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8:09:34

小学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篇1

一是课程安排有名无实。辖区内65所中小学在课程表内均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了音乐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被挤占或改上其它课程,音乐课教学难以保证。二是专业师资配备不足。全辖区中小学除县城的初中配备有专业音乐教师各1名,教育主管部门直属的某小学共设48个教学班,拥有学生3217名,教职工103人,仅有专业音乐教师2名。就专业音乐教师的学历而言多为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更高学历的音乐教师也不愿去经济发展滞后的山区小县任教。三是音乐教育设施投入不足。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音乐教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全县仅直属小学拥有钢琴一架,设有舞蹈教室、多媒体教学设施外,其余学校仍然是八十年代使用的风琴,有的不完全农村小学甚至没有任何音乐教育设备和设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根本不明白音乐课到底是什么,他们又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四是学生渴求音乐教育的心愿难以满足。对农村小学的学生中调查得知,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很强。当问他们都喜欢什么歌曲或者老师教她们唱些什么歌曲时,从孩子们口中说出的不是充满快乐的童歌,而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网络成名曲。学生学唱流行歌曲并非坏事,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音乐与他们年龄相结合的教育功能。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课本教材上的歌曲抱以“不喜欢”“不好听”的态度,其原因是有的学生不熟悉音乐课本中的歌曲内涵,有些不愿意唱,觉得这些歌曲无聊、幼稚,唱着没意思。但要知道课本中的东西都是经过有关部门、专家评审后选用的,这些歌曲都是适合儿童演唱的,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喜欢舞蹈、声乐或者器乐的学习,但作为西部这样的小县城没有足够的资金开设这样的舞蹈、声乐、器乐学习班,也没有教授这些乐器的专业老师,所以这些喜欢音乐的孩子就只能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乘车数公里,参加在市内的舞蹈、器乐、声乐等培训班的学习。这样的城乡差距使得音乐教育公平失衡,从而造成农村中小学的学生比城市中小学的学生音乐素质低。

二、造成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失衡”的原因

在教育体制方面,虽然我们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经常挂在口头上,但是在教育考核中只是一考定终身。经过调查获悉,有些农村小学虽然开设音乐课,但也常常被挤占。而对于这样有名无实的课程,任课教师很是轻松,要么不上课,只让学生上自习。问其原因,他们只有一种回答:由于学生课业繁重所以留出时间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学习。但从现在教育管理部门方面来看,在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影响下,人们越来越轻视音乐这门艺术课,认为音乐可有可无,音乐课也可以不上。在他们的心里,只有升学考试的科目才是“主科”,对音乐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他们所遵循的就是教育教学的重心都围着“主科”转,因而才会出现在调查的学校48个教学班仅有2名专业音乐教师,由于不重视音乐教育,所以在教师的招聘、配备以及教师职称、职务晋升和评优评先均向主科倾向,致使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在学校教育管理方面,虽然表面上仍然提倡素质教育,但实质上仍是应试教育,一些农村学校为了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号召,利用双休日给学生开设了特长班,例如:电子琴、舞蹈、书法等一些学生喜欢的项目。但由于学校硬件设施的少之又少,学生不能系统的从中学到什么,就只能抱着玩一玩的态度,大多数学生都带着周内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种打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旗号开设的艺术特长班就变成了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自习室。学校依然把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并把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音乐、美术仍不列入考试科目。不少教师为了晋职评优,争夺名次,一心扑在正课上,兼职的其它“辅”课都被主科挤占,音乐也自然成了可有可无的“小三门”。音乐教师也成为主科教师轻视和学校管理者歧视的对象。因为没有人愿意去那些偏远的农村任教,就算配备了音乐教师但没有钢琴、电子琴、风琴等设施,使得教师无法上课,学校领导就会安排这些教师带学生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课或是让这些教师带班主任,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音乐课被代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被忽略。在家庭教育中,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过程中,对音乐艺术教育存在着错误倾向。农村地区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观念的影响,有的家长不顾孩子兴趣爱好,扼杀了孩子的童真、童趣,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创伤,致使一些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一些家长只让孩子埋头学习“数、理、化”,把孩子的音乐天赋和喜好兴趣视为不务正业。这都导致了农村孩子无法正确的接触到音乐教育。

