师要让学生来阅读课文,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1.本篇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有哪些?2.画出文章中描写景物的句子。3.作者运用哪种手法来描写景物呢?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他们会认真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等所有的学生都思考完之后,教师要抽取学生来回答这些问题,并且要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当讲解完此课文之后,学生掌握了描写景物的手法。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写作任务:观察周边的景物,写一篇描写景物特点的小短文。这样做,既让学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又会慢慢激发学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分析江苏省泰兴市姚王初级中学李兰生的写作兴趣。

二、从生活到课堂,拓展写作素材

新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借助学生所积累的各种生活经验来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特别是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生活经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作文的写作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用心观察周边的生活、周边的事物;第二,积累生活经验;第三,从生活经验中筛选与本次写作有关的信息;第四,加工这些信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在观察中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当老师讲解完朱自清的《背影》、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这些课文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这样一个写作任务:描写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一个人,并且要描述出是他做的哪一件事情感染了你。在学习完本单元的课文之后,学生了解到朱自清借助“背景”来表现出父亲对自己的爱。在写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来回想一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有的学生脑海中会浮现出妈妈、有的学生脑海中会浮现出爸爸、有的学生脑海中也会浮现出奶奶、爷爷等人,这些亲人用他们的行动爱护着他们的孩子。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参照本单元所学到的手法,还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写这篇作文,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还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写作积极性,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从模仿到创新,丰富写作构架

学生写作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模仿。所谓模仿并不是全部照抄,而是要求学生基于当前的写作能力来仿照范文框架、立意的一种方法。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语文教材是模仿的范本,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作文教学与课本教学、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写作技巧,又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当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当老师讲解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这样一个写作任务:写一篇参观浏览的文章。当学生在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小石潭记》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教师让学生模仿该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来完成本次作文的写作。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要凸显出景物的特点,参照柳宗元的写作技巧,将自身的感受表现出来,在不断的模仿训练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从观察到积累,提升写作能力

如果仅仅具备了写作兴趣是无法顺利完成写作任务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观察,在观察中积累更多的材料,从而可以慢慢地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相关的观察方法,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要发现同类事物中存在的细微差异。当学生观察完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投入到实践写作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当老师要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写作任务时: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公园来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变化,并且,教师要让学生观察小草、树木、花朵的变化,在观察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学生观察完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回到教室,让学生动笔将刚才所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通过这样做,不仅为学生的本次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并且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写作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创作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周边的事物,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李兰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姚王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点滴

一、指导学生走近生活,学会观察

写作离不开观察,观察就是在生活中汲取营养,在生活中获得写作的素材。在观察中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增长知识,这些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大自然、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也是写作的资源,可以在这里找到语文学习中所适合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在多角度的观察中,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热爱生活,学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会积累,学会思考生活,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假丑恶,对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独到的看法和见解,并将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并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和所想,在日积月累中,脑子里的“货”也会越来越多。有了观察就会有写作的素材,也就能够写出深刻隽永的文章。

二、指导学生发展个性,大胆想象

个性是人的一种重要因素,这是一个人具有倾向性的、最本质的、最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实施“个性化”教育过程中,我国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对教师提出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观点,对学生不能用一致的标准和答案加以固化,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潜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做出灵活的处理。课堂上多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其独特的潜能领域做深入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我们的作文教学设计还要注重学生个性心灵的发挥,让他们在体验生活,体验人生中,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及语言对自己的所感所想有深入的分析。

三、强化学生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强化阅读的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教育家叶圣陶曾提出过:阅读是吸收。阅读犹如我们天天吃饭吸收营养,它是在精神上吸收营养。课堂的阅读和写作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师教导得法,学生则会读得好,这样就会写得好。阅读是“吸收”,作文是“倾吐”。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才会文思敏捷。比如,课堂上我向学生推荐了古今中外的名著、优秀的小说等。学生喜欢读书,善于思考,更乐于写作。课堂教学中,还向学生推荐了《语文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意林》、《中国青年报》、《故事会》等一系列杂志,让学生们订阅,学生们在扩大了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基础上,会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也就有东西可写了。写作更需要创新,在反复的实践中体味、揣摩,就会悟到写作的规律。只有多读多写,以后的写作才会得心应手。

