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专业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

时间:2022-01-08 05:00:57

研究生专业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在分析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历程及新形势对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新要求的基础上,笔者指出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体系不健全、地理学思维和能力培养不到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面向“十四五”新任务,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应完善培养体系,提升学科培养能力;面向新任务,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培养;面向社会应用,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专业思维;创新能力;地理学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我国学位制度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研究生规模从小到大,研究生质量由弱到强。1978年研究生招生数量仅有10708人,到2019年研究生招收91.7万人,增加了大约85倍。[1]随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仍将继续扩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更加突出培养模式转变,更加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更加突出结构调整优化,更加突出调动各方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更加突出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2]近几十年,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新的地理学思想、方法、认识、观点、发现层出不穷。[3]地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新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发挥着重大作用,从而为国民经济与社会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4]面向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规划,针对新时期发展特点和任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制约研究生培养的桎梏,加强地理学研究生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对优化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结构与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5]而且有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

一、中国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历程

中国近现代地理学起步较晚,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才逐渐兴起。1921年,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竺可桢在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开办了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涵盖地质、地理和气象三个专业,开始培养地理人才。此后,胡焕庸、黄国璋、张其昀等于1929年共同在中央大学理学院创办了地理学系,其后又陆续创办了西北联合大学、西安师范学院、浙江大学等学校地理系。特别是张其昀首次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并首创了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制。此后,中国地理研究所——中国第一个专业地理研究机构于1940年在重庆创办。这些院系专业、研究机构的开办培养了地理学专业人才,但培养的地理学研究生数量极少,从1935年到1949年全国仅授予硕士学位200多人,没有授予过博士学位。[6]新中国成立以后,地理学发展较快。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调整,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于1952年起先后设立自然地理学专业及自然地理学的有关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地理工作者。自1979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地理学及其分支专业硕士点、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加快了地理学各类研究人才的培养。[7]1981年11月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包括地理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8所,硕士授予单位22所。根据中国学信网专业目录显示,截至2019年地理学硕士培养单位共90所,地理学博士培养单位32所,基本上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同时为了加强地理学研究生的交流,2005年成立的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地研联)和2006年创办的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为广大研究生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地理学开始从地理学院系名称、专业名称两个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即“地理系大改名”“地理专业大合并”。[8]2000年,国家将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环境地学、地貌学、气候学、古地理学、地图学等地理学二级学科专业分类调整为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二级学科,并将其中一些专业划分到其他学科。这些改变和调整使得地理学向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转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生的培养。