三、改善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对策

(一)音乐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艺术以婉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音色、醇厚明亮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和特有的表现方式感动人的心灵,唤发人的激情,激励人的斗志。对于培养人、塑造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小学音乐教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处理“正课”和“小三门”的关系,使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正常有序的开展起来。

(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教育,弘扬社会主义的真、善、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提高青少年音乐艺术素质,真正以中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体现“育人为本”这一教育核心,为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活生存,学会做人做事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从教育法规和制度上确立音乐教育的地位

要从教育评价制度和考核管理体系中,制定中小学音乐教育量化考核指标,从思想上重视音乐课,把音乐教育科目作为必考内容,要与语文、数学等主科放在同等位置上,规定升级升学音乐科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和水平,这样可以提高音乐教师地位,让他们安心工作,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让校园重响歌声,乐器声,使学生切身感受音乐之美。

(四)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校内外文化活动和演唱比赛,组织“元旦”“五四”“六一”“国庆”等节日文艺汇演,班级联欢活动、配乐诗朗诵等。同时,开展校园歌曲创作征集和民间音乐素材征集活动,真正把音乐教育教学同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结合起来,使中小学音乐教育迈上良性循环、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加强音乐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

音乐教学设施是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音乐教育的正常进行。现在一般农村学校,只要建一个音乐教室,一间舞蹈教室,一架风琴,一台电子琴,一个五线谱示教板,再加上录音机、电视机、VCD机、磁带等,音乐、舞蹈课就可以正常进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不足的问题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更新观念,像重视招聘数、理、化等专业教师一样重视音乐教师,专门招考一批音乐专业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中。二是对有爱好、有特长的兼职音乐教师进行短期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水平。还可以采取定向招生培训的形式,使有音乐艺术天赋和兴趣爱好的本土高初中毕业生,通过定向专业培训学习,回原籍任教,解决农村偏远学校音乐教师不足的问题。

四、结语

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篇2

然而,是否是完成了教学大纲的任务教师就完成任务了呢?显然现在的小学生并不满足于这种层次,现在的小学生,小小的年龄在音乐乐器上的造诣有的就已经高过一般的成年人了,学钢琴的,基本上都是拿到等级的,还有不少学的是别的乐器,管弦、古琴、古筝等等,基本上都是“超纲”内容,根据这样的器乐教学,这些小学生在学习简易的乐器上就会比一般的同学快,甚至产生骄傲情绪,对所学的内容轻视或不屑,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是不利的。另外,除了这一部分学过的同学以外,还有不少是没有学过乐器的学生,或者是有的刚好没有学过这一方面的学生,因此,在教学生教师还要注意到这一水平层次的小学生。

二、如何结合现在小学生的器乐水平进行器乐教学

1.教学相长,教师首先要具备较硬的专业技能。根据前文说的,现在的小学生由于家长的超前意识的作用,在兴趣班的带领下许多小学生的器乐教学水平都高于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作为音乐教师,面对这一群“神童班”,要做到的是尽量掌握多门器乐,而不是只有一技之长,专业技能水准只有较硬,才有可能使这一群心无旁骛、专心学习器乐教学的小学生信服。教学是相长的,在学生不断学习的情况下,老师努力地充实自己,这也是一种好的教学现象。

