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索9篇

时间:2022-04-10 02:42:03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索9篇

第一篇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以音乐为主线,将语言、动作、舞蹈、表演、美术等诸多元素进行综合运用,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体性、积极性、个性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和反应能力,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笔者在开展台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一课的教学中,结合“奥尔夫教学法”,以节奏律动、乐器的运用、乐谱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歌曲,并准确地唱准歌曲,高质量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节奏;律动;乐谱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立。它的形成和发展已有60余年的历史。这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更适合儿童的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最著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他提出音乐教学应该回归原本,而原本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声音曲调,它应该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亲自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音乐是一门气氛活跃的艺术课程,可是目前,实际的小学音乐教育和先进的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法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不少改进的余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总是将音乐课上得较为沉重,过度地偏重乐理知识,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也忽视了儿童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积极性、个性和创造性,将原本生动活泼的音乐“学堂”变成生涩难懂、抽象无趣的乐理“讲堂”,使得孩子们难以感受音乐的美妙。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过程,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行为,在行为方式上经常将歌唱、演奏和形体舞蹈动作自然地合为一体。奥尔夫指出,“不是音乐配合某一个动作,或是动作配合音乐,这两者应该是自然地结合为一,感官—肌肉的这种统一,我们不仅在儿童的身上,也在原始民族身上,从他们的歌唱和舞蹈,从他们的奏乐中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我的祖家是歌乡》是流传于台湾高雄、台东一带的民歌。它属于歌舞类的“欢乐舞曲”。笔者认真研究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后,在教授这一歌曲时,坚持运用“奥尔夫教法”从节奏、乐器、乐谱方面着手,回归音乐本体。现将笔者的实践尝试、感受与同行分享如下:

1注意从节奏入手,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感知力

在音乐中,节奏是音乐进行时间组织的体现,它不需要任何技术准备,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身(生理)心(心理)的第一要素,也是最富有生命意义的音乐要素。人的本能会使人们在听到音乐后,身体官能的节奏动作会自然作出反应。比如,听到音乐,人的身体会自然地产生运动趋势,听到战鼓、军乐人们就会情绪高涨、热血沸腾。节奏可独立表现音乐的内涵,同时又是舞蹈、音乐及语言所共有的基因。因此,我们以节奏为契机,将三者融为一体,实行有效贯通,在不借助他类器具的前提下,通过肢体活动反映出较强的直观节奏感觉,令孩子深刻感知并领会,有效降低音乐活动的难度。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属于歌舞类的“欢乐舞曲”,歌谱中的3~4小节、8~9小节、17~18小节都是单音的延长。在往常的教学中,我们可能会在听一两遍乐曲后,将延长单音分析出唱几拍,之后进行数拍子的演唱。例如,第3~4小节是音符la的延长,在演唱时我们需要唱四拍。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会在唱到la的时候,教师数拍,学生唱。这样的演唱教法只是重视了时值的保持,却难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乐曲在这里需要延长。由于缺乏理解,孩子们在演唱时要么多拍、要么少拍,不能更好地唱准时值,感受歌曲情绪。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歌曲情绪,并对高山族民歌风格有所了解,在教学中,笔者先向学生们介绍了高山族以及高山族的人们会在盛大节日中,数人手持木杵,围绕石臼,边舂米边唱歌,以庆祝丰收的歌舞特点。再用一段高山族《杵舞》的视频引出节奏“XX┃XXX┃”,并请学生们敲击板凳,以模仿人们敲击杵发出的声音,实时地感受高山族人用杵舞蹈的热情。

2实行舞蹈动作与节奏结合,感知高山族民歌舞蹈的风格特点

人的动作本身富有节奏动力,音乐教学可以通过动作来发展其对节奏的直接感受和体验。这种方式可以培养人们敏锐的感受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知音乐。作为歌舞类的乐曲,自然少不了舞蹈动作的配合。笔者依据高山族舞蹈的特点,为学生们连贯地设计了几个简单的动作,罗列如下:三步一踢(即左、右、左地踢);踏步向前并双手上举,做出扬掌动作。根据歌曲的情绪,为歌曲设计加入舞蹈。具体的设计为:1~2小节三步一踢;3~4小节(即音符la的延长处)做敲击杵舞的节奏,这里敲击节奏可以改为2次拍手加3次拍腿的律动;5~7小节双人或多人手拉手,踏步向前并双手上举,做扬掌动作;8~9小节做敲击杵舞的节奏;10~13小节三步一踢;14~16小节踏步向后退,双手从前上方落回原位;17~18小节做敲击杵舞的节奏。加入舞蹈律动后,学生们将之前对高山族人生活的好奇心转化在了舞蹈动作中,参与度颇高,并且在舞蹈中,他们会跟随音乐旋律自己表现,自由地改编动作。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又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并能让儿童更好地感受音乐情绪。

