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体系研究

时间:2022-12-05 09:10:28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并且环境污染因素也反过来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汽车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人才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根本之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相继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人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并没有突破与创新,仍然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传统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课程体系老套没有活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非常严重。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须要及时调整传统的课程体系,培养出适用现代汽车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

1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拘泥于传统专业,要中分考虑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同时考虑培养的人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需要按照以下原则实施。(1)重技术技能轻理论原则。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突出技术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开发升级能力,对于理论教学采取够用即可。(2)理实相结合原则。对于能力培养必须结合实验实训设备,即专业课程全部在实验室进行,同时要充分结合实验室设备进行授课,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掌握知识点。(3)拓展与提升原则。新能源汽车种类繁多目前主要以电动汽车为主,但是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还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双擎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动车等等,所以在进行课程设置需要将非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加入进去。(4)岗证对接原则。通过企业调研,新能源汽车企业中一线技术人员还是管理岗位都对职业资格证有明确的规定,因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有三电构成,其中动力电池的电压高达上百伏,操作不当对人身伤害很大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所以要求上岗人员必须具备高低压电工证。

2人才培养定位与岗位群分析

2.1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就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定位首先要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的调研结果确定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培养具有与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基本素质,掌握从事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检修等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服务、销售企业的生产、服务和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2专业岗位群与职业能力分析。对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走访调研(主要包含莱西市、黄岛区),通过企业调研当前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主要以电动汽车为主,包含两大方面,其一是电动汽车制造,其二是电动汽车销售与服务。对企业调研结果进行分析:(见图1)

3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分析

3.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课程体系突出“电动汽车装调”、“电动汽车维护保养”、“电动汽车销售与服务”三大岗位,以此为根本来进行设计,具体如图2所示。3.2课程体系设计。(1)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理论课程体系设计对调研得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模块:职业通识能力模块: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为主,设置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三维数字化设计等课程。职业核心能力模块:针对分析得到的岗位群及职业能力进行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设置的课程有三电课程(电池、电机、电控)、汽车构造、电动汽车构造、电气设备等课程。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在掌握核心理论之后,针对不同岗位进行专门化学习,开设课程有汽车评估、保险理赔、营销,汽车检测、维修、保养等课程。(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体系设计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以及学习规律,在学生两年半的学习过程中,连续不间断的开设实验实训课程,每学期至少保证两个周的集中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实践实验的课程开设按照阶梯式进行,首先职业通识模块中针对制图、电工等基础课程开设机械零部件测绘和新能源汽车电工实训。在职业核心模块中开设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电器实训、汽车电控实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核心课程。在拓展模块中开设汽车评估实训、汽车维护实训、职业技能实训(主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综合实践(企业实习)。按照此过程循序渐进,学生技术技能水平逐步提高,最终成为合格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

4结论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分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使之不断的完善,不断贴合企业的要求,不断符合行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耿国庆,朱茂桃,江浩斌,孙丽琴,薛红涛.新工科理念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汽车实用技术,2019(11):208-210.

[2]沈鸿星.“三级平台”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电子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5):130-132.

[3]江泉.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6):54-55.

[4]唐伦.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作者:谢建新 单位:青岛黄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