2.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来进行教学。由于学习时间的先后,学习内容的不同,现在的小学生的器乐水平整体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状,在正常的课堂上这样的情况就更明显,有的学生因为有基础很快就得出的答案,或者是争着去表演了,这也就使得一部分学困生容易无心学习,在这里,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这个时间好好地思考一下如何平衡这种关系。毕竟谁也不能立马改变学生的水平,这个时候就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正如孔子说的“因材施教”,有的学生这一方面好,就可以给他安排别的方面的内容,学困的同学可以继续学习没有掌握的知识,也可以向已经理解的同学再进行学习。教师在对待学困生的时候,应当全心全力地按照教学大纲这样给没跟上的学生上课,这样才体现出因材施教的特色。

3.取长补短,可以实行以优带学困的小组学习模式。“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其实也算是大家都认识的公众人物,这样的人他们都能发现别人的优点,说明生活一切皆老师,同学也可以充当起你的老师来,并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作为优势。教学模式里有一种叫小组学习的模式,将这种学习模式运用到器乐教学中也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根据一定条件分好小组,让小组里的同学在小组里产示出自己的优点来,取长补短,优秀的学生在小组里教同组的学员,实现以优带学困这样的的模式了。比如说在学习吹奏乐器的时候,在一个班里或者是一个小组里本就不存在这样功夫深的优秀生,这时候教师巧妙的小组学习模式,无疑让学生很好的融合起来,让器乐教学水平好的学生带起那些学困的学生的这种情况。

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篇3

故事总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音乐课上,教师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开始课程的讲授,这样的导入方法不仅新奇有趣,更加能够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角色当中,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音乐活动。同时,音乐与故事的结合还能帮助教师从故事巧妙过渡到课程教学之中,既不显生硬,又妙趣横生。比如,在欣赏歌曲《动物们的聚会》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联想会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动物大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歌曲的内容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二、音乐与游戏的结合

学生置于游戏之中应该是最快乐的,游戏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总有着不可拒绝的吸引力,他们渴望在游戏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功,获得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因此,音乐与游戏的结合也是快乐教学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科学合理的游戏设置理应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的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游戏形式应灵活多样化;第二,游戏内容应简单易操作;第三,游戏应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音乐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当前形势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在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下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多的课堂学习素材,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此外,多媒体技术不仅包含了文字和图像,更结合了声乐音频与视频的效果,在提供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是现代化课堂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奇有趣的画面,极具震撼效果的视听,正是当前小学音乐快乐教学的指向所在。

四、音乐与兴趣的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科学的兴趣指导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作为一门艺术类科目,音乐课程给予学生的应是一种感官享受与审美情趣的完美结合,力求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学会在音乐欣赏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学生的兴趣不尽相同,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再以这些为依据开展自身的教学设计。找到兴趣之后积极参与是关键,只有参与到活动中去,才能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五、音乐与动手能力的结合

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篇4

1.让器乐进课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在歌唱时的音准,对学生学唱歌曲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乐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器乐演奏合奏等进行进行多声部的训练。例如四年级的《红蜻蜓》,完全是一首两声部歌曲,教师可先让学生齐吹奏do到si,待熟悉了指法后再进行分组分声部练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高涨,都在期待着两声部的合奏。通过合奏,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又培养了音乐兴趣。

2.建立学生学习器乐的信心。由于器乐学习非常枯燥无味,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动机,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就成为了一大难题。教学中教师应多做示范,每次练习要求要明确,集中解决重点问题。如第一课主要要求学生找准指法和手型;第二课主要要求学生吹奏时稳住气息,手指触键要稳;第三课主要要求声音干净、连贯。初学阶段教师要注意选择简单、生动的乐曲,如《闪烁的小星》《划小船》《欢乐颂》等。

二、在“器乐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1.打击乐器。在运用打击乐器前,教师要出示相关的打击乐器,并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打击乐及其演奏方法,敲击打击乐时,声音要愉悦、清脆。