3加入打击器乐增强节奏感,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早在远古时期,大自然就赋予人们金、木、石类物质,人们也早就懂得击打这些“东西”来抒发情感和进行交流。奥尔夫选择用节奏乐器进行音乐教学,力求取之自然,回归自然。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小型打击乐器不仅可作为节奏训练的工具,还可以作为学习音乐的各种要素、概念的教学媒介和工具。通过奏乐可直接训练乐感,领悟、表现和理解音乐,并实现用音乐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击打发出节奏应用广泛。在唱、奏、动作等音乐活动和听力训练,以及乐理认知、读谱学习中,都可以结合打击乐器来学习。在进行了舞蹈动作律动后,笔者运用摇晃手串铃作为模仿表达敲打击杵的节奏,并结合舞蹈让学生在听赏歌曲的过程中始终有新鲜感,积极地参与,既培养其节奏感,又能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借助图形与语言叙述配合,让抽象的音符、旋律可视化

我们所有的人在听到一段音乐时,总能感觉出它所包含的各种音乐元素,包括快慢、音量大小、旋律高低、音色的变化等。这些变化如果用图形或颜色表现出来,可能每个人画出来的都不尽相同,但总归是可以找到相似之处的。奥尔夫教育体系吸收了柯达伊教学法的精华,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出发,选择从sol、mi入手,慢慢将抽象的音符、旋律形象化,帮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变化。比如,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的3乐句、4乐句的演唱是本课的难点。其中,第3句的变化较大,旋律中的一字多音,容易被学生忽略或者唱不准确。这时,笔者便根据歌曲旋律的走向,将第3乐句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的旋律为“”,歌词为“月亮上山”。笔者边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的走向,边说道:“月亮正在爬山,可是爬到一半时上不去了,需要我们在下面顶它一下。”运用形象的语言和图形,使学生们在演唱这半句的一字双音“上”时,轻松完成演唱。这半句的图形谱为:。后半部分的旋律是一个下行旋律。笔者就在前半句的基础上,画出向下的线条,于是一座山的形象完整地呈现在了学生们的眼前。学生在演唱这一句的时候,不再纠结“上、们、唱、歌”这四个字的一字多音,会自然而然地跟着画出的图形谱进行演唱,演唱的效果事半功倍。第3乐句完整的图形谱设计为:。

5奥尔夫音乐教育基本理念的概括小结

借助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一课的成功教学,笔者体会到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一些先进的基本理念。

5.1“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从音乐产生的本源和本质出发教学音乐,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与我们原先对音乐教育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着根本的不同。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传统的音乐教育认识却不是这样,我们的课程一直是把学习歌唱、掌握乐理以及相关的音乐能力技巧作为美育的手段和目标,目光集中在如何学得好上。

5.2强调身心状态本能的音乐表达

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本能地唱、奏、舞蹈并不是很难,甚至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因为出于本能地唱、奏、舞蹈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在这样本能表现的过程中,不必担心“学不会”挨训,或丢面子,没有如此的精神负担,因而都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满足感。这种自然流露的行为,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即兴发挥创造力的萌发。对此加以激励,也就造就了学生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这样的教学过程,必然让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诱导者和参与者。教学音乐,愉悦身心、学习艺术,二者相得益彰,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5.3呼唤自然、全身心的审美创造

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用他们的肢体、语言或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情感。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教学强调塑造创造精神。“奥尔夫教学法”给孩子发展个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集体表演培养了孩子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学生在课堂上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完全符合我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教育教学方针的。这对改变我们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属性的音乐教学的落后面貌也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马青 单位:南京市扬子第四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彭文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奥尔夫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2010(03).

[3]谢平.奥尔夫教学法的三大特点[J].陕西教育,2003(12).

[4]李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科苑,2010(08).

[5]娜仁其木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J].内蒙古艺术,2007(01).

[6]吴英莲.试论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学法[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第二篇

摘要:小学音乐新课程内容标准中明确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自信中表现;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让学生在关爱中发挥表现力;丰富上课形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在音乐实践中使学生受到美的、愉悦的、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自信;关爱;参与;培养;表现力

小学音乐新课程内容标准中明确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中使学生受到美的、愉悦的、情感的熏陶。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是我们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可能有的教师会认为,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在每堂课中都能抽几个同学上台表演就行。但事实上,学生能真正用心、用情感去表现音乐的并不多,除少数同学能大胆表现自己外,很多同学还羞于表达,特别是年段越高就越突出,有的学生虽然出于无奈勉强在边歌边舞,但面无表情;还有的同学在演奏乐器时虽然一本正经、专心致志,但同样感觉缺乏表现力。这说明我们在对学生的表现力培养上还做得不够,还需要广大音乐教师努力。通过自身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自信中表现