四、写作水平师生同批、在修改中提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较高水平的文章需要长时间修改才会成稿。文章的反复修改、批阅是教师的教学的任务,也是师生共同提高的一次机会,师生只有共同合作,写作水平才能够提高。修改作文还要经过反复的思考,找到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不断地修改中自我否定,以修改出高质量的作文。课堂上可以共批一篇作文,老师也可以课下修改或者找学生面批,找出作文中的问题,学生分组互批与自批对作文进行修改,教师还要总结批改的内容,学生读批改中所反馈的信息,切切实实地获得写作的经验,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为学生写作基本功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语文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发挥想像的能力,多指导强化学生阅读,在师生共同合作修改中提高写作水平,为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奠定基础。

作者:杨卫星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第六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策略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初中教师对于作文的教学不够重视,所谓的作文就是一周两到三节课的作文写作课。教师在作文课堂上,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方法的指引,只是给学生安排写作题目,让学生按照题目自由写作。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学生在写作的内容上有了很大的自主性,但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作文写作技巧的学习。学生只是在课堂上机械的进行写作,写作内容没有得到创新。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了学生在写作方面提升不起兴趣,写作能力始终没有得到提高。教师在作文写作课堂上,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引,让学生知道教师也非常重视作文的写作,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写作。学生也应该重视自己的写作,认识到作文在考试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在作文写作中,提升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

二、作文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1.降低作文写作要求,主要提升学生乐趣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主,在写作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样循序渐进,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教学中,提升写作水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对学生的写作思想进行指引,指引学生“写什么”,同时指引学生在生活中吸取写作素材。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并且告诉学生作文的素材大多都是从生活中来的。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的时候,教师就需要组织学生观赏杏花,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语文是源自生活的。教师指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应当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内容充满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应当是虚构的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积极性,并且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2.阅读教学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掌握一些优美的句子的用法以及一些优美的词语,将这些阅读中的东西运用到写作中。所以说,阅读教学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阅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策略研究江苏省沭阳如东实验学校徐新丽读可以让学生积累自己的语言功底,并且让知识进行沉淀,可以将更美好的知识运用到作文的写作中。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教师应当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章,然后再进行课外的阅读。掌握足够多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并且将阅读中的优美词语与优美句子运用到作文写作中。阅读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学生要树立长期阅读的习惯,并且养成在阅读中记笔记的习惯,将文章的优美句子抄写下来,进行更为深入的记忆,并且在作文的写作中,恰当的使用。例如:在学习《沙漠中的绿洲》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将课文中的句子运用到写作中,不仅能提升文章的可读性,还能够增强自己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并且将优美的句子进行仿写,以便于后来可以更好的运用到作文写作中。

3.鼓励为主,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

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应当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写作热情。对于写作的不好的同学,教师更应当给予鼓励,让他们树立对写作的信心。教师对写作成绩好的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写作成绩好的同学不能骄傲自满。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同时促进全班同学的写作能力,让每个同学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激发更多的写作热情。例如:在学习《黄河的主人》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先放一些黄河的图片和歌曲,让学生明白黄河的壮观以及带给自己的震撼。教师对于学生的鼓励也不可鼓励的太厉害,让学生感到骄傲,而是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鼓励,鼓励语是根据每个学生而定的。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且适当的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作热情。

4.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最近流行起来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图文并茂的教学。例如:在学习《鸟语》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现很多的鸟,让同学们选取其中的一个鸟进行描述,然后再让学生找到适合写作的素材,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多媒体的教学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到课堂上所不能学到的知识。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让学生接触到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作文的写作中提升自己的写作功底。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成绩中占据着大部分的分数,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引,然后让学生在语文的考试中得到好成绩。总之,作文教学应当积极的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作文写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写作环境,学生也应当提升写作的兴趣,取得更高的写作成就。

作者:徐新丽 单位:江苏省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第七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不足

