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活动融合数学教育方法

时间:2022-07-28 03:05:11

幼儿园户外活动融合数学教育方法

摘要: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可以成为幼儿园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场所。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运用目标融合法、动作感知法,将数学学习目标融入体育锻炼中,幼儿既能锻炼体能,又能获得数学经验。在其他户外活动中,运用自然事物及自然环境,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幼儿学习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生活化数学教育所倡导的: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自然学习和主动建构。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活动;数学教育;目标融合法;动作感知法;自然教育法;问题引导法

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课程,其实质是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融入或者渗透相关的数学知识、经验的习得与获取,实现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幼儿园一日生活包括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四个板块的内容,户外活动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在园生活的一天中,要保证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中,还包括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在这段时间里,幼儿和户外活动材料、和同伴进行着不同的互动。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用“融合、渗透”的思想充分挖掘体育活动蕴含的数学教育价值,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将数学教育目标与体育活动进行有效融合,激发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幼儿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1]

一、体育活动为主的户外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方法

这里是指以实现体育活动为目标而进行的户外活动,在其中自然渗透数学教育目标,在保证体育活动的强度与密度的同时,使幼儿既能实现体能的发展,又能获得数学经验。以体育活动为主的户外活动中的数学教育策略有以下两种。

(一)目标融合法

1.将数学学习目标融合在体育活动材料中首先,选择的体育活动材料要具有相关数学概念的元素。皮亚杰曾说过,数学开始于动作。幼儿的思维特点和获得数学经验的方式,决定了幼儿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就是通过操作材料进行学习。[2]体育活动材料是幼儿体育活动的承载物,不仅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能促进幼儿达到相关的体能锻炼。因此,将幼儿数学学习目标融合在这些材料中,既可促发幼儿的数学学习产生,又可完成体能锻炼。如体能动作“跳”,从小班到大班,有双脚并拢行进跳到单脚向前跳的要求,如果是单纯实现跳的目标,教师只需创设某些场地或是提供一些障碍物,注意安全即可。在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课程的指导下,教师为实现发展幼儿跳的能力的同时,让幼儿感受数学在体育活动中的趣味性,可提供一些带有数学信息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板。小班幼儿可以从一种颜色的板跳到另一种颜色、形状的板,认识颜色和形状;中班幼儿按照自创的规律摆放这些材料,边跳边确定自己的规律;大班幼儿根据自己的动作水平,安排板块之间的距离,通过目测和统计板块的数量,比一比单脚跳的距离远近;还可以运用递增递减的排序规则,反复创造新的锻炼场景……幼儿根据教师精心挑选的能促发数学学习与数学知识运用的体育运动材料,在玩中学、玩中练,达到体能锻炼和数学学习两不误。其次,根据动作发展水平,在材料中融入数学因素。在生活化数学课程思想的指导下,教师为了实现幼儿能获得某个相关动作发展目标的同时,感受数学在体育活动的趣味性,要选用带有数学信息的材料。[2]教师根据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已有数学经验的情况,在材料中加入幼儿可以理解和实现的数学因素,使幼儿在快乐中获得动作和数学经验的双发展。如小班体育活动《瓶子宝宝找朋友》,主要是发展幼儿听信号做动作和四散躲闪跑的能力。这一活动需要一些胸卡,教师在胸卡上增加高矮不同、瓶盖形状不同、圆点数量不同的元素,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根据相应的指令,观察同伴的胸卡,寻找和指令一样的瓶子朋友,靠一靠、跑一跑、跳一跳,在玩的基础上完成动作发展锻炼,感知量、数、行的匹配和分类。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活动应具有可感染性和真实性。教师需要创新使用多种活动材料,在材料中融入数学学习的目标,设计有情景、有故事性的、有游戏性的户外体育活动,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从而实现幼儿的主动学习与经验建构。2.将数学学习目标融合于体育活动规则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特点之一是游戏性强。幼儿通过有情节、有趣味的游戏方式,在玩中达到体育活动的目标。在游戏规则中体现数学教育目标,是将数学教育融入体育活动的另一种形式。如大班体育活动《抢占圆圈》,其目标是“按照指令快速反应进行占圈,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其玩法为:幼儿绕圈跑,当听到指令后迅速抢占圆圈。教师将规则设计为:听到“单(或者双)数回家,立刻跑回相应的圈内”。玩法与数学学习目标有关——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自己是单数或者双数的信息,可以1、2、1、2……报数,报出2的是双数,报出1的是单数,然后绕大圆圈跑,当教师发出是单数或者双数回家时,相应的幼儿要迅速回到小圆圈内。可以根据幼儿游戏的状况,变换游戏规则,可以是带上数字牌,由一个幼儿变成两人组合,得出的数字是单数或者双数来决定谁去抢占圆圈。接着提高速度,先算出来得数并判断是单数还是双数时就可抢占,先到先得,人满为止,有助于锻炼幼儿思维与反应的敏捷性。