自信,是一个人对某件事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它给人的感觉是放松、大胆并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必须让每个学生树立必备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只有让学生充满了自信,学生才能大胆地表现自己。1.灵活处理教学中的难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重视音乐课的“人性化”设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但传统的音乐基础教育尤其是唱歌教学,注重学生的识谱教学、强化咬字、吐字等歌唱技巧,忽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前音乐课的环节大多都是这样的:发声练习——节奏练习——视唱——识谱教学——歌词教学。当学生进行了这些枯燥而困难的练习后,已经显得很疲惫,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对练习中的难点产生了畏惧甚至厌恶的情绪,他们的自信心从何谈起?从何而来?至于那些在公开课上出现的学生很快就能将每个环节表现得十分到位的课堂,显然是虚假的。现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新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许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了音乐课中“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再加之现在的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难度也降低了许多,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不少。尽管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同样会遇到一些让学生不易掌握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难点,使他们能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例如,我在教学《小猫钓鱼》这一课时,学生在演唱时始终唱不好难点句这个地方的八分休止符的停顿,我心里很着急,但我没有象从前那样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唱准而停留在这个地方反复纠正,而是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出示两种唱法的乐句即让学生先听几遍后选择一种唱法,结果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第一种,他们说这种唱法的感觉是小猫钓鱼不专心,向别处望了一下。而选择第二种唱法的同学认为只有那样唱要容易一些。这时我见机告诉学生,其实作曲家本来的意思就是要表现小猫顽皮可爱才特意这样写的,既然有的同学感觉这个地方有困难,那么等会儿你就表演一只不顽皮、不可爱的小猫,好吗?但同学们都表示不愿意,于是他们又十分专注地听我范唱以后,很快把这个地方唱准了,并且在表演音乐剧的时候更是把小猫那淘气、顽皮的神态和动作都表现得惟妙惟肖。2.以激趣、激情的方式培养自信。兴趣是一把打开通往知识大门和成功之路的金钥匙,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旦学生有了兴趣,他们才会表现得非常主动积极,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有自信。因此,音乐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喜欢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另外,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自己要用最真挚,生动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促进他们对音乐内在情感的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作品,才能让学生对作品表达的情感充满信心,从而表现出他们自然、纯真的感情。其次,多创设一些易于让学生动情的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景意识和想象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尽可能避免学生为唱歌而唱歌,为奏乐器而演奏乐器,而要告诉他们只有富于自信心和感染力的歌唱或演奏才是最吸引人的。

二、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让学生在关爱中发挥表现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这说明,在课堂中应该让每为学生都得到尊重和发展。而事实上,有一些教师老是喜欢偏爱少数有天赋的学生,至于那些表现平平的学生往往不会引起老师的关注。曾有一位学生长大后对我说:“老师,其实小时候我多么羡慕那些能去参加比赛的同学,他们那么漂亮,那么自信,甚至那么骄傲。”这说明,每个小学生的心里都渴望被人重视,都希望对别人有吸引力。所以,老师应该想方设法使天赋不高的学生克服怕羞、不敢表现的心理障碍,促使每个同学都能大胆地、自信地当众表演。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在每学期一开始的音乐课上,我就告知学生,每个同学在本期内至少要主动上来表演十次,可以是唱歌,也可以是识谱、节奏、以及演奏乐器或音乐剧中的角色扮演等等,而且每次我都会统计你得到的赞扬者的票数,最后看谁的票数最多。起初,一些同学的票数很少,显得有些灰心,我就给他们打气:没关系,下次争取多一些,只要努力,就会有进步的。这样,很多同学都有了信心,而且进步很大。这说明,教师无私的爱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它就象春天里温暖的阳光,能让学生精神焕发,充满活力,快乐地成长。

三、丰富上课形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一)节日音乐课

我们每天的课程几乎都是很有计划性和预见性的,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没有想过要去改变它。但我就曾遇到过这样一节课:当我走进教室门口时,突然窜出一堆小家伙朝我身上喷出许多漂亮的纸花,还有学生给我洒了一头只有新娘头上才可能有的碎金纸,还没等我回过神来,他们一齐说:“老师,新年快乐!”这时我才猛然醒悟,原来第二天就是元旦了。这时有的同学在说:“这节课要是老师让我们自己欢乐一下多好。”看着他们那一张张比大人还要兴奋的脸,我竟脱口而出:“同学们,既然你们那么喜欢新年,我们这节课就来开一个新年音乐会,好吗?”顿时教室里一片欢呼:“耶”!于是小组长们就开始忙乎了,谁唱歌、谁跳舞、谁弹钢琴……这样我本来设计好的音乐课就无法上了,但看到孩子们那强烈的表演欲望,我只好让步。其实我们一年之中有许多让孩子们快乐的节日,如“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等,如果音乐教师都能抓住这些时机,让学生上一些别开生面的节日音乐课,效果是非常好的。我们何尝不利用这些节日让学生既能快乐,又能给他们提供一次最无拘无束的表现机会呢?