2.器乐教学与歌唱教学的关系。如果单单就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而言,小学音乐教学中还是以唱歌教学为主,器乐教学有其自身优势,但主要还是为唱歌服务。器乐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唱歌伴奏,使他们唱出来的歌曲更好听,增加他们的演唱能力。这个观点,连最讲究器乐教学的奥尔夫也是完全认同的。通常情况下,教材当中每首歌曲的曲谱,也是我们器乐教学的演奏曲谱,所以教材上的每首歌曲,我们不但可以用于演奏,而且可以用于演唱。在教学中,我通常先把需要演唱的歌曲教授几遍,再让学生用乐器演奏,这样不仅使学生演奏起来更加容易,同时也使学生在掌握新歌的音准上更为准确。新课讲授完后,我会留下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复习,并且背奏歌曲,通过课后练习,学生对歌曲掌握将非常熟练,甚至可以不用教师指导,就能准确地唱好歌曲。

3.器乐进课堂与二声部练习。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首先将学生分为两声部,第一声部的学生先吹,二声部学生听,然后再反过来。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听到两声部的合奏的声音。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最好的和声效果。在学习唱歌或器乐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音高、音准、节奏等难点。尤其是节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歌曲范唱,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其中的节奏比较难掌握,尤其是开头的节奏出现了弱起,比较难唱准,更别说吹奏了,还有后面二声部合唱。对此,教师可先分别示范两声部的吹奏,然后给学生听原唱的和声效果,再让学生进行分声部训练、合奏训练等。这样一步一步学生就会更加有兴趣地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课堂常规是教学中必要的一种约束力,其主要作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有秩序的条件下学到应学的东西。器乐教学尤其要重视课堂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学生很容易把乐器当玩具,不听指挥,随意乱弹。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做好课堂常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对乐器的摆放、领用、归还要有严格的要求,学生要严格执行。教师应让学生保管好自己的乐器,使用完后记得清洗干净放好。

三、器乐教学让学生更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在音乐课堂教学以及学习生活中,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包括教育他们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这是非常必要的。在器乐吹奏的过程中,若要使乐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乱,每个成员的表现欲都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学会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团队的努力收到最好的效果。

四、器乐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

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篇5

虽然教学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推进的脚步,但是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依旧占据当今教育体制的主导地位。小学教学工作一般来说,重视语文、数学等科目,对于音乐、自然、劳动、美术、品德等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这些科目。笔者认为,首先要重视音乐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并不是要求教学安排上同语文、数学等核心文化科目相对等,至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来牺牲音乐这种文化课。其次,要纠正对于音乐课的一些误解。不少的教学工作者对于音乐等科目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这种科目无非就是打开嗓子嚎两句,每个学期教学生唱会几首歌就行了,不用投入过多的教学精力。到了期末考试等重要时刻,牺牲音乐课也是适宜的。种种错误的认识,是与小学音乐课教学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尽量避免出现这些不当的教学观念。再次,要加大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设备的投入。城市小学大部分都有电子琴、手风琴、专门的音乐教室等优秀的教学设施,而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则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往往就是在一个教室里边学习文化课和音乐课,没有这些器材,单靠音乐教师用自己的教学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要把教学资源适当地向农村小学倾斜,增加它们的教学设备,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全方位地刺激学生感官,让他们快乐地翱翔在音乐的领域里。

二、教学过程要倾注情感元素

音乐本来就是一门艺术,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精神财富,能够有效的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思维能力。据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对于歌词的记忆力往往比一些古诗词、大篇幅的文章要深刻得多,而且过了很久学生依旧不会忘记。通过不同的曲调练习,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歌词识记能力。情感的元素,在于不断地追寻美好,在于不断地付出,在于坚持,在于走向生活的快乐。作为成年教师,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尚处年幼,忽视了音乐对他们心智发育的影响,应当看到小学生在平时音乐课的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感情。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倾注的情感元素主要表现在耐心地纠正每一个学生不当的发音,纠正他们的音准,一遍又一遍的教他们如何用自己的嗓子发音,一丝不苟的对音乐教材进行理论讲解,抓实践练习细微细致,声情并茂地为学生做教学示范。这些都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元素,只要音乐教师投入其中,这些学生会与我们产生良性互动,我们会发现他们能感觉到我们倾注之中的情感。

