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音乐院校艺术实践教学探讨

时间:2022-01-12 04:06:57

专业音乐院校艺术实践教学探讨

摘要:艺术实践是艺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音乐院校表演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艺术实践教学为例,重点介绍了其实践教学运作的模式及成效,并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艺术实践教学及组织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教学。

关键词:艺术实践;声乐歌剧系;声乐教学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艺术领域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升,艺术类高校作为培养艺术类人才的基地,对学生的培养观念也需从传统的“琴房歌手”“书本艺术家”等观念中解放出来,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艺术实践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艺术实践是音乐专业学生从琴房教室走向舞台、由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音乐艺术人才的必要路径和有效方式。”①艺术实践作为一种载体,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展示,同时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艺术实践的平台,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进行消化与掌握,通过实践的经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并通过舞台的评价、观众的反馈,进而反思、总结,达到锻炼业务能力、提升艺术表现水平的目的。

一、艺术实践及其特点

(一)什么是艺术实践。“实践是通过改造客观对象来满足主观需要,在对象世界实现主观目的的一种对象化的活动。”②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第二,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第三,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艺术实践是以人为载体,利用一种或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周围环境,表达人的情感的活动。音乐院校的艺术实践,一则,需紧密围绕教学大纲展开,丰富教学形式,巩固教学成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技能,通过舞台不断地实践和加工,最终达到技艺的精进,完成满意的音乐作品。二则,需按照表演艺术专业的规格和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特点,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制定艺术实践规划。艺术实践规划是落实实践教学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的延展,是教学成果的检验,是社会需求的预订,是人才差异化培养的基础。(二)艺术实践的形式。“艺术实践是培养专业人才能力的最好课堂,只有通过艺术实践,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加深自身所学知识的功底。”③艺术实践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唱歌、跳舞、绘画、乐器、设计、朗诵、演讲、摄影、行为艺术、建筑艺术等。在专业音乐院校中,常见的艺术实践的形式以音乐会居多,如师生合作或单独举办的专场音乐会、综艺形式的文艺晚会、学生的班级音乐会、新生及毕业生音乐会以及各类专业赛事、采风等④。(三)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艺术实践的特点。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简称“浙音声歌系”)的艺术实践按照五个原则,呈现出由面及点、由点代面特点。第一,学生全覆盖原则。艺术实践的活动应该覆盖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获得对音乐、表演和审美的具体体验,从而达到演唱能力得到提高的目的。比如,声歌系艺术实践项目中的“星期音乐会”就可以作为学生日常训练的舞台,要求学生达到最少一学期参加一次,并作为期末考试的入门资格。第二,体裁、形式全覆盖原则。如美声专业按照艺术歌曲专场、咏叹调专场、各国民歌专场,民声专业按照地方民歌专场、古诗词专场、戏歌专场、古曲专场、创作歌曲专场等来规划音乐会。与此同时,还组织重唱、歌剧片段等多种形式的音乐会。第三,针对性原则。声歌系每年都会遴选出一批优秀的“声歌骄子”,由专业教师组队进行组合辅导,组成代表当下声歌学子最高水平的音乐会进行演出,优秀的声歌学子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院制作的歌剧中担任角色,推荐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等。第四,热点主题原则。在音乐会主题的选择中,结合当下热点,遴选有代表性的曲目,进行主题歌曲教学周和音乐会的打造。如“青春放歌新时代——纪念100周年主题音乐会”“我爱你中国——庆祝建国70周年音乐会”“时代之音——交响音乐会”等。第五,走出去原则。专业院校内的审美疲劳和演员对熟悉演出场地的演出存在一定程度的倦怠现象,让学生音乐会走出专业院校,走进社区、地方、高校、同行院校,不仅让学生得到不同场地的锻炼,更让学生不断获得舞台的新鲜刺激,从而激发专业学习的热情,体会成功的喜悦。近年来,浙音声歌系的演出不仅覆盖浙江全省,还到上海、广东、辽宁、安徽等省、市进行巡演。