(二)电视音乐课

当今的电视节目丰富多样,电视普及率也非常高,学生们往往从电视上就可以知道许多歌唱家和歌星的名字。我曾经就将许多歌唱家和歌星的演唱录象、以及一些文艺会演节目的录象通过电视让学生们欣赏,特别是一些非常著名的歌唱家、小歌手的录象非常有用,比如宋祖英、汤灿、安妮、姚瑶等,每次我都用几乎大半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们观看,他们从中既受到了美的薰陶,又让他们感受了歌手们那超人的表现力,从而激励他们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音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特别的上课形式,都有待于我们去捕捉、去运用,关键是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作者:杜兰 单位: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第三篇

【摘要】歌唱教学不仅能促进小学教育中德育、美育的培养,更主要的是能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有把歌唱教学摆在小学音乐教育的首位,才能使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加快我国文化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法

一、我国音乐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内心的需要,越来越关注高品质的音乐作品,音乐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歌曲的演唱是由歌唱者自身的生理条件、声乐技巧、心理素养等共同构成的,为了更好地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找到一个适合我国小学生基础的声乐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的小学音乐基础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教师仍在沿用专业教学模式,使小学生很难适应这种高难度、专业化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及开展各种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修养。

二、小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发展特点

模仿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最大特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爱好音乐并且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这对培养孩子的演唱兴趣,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进入五六年级后,会变得很害羞,表现得不自信,歌唱次数明显减少,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上鼓励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发现其中的乐趣。

三、音乐教学法

学校的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及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发声练习。歌唱的发声与说话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它必须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有机地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发声共鸣。即常听的“气沉丹田,肩膀放松,横膈膜用力”;共鸣的基本方法有:“哼鸣”练习,要领为身体自然直立,舌头自然放平,感觉到声音集中在鼻腔顶端等。课例1:不带音的打“嘟”练习(气息的把握)带音的打“嘟”练习2/4|5432|1234|53|1-|du(保持)课例2:(开口音与闭口音的结合)3/4|12345|54321|ma(保持)ya(保持)(二)奥尔夫乐器的运用。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喜爱歌唱,同时也不是每个学生在任何时期都爱好唱歌。我们的音乐教育中要及采用各种手段,使学生能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分享音乐的快乐。奥尔夫乐器有两大类,第一类为打击乐器,如定音鼓、木鱼、锣等;第二类是音条乐器,如木琴,金属琴等。小型打击乐器人手一件,是课堂教学中应用范围最广、最简便易学又深受学生欢迎的乐器。课例3:2/4拍手|XXX|拖拉机2/4拍腿|XXXX|公共汽车2/4跺脚|XX|卡车课例4:4/4|X000|拍手摊手摊手摊手音符拍手(节拍重音);休止符两手摊开。4/4|X00|三角铁沙锤沙锤铃鼓木鱼木鱼…采用不同的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的训练。

四、结语

在我国当下社会环境下,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压力,致使人们对内心世界很少关注。音乐教育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音乐素质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我们当代及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打造更好的音乐教育模式!参考文献:[1]王媛媛.建国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的变迁[D].上海音乐学院,2007.作者简介:第一作者:高萍蔚(1991-),女,黄冈师范学院音乐1501班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第二作者:徐玉莲(指导教师)(1971-),女,黄冈师范学院教授。

作者:高萍蔚 徐玉莲 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第四篇

【摘要】一些小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针对这样的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应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音乐;角色转变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必须确立与时展相符的教学方式。小学音乐教师应有效地转变角色,进而提高小学生音乐水平。但如何才能及时、有效地转变自身角色,这是小学音乐教师应重点探讨的课题。因此,对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角色转变措施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摆正音乐教师姿态

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到了制约作用,对教育教学整个过程有着很大影响。传统的说教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现代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因此,音乐教师应做到与新课程同行,及时转变自身角色。新课程理念提倡情感目标的达成,而教师自身的情感能够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例如在学习《共产儿童团歌》这首歌时,教师可不按照传统音乐课套路“出牌”,先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以“红军长征”节奏练习××.×|××|××.×|××|为例,在这个环节中,音乐教师可以像长征里的团长一样,充分运用歌曲中的节奏,让学生迈着坚强有力的步伐,大步向前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红军心中那种坚毅、自豪。在教师情绪的带领下,每一个学生都仿佛身临其境,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了神气的小红军,不但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这节课的音乐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2.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从与其他学科对比来讲,音乐这门学科有着很大的特殊性,这门学科就是通过听觉来反映作者内心的思想。新课程标准规定,音乐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小学生在学习音乐中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感受生活,从而更热爱生活。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逐步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音乐教师作为一名美育传播者,如何有效定位在学生心目中的角色呢?这需要音乐教师保证自身的言行美,在音乐课堂中特别注重“美”。音乐教师应与音乐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到音乐教师与音乐一样美,在课堂中所传递和灌输的思想就像一首美丽动听的旋律,打动每个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但音乐教师应意识到,美需要多种方式传播和灌输,不同角色、不同语气、不同教学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同的。如长年教授高年级的教师在教授低年级教学中,因为自身习惯于高年级的教学方法,在刚刚接触低年级教学时,常常会忽略了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待一些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纪律性较差、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小学生,他们总是无可奈何、束手无策。这就需要多次揣摩,才能对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有所了解,运用自身的肢体语言,变换教学语气,让小学生逐渐接受教师,并逐渐喜欢上教师。