三、善于发现学生在教学中的微妙变化

音乐课是小学生表达情感的一门课程,他们在繁重的文化课中解放出来,自然会在这么课程中找到一种宣泄的渠道。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就需要在教学中多多发现学生的情感变化,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胡乱的凑完每堂课的四十五分钟。学生在唱歌的时候,也是他们最放松的时候,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表达出来的微妙情感。或激动,或亢奋,或疲惫,或厌倦,或渴望,或压抑,我们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情感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当学生有些过于激动的时候,我们要让他们平复下来,回归到理性的层面;当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厌倦疲惫的时候,我们应该尝试着找到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帮助他们找到音乐的乐趣和灵感,帮助他们养成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的良好习惯;当我们发现学生对音乐渴望的眼神,或者是表现出来的一些天赋灵感的时候,我们不要无情地加以忽视,而是多多鼓励和褒奖,让他们在音乐的领域中找到自信心,并把这种自信心带到生活中,带到其他科目中去。

四、结语

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篇6

1.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审美属性,它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因而新课改要求在音乐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下能更好地接收和内化知识以实现预期的效果。体验式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自由性,课堂组织不拘泥于教材的约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展。在体验式的音乐课堂中,教师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构建立体的多维课堂,学生能够欣赏到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审美情感得到更好的激发。

2.体验式学习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前,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音乐课堂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教师领唱—学生跟唱—集体合唱成为了一成不变的课堂步骤,教学效率低下。而体验式的音乐教学则能有效地规避这一问题。首先,在探究式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和谐、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开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其次,体验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小学音乐体验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为频繁,使课堂教学氛围得到很好的优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了更好的开展平台。最后,体验式学习有助于锻炼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自用耳朵听音乐,动手操作音乐器材,开口唱歌,强化过程体验,不断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和情感体验,不断地自我总结和内化知识,对音乐作品进行联想和再创作,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更多的音乐“元认知”,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开展策略

1.创设情境,体验引导

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小学音乐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离不开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而这都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体验引导。不难发现,小学生对于热情大方、亲切可爱、能歌善舞的音乐老师青睐有加,教师一句真诚的问候、一个关爱的眼神都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摈弃单调乏味的课堂组织形式,多从学生的内心体验出发,精心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多媒体情境、戏剧表演情境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比如,在教学《雪橇》这课内容时,恰逢一个下雪天,我就将课堂转移到操场,学生异常兴奋,乞求我允许他们堆雪人。我借机将把知识点设计成雪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只有学生将知识学会了才允许其堆雪人。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欲,学习潜能也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歌曲的歌词教学、节奏练习、力度的指导和律动都是在师生堆雪人这个游戏情境中完成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知识掌握得既快速又牢固。

2.音画结合,体验感悟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视听结合、资源海量、互动性强等优势与小学音乐课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理解和感受音乐铺设了桥梁。教师应将多媒体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助力于小学音乐课堂。比如,在《彼得和狼》一课的音乐欣赏中,鉴于学生接触过和学习过的乐器十分有限,所以在教学前,我首先选择用多媒体播放根据音乐所描写的故事,伴随故事,让学生感受彼得的勇敢。随着故事的进展,让学生体会不同乐器的音色,再通过不同乐器音色的连接,对照故事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乐器,最后让学生听原来的音乐,这样学生学习更加投入,学习效果也更好。通过多媒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接触和深入地体验音乐活动,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对于陶冶学生的音乐性情、发展音乐能力具有十分突出的功效。

3.发挥想象,体验创新

音乐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作用,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而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主题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体验音乐和感受音乐,摈弃传统的说教式教育,进而鼓励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心理将歌曲的内容编成优美的动作,鼓励学生自编自演,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用动作来表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时,就先通过多媒体视频让学生欣赏傣族孔雀舞,充分地感知孔雀舞的特征,然后随着音乐一起配乐舞蹈,通过音乐律动使学生充分自由联想,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在欢乐和谐的氛围中体验音乐的美,发现创新的美。

