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院系二级教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09 10:28:14

独立学院院系二级教学管理论文

一、独立学院采用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模式,建立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小结,笔者认为,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要求的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不能仅仅着眼于维持教学正常运转,而应立足于规范教学管理,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最关键的是要着重围绕组织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制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等基元,尽快构建与完善高效运行的独立学院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

二、当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体系不健全,权限分配不合理,教学教务管理工作难度大院系二级教学管理的组织体系,是指由教务处、系(部)教务办公室、专业(教研室)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等为主体构成的层级有序、分工协作、履行学院教学教务管理职责的机构系统。目前,虽然有不少独立学院已经在内部机构设置上达到了院系二级教学管理组织体系的要求,但其教学管理的权限仍主要集中在教务处层级,系(部)、专业(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的权限明显不足,何况在不少独立学院,系(部)、专业(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机构的设置至今空白,其教学管理的权限更是无从谈起,严重影响了基层教学管理单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制约了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学教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致使教务处等部门经常感到工作无抓手、难落实。

2.目标体系不健全,教学教务工作目标考核成效低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目标体系,是指为推行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建立由学院事业发展规划、教学建设和改革发展规划、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和各级教学管理单位(人员)工作目标组成的,可以量化考核的网络化目标系统。由于教学管理权限分配的不合理,必然影响各级教学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可考核性,加之独立学院在校生规模动辄有万人以上,往往一个系的师生人数可能就超过了公立高校的一个学院,如此过宽的管理幅度必然降低信息传递的效率,导致考核及奖惩不及时,降低了目标管理的成效。

3.内容体系不健全,教学管理方向迷失、操作失范和运行效率低下就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而言,独立学院亦如公立高校,也应当包括对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和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等。但独立学院有区别于公立高校的办学机制和模式,绝不能盲目照搬母体学校现成的教学管理经验。另外,正是由于独立学院起步较晚且缺乏参考,教学管理工作尚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在制度设计和运行管理中出现矛盾、冲突的现象。再者,近年来独立学院招生规模增长迅猛,教师、场地、设备等教学资源正在建设积累,短时期内不能充分满足需求,加之外聘兼职教师较多,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掣肘因素众多,极易导致教学管理方向迷失,操作失范和运行效率低下。

4.制度体系不健全,制度执行力欠缺,不利于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形成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制度体系,是指依托建立制定、执行与评估内部管理制度的机制,全面系统、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总称。长期以来,因为忙于建设基本办学条件及扩大规模工作,不少独立学院无力顾及教学管理等制度建设工作,每每在出现情况、遇到问题时制定一些临时性措施或过渡制度以满足应急之需,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其次,独立学院尤其是系(部)教务管理人员普遍较为年轻,教学管理经验不足,难免会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直接照(摘)抄母体学校或其他公立高校现有的制度,忽视了自身办学特点和管理内容的实际需要,这样的制度无疑会难以有效施行。再者,独立学院普遍缺乏对制度的跟踪、调查、反馈机制,致使实际施行的制度即便存在问题也得不到及时发现和修订,一些执行不了的制度却继续虚设,严重影响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挫伤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对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非常不利。

5.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教学质量监控环节与要素偏颇,教学质量评价科学性和客观性欠缺为保证教学质量,一些独立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监督机构,并基本建立了侧重于以课堂评估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教学质量监控多侧重于教学组织要素,忽视或弱化了对于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其他因素的有效管控;监控多侧重于第一课堂教学这一人才培养环节,忽视或弱化了对于招生、就业、素质教育等其他环节的监控;多侧重于教学运行环节的监控,忽视或弱化了对课程建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多侧重于教学活动的监控,忽视或弱化了对教学管理的监控;多侧重于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监控,忽视或弱化了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把控等。第二,有关教学质量评价的评教评学多在期末进行,忽视或弱化了对期初、期中的过程检查和考评,且目前有的独立学院尚未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凡此种种,导致教学质量监控的环节与要素偏颇,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欠缺,影响了师生教学积极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三、关于独立学院建立完善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的思考