二、浙音声歌系艺术实践的开展

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主动适应声乐和歌剧艺术发展需要,同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悟力与想象力,具备扎实的演唱功底和能力水平,能在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科研院所、广播电视、影视音像等相关音乐产业及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声乐与歌剧表演、教学与研究。自正式建校的4年时间里,我们在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尤其是艺术实践方面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尝试,并结合本专业特点,开辟出从“课程实践”到“品牌实践”再到“交流实践”三点一线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运作模式。(一)课程实践模式。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声歌系作为音乐学院的教学系部,以为国家培养应用型声乐艺术人才为目标。基于声乐表演专业的特殊性,本专业开设了声乐、艺术指导、歌剧重唱、合唱、剧目排练、台词正音等相关技能课程。课程实践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是最基本的实践方式。以专业主课为例,声歌系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实行5年学制,艺术指导课隔周随堂,在课堂上,声乐教师对学生演唱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又将上课的问题通过课后反复训练、巩固。在下次回课时,通过自己的演唱展示练习的成果,教师再根据学生当时的演唱,对其进行评价和调整,布置新的学习内容。学期期末,以音乐会实践的考试形式,在音乐厅舞台上进行呈现,每个年级演唱曲目数5到8首不等,含不同风格的中外声乐作品,以达到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检验学习成果的目的。(二)品牌实践模式。全方位创造校内实践平台,注重学生自身演唱和舞台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声歌系实际,凝练出多个艺术实践品牌项目。1.星期音乐会。浙音声歌系的“星期音乐会”每星期举办,针对每一个学生,具有普适性和强制性。声歌系本科学生及研究生需报名参加,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否则没有资格参加期末考试。每场演出结束后,师生围坐在一起,对演唱得失进行自我解剖和点评。从2016年至今,已举办100多场,其间,还举办过百期纪念音乐会。此举为每位学生提供了最基本的舞台实践机会,运行百期以来,形成了比较好的运作模式,发挥了比较好的实践效果。2.“声歌骄子”音乐会。“声歌骄子”音乐会是声歌系的另一个标志性品牌实践活动,主要侧重对“尖子生”培养,具有引领性、示范性。每学年,声歌系都将通过考试或比赛,遴选出各个年级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校内外举办各种专题性的音乐会,在同学中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学习生态环境,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动能。3.“双馨奖”声乐比赛。“双馨奖”声乐比赛是声歌系设立的一项常规性声乐赛事,隔年举办,已经举办过两届。比赛在全国首创将“德”的要求纳入到声乐专业赛事参赛资格审查中。比赛开始前,将由学工部门对全体学生参赛资格进行遴选,具备参赛资格的学生报名后,将报名信息公示,接受同学对其“德”的修为进行监督,经反映核实有问题的学生,将会被取消参赛资格。这种做法看似多余,实则对于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高校来说,非常必要,它旨在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引导学生注重“德艺双修”,以达到为国家培养“德艺双馨”的声乐表演艺术人才的目的。4.声歌讲坛。声歌讲坛是声歌系学术交流品牌。声歌系不定期邀请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声乐表演艺术家、专家、教授,举办大师班和专家课,对系部安排遴选的“尖子生”进行公开的示范教学,以期达到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开阔学术视野、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学生演唱水平的目的。5.交流实践。“请进来”是学习,“走出去”是交流。声歌系高度重视对外交流演出,搭建各种校外实践舞台。几年来,声歌系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各大高校及部级音乐厅举办了几十场高水平的声乐专场音乐会。同时,也与省内外多个院团和剧院合作,建立实训基地。通过这些“走出去”的实践活动,更好地锻炼了声歌系“尖子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展示了舞台风采,展现了浙音形象,扩大了声歌系及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从以上实践运作模式可以看出,课程实践是基础,品牌实践是关键,交流实践是延伸,它既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升华,也是检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

三、艺术实践的成效

(一)教学互为、相互依存。“我们常说:不曾经历舞台实践的声乐教学是不完整的,丰富的实践经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⑤1.艺术实践助师“教”教师的艺术实践能够帮助其本人保持和提升演唱水平,保持对舞台的热情和新鲜感,不断磨合技艺,历练心智。最难得的是可以将自己获得的舞台经验和新鲜感受转化成教学内容和系统的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将直接经验和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可以说,艺术实践是丰富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2.艺术实践助生“学”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够丰富本人经验和提高演唱技艺。通过艺术实践,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能,将艺术实践中所表现的不足加以提升,以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同时,艺术实践也是构建和完善学生舞台心理的有效手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演唱比较稳定,但上了舞台,由于紧张的心理导致怯场,影响了声音的稳定性,发挥失常。其根本原因,就是因舞台把控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其解决办法就是在掌握扎实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在琴房或者其他场合不断模拟演出场景,组织少量观众欣赏、评论,营造演出氛围;多次走台,带妆走台,适应演出场地;再通过不断的台上实战,从而不断地提升、完善自己。作为教师,可以以观众的身份冷静地审听学生的演唱,帮助其及时地总结和调整,再及时调整教学上的策略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二)成果显著、收获美誉。建校以来,浙音声乐歌剧系师生遵循“事必尽善”的校训,发挥“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的筹建精神,艺术实践从无到有,摸索、尝试、总结经验,实践活动日趋完善,学生专业水准也有了显著的提升。1.歌剧排演显成果。从2017年首部意大利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到2018年的中国歌剧《雷雨》,再到2019年献礼建党98周年、建国70周年经典大型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和浙音首部原创歌剧《国之歌》,办学四年,完成四部歌剧的排演。从歌剧的排演过程中,我们看到学生从青涩的本色出演到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从手脚“显得多余”到肢体语言逐渐丰富,并为角色增彩;从只能“站着唱”到能灵活运用各种体态,依然可以兼顾演唱和表演;从单纯的合伴奏到能与艺术指导、伴奏乐队互相成就。这不仅检验了教学、锻炼了队伍,也增强了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四部歌剧的排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和成效。2.专业赛事获佳绩。通过丰富的艺术实践,声歌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快速提高,学子们开始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专业权威声乐比赛中崭露头角,摘金夺银,师生荣获各类声乐赛事奖项次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19年黄龙音乐季声乐艺术周赛事中,浙音学子发挥出色,获得了民族本科和研究生组银奖、铜奖及优秀奖若干;在第九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暨第一届“SestoBruscantini”国际声乐比赛中,浙音学生组合斩获歌剧片段组金银铜奖5个(三个组别仅有6个奖项名额);学生个人摘得各组别二等奖数个,系部获最佳组织奖,并受邀参加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全国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会”。3.报考人数逐年递增。如今,浙音办学成果逐步显现,办学成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报考声乐系的考生逐年攀升,成为浙江音乐学院乃至全国11所专业音乐学院中最热门的报考方向之一,录取率更是高达70:1。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一定是有许多的原因促成的,更是与我们开展的这种深入持久、行之有效的“三点一线”艺术实践运作模式分不开的。