二、地理学研究生培养要求

(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一直以来,中国区域差异主要是沿海与内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但近年来这种差距有所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城市群发展等战略的实施,中西部正逐渐缩小与东部沿海的差距,反而是之前很少提到的南北方差距逐渐扩大。2016-2019年间,中国南方省份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0.17%、61.03%、64.30%和64.56%,[9]不断拉大与北方的差距。中国区域呈现新的不平衡,区域协调发展仍然是中国要解决的重大矛盾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战略的实施,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在经济社会改革中依然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区域性、综合性正是地理学所具有的学科特征,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既有综合思维又能因地制宜的地理学人才来进行规划、实施。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此重大战略实施为契机,结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实际需求,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制定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研究生区域规划、产业布局、交通规划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更高层次的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作用。(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2019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60%。虽然我国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40%左右的农业人口未纳入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的质量也有待提升。片面追求高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导致大量资源被投入到城市发展建设中,制约了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由此带来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0,11]基于此,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宜居城市等政策措施,地理学界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贡献。面对新的形势,需要转变培养方式和目标,着重培养土地管理、乡村地理、城市地理等面向新任务的综合地理学研究生,使其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减少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使城乡迈向更高质量的协调发展。(三)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些年来,国家将生态环境领域作为重点,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和关注度。在此基础上,又将主体功能区规划、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和生态安全保障等列入“十三五”规划,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行,需要有对应学科、专业人才的支持,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工作基础决定了有义务也有能力承担这项重任。[12]如何更好地编制各等级主体功能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各要素的矛盾,成为地理学发展新的契机,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更要抓住机会,针对国家的实际需要,完善培养体系,夯实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现行地理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理学研究生培养体系不健全。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由高校和政府共同参与,政府指导,高校实施,但培养机制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教师和研究生则常常被忽视,其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13]而政府与高校这两大主体之间也没有很好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政府管控较多,高校自主性不足。如何协调研究生、导师、培养单位、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其发挥系统效用,这是地理学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重大难题。除了培养机制阻碍培养提升地理学研究生能力以外,培养体系也存在诸多障碍。许多地理院系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较为老旧,缺少学科前沿性内容,忽略学科间的交叉性,忽视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在培养过程中仍然推行“本科式”教学,仅仅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讲授,硕士研究生很难通过学习知识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较难提高。[14]此外,由于导师数量的欠缺和质量的参差不齐,往往导致有的老师无生可带,有的老师则学生扎堆;有的老师课题、论文较多,有的则干坐冷板凳;有的老师勤于指导学生,有的老师直接“放养”,在这种导师制下,难以达到培养综合性地理学人才的目的。除此以外,地理学产学研体系未还未建成,研究成果转化效率较低。(二)地理学思维和能力培养不到位。地理学作为交叉性学科,地理学思维的核心在于它的空间思维、综合思维和人地关系思想,但是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忽视对这些专业思维方法更深层次的教育,特别是忽视了地理学哲学思维的教育,鲜有人去引导学生去思考研究到底应该“Speakingtruthforpower”,还是“Speakingtruthtopower”。[12]另外,在地理学研究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当前,由于多种原因,这些内容很少进入研究生的视野,导师和教育机构也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来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无益于研究生培养能力的提升。高校差异也是地理学研究生培养不到位的重要因素。许多高校地理学科资源较为欠缺,能够提供给研究生学习发展的平台和机会极为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纵观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地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需要到实地去,深入到自然—人文的综合体中去,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培养上既需要有理论教学,也需要有实践训练。但往往在培养过程中只重视课堂的教学,而忽视了课外实践的重要性。地理学的区域研究是地理学应用性的体现,集合了区域自然、人文等要素的组合特征,可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因此编制区域规划也成了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经。但是到了实际运用中,课堂上所学的地域分异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发展理论等早已抛之脑后,一些出自研究生之手的规划脱离实际,完全不考虑区域实际,所得到的规划结果往往就真的成为了“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就导致研究生培养出现问题,一方面在地理实践上,即一出校门连最基本的地貌判别、调查访谈都不会;另一方面研究生的论文上,特别是硕士研究生身上,论文往往脱离实际,缺乏理论依据和现实深度,纯粹为了发论文而作论文。

