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研究

时间:2022-09-08 11:06:12

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研究

1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难点与问题

1.1现代物流的发展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天津港口物流业虽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从其发展现状来看,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首先表现在物流规划缺乏协调性,天津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与环渤海区域的其他港口之间存在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经营成本的低效率。其次,港口物流专门人才缺乏,成为本市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天津物流企业理念落后,发展缓慢。这些都直接制约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1.2天津涉港产业发展仍相对落后

与上海、大连、青岛等港口的发展相比,天津港虽然有其比较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涉港产业的发展上,其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港口型经济对开放型经济的支撑牵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完善港口城市总体功能,使其由单一的运输功能向商贸、服务、工业等功能拓展,使港口成为对外开放的门户和桥头堡。其二,围绕港口进行城市生产力的布局,形成港口导向型工业体系,并注意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的结合进行招商引资,使港区成为外商投资的主阵地。其三,以港口城市为增长极,利用港口处在对外对内两个辐射扇面结合部的独特位置,聚集和扩散各类生产要素,形成良性循环,为直接腹地的开放型经济服务。国际经验证明,国际港口城市应是涉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低成本的制造中心。而天津港及其涉港产业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仍显不足。可以说,如果没有港口及港口经济(重点是港口的现代化、专业化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国际港口城市的地位很难确立。

1.3北京对天津的吸附效应依然存在

天津毗邻北京,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辐射,但由于过去京津城市定位模糊,京津在综合经济发展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北京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加上资源、要素和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对天津的吸附效应明显存在。尽管北京不再定位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但由于其人口规模庞大、消费需求拉动作用较强,加之原有的经济发展规模,北京在经济发展方面对天津的吸附效应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延缓天津建设国际港口城市的步伐。

1.4港口城市之间存在激烈竞争

受现存行政体制的影响,环渤海区域的港口城市群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长期以来,环渤海区域城市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在产业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没有实现一体化,造成产业结构雷同、重叠,彼此间的竞争大于合作,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外缺乏自己的中转枢纽港,无法形成与外界竞争的拳头,在与韩国、日本港口竞争的过程中缺乏统一协调的机构和力量。尽管国务院已经明确将天津建设成北方的国际港口城市,但现有体制的束缚使得天津建设国际港口城市面临严峻的挑战。

2发挥滨海新区国际航运和物流的带动作用,推动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国际航运和物流的带动作用,推动天津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

首先,应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的港口带动作用。天津港是天津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核心内容,是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性依托,对天津整体经济实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快天津港的建设,促进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自由流动,对于提升天津的城市竞争力和经济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天津作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应充分发挥滨海国际机场的带动作用。以机场为依托,通过改建和扩建滨海国际机场,加强天津机场与首都机场的合作,把滨海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中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及东北亚航空货运集散地”,提升天津的国际航运地位。第三,应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建设“大交通体系”的作用,围绕海、空两港,加强铁路、公路建设,构筑区域一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加快天津各功能区与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推动天津交通网络的完善。第四,应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先导作用,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通过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配套设施,推进天津物流体系的发展。

2.2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国际航运和物流的产业优势,推动天津国际港口城市产业的优化和调整

随着滨海新区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逐步建设,与航运和物流相关的产业也会焕发生机活力。天津应借助滨海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会,加快天津建设国际港口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首先,天津作为环渤海港口城市群中实力最强的城市,应按照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从整体布局出发,加强天津港与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曹妃甸港、青岛港、大连港等港口的分工与合作,积极协调周边港口城市群的产业布局,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促进环渤海港口产业群的发展。其次,应充分利用“工业东移”之机,大力推进天津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积极发展金融、商贸、房地产、保险、交通运输、旅游、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业,推动天津从单一的产业结构转向综合的产业结构,为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第三,应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机会,大力发展天津现代加工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创建现代化外向型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工业为先导,布局合理的新型工业结构。

2.3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国际航运和物流的综合优势,推动天津国际港口城市整体素质的提升

滨海新区应充分利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契机,进一步加快开发开放步伐,通过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提升滨海新区的整体功能。天津通过发挥滨海新区国际航运和物流的综合优势,积极推动天津整体素质的提升。首先,应明确国际港口城市的本质特征是城市功能的国际化。天津向国际港口城市迈进的过程即是天津城市功能日益向国际化转变的过程。也是从城市的空间规模拓展向功能的集中拓展与升级转变。通过重点发展现代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以会展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展示区、以港口为核心的国际现代物流区、以新兴工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以都市文化旅游博览区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大都市城区和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涉港工业基地。其次,应进一步营造国际港口城市新环境,提高城市的人文素质。天津需要根据国际交流的新需求、新挑战,积极营造与国际大都市相符的人文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下大力量挖掘西洋文化内涵,保护、恢复标志性建筑;发展能够代表当今世界最新时尚,体现当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社会文化结构和时代精神风貌;逐步将城市布局、城市景观与人口生态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4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国际航运和物流的服务引领作用,推动天津国际港口城市服务水平的提升

天津在建设国际港口城市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服务周边地区,通过增强服务功能,树立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形象。首先,应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水平、更新的理念,立足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天津的辐射力、凝聚力和带动作用。其次,应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建立健全高效率的行政管理系统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推动宏观经济管理方式创新,努力实现经济关系市场化、经济发展开放化、经济管理法制化、服务规范专业化,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发展奠定体制基础。第三,为适应滨海新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需要,应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不断完善国际航运与物流服务体系,通过建立服务大厅,提供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内容,推动天津国际港口城市服务水平的提升。

作者:未江涛 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