4.激发兴趣,体验互动

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篇7

“小步子,大目标”是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为我们总结的音乐教育原则,它适用于儿童任何一种音乐能力的形成。“和声感”培养同样应该是由浅入深体现阶段性目标,例如,柯达伊体系是从音阶中各音的功能来起步训练的,是对和声色彩的感知以双音音程为起点,对和声进行的感知以“终止式”为起点。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分解出“听”、“唱”、“即兴”三个不同表现方式的阶段性目标,从目标设定层面体现难度的递进,实现悄然的能力提升。

(一)和声音程演唱能力形成的阶段目标(部分)

(1)不同和声环境下的“稳定单音”演唱能力;(2)不同和声环境下的“纯五和声音程”演唱能力;(3)不同和声环境下的“三度和声音程”演唱能力。上述中的“不同和声环境”指的是教师用歌唱或演奏为学生的演唱加入更多的和声声部,与学生演唱的“稳定长音”、“纯四纯五和声音程”、“大小三度和声音程”等产生出新的和声效果,丰富学生的和声体验。

(二)和声听辨能力形成的阶段性目标(部分)

(1)主和弦与属和弦的对比听辨;(2)主和弦与下属和弦的对比听辨;(3)终止式的听辨体验;(4)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的对比听辨。相比听辨和弦的构成及属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分辨音程的“和谐与不和谐”、和弦的“稳定与不稳定”的特性,对和弦的了解就从这一最外显的特性开始,慢慢深入到对和声色彩、和声功能及和声运动的感知。

(三)形成即兴和声能力的阶段性目标(部分)

(1)根据主和弦与属和弦的进行,即兴演唱或用课堂乐器演奏和弦中的音,为旋律配唱简易和声声部;(2)根据主和弦与属和弦的进行,即兴演唱或演奏适当加入和弦外音的旋律;(3)根据和弦提示,为简单的旋律或不同乐句的尾音即兴构唱或演奏纯五度、纯四度和声音程。“和声”与节奏、旋律一样,由许多模式构成,并作为整体被感知,它所形成的结构模式和进行规律,已作为听觉经验积累下来,内化成一种和声思维方式,迈出音乐创作的第一步。

二、综合性游戏设计

在合理制定阶段目标,降低“和声感”建立的难度系数的同时,还应遵循奥尔夫体系的“玩中学,做中学”的游戏化教学原则,为学生设计“针对和声元素”、“面向全体”、“充满乐趣”的和声游戏来保持儿童对有一定难度的“和声”体验活动的主动性。

(一)“纵横交错”与“贪吃蛇”——和弦指挥下的节拍传递游戏

将不同和弦对应节拍传递的不同方向,例如Ⅰ级和弦对应横向传递,Ⅴ级和弦对应纵向传递,学生根据听到的和弦来改变节拍传递的方向。这一游戏可以分为“小组间的纵横传递”和难度更大一些的“个体间的纵横传递”,如同“贪吃蛇”游戏。

(二)“以不变应万变”——在不同和声环境下的长音稳定练习

学生演唱“sol”的稳定长音,并用循环换气方式保持该音的无限延长,教师视学生能力在sol的上方或下方轻声加入不同的音,与其构成不同的音程。在单音达到了较好稳定度后,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纯五、纯四和声音程的稳定长音,教师加入不同的音构成不同的和弦。这类游戏旨在将学生的演唱难度降到最低,让他们可以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去关注教师加入了什么音,加入以后和声出现了什么变化,加入以后对原来的长音演唱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应该怎样确保长音的稳定,最终实现“以不变应万变”。

