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环境伦理观渗透方式研究

时间:2022-12-15 03:24:47

高中地理环境伦理观渗透方式研究

环境伦理主要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什么是人类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当承担怎样的义务等道德问题。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中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环境伦理观,作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渗透环境伦理观教育呢?笔者的做法是:

一、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环境伦理观

高中地理教材(必修)把人类对生活的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作为核心内容,以树立学生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环境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发掘教材中隐性环境教育因素,做到地理知识教育和环境伦理观培养有机统一,以及根据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经济的现状,初步教会学生合理地改造环境,注重保护并改善环境,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

二、乡土地理中渗透环境伦理观

高中地理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育,许多案例虽然生动具体,但远离学生实际,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乡土地理,多讲一些学生身边活生生的状况、实例,就可以增强学生的亲近感、认同感,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把家乡的自然状况、风土人情、历史文物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家乡,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注意收集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状况的相关资料,并且适时地运用到教学当中去,使学生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与自己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例如,在讲解水资源的保护时,将当地一些旅游景区被一化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造成鱼类死亡、水体变黑、游客减少的事例,以及当地一个村庄饮用水遭到污染,发生村民中毒事件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学生们畅所欲言,意识到水污染就在身边,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又如,在学习工业“三废”的危害及治理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到工业区考察,参观化工厂的污水处理设备,并听厂领导的介绍。这样,同学们对工业“三废”的治理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不但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而且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学生对环保的必要性、紧迫性也容易产生共鸣,进而增强环保自觉性。

三、利用环境伦理观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的变化

把时事环境问题适时地渗透在地理教学中,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20世纪发生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以及沙尘暴、厄尔尼诺现象、海水赤潮等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这些最终以公害的形式给公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通过对这些事件的了解研究,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知识分析、评价这些事件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并提出解决对策,如污染问题之所以在工业社会迅速出现,甚至形成公害,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直接相关,这样便能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沉痛教训,增加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强烈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环保欲望,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四、利用各种特殊的环保纪念日渗透环境伦理观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特殊的环保纪念日,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对学生开展生态道德宣传活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当然,还可以宣传植树造林的作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是非感、生态荣辱感、生态义务感、生态参与感,宣扬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绿色消费,进而使环境伦理观深入人心。

五、用环境伦理观指导学生的行为

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伦理观,应该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实现由知到行的转换,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环保行动。一方面,组建地理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环境调查等实践活动,例如参观污水处理厂、开展废旧电池收集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例如节水节电、垃圾分类投放等。同时,教师要批评指正学生平时不好的生活行为,如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等不良行为,要从环境伦理的角度予以教育,使学生从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进一步体会这些行为习惯的价值。总之,在世界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教育学生学好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这些是地理教师应该承担的这个时代赋予的重任。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主体参与积极性,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丰富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强化他们的环保理念,使他们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的观念,做到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作者:吴志明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爱民.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