3.集中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

在小学生的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正处于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阶段,因此如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这是音乐教师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想要做到这一点,任课教师应营造出愉快的、有趣的教学气氛,感染小学生的情绪,从而帮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随着各门课程的改革,音乐这门课程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想要实现成功改革,音乐教师必须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针,在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应摆正心态,认识到音乐课并不是唱歌课。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音乐在人文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不再将音乐视为简单的唱歌,而是将其看作人类文化的基石,具备一定的人文价值。音乐课能让小学生获得鉴赏美和感受美的情趣。其次,音乐课并不是单纯地传授音乐知识,在新课程标准下,音乐课堂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营造出愉快的、良好的气氛,使音乐教育的内在价值上升为人类交流沟通的一种美好形式。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这一局面就会被扭转。唯有这样,音乐教师才能承担起“培养人”的责任。如在音乐课堂中,教师用“导游”的口吻告诉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受音乐旅途中的乐趣和快乐;可以做个“DJ”,调动起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结合“DJ”旋律,自由自在地欢呼和歌唱;还可以将音乐课办成一场小型晚会,音乐教师担当主持人,在所有学生参与这场晚会的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尽情地在晚会中展现才华。

总而言之,在新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课堂的主体转变成课堂的客体,而小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在新的形势下,音乐教师应将自身转变成为创新音乐课程的开发者,不断更新和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认真学习和研究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以此来拓展自身的教学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作者:伍华静 单位:霞浦县实验小学

第五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提出,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学习重点已经由传统的语数外转换到体制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使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启蒙阶段,是孩子音乐感情和审美价值养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介绍小学音乐课堂的相关概念为出发点,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分析,针对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与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教学模式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课堂由固定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将课堂教学设置的快乐有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们对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喜爱。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如果音乐课堂和其它科目一样只是纯粹的讲解,枯燥乏味,那就失去了其最本质的意义,音乐的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孩子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因此小学音乐课堂需要改革与创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调动孩子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力,使孩子们喜欢上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

1.传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弊端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新课改的提出,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颇为重视,小学音乐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素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这是阻挡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因素,以下内容将针对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不足进行详细的分析。1.1音乐课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理念的教学模式下,依然还会存在音乐知识纯粹的讲解,教师常常作为课堂的主体,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缺乏热情。没有学习的热情,小学音乐的课堂就很难达到音乐课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效率,对于孩子很难培养出较高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1.2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要想充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十分关键,然而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相对比较严肃,教师与学生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大大降低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如果教师作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音乐知识纯粹的讲解大大降低了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音乐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享受,音乐课堂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在交流中学习。1.3教学手法单一。教学手法的探索与创新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音乐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要想学好音乐落实教育部对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教学手法的丰富十分关键,然而现阶段,粉笔、黑板、学生的教学模式依然屡见不鲜,一方面是教师素质的不够。另一方面是缺乏资金支持,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多媒体教学于晓的发挥了其特长,多媒体影像资料的播放,利用PPT的形式为孩子播放音乐影像资料,通过聆听和观看,感受音乐情感和音乐生命力,让学生更加真切立体的了解音乐,进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与学习能力。因此,教学手法的单一是影响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因素。

2.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启蒙阶段,小学音乐是孩子接触音乐艺术的初级时期,第一印象十分关键,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对学生性格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调动音乐学习积极性,提升感情,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内容将针对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给出具体的解决策略。2.1构建趣味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教育理念下,音乐教学常常存在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而学生作为学习的被动状态,很难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导儿童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的初始阶段,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音乐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享受,因此趣味化音乐课堂的建立十分重要,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积极构建趣味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平等是所以交际对话的前提所在,进而实现在交流探讨中学习,充分实现学生与教师的真情交流,通过有效的对话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趣味化课堂的构建对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推动音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2.2丰富小学音乐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学手法的探索创新,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不但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聆听和观看,感受音乐情感和音乐生命力,让学生更加真切立体的了解音乐,体会其音乐鉴赏能力,多媒体教学有效做到情景再现、形象生动、动画描述等等传统教学工具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相比较传统教学,可以有效的节省时间,把将师的讲解和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变成遥控器按钮操作有效的节省了时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音乐课堂是学生对音乐艺术了解启蒙阶段,第一印象十分关键,小学音乐的有效学习,是打开音乐艺术大门的必经之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音乐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音乐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现阶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重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冰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东营小学

参考文献:

[1]孜南提古丽•沙比尔.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几点问题的探究[J].赤子(中旬),2013,08:136.

[2]徐南京.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北方音乐,2015,22:114.

[3]张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气氛营造探究[J].祖国,2016,12:273-274.