(三)“音阶多米诺”——用最简单自然的方式构唱和声音程

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篇8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广泛的,内容是万象的,对形象的塑造更是灵活的。新课改下,将乐器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是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识谱能力的必然需要。尤其是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教学时,器乐这个学具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在教学歌曲《送别》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送别》的竖笛演奏视频,分声部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对于合唱教学乐段,第一句较难进入,可以先做音程和声练习后再练习合唱,第一声部,也可以由教师用钢琴担任,学生唱第二声部衬词“呜”,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以解决合唱的音准问题。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将乐器引进小学音乐课堂,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齐奏、合奏、领奏等形式中来,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识谱能力以及合唱教学的音准。

二、理解歌曲精神实质,提升合唱水平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每首歌曲都有它的生命和感染力,决不能忽略它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歌曲的精神实质,在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唱,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共鸣,主动地想唱,获得审美满足,创造出近乎完美的音乐。例如,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多么深情而诚挚的音调,学会歌并不等于会唱歌,在学唱歌曲之前一定要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为此,笔者结合地图和历史,帮助学生了解所谓的“七子”。然后在让学生听范唱、跟唱的基础上,介绍诗人闻一多,为学生朗读《祈祷》,这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也能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他对中华民族深沉的爱。再让学生结合歌词,读出语气和感情,抓住轻声地“诉说”、热切地“期盼”、深情地“呼唤”等核心词汇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在合唱过程中,从“三百年来……”一句入手,训练有气息支持地模唱发声(急吸急呼):过渡到急吸缓呼的“母亲啊母亲……”一句,注意几个休止处做吸气处理;第一部分分析乐句,提出一个乐句一口气,深吸缓呼(匀呼)的要求。最后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声部。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情为主导,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所了解,注重演唱中气息运用为情感表达服务,从而让学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去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用心唱好歌曲。

三、注入生活气息,努力完善合唱课堂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音乐问题生活化,丰富音乐课堂。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就是教育。”把生活融入课堂,符合小学生积极好动的天性和接受新知识的逻辑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模仿各种动物叫声后请学生说出动物名称并跟着模仿叫声节奏,边读叫声节奏边划拍,如:狗:汪汪青蛙:呱呱知了:知了牛:哞上面四种节奏拼贴成节奏谱练读:汪汪呱呱汪汪呱呱知了汪汪哞通过模仿各种动物叫声来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训练,这样的方法显得高效、有趣。同样在最基础的发声训练中,教师一样可以运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唱歌时要保持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姿势,状态要做到:全身保持松弛、兴奋、积极向上的状态,但小腹要收紧;面部表情要做到:眉毛抬起来、眼睛亮起来、颧骨飞起来、天牙板撑起来。以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图,在多次实践后就能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姿势,以达到和谐的和声效果。

四、寻求多样化练唱方式,提高合唱

教学效率对于小学生而言,刚刚接触二声部视唱,再加上学唱方式过于单一,花费时间也较长,学生很难体会到和声所带来的美感,学习兴趣难以持久。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寻求多样化练唱方式,如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积累“快乐愉悦”的合唱体验,从而提高合唱教学效率。例如,学习一首陌生的两声部歌曲时,教师可以把歌曲中的两个声部作为两首歌曲来学习,待学生熟悉后再形成合唱,以“并驾齐驱”的方式降低合唱的难度,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准确度,增强学生的信心。也可用轮唱做过渡,即单声部歌曲由两组人演唱,在第一组开始唱几拍或几小拍后,第二组加入唱同一旋律,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地相互模仿,为两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础。还可以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或是遇到音程跳跃大、节奏不规整、变化音出现等情况,教师可适当用钢琴伴奏提示;或老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可见,多样化的练唱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和声的美感,也能提高整体的二声部合唱水平和能力,兴趣更持久。但无论是哪种演唱方式进行合唱,都要注意节拍的整齐,做到正确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倾听另一声部。