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了诗词古文的背诵和鉴赏以及大量的阅读分析上,很多人都忽略了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在很多学校,写作课程的安排寥寥无几,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不高,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也仅限于对于作文题目的分析和几种写作手法的简单介绍,久而久之,学生们对于写作的重视程度也逐渐降低,很多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完全不参与教师的互动和探讨,认为只要字迹工整,按照考试范文模板套进去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分数。这都是不可取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们在课堂上知识布置题目,然后就让学生们去看范文,之后简单批改一下就直接在课堂上讲评,很少有跟学生进行讨论的环节,长此以往,学生们不但没有学到真正的写作技巧,甚至可能完全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们的写作不再是一项创作而是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毫无艺术性可言。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课堂的活跃性不高也是写作课程固步自封的模式。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是要摒弃一切传统的方法,其实不然。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模式都要从基础抓起,所谓创新,是要在课堂上用多样性的讲授方式,让学生们在一个轻松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到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带的知识的学习体验。写作的基础是使用字词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示作者的思想,在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工作中,基础知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要让学生们掌握各种表达方式,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在自己的文章创作中。

二、有创新性的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其实应该是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而并非是简单的传道授业。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新审视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通过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们写作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例如在讲授叙事文的课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特殊的情境,让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索江西省安远县濂江中学欧阳红莲学生置身其中,比方说,要写“一件难忘的事”,我的经验是,在课堂上以练习写小剧本为名让学生们展开想象,自己确立编排主题和表演人员,在短时间内编排一出小戏剧,在结束的时候进行点评,然后让学生们以这一堂课的经历为主题写出作文。学生们在创作的过程中由于有了亲身经历,就能够更深刻地表达出自己对于难忘的事的感触,既能够锻炼学生即兴发挥的能力,也能够带给学生写作的奇妙感觉。

三、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现有资源帮助学生快速理解

关于写作手法的教学工作就显得比较枯燥和繁琐,老的教学方法也仅限于教师单独在讲台上的讲授,其实教学模式可以换一些思路,例如在一些写作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提前将各种写作手法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查阅资料,寻找相关的经典语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们将搜集的语句整理在一起,既可以当作写作素材,也能够清晰地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方式。教师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不要盲目地挑选文章,完全可以充分地利用教材这个现有资源,其实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非常有内涵和代表性的。我在给学生讲授修辞手法的时候,就选择了朱自清的经典篇章《荷塘月色》,学生在文章阅读的课程上已经全文背诵过,对文章非常熟悉,所以讲起来学生们接受的就会非常快。我选择“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让学生们自己找出有多少种修辞手法,学生们很快就找出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在写作过程中也能够熟练运用。

四、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初中阶段的文章写作更注重学生们议论文体的写作能力,这就需要学生有敏锐的思维和分辨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着重培养学生们对于论点的建立,然后学会如何搜集论据,怎样使自己的想法更有说服力。我会定期组织一些班级内部的小型辩论会,给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确立辩论题目然后给学生时间去搜集材料,并且在课堂上提供充足的发挥空间,经过这样的锻炼和积累,学生们确实能够提高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五、结语

初中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工作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怎样去创新教学模式,都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只有学生们本身对写作形成兴趣爱好,他们才能真正收获写作带来的快乐。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在学生们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做好领路人,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不断求索。

作者:欧阳红莲 单位:江西省安远县濂江中学

第八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

(一)缺乏积极的写作状态

积极的写作状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要有正确的写作心态,二是要有良好的写作环境。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态度非常的严肃,一拿起笔来,就想到了热爱祖国、人民,培养学生的情操,在这样的思想之下,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一种害怕的心理,这种传统的写作方法不能够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表达环境,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使学生没有可写的内容,把写作当作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事情。

(二)作文教学中写作不能与生活相结合

创作来自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写作如果离开了生活,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就会变得毫无生命力,没有了活力和生气。很多学生的作文大都偏离了生活的轨道,都与生活脱轨。在考试中为了取得高分,学生们总是背诵一些现成的文章,而这些文章与自己的生活没有丝毫的关系,从而,写出的作文就脱离了生活。现在,素质教育提上了日程,作文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而进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思想,教师不应该交给学生们写作的模板,而应该教给他们写作的技巧,让学生们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使他们喜欢写作。所以说,作文脱离生活,没有素材或者是素材不典型、不具体,是写作的又一问题。

(三)作文教学缺乏创新意识

当前,初中作文存在的主要弊端就是太过于模式化,这与作文教学方法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喜欢拿出一篇文章作为例子,给学生制定一个写作的方向,让学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写作,这样,一篇范文就会多次被套用,这就使得学生的作文都是一个模式,缺乏新意。因此,在考试的时候,阅卷老师看到的作文很多都是没有创意的,都是一种模式化的文章。总而言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困境之一就是作文教学缺乏创新意识,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初中语文作为教学困境的对策