四、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一)面临的问题。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期间也出现了各种新问题、新阻力、新挑战,需不断调整方案,适应新形势。第一,受专业限制,实践活动内容单一,无法调动其他专业学生及外来观众前来观赏的积极性。声歌系艺术实践主要以独唱、重唱为主的不插电式古典音乐会形式呈现,形式相对单一,内容过于专业,受众面窄。第二,观众欣赏水平和素养有限,对专业性较强的音乐会缺乏认知,导致无法规范地观赏;在音乐会上,常有不懂或无视音乐会礼仪的观众,经常随意走动、大声喧哗,影响台上演员的稳定发挥,甚至影响音乐会的正常进行。第三,系部艺术实践与学院活动偶有冲突,统筹规划不够。学院虽已设立专门的艺术实践部来统筹各系的艺术实践活动,但作为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单位,艺术实践工作的认定和考核未纳入教学考核范畴,缺乏系统的课程建设方案和考核办法,导致该项工作“边打边想”。第四,艺术实践缺乏正式人员编制规划,均由专业教师兼任,持续发展和系统积累规划不力。兼任的教师本身教学工作已经很繁重,完全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开展工作,工作之余也无暇再深入思考和积累经验,遇到赛季,更是无法脱身、专心带队。招聘专业人员,专人进行专业的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五,学校作为育人单位,在艺术实践工作中,在激发学生“技艺”提升的同时,应将如何培养学生“以德为先”“德艺双馨”纳入艺术实践的整体规划中,从而实践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二)一些思考。首先,从声歌系艺术实践的经验中我们得出,在维持艺术实践活动“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质量”的提升。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或以外国作品为主的实践活动,可以在演唱(奏)开始前,加入更具代入感的导聆环节,激起观众欣赏的兴趣,逐步提高观众的欣赏素质和水平。其次,艺术实践不只局限于校内,还要主动地走出去开拓多层次的实践舞台。根据不同受众,在内容和形式上由浅入深、雅俗共赏,逐渐扩大受众群体,逐步形成一种风尚,培养音乐观众。再次,将艺术实践纳入课程体系,建立课程规划,设置一定量的学分,激发学生参与内在动力。通过课程体系的规划,提高艺术实践规划性和艺术实践质量,提升艺术实践的培养针对性,规范艺术实践行为,完善艺术实践制度。最后,充分发挥艺术实践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德育”主题融入专业性的比赛和音乐会,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使其真正将“以德为先”“德艺双馨”的育人育才目标内植于心、外化于行。

浙江音乐学院处于初创时期,我们的艺术实践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完善、提高。艺术实践活动的不断探索和深入,必将为艺术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张蓉.一场歌剧排演引发的“蝴蝶效应”[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2):169.

②王元骧.艺术实践本性论纲[J].社会科学战线,1998(3):142.

③李明月.声乐教学中艺术实践课的重要性探析[J].艺术研究,2018(5).

④承倩雯.试论上海音乐学院的艺术实践管理[D].上海音乐学院,2012:10.

⑤张春良.歌剧排演对于高师声乐教学的积极意义——基于校园版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的排演思考[J].中国音乐(季刊),2012(4):188.

作者:刘伟 单位:浙江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