独立学院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是指由教务处、系(部)教务办公室、专业(教研室)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等为主体的组织机构,依据一定的隶属关系和责权范围,实施制定教学计划、维持教学运行、监控与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基本建设等诸环节管理的,院级宏观调控、系级自主管理的教学管理系统,重点包括组织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制度体系、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等子系统。

1.加强系(部)、专业(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体系

系(部)、专业(教研室)作为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处在与师生直接接触的工作第一线,作为学院教学方针的理解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执行者,无疑是对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一个环节,也是整个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抓手和落脚点。首先,要逐步完善系(部)、专业(教研室)的机构建制,成立系(部)教务办公室或配备专门人员落实教务工作。第二,要明确教务处、系(部)、专业(教研室)的责权利关系,下放部分管理权与决策权到系(部)、到专业(教研室),调动基层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务处等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转移工作重心,主要担负宏观指导和统筹调控的职责。第三,要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通过适量引进,选聘一些经验丰富、管理水平较高、具有现代教学管理理念的人员补充到管理干部队伍中,并从制度上落实和保障教学管理人员在职务晋升、工资薪金等方面合理的待遇。第四,有计划安排院系教学管理人员与母体学校教学管理队伍针对教学管理经验的交流,或者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在职进修,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2.完善教学管理的目标体系,推行教学管理工作目标考核

目标管理的优势在于通过组织全体成员的多层次沟通,共同参与组织网络化目标的制定,实现组织目标与单位部门目标以及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高度一致,达到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目的,促使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独立学院推行教学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就是要在学院事业发展规划、教学建设和改革总体框架指导下,加强与系(部)沟通,合理确定学院年度教学工作计划以及一致认同的系(部)、专业(教研室)等单位教学工作的年度目标,进而将目标分解到每位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形成系(部)、专业(教研室)、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三级纵向的教学教务工作的量化目标体系,为考核提供标准和依据。对于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工作任务,可以细分为若干个业务小组,教务处牵头协调相关系(部)等单位按照业务分工制定出相应的评估指标,作为对小组任务完成情况量化检查评估的依据,同时根据指标任务的权重配套奖励经费等措施,激励教师教务人员积极参与,确保各项教学管理工作高效地完成。

3.完善教学管理的内容体系,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化程度和运行效率

独立学院亦如公立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容也应当包括对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和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等,但绝不能盲目照搬公立高校现成的教学管理经验。教学计划管理,首先要以系(部)、专业(教研室)为主体,充分调研并对接人才市场需求,提出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组织专家论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第二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务实举措,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适度增加应用课程、实践课程的计划比例,加大学生顶岗实习的计划安排,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要围绕促进学生就业和升学,优化课程体系,增加与考证考级、就业考研相关的辅导强化课程等。教学运行管理,在明确教务处、系(部)、专业(教研室)的职责分工,共同维护稳定教学秩序的基础上,首先要区别于母体学校制定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大纲;第二要引导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讨论学习、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手段转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第三要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的建设成果,整合教学资源,建设课外网络教学课堂,使育人时空无界限。教学质量管理,可以参照母体学校构建独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建立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员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和教学检查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以学院教务处主导,系部、专业(教研室)为主体,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为督导,共同推动制度的严格执行。教学基本建设管理,首先要强调在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课程、教材的选择上与生源特点相适应;第二要避免重教师队伍建设、轻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应通过引进和培养等手段,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职称,促进教学管理上水平;第三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科学制定教学管理制度,以保证教学管理规范化操作有据可依。

4.体系化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执行的信息反馈机制

独立学院制定教学管理制度,首先要重视发动系(部)、专业(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讨论提出制度的建议方案,之后安排一定范围的反复论证方可出台,以确保制度科学合理又便于执行;第二要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体系化,无缝对接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减少制度执行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第三要完善制度执行的信息反馈机制,在严格执行既定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跟踪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适时修订完善既有制度,填补制度空白,始终保持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作者:于涛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