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与推广应用

时间:2022-03-10 11:37:36

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与推广应用

1广东省农机信息化需求分析

2018年3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选取了江门、云浮、梅州等8个市的9个县市进行现代农业装备发展现状调研。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全省水稻机耕和机收水平为70.13%,相对较高,但机播和高效植保方面机械化水平低;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偏低;丘陵地区机械化水平较低。全省农机化发展存在发展推动力不足、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提升缓慢、农机装备研发能力不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发育程度低等方面的共性问题。而信息化技术可提升农业机械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管理水平,促进广东省农机化全面发展[9]。当前,针对广东省农机化发展现状,对于信息化技术应用最迫切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1作业补贴监管需求。我国农机市场在经历“黄金十年”后,基本趋于饱和,现有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市场的拉动作用减弱,因而需要更多的新政策或手段推动农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农机作业补贴作为农机化补贴政策的一种,是农机购置补贴以外的新型补贴模式,真正将惠农政策与惠农资金落到实处,有效地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更符合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在信息化监管手段出现之前,补贴实施工作一直存在几大难题。一是作业面积的核实。通常采用人工抽查的方式,工作强度大、核查成本高、准确性差,同时,由于检测手段的落后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虚报面积、核查失误的情况,以上问题都会影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补贴的审核发放。机手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申报不规范、资料不齐全,同时,相关审核流程长、资金发放延迟,影响了作业补贴政策实施的范围与作用。农机作业监测终端与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应用,为作业补贴的面积测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审核依据,在简化流程、提升效率、减少工作量、提高准确性、避免争议等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试点应用中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1.2农机购置补贴与机具核验的监管需求。通过提高以信息感知设备、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控制为核心的农机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补贴申请、机具识别、作业轨迹监测等方面的数据互通互联,提高核验信息化水平,提升补贴机具监管、统计的高效性、真实性,可以有效避免骗补、套补、挪用资金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对强化和改善补贴政策实施管理服务、扩展补贴资金使用范围、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10]。1.3建立全省农机作业数据库,实现农机精细化作业管理需求。建立本省农机作业数据库,对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基于农机分布与作业量分析的农机跨区调度;二是基于行驶轨迹跟踪的农机安全监管;三是基于位置服务的恶劣天气避险、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四是基于售后服务数据与作业数据分析的农机质量评价;五是对“无人农机”“智能农机”进行在线监管及作业规划。1.4“互联网+”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需求。“互联网+”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信息化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相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基于作业数据分析的社会化服务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化服务网络供需对接,打破农村“熟人经济”的界限,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二是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管理水平,盘活个体农户机具,探索“机具共享”,破局“有机无田、有田无机”,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加速机械化水平提升;三是基于用户数据的农机行业全链条供需精准对接,包括机具购销、机具租赁、维修服务、零配件供应、燃料供应、农机运输服务、技术服务、农机保险等。

2广东省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为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抓“互联网+”战略机遇期,努力走出具有广东特色的机械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道路,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以下简称农装所)及其下属公司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坤公司)联合开发了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终端,建设了广东省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形成了完善的“农机监测终端+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开展播种、插秧、植保、收割、深松等作业的农机需安装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终端,并纳入到广东省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该终端主要用于农机作业参数信息获取和传输,如图1所示,主要由主机、电源线接口、GPS天线接口、电源开关、信号指示灯(通信信号、定位信号、作业状态)、传感器接口、作业开关等部分组成,集成卫星导航定位、无线通讯等模块,接口丰富,能够根据需求适配多种不同传感器实现农机作业数据采集,检测精度高。平台是以互联网+农机模式,深度融合北斗卫星定位技术、GIS地图应用、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以及互联网技术,逐步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目标在于构建全省天、空、地一体农机物联网,变农机作业为收集和使用农业大数据的过程,为推动“互联网+”农机精准作业管理,探索建设“互联网+”全程农机农事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全省农机行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平台功能包括精准定位、状态检测、作业统计、信息管理、农机调度、报表统计等,可应用于播种、插秧、植保、收割、深松、农机和机手调度与管理等方面。如图2—4所示,以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和电脑客户端等新媒介形式呈现,分为大众版和政务版,大众版主要面向社会用户,政务版面向市、县(区)、乡镇农机推广部门用户。通过平台,政府或合作社可以对农机运行状态、作业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远程诊断,也可清楚了解哪台农机距离目标农田最近,可实现高效率的农机和机手的调度管理;农机手可以通过平台实现有效作业面积查询、农机实时定位和轨迹查询等。

3推广与应用情况

农机作业监测终端和服务平台自2017年底正式运行以来,通过全省各级农机推广部门的大力宣传推广以及应用示范,已在省内11个地级市中的22个县区开展应用。3.1试点应用。2017年5月,首个由广东省自主研发,适用于南方水田作业环境的农机作业监测终端投产,在广州市番禺区和白云区进行试点应用;2017年7月,广东省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始试运行,率先在梅州地区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信息化试点应用,免费安装收割机作业监测终端60套;2017年12月,通过“社企共建”方式,在雷州源泰、惠东中惠、韶关如意、开平永晖、潮阳顺杰、化州惜众等6家企业开展农机信息化试点应用,免费安装监测终端17套,如图5所示。3.2现场演示。3.3技术培训。2018年7月在台山、开平、高要、罗定、潮阳等5个县区正式启用机插秧作业补贴信息化监管,为上述地区免费安装监测终端共1297套,举办培训活动16场,如图7所示。3.4共建示范基地。2018年5月,农装所与开平永晖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建立“广东省农业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智能农机装备示范基地”,是全省首个智能农机装备示范基地;2019年4月,农装所与新会区柑之林合作社共同建立柑橘现代装备与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3.5扩大作业补贴范围。2019年4月,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作业补贴监管系统在珠海地区正式启用,打破了以往不同无人机厂商数据不能统一纳入监管平台的局面,实现了飞防作业数据无缝对接,如图8所示。截止到2019年8月,平台在应用地区的农机监管、作业统计、安全监督、农机安全、合作社管理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现合计已为全省178个合作社安装农机作业监测终端1743台,如表1所示,接入监管无人机137台,注册机手3000多名,举办现场推广活动21场,培训活动43场,培训各级用户2210人次,记录作业数据6万条,监测各类作业总面积50.6万亩,用以辅助各县区作业补贴资金的审核,对提高补贴资金审核发放的效率,减少工作量有着重要促进作用。预计到2019年底,平台服务将覆盖省内13个地级市共30个县区,安装监测终端的各类农机总数将突破2500台,实现全程信息化监控的各类作业总面积将达70万亩。

4结语

广东省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广东省农机信息化建设进入大数据时代,提高了全省农机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了省内各地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合作社管理、机具共享、农机及配件物资的流通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对于推进广东省“互联网+农机作业”,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北斗导航等技术融合新装备的应用推广,推动资源整合、数据互通,探索建立健全广东省“智慧农机”大数据综合应用云平台,向农事服务产业链延伸,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广东省农机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冯小川 郭佩佩 黄家怿 单位:1.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