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业自然教学法研究

时间:2022-05-02 03:39:11

设计专业自然教学法研究

【摘要】设计是将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计划,通过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设计类专业教学一方面关注学生对于相关设计知识的储备与设计技法素养及手段的获得,同时强调学生对于环境与事物艺术化的判断与思考的能力,本文基于自然教学法理论,结合其中适用的角度与观点,对设计类专业课程中的形式与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自然教学法;设计类专业课程

一、自然教学法的由来

自然教学法(TheNaturalApproach)是由StephenD.Krahen和TracyD.Terrel(1983)提出的。最初是从第一第二语言角度进行的接受度的分析与研究,区分学习中自然“习得”和“学习”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教学法分为Pre-Production;EarlyProduction;SpeechEmergence和IntermediateFluency四个阶段。强调学习中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与学生的获得感知,通过自然教学法的理论方法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理解度与学习效果。

二、设计类专业的课程特点

(一)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全面性。设计类学科强调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感性与理性思维相包容,强调艺术性的学习及艺术修养培养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是一个由点及面不断积累、融合的过程。基于课堂本身,学生需要有强烈的设计欲望。而设计本身的门类较多,学生个性化的艺术态度与视角培养,导致了更加自由化的选择与尝试,因此基于艺术视角下的设计专业具有其独一性和个性化特征。(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实验性。包豪斯学院是非常直观的案例,在其理念中提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的观点,这一理念一直影响至今,在设计中强调实验性与开拓创新性,包豪斯学院时期,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与实验创新的基础上。包豪斯学院的建立与理念的推广就是一种设计实验性探索和改变的诠释与代表。(三)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实践性。基于实验性基础上的实践与落实是设计的结果。实践的前提在于因地制宜。这需要设计者在前期学习中一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量和阅历;另一方面需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推理能力,同时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非千篇一律。

三、自然教学法在设计类专业课程建设中的借鉴与运用

(一)个体分类式教育。基于设计类课程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中首先需要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步调和个性,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进行分类,针对各类型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引导。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心理起伏与敏感期,把握课程中由易到难不断渐进的过程,避免学生因为课题的难度过大而造成内心排斥与情绪上的低落与抵触。(二)场景式教育。场景式教学在设计类学生课程中对于课程内容的接受是非常有利的手法之一,首先课程强调自然式的交谈,教师在课堂上以场景为主体和学生自然的谈话,弱化教室固有的概念,强化场景中的熟悉感,以此进行教师与学生间的第一步交流,教师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和视觉提示,如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做基础性理解。其次强调实地的场景式分析,基于课题对象进行现场观察与分析,这是设计类专业的实体研究基础。将教室转变为实际场地,明确场地信息,准确判断和分析,理论与实际空间相结合,构建学生的维度空间概念,让画面感更清晰。(三)“不教”的教育。基于设计类课程理念与学习特点下,首先教学本身不只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不鼓励填鸭式教学,更加强调课程中的实验性,主张学习的阶段性与设计习惯的养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学。在基础讲解的前提下,教师在课程中应该多倾听学生的观点与想法,鼓励尝试与创新,围绕个体进行针对性分析与讲解。“不教”强调的是不以教师的主观意愿来教授,而是强调在教授中对于方法与逻辑性的培养与讲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与分析能力,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创新潜能。(四)混年级式教育。在设计课程中,尝试专业交叉性,部分设计课程中鼓励混年级式教育。混年级式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参与设计课题的讨论与实践,满足各年龄段学生互相学习的模仿特征需求,让学生产生角色转换,鼓励学生互相的学习与帮助,培养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严谨性,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的交流,如何更准确沟通,这就要求其更加注意自我的学习修养与前期的准备。部分课程基于混年级式的学习与讨论方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层次交流,提高课程效率的同时,优化了课程效果。

四、对于”自然”教学法的持续思考

自然教学法是众多教学理论中的一种,在强调“习得”和“学习”两个不同的概念中,更强调“自然”一词,设计类方向的专业学习从课程本身就更强调对学生理解力、发散性、创意性和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而最重要的是对老师和学生教与学过程的思考与把握。如何更好促进学生的自发性探索,如何定义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与任务,这都将是我们对于“自然”教学法这一课题更持续的思考与分析。

作者:高原 汪瑞 单位: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南京大学金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