四、地理学研究生专业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实现路径

(一)完善培养体系,提升学科培养能力。1.改革培养机制,发挥系统效用。针对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应当理顺研究生、导师、培养单位、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把促进地理学研究生成才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研究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进行个性化培养,充分激发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研究生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紧跟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前沿。完善导师责任制,探讨新的导师招生、培养和奖励机制,将导师的权利与责任充分结合,增强管理环节的联动性,激发导师的积极性、自主性。培养单位要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学科专业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细则,既要服务好学生和导师,又要落实好区域政府和管理部门的政策要求。管理部门要完善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扩大培养单位的办学自主权,支持学位授予单位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自主设置地理学二级学科,以地理学前沿问题、“十四五”规划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自主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地理学财政资金保障水平,推进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研究生培养单位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2]只有充分协调好四者之间的关系,消除培养体制障碍,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才能保障地理学研究生培养高效有序地进行。2.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交融。由于每一位研究生都具有不同的知识构架,不同的地理学二级学科具有不同的理论、方法、思维、技术等,且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坚持学科交叉的理念,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的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14]因此,在制定课程体系时,可以地理学基础理论方法和相关二级学科为主制定更加灵活的专业学位课程,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并能熟练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并与其他院系和研究院所合作办学,与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气象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统计学等专业学科联合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促进地理学学科融合。此外,还需改革授课方式和考核办法,构建研究生课程学习支持体系,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探索在线开放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网易公开课、慕课等网络平台的优质资源,丰富课程培养形式。结合学校及区域特色,如宁波大学主要以海洋经济、海岸带资源开发保护、海岸带遥感观测等海洋作为研究特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5]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地理学研究生具备创新能力、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及独立担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3.增强师资力量,提升师资水平。结构合理的导师团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应具有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学位高、产学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为此地理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人才引进、合作培养、内部帮带等多头并举的方式。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地理人才,可以与国外大学、中科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签订人才培养计划,为人才队伍提供保障。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老师进行联合培养,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也可建立导师团队,以“多带一”模式加强研究生的综合培养,提高研究生整体的创新能力。武汉大学在培养方式上就鼓励与校内外专家合作进行联合指导,鼓励双导师制,并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平台,努力推动联合培养、课程互认、海外实习等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进程。[15]同时还应建立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导师评价制度,对导师从教学、行政和科研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导师考核、续聘、加薪和晋升的依据,对指导学生取得重大成果的研究生导师给予奖励。[16,17]4.拓展培养平台,加强合作交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在夯实研究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软硬件结合,拓展培养平台,加强合作交流。加大研究生学术科研平台建设力度,积极申请各级实验室、教学中心,为地理学研究生学习、科研、实习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多样化平台,促进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加大国内外地理院系之间的联系,构建校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并积极探索“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地理学会及各分支学会、全国地研联等的作用,积极主办研究生论坛,扩大研究生交流展示的机会。5.完善奖惩制度,实行科研导向。保障学生基本生活、激励学生潜心科研、勇于创新,需要完善奖助体系,对研究生取得的成果进行奖励,并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等奖励支持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完善研究生退出机制,对于不合适或者达不到要求的研究生采取延期毕业、休学、退学等措施,奖惩结合,提升研究生整体质量。研究生立项、参加相关竞赛是提升硕士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积累相关实践经验、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意义。实施科研导向,以导师科研项目、创新项目立项为依托,鼓励研究生从中选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有效提高硕士研究生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二)面向新需求,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培养。1.地理学专业思维的培养。人地关系、环境变化、全球化、发展、空间、时间、区域和地方、尺度、系统、景观、风险等是地理学关键概念,这些概念相互联系,不断深化,大大改变了地理学认识世界的方式。[18]吴传钧指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19]是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对这些传统的把握,可以进而揭示地理学及其分支的内涵。