(二)动作感知法

1.运用相关动作的体能锻炼,感知数学知识户外体育活动是基于动作发展的运动型活动。在其中融入数学的元素,通过有规则、有要求的游戏方式,在玩中实现体育活动动作发展目标的同时,促进幼儿数学经验的获得。幼儿通过多种游戏,发展走、跑、跳、投、钻、爬、平衡等七个种类的大动作,将计数、统计、序数、空间方位、模式等数学经验的习得与巩固融入这些不同的动作练习中,变化不同的动作方式,改变不同的活动要求,运用相关动作的锻炼,达成数学的学习。如中班体育活动《跳跳乐》,其目标是发展幼儿单、双脚交替跳的能力。教师将硬纸板切割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摆放在地上,幼儿在侧跳中左一下、右一下,左右左右,体会左右方位,同时感知模式规律;第几次跳的是什么图形,跳了多少什么样的图形,感知图形、序数和统计数量;对图形进行循环规律的组合,然后单双脚交替跳,双脚跳时要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对现有材料的合理利用,感知图形组合与按规律排序……幼儿感受动作变化方式,体会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2.运用数学知识经验,融入体能锻炼生活化的数学活动实施要遵循应用性和探索性并举的原则,教师带着让幼儿“用中学、学中用”的思想和做法,关注每个教育契机中的数学学习。[3]将数学教育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融入幼儿动作体能锻炼中,不仅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还能运用数学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如拍球这一动作发展,幼儿经常是无意识的随便拍,不一会儿就失去兴趣,达不到动作锻炼的效果。可稍加改变规则和玩法,将数学知识经验融入其中。如由几个幼儿合作,两人拍,两人数,将每个人拍球的次数记录下来。每个人分别拍3次,看看谁是今天的日冠军。得到日冠军可以得1分,以此类推,评出周冠军、月冠军,用统计的知识经验来促进动作的锻炼。还可以是两两游戏,一个说拍“比8多1次”,另一个按照这个表述的得数(比8多1的是9)拍;左手拍2次,右手拍2次,连续拍3次。先是教师提供任务卡,后是幼儿自己创造任务卡。说的人要判断对方拍的是否正确,拍球的人也要经历一定的思维过程。

二、其他户外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方法

(一)自然教育法

1.利用自然事物,促发相关数学经验的建立幼儿户外活动依托的是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户外环境中有树木、石头、草坪、山坡、矮墙等许多自然物,也有滑滑梯、吊桥、木桩、梯凳等户外运动器械,都可作为数学学习的载体。如小班体育活动《小孩小孩真爱玩》,其目标是听指令往指定地点跑。教师可以利用户外环境中的自然物作为指定地点,如“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红色的东西跑回来”。幼儿可以摸红色的滑滑梯、红色的羊角球、红色的消防栓、刷上红色油漆的小木凳等东西。比起“摸摸大树跑回来”这样的单一要求,不仅增添游戏的趣味性,也能积累幼儿关于类的概念,为初步分类经验的建立奠定基础。2.利用自然环境,促发数学理解与应用户外环境中包含大小、高矮、多少、粗细、数量等多种数学元素,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去发现、比较、判断,培养幼儿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户外散步时,引导幼儿比一比哪棵树粗、哪棵树细,可以怎么比较;看看什么器械离树最近、哪个最远,并且用自己的方式验证。户外自由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找一找户外环境中哪些植物长高了,长了多高,用什么来测量,每周测一次,比一比哪种植物长得最快,哪种植物长得最慢;户外活动器械(如轮胎、球等)怎样摆放更好看,感受不同排列序列带来的美感……不同的幼儿园户外环境中有不同的事物,蕴含着大量不同的数学学习元素,教师要做个有心人,用生活皆学习的理念,引导幼儿感悟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二)问题引导法

1.以幼儿户外活动产生的问题作为数学教育的契机在幼儿园的日常户外活动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谁跳得更远”“哪一队赢了”“人太多时怎么跳绳”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在活动中自然而然产生的问题,判断问题的原因以及其中所反映出的数学教育目标,继而组织数学教育活动,使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游戏中应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如“谁跳得更远”,涉及自然测量的问题,包括测量的方法与测量工具的使用。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经常是随便跳一跳,然后就针对“我跳得比你远”争论不休,“怎样才是公平的比赛”这个问题情景应运而生。经过讨论,幼儿达成一些共识:要在同一个起点上起跳;看不出距离时,要借用工具来量。于是,关于测量的数学学习活动自然产生。幼儿寻找身边可以用来测量的工具,摸索用工具来测量跳远的距离有什么结果。在不断地操作、探索、研究、讨论后,梳理出测量工具要头尾连接、要直线连接等正确的测量方法,获得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也不同、要比得公平则要用同样的工具进行测量等结论。2.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实际活动中的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教师应当树立将数学问题与幼儿生活相联系的思想,引导幼儿从生活、游戏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应用已获得的数学经验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幼儿阶段关于比较两数关系、排序等数学知识经验的习得较多,这些数学经验可以用于解决户外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发现与引导。如户外游戏中,幼儿玩传球的游戏,根据自己的想法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进行比赛。男生的人数明显比女生少,每次传球,男生都败下阵来。经过几次传球之后,男生组提出问题:“为什么每次都是我们输呀?”教师让幼儿边玩边观察、讨论,他们发现女生人数多而男生人数少,有人提议再叫几个男生或去掉多余的女生,这里迁移了“使两组数变得一样的方法就是添上差额或者去掉多余的”数学经验。但实际情况是,已经没有男生可叫,被去掉的女生又没事干。幼儿再次讨论,采用多出的女生分一半给男生(男队分一个,女队分一个,直到分完为止),使两队人数一样多。在活动中,幼儿想出补充人数、去掉多余人数、重新分组等办法,在验证自己讨论的方法后,将最合适的方法筛选出来,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运用,还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其他游戏的分队中。幼儿在游戏中迁移利用数学经验,既解决游戏公平化的问题,又培养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结语

幼儿园户外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育的内容与契机,教师应捕捉户外活动中具有数学价值的部分,引导幼儿探究,鼓励他们尝试运用已知,探索未知的数学经验,来解决户外活动中一些简单和常见的问题,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在户外活动中进行数学教育,让幼儿在熟悉的活动与环境中发现和体验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使数学经验生活化、应用化,实现学用同步。

参考文献

[1]岳全英.幼儿园生活化数学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5.

[2]符吉祥.浅谈皮亚杰理论对教育教学的意义[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62-64.

[3]杨芬.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12):121-123.

作者:陈爱英 单位: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