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服务体系建设分析

时间:2022-02-05 08:37:46

免疫规划服务体系建设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当前免疫规划服务工作现状以及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建设完善的免疫规划服务体系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郑州市有207家预防接种门诊,其中省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占接种门诊的42.51%,从事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共1391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已覆盖全市所辖县(市、区)及乡镇,麻疹等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郑州市完成了免疫规划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但仍需按照新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的要求,加大免疫规划保障的财政投入,增加冷链系统设备和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数量,适时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加大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力度,从而来提高免疫规划服务水平。

关键词:免疫规划;体系;建设

免疫规划服务承担着党和政府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寄托着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2016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卫计委也于2017年1月印发了《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为我们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为提高我市免疫规划服务水平,加强疫苗管理,保障儿童预防接种安全,我中心免疫规划所对我市免疫规划现状开展调研,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完善免疫规划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郑州市预防接种单位、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冷链系统、信息化系统、疫苗针对传染病控制等内容。1.2调查方法。通过免疫规划相关报表并结合以往督导、近期现场调查等形式来掌握郑州市免疫规划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发现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3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用Excel软件整理分析。

2结果

2.1预防接种单位建设基本情况。郑州市现有预防接种门诊207家,其中示范化门诊88家,规范化门诊114家,合格门诊(待市级验收)5家,其中示范化门诊占接种门诊的42.51%。我市预防接种门诊专用房平均总使用面积162m2,与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周期相适应,达到了新《规范》的相关要求。2.2人员建设基本情况。2016年全市从事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共1391人,其中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77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6人,乡镇卫生院免疫规划科业务人员582人,村级接种单位接种人员17人,免疫规划人员与服务人口的配置比例为1.45/万,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和其他人员分别占3.74%、25.38%、62.54%和8.34%(详见表1)。预防接种机构的广泛覆盖、接种队伍的壮大,方便了广大群众,极大地促进全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2.3冷链系统建设。郑州市建立了严格的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来规范疫苗和冷链管理。我市目前有冷藏车11辆、疫苗运输车11辆、低温冷库3台、普通冷库22台、低温冰箱235台、普通冰箱934台、冷藏箱601只、冷藏包2666只、备用冷库制冷机组4台、备用发电机7台(详见表2)。2.4信息化系统建设。河南省省级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平台和郑州市市级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平台于2011年6月同步正式运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已覆盖所有的县(市、区)和乡镇,接种数据通过儿童信息化管理系统与省、市平台对接共享,为免疫规划工作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信息数据,保障了我市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都能够及时得到预防接种服务。2.5麻疹等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各级接种门诊工作人员的努力,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风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2016年我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07例,发病率为1.45/10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4.76/10万)。我市自1978实施计划免疫以来,连续39年无白喉病例报告,自1992年以来连续25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发生,全人群乙肝HBsAg阳性率从1980年的10%下降到2014年的1.2%,10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降至0.14%,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3讨论

近几年郑州市通过引进专业人才、规范预防接种单位的管理和加强示范县区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免疫规划服务水平,免疫规划体系虽初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市郑东新区、经开区尚未设立疾控机构,上街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免疫规划专业管理人员仅1~2人,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等单位管理人员为5~6人,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低,人员少,工作量大,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我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中,约70%是初级职称或没有职称,尤其是在乡镇卫生院等基层预防接种单位,有大量的非专业人员从事免疫规划工作,造成一方面人员超编,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相对匮乏的局面[1-2]。建议一要结合郑东新区、经开区的实际情况,设立区级疾控机构,严格人员准入机制,加大对免疫规划专业人员的补充。二要落实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劳务报酬,提高工作积极性,稳定免疫规划人员队伍,从而不断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3]。冷链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疫苗质量、使儿童得到有效接种的重要措施[4],冷链系统设备的不足加大了县级往基层运送疫苗的压力,为确保冷链正常运转增加了难度。鉴于我市冷链设备不均衡、更新缓慢以及缺口较多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政府投入职责,按照新《条例》[5]的规定,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给冷链系统设备匮乏的县级配备冷藏车和疫苗运输车,以及冷链监测设备或仪器,缓解县级往基层运送疫苗的压力[6-7]。郑州市大部分预防接种门诊均满足新《规范》[8]中门诊设立的要求,但我市金水区兴达路办事处无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杨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半径长达16公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接种门诊服务人口达到了100000以上。针对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地理位置分布不均、服务半径过大、服务人口过多的问题,建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时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根据辖区人口数来合理布局。2016年度我市掌握有7岁以下341132名流动儿童信息。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管理是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9]。流动儿童居无定所,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主动接受服务的意识差,再加上管理措施不到位、政府部门协调不够等因素,不能有效全面的掌握全市流动儿童数量及信息,影响了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成为传染病、多发病暴发和流行的高危人群,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隐患。建议政府出台《流动儿童管理办法》,明确各级职责,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从而使我们能够有效全面掌握全市流动儿童数量及信息,更好的开展免疫规划服务工作。免疫规划工作在疾病控制工作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其发展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快落实免疫规划工作经费,加大冷链设备等硬件投入、落实提高接种人员待遇和地位以及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政府重视、各级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完善免疫规划服务体系建设,将免疫规划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潘伟,孔鹏,徐翔.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力资源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7):445-446.

[2]陈尚全,郑景山.新形势下计划免疫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预防医学,2002,13(5):35.

[3]黄兴民,罗文勇,龚志勇,等.东莞市厚街镇社区预防接种服务需求调查与预防接种门诊设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3):83-86.

[4]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6-04-23.

[6]安立志,金宏,宋长江.黑龙江省计划免疫冷链系统的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3):282-283.

[7]路明霞,张延炀,叶莹,等.河南省免疫规划体系建设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1):84-85.

[8]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S].2016.

[9]郭淑惠,徐玉梅,王婧岚,等.郑州市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与管理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5):817-819.

作者:范张洁 李锋 韩同武 王萌 王小丽 单位: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