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建设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14 02:46:34

配电网建设模式研究

1现有电网存在的问题

贺兰县负荷相对集中的贺兰县县城、德胜工业园区、暖泉工业园区,该区域负荷密度测算为2.937MW/km2,县城负荷主要为商业负荷和居民负荷,德胜工业园区负荷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暖泉工业园区主要为高耗能企业,以上区域同城化建设不断推进,已经逐步融入进银川市;其他地区内主要负荷为农业灌溉、畜牧业、种植业和居民用电,用电相对分散,负荷密度仅为0.009MW/km2,负荷比较分散,但随着小城镇、中心村建设的开展,负荷也逐步由分散变得相对集中。原有的供电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10kV电网结构过于复杂,供电分区不清晰。2)现有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线径较小,不能满足集中居住后供电需求和用电质量。3)农网主干线路控制设备少,多为一段控制,且控制设备存在机构锈蚀、卡涩,CT变比小,开关的技术性能以不能满足现有线路安全运行需求,为后期配网自动化建设造成了瓶颈。4)农网线路现有模式多为单辐射电源,手拉手供电模式,可靠性较差,负荷互代能力有限。

2中心村建设及分类

按照自治区政府要求,新建移民区,解决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贫困人口移民居住问题,中心村就是拆除一些古老的、人口少的、居住相对分散的庄点,在原址或集镇周边广阔的区域,政府统一规划建筑布局,建成包括有村部、村卫生室、水电暖、健身设备等配套设施齐全的类似城市社区的村子。目前,贺兰县已建成中心村5个,在建5个。同时,贺兰县依据中心村的建筑布局,将中心村分为三类:第一类以多层楼房为主;第二类以平房和楼房混合;第三类以联排平房为主的居住区。中心村的供电模式根据三类不同建筑布局的中心,分别进行不同的配置,以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和保证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供电模式

3.1电网建设标准

以贺兰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根据县城、工业园区、城镇及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用户性质、环境要求,按照110kV、10kV、0.4kV三个电压层级制定“贺兰县配电网建设标准”,采用差异化的建设标准,合理满足各类用户的用电需求。高压、中压和低压配电网三个层级应相互匹配、强简有序、相互支援。高压配电网目标网架以基于现状,适度加强为原则;中压配电网目标网架的构建遵循“区块化、形态化、差异化、强支撑”的建设原则,组网形态可采用“区块化拉手型”,每个独立的供电区可根据负荷分布及电网情况形成各自的区块组网形态,如花瓣型、纺锤型、网格型等;低压配电网目标网架以简单为原则。针对不同的供电区域,分别采取与其相适应的电网结构。1)县城区域:采用单环式结构,环网单元通过环进环出方式接入主干网。初期根据间隔和通道情况可采用单辐射、对射式作为过渡结构。以电缆网为主,采用单环网结构,每组单环网主干接入4~6座环网柜。2)工业园区:针对负荷集中地区新建开关站,变电站布点较少时,开关站电源可以取自同一变电站不同母线。如果开关站与变电站距离过远,其进线也可以从附近的开关站出线接入。电网逐步过渡到成熟期后,再根据变电站供电范围调整每个开关站的进线电源。以电缆网为主,采用开关站集中供电方式,根据用户重要程度、用电负荷和报装容量,由变电站10kV专线、开关站出线、分支箱(带开关)出线供电。3)小城镇、中心村区域:以多分段适度联络的架空网建设模式为主,采用三分段单联络结构,每段负荷控制在1MW以内。可以采用两座变电站之间的手拉手结构,也可采用同一变电站不同母线出线间的联络,亦可采用放射式结构。中心村供电模式建设主要是针对配电变压器台区进行的,以配电变压器为电源,由低压配电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电气设备直接向用户提供和分配电能。系统和无线网络系统。利用无线“瘦AP”架构,集中管理、分散部署,将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整合统一。3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是场馆神经系统,为场馆数据、语音、图文、图像、多媒体传输以及高速宽带接入提供信息高速公路,系统基本结构为星型结构。1)工作区子系统。数据、语音信息点采用六类非屏蔽端接模块、RJ-45单(双)口面板。信息点地插采用非屏蔽RJ-45模块。办公间按每10m2一对信息点,观众座席区预留信息传输通道。媒体看台区、比赛场地预留AP。2)水平布线子系统。数据、语音信息点均采用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管理间到信息点的水平线缆长度<90m,支持1000Mbps的传输速率。部分办公大开间采用CP点方式,CP点到末端的距离<17m。3)垂直干线子系统。采用光缆及大对数电缆。数据垂直干线采用6/12芯室内多模光缆。语音垂直干线采用3类25对或100对大对数光缆。4)管理间子系统。配线间内设19寸标准机柜安装配线架。接水平布线子系统采用RJ-45块接式配线架;接垂直干线子系统中大对数铜缆采用110型(鱼骨刺)配线架;接垂直干线子系统中光缆采用光配线架。5)设备间子系统。接垂直干线子系统中大对数铜缆的配线架采用110型(鱼骨刺)配线架;接垂直干线子系统中光缆采用光配线架。6)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包含固定通信中继线、移动通信外线、互联网外线、全运会专网外线和电视转播传输线等。参考文献[1]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组委会.信息系统建设各竞赛场馆基建要求与硬件配置方案.[2]GB/T21671-2008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3]GB50312-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作者简介赵可(1981-),男,山东济南人,工程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管理。

3.2中心村电网建设标准

贺兰县中心村是一种新的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它的出现,对于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贺兰县依据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地理环境,将辖区内的中心村建设分为三类,中心村电网建设模式也就按建设模式分为三类。多层楼房为主的居住区采用全绝缘化的第一类供电模式,配电变压器采用集中布置方式,配电变压器安装方式以箱式变为主,低压导线采用绝缘线,配电变压器计量采用远方集中抄表/负荷管理终端和配电箱。平房和楼房混合为主的居住区采用全绝缘化的第二类供电模式,配电变压器采用分散布置方式,配电变压器安装方式以箱式变/柱上变为主,低压导线采用绝缘线,配电变压器采用配电箱计量。联排平房为主的居住区采用全绝缘化的第三类供电模式,配电变压器采用分散布置方式,配电变压器安装方式以柱上变为主,低压导线采用绝缘线,配电变压器采用配电箱计量。

4结论

由于县城负荷发展较为稳定,电网建设主要集中于优化电网和提升供电可靠性;而工业园区负荷发展迅速,电网建设主要满足负荷发展需求;农村区域电网建设主要用于增加电源布点,缩小供电半径,增加导线线径,提高绝缘化水平,解决负荷接入和低电压问题。通过贺兰县配电网建设模式的规范,针对县城网、工业园区、小城镇和中心村等不同类型用电区域,依据其不同的需求,建立了不同的电网建设模型,使得贺兰县配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大修技改等工程建设标准得以明确,使得网架结构得到优化,设备配置趋于合理,资源利用得到最优化。

本文作者:王占琪工作单位: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