(一)强化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师队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困境之一就是作文教学缺乏创新的意识。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自己的教学模式没有办法改变,在教学中没有创新意识,更不能对传统模式进行突破;作为年轻的教师又没有教学的经验,不能将自己的创意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因此,对语文教师队伍的组建一定要做到合理和科学,要把年长的教师和年轻的教师都吸纳到教师队伍中,使二者互相取长补短,互为利用。既要利用年长教师丰富的经验,又要利用年轻教师的灵活性,使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和成果不断提高。

(二)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写作的灵感

作文来自生活,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多多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们出去走走,看看,让他们融入大自然中,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和灵感;逐步走入社会,在社会中体验一下人生百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是自己真实感情的流露,就会与生活密切结合,不会脱离现实生活。认真对社会上的一些小事进行观察,在写作的时候就不会空话连篇了,就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了。写出的文章就会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生动活泼。比如,当讲到人物的描写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一位学生走到讲台上来,让大家观察他的长相,并说出这位同学的特征。大家对这位同学的外貌纷纷地进行描述。有的说这位同学的头发非常的短,眼睛非常大,眉毛浓密,长得非常的英俊潇洒;有的说他的个子不算高大,稍微有些瘦;还有的说他说话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然后,老师让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性格进行描述,有的人说他的性格非常的外向,开朗大方,不拘于小节,每当下课玩耍的时候都围绕他进行,都以他为中心;还有的同学说他非常细心,每个同学有困难他都一清二楚,并主动帮助困难的同学,非常乐于助人……当学生们对这个同学描述完了以后,教师开始把大家的描述进行总结,然后给学生们讲解怎样描写一个人,于是,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们就会真正掌握写人的文章了。

(三)放飞心灵,自由习作

新课标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走个性化的道路,对学生的写作束缚尽量地减少,尽量让学生自由地去写作,使他们的思想自由地发挥,自由自在,真正做到写作的自由和创新。在上作文课的时候,应该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开拓,让他们不拘泥于思想的束缚,尽量把思路打开,要做到自由式的写作,但又不失去主题,紧紧围绕主题写作,让自由为主题服务。学生们要放松心情,轻松地去写作,对时间、内容、题材都不限制,只要内容充满积极性,学生可以随便写作,放飞自己的心灵……只有做到自由地写作,才能够真正表达要表达的东西,才可以培养他们乐于写作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自由的想象力。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作文教学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尝试,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写作的道路。只有这样,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才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聂革新 李金连 单位:广西苍梧县岭脚镇人和初级中学

第九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是关键。在现实生活中,有他们所熟悉的东西、喜欢的东西,更有着许多蕴含着深刻意义的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善于鼓励、引导和挖掘,或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或展示含蓄隽永的事例,或创设激动人心的情境等,都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同时让学生参与评议,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也能感受到口头作文的乐趣。

二、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引导学生要“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就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1)从语文教材中积累素材。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文中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春草的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像这种优美的语句,可以让学生注意摘抄积累,模仿它的写法,创造出更美的句子。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要融会贯通,积累材料,学会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2)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经途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任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也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要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优美词句来获得写作素材。由此可见,阅读教育与写作教育联系紧密,两者相互促进。学生从课本上积累的知识必然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把阅读延伸到课外,以弥补书本阅读材料的缺乏,学生只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为写好作文打基础。

三、将写作训练融入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作文教学与其他知识点的教学一样,也应体现生活化。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去掉了许多说教的外衣,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以生活入文的典范作用。比如,学过《社戏》一文后,可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学着用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比如,在进行“写人、写事”为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给材料命题的方式进行作文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材料上的信息,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谈自己的具体看法。教师在设计作文题目、写作内容时,要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贴近实际的意识和能力,要让学生写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出人的内心世界,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