第六篇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构建快乐课堂,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快乐教学就是要充分注重孩子的兴趣,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构建快乐课堂,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如果音乐课堂和其它科目一样只是纯粹的讲解,枯燥乏味,那就失去了其最本质的意义,音乐的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孩子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因此构建快乐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调动孩子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力,落实新课改对音乐教学的要求,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做到快乐音乐,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内容将针对现阶段音乐课堂存在弊端给予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快乐教学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进行详细的探讨,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1.快乐教学概念的界定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新课改的提出,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颇为重视,小学音乐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素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正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谓的快乐课堂,就是要求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利用构建趣味课堂,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力,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启蒙阶段,音乐课程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排斥感,非常不利于学生音乐知识和审美价值的养成,悦趣化音乐教学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让学生爱上学习,进而养成音乐学习的良好习惯,对日后音乐鉴赏能力及其审美观的养成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2.小学音乐传统教学模式上存在的弊端

快乐教学模式有效的提升了小学音乐教学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这是阻挡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因素,以下内容将针对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不足进行详细的分析。2.1课堂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常常作为课堂的主体,枯燥乏味的音乐知识,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缺乏热情,一师堂的教学模式不但让学生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手段的创新,俗语有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做知识的传播者不如做知识的引导者,将快乐教学手段运用到音乐课堂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做到师生地位的平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在快乐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力,对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2.2学生与教师间缺失平等交流平台,课堂缺乏交互性。音乐的学习与其他科目不同,音乐学习的本质是读懂其内在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养成良好的审美感是音乐学习的根本所在,然而现阶段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上,在传统理念的教学模式下,依然还会存在音乐知识纯粹的讲解,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作为学习的被动状态,这导致原本就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各岗位被动,音乐是一种享受,音乐的学习也要在快乐中学习,才能切实长我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快乐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具体应用策略

新形势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更注重感受音乐的内在美,针对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启蒙阶段,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今后音乐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下内容将针对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给出详细饿分析,并给出快乐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具体应用策略。3.1营造快乐气氛,构建兴趣课堂。小学音乐是学生艺术学习的开端,是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对学生性格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调动音乐学习积极性,提升感情,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是艺术的启蒙阶段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抓住孩子的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关键要素,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积极构建趣味课堂,摒弃传统的一师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交流探讨中学习,充分实现学生与教师的真情交流,通过有效的对话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效率。3.2加强教学手法多样化。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对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应该追求创新,多形式的音乐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孩子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比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影像资料的播放,利用PPT的形式为孩子播放音乐影像资料,通过聆听和观看,感受音乐情感和音乐生命力,让学生更加真切立体的了解音乐,体会其音乐鉴赏能力,做的不仅仅是学习音乐而是从中感受其画面,读懂其音乐的内在美。从而为音乐的学习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养成音乐学习的良好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力。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艺术培养的初始阶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丹丹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新安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丁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贾蓉静.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唐雪婷.小学音乐如何实现快乐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1:247-248.

第七篇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重要的养成阶段,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生素质培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塑造都有深远的影响意义。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课堂的主要形式,并系统分析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升的具体途径,为小学音乐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课堂形式;课堂教学质量

1.前言

艺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音乐作为艺术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学生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小学音乐课堂的主要形式

我国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由来已久,从夏商周时期就确定了音乐在综合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音乐教育并不会受到年龄、文化程度甚至民族语言等的限制,音乐带给人的美的体验是超越一切局限的,并对人今后的素质提升、能力培养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如果能够接受与其心理阶段以及理解能力等相适应的音乐教育,就能更好的形成对于音乐鉴赏与理解的能力,对于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的提升效果也十分显著,对于实现新课改的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从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情况来看,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具体内容等安排课堂流程,在课堂环境内进行音乐教学。但是实际上,音乐教学的空间和时间区域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堂环境之内,而应当由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部门共同协调实现高效率、高水平的音乐教育。但是单就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来看,主要是在一堂课中完成多种教学任务的音乐课,这种群体综合课既可以实现大规模的音乐知识传输,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培养自身的集体主义精神,但是在综合效率方面就有所欠缺了。