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例,其是以地域分异理论为基础,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社会与环境复合系统的综合功能区划,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综合实践。[20]缺乏地理学的核心思维,则难以将这些要素实现整体效用。如果地理学专业硕士生能良好掌握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法则、空间分异、空间结构、地方综合、空间联系与相互作用、尺度关联与相互依赖、空间综合管理等思维方法,能充分理解不同地方的社会经济差异与影响因素,无论在研究阶段还是从业阶段,都能从多维度为城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培养地理学专业思维,既要在教材、教学上下功夫,又要以重大项目为案例依托,引导学生探究其背后的理论思维,将具有区域性、综合性、交叉性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贯彻到实践教学之中。2.理论研究能力提升培养。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地理学也不例外。中心地理论、工业区位论、自然地理分异理论等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也是地理学入门的必修课。地理学界深深扎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这一丰厚土壤,致力于开展面向世界的自主创新理论建构的研究,也为研究生培养奠定丰富的素材资源。提升研究生理论研究能力,一方面,培养单位和导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为研究生制定合理的读书清单,例如《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地理传统》《地理学思想史》《人文地理学词典》《重新发现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典论文选集》等综合理论著作和分支学科著作,辅以在地理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夯实地理学研究生的理论基础。[21]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地理学新任务,以科研项目为导向,锻炼研究生理论分析的能力,并辅之以论文写作和项目课题参与形式进行深入培养。3.技术方法能力提升培养。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带来了对地理空间新的观察手段,能够透过人群的时空行为模式研究地理环境,更好地探寻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作用过程和交互机理。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定位决定了其研究方法论多元化的特点,其技术方法的创新必然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方法的融合,包括与数学及计量经济学的融合创新,与空间分析及空间计量的融合创新,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等的融合创新等。[12]因此,研究生培养要以此为契机,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所提到的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实际需求,结合“互联网+”、位置信息服务数据等新型数据来源,与其他学科相互合作建立新型的研究基地、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等,为研究生技术方法革新提供坚实基础。(三)面向社会应用,提升应用能力培养。1.野外考察能力提升培养。地理要素空间格局背后的过程、机理等带有本土社会文化制度因素的烙印,难以通过技术工具获取,[12]这就要求地理学者走出课堂,走进实地,从自然和社会中汲取营养,因此需要培养地理学研究生实地考察的能力。在教学上,加强对综合地理学的分支课程,以及地理学野外调查、野外实习课程的建设,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和规范的地理调查及研究方法。在实践上,可以像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建立地理学人文—自然野外考察路线和基地,围绕综合实习课程建设,加强各专业综合,多角度认识地理学不同要素特征,促进专业认知、观测、分析、总结等实训环节的落实,强化学生动手操作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引领学生通过地理探索寻求出科学问题的答案,不断拓展野外实习深度,提高学生实地考察能力。[22]2.社会调研能力提升培养。野外实地考察更多地是培养地理学研究生的综合自然地理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人文地理学来说,除了野外考察能力以外,社会实地调研的能力同样必不可少。要想获得第一手数据,就要到社会中去,到人地矛盾综合体中去。对个人、群体的调查访问,既可以作为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获得有关资料及图件的重要途径。当前阶段,地理学学科交叉融合趋势越发明显,社会转向尤其显著。为了深入小尺度的研究,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地理学者常常利用问卷、访谈等社会学方法进行调查。社会实地调研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选题、问卷和访谈设计、调研技巧、结果分析、报告撰写等方面。因此,可以利用导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地理学学科前沿问题,确定规模合适、操作性较好、有实际意义的题目。在操作过程中,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导师指导为辅,培养学生的调研访谈技巧和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SPSS、Nvivo等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3.规划实践能力提升培养。“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规划、空间规划,如何实施好这些规划,既是地理学的责任,也是义务。这也为地理学研究生提升规划实践能力提供了现实的契机和动力。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起来,可以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以具体规划项目为例进行课程教学,然后利用导师或者院系的相关规划项目,让学生参与规划的每一个环节,以此提升专业能力。如东华理工大学以“一面特性、二个平台、三段课堂、四项内容、五种资源”为主体构建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资源体系,提升了学生土地利用规划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质的土地规划人才。[23]

五、结语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持续推进,地理学研究生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需要结合社会经济转型变化,实现新的调整。学科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保护、城镇与经济建设都需要人才,[24]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理学学科建设提上日程,这对增强地理学学科地位和培养地理学人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地理学研究生培养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专业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能力。针对新问题、新任务,强调探讨新型人地关系和多尺度决策的地理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升地理学研究生学科培养、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探索转型升级、顺应区域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构建空间新格局、提升综合竞争力等提供理论、方法、技术和人才支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培养过程中还面临地理学专业思维教育不完善、创新能力培养不到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诸多困境,要面向“十四五”新任务,实现地理学研究生能力培养的提升,就需要社会、管理部门、培养单位、导师、研究生和地理学界的共同努力。

作者:李加林 童晨 单位:宁波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