四、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

一篇习作,就好比一个观点、一种思想的表达,需要有很强的思维性和逻辑性,才能让人清楚、正确地了解到作者表达的意思。写作实际上也是在考察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否顺畅,逻辑是否正确。写作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写作思维是否清晰,逻辑是否正确。很多学生可能有时候思如泉涌,但突然思路又断裂了,造成思维不畅,逻辑错乱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即文章的思路。教师可以训练学生提炼文章大纲,将文章的整体思路理顺再开始写作。例如,教师可以先布置题目,为学生拓展写作思路,然后让学生开始在脑海中构思,几分钟后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帮助进行思路的整理,理清逻辑和文章的顺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不足,重新将思路理清,以作文提纲的方式呈现。提炼作文大纲是理清作文思路的好办法,教师可以专门进行提炼大纲的训练,为了节约时间和加强思维训练的效果,学生不必完成作文的完整写作,只需要根据教师布置的题目,进行构思和写出提纲,反复修改,保证思路顺畅、逻辑正确。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够得到明显的强化,写作能力也能显著提高。

作者:杜海清 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第十三中学

第十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1.基础知识考核,科学地进行学生分类

教学方法的应用是为了强化教学的效果,而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因此,在分类教学法采用之时,教师要把握好最关键的一步,即对于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类。初中作为分类教学适宜在初一下学期或者初二再进行,由于学生刚刚从小学毕业,很多人还处于小学学习模式和初中学习模式的调整期,因此教师不能以小学的学习情况来决定初中作文教学对象的分类。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初中语文学习后,学生对于知识的储备,对于文章脉络的把握以及对于情感的表达能力等都有了最佳的调整与提升,此时教师通过有效的考核,来科学的进行作文教学的分类,才能为分类教学法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分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江苏省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杜珍阳基础知识的考核以传统的试题形式最为有效,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表达以及文章理解能力的展示都最为直接。因此,教师可以在期末考试时,以30分加试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例如,词语解释、造句、阅读理解、小短文写作等,使得学生通过这些与作文密切相关的形式将自己的语文基础能力展现出来,为教师提供有力的参考。而教师在分类的过程中,也不能仅仅把分数作为参考依据,而是应当看一个学生的综合表现,例如对于词语的掌握程度,对语句表达的创新程度等,进而结合分数,将特点一致的学生进行分类,开展好针对性的作文教学。

2.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分类教学的核心在于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式,进而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提升整个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作文分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做好备课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措施。例如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教师着重于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词句使用方法的教学;而对于情感表达能力比较欠缺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的讲述作文的写作技巧。只有通过认真的考察与备课,整个分类教学法的有效性才能够被凸显出来。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其写作能力往往表现的一般,因此,以这一类学生的作文教学来说,教师应当采用最基础的方法。成语的有效应用是作文中的一大亮点,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于学生成语基础知识的积累,以成语造句的形式强化其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除了基本的写作技巧的教授外,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往往需要强化的锻炼来提升其对于写作技巧的掌握,而课文中的佳作往往是难度较大的文章,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例如《作文成功之路》等书籍,作为参考材料,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采用成语积累、写作技巧教授、普通作文模仿写作等三方面的策略,学生对于作文写作词汇以及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会逐步的提升,从而改变其基础薄弱的情况,逐步的达到课程学习的标准。这样,基础薄弱的学生就能够获得最适合其自身的教学模式,不会因为听不懂或者跟不上教学步伐而使得在作文写作方面没有一点进步。

3.随时观察,及时调整学生的分类

通过作文分类教学法的帮助,很多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进而在作文写作方面有比较明显的进步。而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很多学生在进步以后,某一类别的教学方式可能已经无法使得其再获得进步。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的做好观察记录,以客观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分类调整,进而使得学生在初中作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一直能获得最佳的课程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例如,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通过成语积累、写作技巧教授、普通作文模仿写作三个方面培训后,其基本的写作能力已经获得提升,也能够写出参考材料中相同水平的作文,教师就要对其分类进行及时的调整,进而帮助这些学生获得文体、情感、手法等更高层次的锻炼,将作文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高水准。

4.结语

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体现的最佳方式,但是,由于初中阶段学习过程中造成的学生差异性,统一的作文教学方式使得整个作文教学效果难以发挥。而分类教学法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一线语文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分类教学法的学习,在教学前以基础知识考核的方式,科学的进行学生分类;在分类教学法进行时,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随时观察,及时调整学生的分类,让作文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佳水平。通过各种措施的采用,分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中的教学效果才能被体现出来,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水平才能不断的提升。

作者:杜珍阳 单位:江苏省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