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

3.1器乐教学。新课改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无论在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具体内容安排上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想法,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就是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并且在单纯听讲以及自己动手操作中,小学生会更加倾向于后者,因此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充分引入器乐教学进行课堂教育辅助。器乐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群体好动、好奇的性格特征,如果仅仅听音乐播放学生对于各种乐器的特色、情感等了解或许不会特别深刻,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也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能够让其自主使用器乐,他们对于不同乐器音色传递的情感会有更加直观的体验,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刺激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与对音乐的热情。器乐的引入也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设置不同的器乐分配方案,例如1—3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更加的活泼好动,可以将打击类乐器引入课堂,如沙锤、三角铁等,操作简单且韵律十足,能够充分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程内容当中,打击类乐器的成本也较低,能够满足人手一个的需求,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音乐的节奏、声部等,安排每种打击乐器的节奏,在带领学生们一边伴奏一边合唱的过程中,能够更高效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对于4—6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相对低年级学生有了更加明显的提升,在乐器引入方面就可以考虑竖笛、口琴、简易风琴等稍微具有难度的乐器,这些乐器携带方便,技巧简单,通过练习很快就可以掌握要领,且音色也比较悠扬婉转,吹出成曲之后比较动听,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爱好与信心,为长远的音乐能力培养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3.2律动教学。音乐和律动常常是密不可分的,根据不同风格的音乐以及节奏特征,可以搭配以不同的律动,通过静动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于音乐内涵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律动不仅仅指完整系统的舞蹈动作,还包括在音乐中进行的各种游戏、歌舞剧表演等等。小学生比较多动且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律动教学就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这种心理,以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对于音乐课堂的综合质量而言可以产生明显的提升。在进行律动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音符设定特定的动作,并挑选一些音符容易辨认的歌曲,让学生自己进行舞蹈动作编排,这种律动教学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中完成音乐内容的学习,并逐渐培养出对于音乐的热爱,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律动协调能力。3.3多媒体教学。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之一。音乐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它涉及到乐理教学、乐器教学、音乐发展史教学以及音乐赏析教学等等,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无法更高效的让学生接触到这些音乐知识,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音乐、音像等结合到一起,以更加丰富直观的形式向学生传达更大信息量的内容,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进行音乐赏析教学时,只能通过录音机设备等播放乐曲,并通过描述向学生介绍各种乐器的音色特征与演奏技巧,但是这种描述对于小学生而言很难理解,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获得各种乐器的外观、音色等的认识,对于演奏者、指挥者、演唱者等人的具体动作、表情等的观察也更加直接,对于整个音乐情感的理解认识也更加深刻。

小学时期是各方面素质培养提升的重要阶段,也是未来人生综合素质奠基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提高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与改革力度,不断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在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升过程中具体可以采用器乐教学、律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接受音乐文化熏陶的教育氛围。

作者:王芳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东营小学

参考文献:

[1]石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213-215.

[2]马静.浅谈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3]陈春云.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文理导航(下旬),2016,04:73.

第八篇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深化,音乐教育不断受到教育教学的重视,音乐教学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根据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现状来看,现行的教学模式与当前音乐教学需求已经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构建符合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析,并总结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音乐学科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也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音乐课堂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学生带来很多的乐趣,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伙伴。但是当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现象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是并非喜欢音乐课堂,因而这就成为了音乐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构建符合学生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一、激发学生兴趣,构建趣味型教学模式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模式,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和饱满的课堂情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笔者对此进行了以下的总结,以供参考。第一,趣味课堂导入,开启有趣的课堂之旅。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都是通过课堂导入开始的,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要提高对课堂导入的重视,通过趣味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期待,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故事、搞笑音乐、趣味游戏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创设音乐情景,“搞活”课堂。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存在着不可抗的好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能够认真的参与课堂学习来。比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电教设备来丰富课堂形式,“搞活”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二、活跃课堂氛围,构建创新型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教学主要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从而活跃小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音乐是人类思维培养的重要源泉,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一定要注重“新”,只有在音乐内容、音乐形式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才能使得音乐课堂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课堂氛围是影响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创新型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中,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得音乐课堂始终处于活跃、兴奋的状态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解《永远住在童话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个童话世界的视频,这样学生就会犹如在一个幻想中的童话世界里,永远都不长大,自由快乐的生活和歌唱,然后让同学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童话世界是什么样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分享,教师在这时要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并以此为机会活跃课堂的氛围,让课堂燃烧起来。

三、培养师生感情,构建情感型教学模式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人,教师也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在对音乐的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音乐具有很强的“新”性和灵活性,所以不能只靠教师的传授,要让学生对音乐进行亲身的体验,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换言之,音乐教学是一个由教师指导的,学生自我体会的学习过程,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尤为重要的,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够使得音乐课堂更加的和谐,从而为情感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例如:在讲解《健康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活动,并通过动作示范来提高学生的表演热情,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再加上动作的配合,最终学生和老师一起使得课堂的气氛达到巅峰。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够使音乐课堂的氛围充分的燃烧起来,因此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至关重要。

四、理论联系实际,构建生活型教学模式

社会生活是音乐教学的源泉和基础,音乐教学也离不开社会生活的支撑,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音乐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融合起来,让音乐更加的具有生活性,从而构建生活型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课程的形式来开展具体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的素材和灵感,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生活中通过大家新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并非简单之事,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心理热爱音乐课堂,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成中,教师要以学生兴趣为中心,构建趣味型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构建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师生感情,构建情感型的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构建生活型的教学模式,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为小学音乐学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作者:郑艳超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新安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熊晓燕.动静结合: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辽宁教育,2014,(3):52.

[2]林文华.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5):239-240.