五、结语

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篇9

小学的音乐课堂是小学生接触艺术美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整体的音乐教学环境是否优雅、美观、整齐,都对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有条件的学校在音乐教室里应该摆设得更具音乐的美,激发小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激情,让他们从主观中爱上这样一个充满了艺术魅力的教室。另外,在课堂教学时,也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美的教学情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视频、图片、声乐、语言等多方面的条件,为学生营造不一般的音乐氛围,唤起小学生们对音乐美的追求和感悟共鸣。例如,在教学“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课堂时,在上课开始的时候,就播放《哆啦A梦》的音乐,让学生从熟悉的旋律中感到兴奋,创设导入情景,让小学生们逐步感受到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这样以一种熟悉又新鲜的歌曲进行切入口,让他们可以在美感中体会浓厚的人情味,从而以一种童话般的梦幻中感受音乐课堂积极乐观的教学氛围。

2.动中学乐———设立课堂教学活动创造美

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烈、对事物的专注程度不高,课堂学习时容易分神,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设立更多符合学生需要和教学内容的小活动来“活化”课堂,设立课堂教学活动,让小学生们可以在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感受音乐美。在活动中师生可以有更多的互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求知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进一步优化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蜗牛与黄鹂鸟”这个叙事性的民歌识,先用一种太真活泼的语调给学生讲述里面的故事。这是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要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但是黄鹂鸟却没有鼓励它,反而在旁边讥笑蜗牛。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这是一首充满着天真淳朴生活气息的歌曲,再教学生慢慢地掌握带有八分休止符的节奏符,体会蜗牛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目标的拼搏精神。当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后,就可以进行扮演演唱小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蜗牛和黄鹂鸟,感受二者不同的演唱情绪。

3.赏中学乐———欣赏音乐领悟美

小学音乐论文范文篇10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立足于本民族又要面向于全世界,在吸收西方理论的同时,注重本民族的音乐发展。作为小学生,正是逐渐培养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传承民族音乐的重要阶段。通过学校的音乐教育,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向他们传播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让他们继承优秀的民族音乐。因此,普通基础教育是专业音乐发展的基石,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应当从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开始。

二、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小学教育中音乐教学虽然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对于民族音乐的教育程度仍然远远是不够的,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民族音乐教育没有受到重视。长期以来,虽然音乐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民族音乐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面对西方音乐、日韩文化等大量文艺作品的涌入,我国民族音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崇洋媚外的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忽视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其二,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文化素质不强。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音乐素养的高低影响着学生们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目前,一些小学教育中,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音乐教师,由此,直接影响着学生音乐教学的质量。其三,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片面性。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大多只是关于唱歌和舞蹈方向的教学,传统的民歌说唱和戏曲方向的课程甚少涉入,因此,学生对于我国国粹了解有待深入,缺乏基本的常识。其四,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缺乏规范性。通常来说,当前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容只是穿插于各节音乐课程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孩子们缺乏民族音乐的概念,对于民族乐器和戏曲方面的知识了解更是甚微,这些都不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三、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充实民族音乐教学的内容音乐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工具,因此可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使用的教材中适当地加入我国各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从而突出民族音乐的教学特色。其次,通过加入一些贴近小学生生活,并且能够得到他们喜爱的、经典的音乐素材,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教学课程现如今小学的民族音乐课程单一,大多是以教育唱歌和舞蹈为主,缺乏对于戏曲、说唱和乐器的教导,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应该设置一些相关的课程。例如设置欣赏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基础的民族音乐四大件,了解一些著名的民歌、民族舞和乐器。与此同时,也可设置相关的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们亲身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小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也要提高教师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审美和热爱。例如,在小学生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传统的节奏乐器和小学生经常使用的木鱼、三角铁和沙球等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体现作品的思想,还有助于增强小学生对节奏感的敏感性,更突出小学音乐教育的民族特色。

(三)改革民族音乐教学的模式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小学的民族音乐教学。为了真正使小学生热爱、喜欢和接受民族音乐,学校必须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口传心授”的方式,通过“感染熏陶”使得学生们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民族音乐的图画与录像,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演”,通过这些视觉材料,切身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