第九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深入实施,我国各个小学都开始重视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对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进行接收的第一阶段就是小学,只有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其走的道路的正确性,才能将其未来学习的基础打好。作为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培养学生情感和思想方面音乐教学的作用无法取代。在新课改实施的当下,各个小学对小学音乐教学也有了不一样的要求,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进行激发,从而使其变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本文围绕着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思维;对策

作为初级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培养,其激扬的节奏以及优美旋律能够使得学生进行享受,还能对学生的情操、逻辑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一、当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向偏离

目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对音乐技巧的联系和阅历知识的学习过于强调,将过多的音乐符号和乐谱知识灌输给学生,进而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丢失。另外,教师一味地学生的要求进行迎合,从而使得课堂中充满了流行歌曲,没有对学生的乐理知识进行提升,站在音乐审美,将适合学生、积极向上的歌曲教给学生,因此也无法将学生的潜质激发出来,对学生的生活情趣以及乐感进行培养,其教学目的和质量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

(二)不够重视音乐课程

许多学校对升学率片面追求,不够重视音乐教育。教学资源受到限制,课程也没有足够的有效进展,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不够重视,其课前准备也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也缺乏创新,一尘不变。由于教学资源缺乏,教师也没有对乐趣进行应用进行教学,因此也无法调动课堂气氛,因此很难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三)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够重视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及其家长对音乐知识的学习都不够重视,学生不具备简单的乐理知识、唱歌技巧以及识谱能力,且其音乐素质缺乏,这些都会对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许多学生都无法完整的结合歌词、节奏以及乐谱,在伴奏缺乏的情况下无法将演唱歌曲继续下去,学生为了对考试进行应付,还会死记硬背,这些无法使得学生将乐曲的意义和内涵真正领会,这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十分不利,也使得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负担变重,使得音乐教育的发展受到阻碍。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

(一)对学生的音乐水平进行提升

1.对学生的音乐知识进行充实教师在将课本上的音乐知识教给学生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之外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日常生活中感知音乐的倾向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一些音乐知识进行拓展,拓展的过程中可以涉及到国内外各种曲风、类型和种类的音乐,让学生欣赏这些各不相同的音乐,从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2.对学生的乐感进行培养旋律感、和声听觉、节奏感以及音高感等都属于乐感的一部分,其中节奏感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律动是音乐的灵魂,节奏则是律动的基础,因此要想让学生将音乐学好,就必须让其掌握音乐的节奏感。教师若想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培养,就需要让学生对打节拍进行学习,在放音乐的同时对其进行联系,如果学生还无法对其进行感悟,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之外对其进行指导。3.鼓励学生创作音乐教师可以对学生予以鼓励,让其通过应用音乐的方式表现自己脑海中的声音,如将其用乐器进行演奏或者直接哼唱出来,进而帮助学生对音乐水平进行提升。

(二)对音乐实践予以重视

在音乐教学中通常都需要对一些乐器进行介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学校的教学条件为依据,将相同或相似的乐器拿出来,让学生进行感触,如果学校条件无法满足,就可以将身边的资源利用起来,对所介绍的乐器的声源进行模仿,将主要使用该乐器的音乐播放给学生听。教师还可以对多媒体进行应用,将与乐器相关的名人故事或乐器历史播放给学生观看,教师还可以简单的阐述乐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模拟。例如,在对小堂鼓进行介绍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笔模仿敲打小堂鼓的姿势和动作敲击桌面,让学生参照着模仿。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其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部分学生如果音感或节奏感较差,反应较慢,教师就需要有耐心的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将音乐的技巧尽可能的进行掌握,避免批评和责怪学生,防止学生厌恶音乐。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音乐学习,对教学的开展十分不利,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也十分不利。学校和班级可以将音乐比赛经常开展,从对学生的热情进行提升。在音乐比赛中不论输赢,学生只要参与就能够算作成功。学生在对比赛参与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会相互肯定并进行自我肯定,从而充实自己的身心,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设置音乐教学的情境

作为学习的主场,课堂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如果能够将课堂教学把握住,就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提升,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提升和培养。音乐教学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对教学情境进行巧妙的设置,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在对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葫芦丝这种特殊乐器的魅力进行感受,对其节奏特点进行了解,了解葫芦丝和箫的区别,从而将教学情境创设出来,对云南的雨林、石林以及竹楼等风光进行展现,还可以配上典型的葫芦丝音乐,让学生对葫芦丝音乐风格进行感受。这种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对音乐全情投入,感受云南葫芦丝音乐的圆润、甜美和清晰的演奏风格。

三、结语

本文就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当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现状,随后提出了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音乐教师对音乐知识进行传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让学生对音乐的魅力进行感受,对其创新思维进行提升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提升。教师应该对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丰富、积极的教学手段进行应用,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应用从而进行情景化教学,以教学实践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音乐之后,能够促进其能力和品质的提升,从而使其成长为对国家有所贡献的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作者:蒋悦 单位:临沂滨河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陈少杰.浅论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措施[J].音乐时空,2013,(12):129.

[2]耿国喜.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求知导刊,2016,(08).

[3]王亚玲.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求知导刊,2016,(13).

[4]庄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黄河之声,2014,(07):58.

[5]宋祖年.用音乐创造力点燃课堂教学的生命之火———浅谈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读与写,2016,(05):228.

[6]韩晓明.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6,(0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