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时间:2022-09-07 11:38:08

西藏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需结合所在院校特色,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素养和中国文化输出能力的高层次外语人才,但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仍无法满足对此类人才的需求。本研究对西藏大学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指出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走出去西藏大学大学英语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在2014年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些战略规划可以看出,我国高度重视开放合作与交流融合,所以推动中国文化的输出与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的中国文化意识和素养密不可分。近些年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内地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结合先进的慕课教学模式,积极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认同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在了解和热爱中国文化的同时,能够承担起向世界宣传推广中国文化的责任”。西藏大学地处多元文化环境,从“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来看,我们需要适应国家和西藏地区对此类人才的需求,结合西藏大学的特色,探索适合本校的中国文化英语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跨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加强人文教育,提高文化修养,将涉及到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较好的融入到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双向导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即更多具备良好文化传播能力的人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研究对象仅针对西藏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和大二学生。问卷调查全部采用客观题选项,以问卷星网络调查平台为工具,累计回收问卷824份,全为填写完整的有效问卷,可将这824份作为研究样本。

三、数据分析结果

西藏大学大学英语课程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主要分为如下三个方面:学生、教师与数字化资源。(一)学生方面。1.中国文化意识:普遍较强,但英文表达能力不足2013年8月,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委员会了《关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整改的通知》,其中的翻译部分考查内容涉及到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加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生除了深刻理解西方文化外,还应具备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交际能力。这些改革规划使得高校师生们的中国文化意识增强,开始重视中国文化的英语教育。截止目前来看,有85.3%的本校学生对中国文化是有兴趣的,约83.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培养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说明他们对中国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他们的中国文化意识普遍较强。但是由于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在于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了解西方文化为主,缺乏中西方文化的双向导入,学生们用英语正确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有所欠缺。国内不少学者,诸如宋伊雯、韩翠萍、苏雪梅等人都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做过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不容乐观,表明“失语现象”在大学生中十分严重。本问卷一共设计了7个关于中国文化的英文翻译,正确率约33.1%,同学们对于自己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也持消极态度,约33%的同学认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一般。40.4%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近21.9%的同学觉得自己完全缺乏这方面的能力。而这种由于能力不足而导致的消极态势也直接影响了学生们在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上的积极性。这一结果说明学生们愿意学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但由于学习效果的不理想直接导致了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降低,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2.学习自主性:个体差异明显长久以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中国一直都极受重视。但是西藏大学地处我国西部边疆地区,生源多为西藏本地藏族学生,学习条件和资源都与内地学校无法比较,因此英语高考成绩普遍较差,对于英语学习的动机也不甚理想,只有不到60%的学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才学习英语,甚至有24.9%的学生是因为学校要求学才学习的。在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调查中可得出,20.6%会经常使用网络进行英语的课外学习,71.7%的学生会偶尔使用,7.7%的学生从未参与过,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自主性有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从而造成学生之间较大的成绩差距。文/刘洁(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西藏拉萨850000)(二)教师方面1.知识储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存在能力差别高校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会直接影响教师们在英语课堂上的教学,学生们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掌握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输入。本调查发现80.7%的学生对本校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满意的,说明本校教师在这方面知识储备是比较扎实的,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有16.3%的学生认为英语老师的能力一般,甚至有约2%的学生是不满意的。在肯定部分老师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教师之间的能力差别。2.教学设计:未能达到中国文化的有效渗透英语四级考试的改革及一系列的政策规划会促使高校教师有意识的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加大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然而从本次调查得出,只有约60%的英语教师会偶尔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解中国文化知识,会布置跟中国文化相关的作业,会分享跟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料,有近9.8%的老师从未用英语讲解过,有16.3%的老师从未布置过相关作业,有12.7%的老师从未分享过相关资料;在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译中涉及中国文化英语教学比重最高的是听力,占比35.9%,其次是翻译,占比24%,其他的三项均低于20%。从以上数据可知教师们的教学设计中的中国文化英语教学差异性较明显,且未能在各个教学环节达到有效渗透。(三)数字化教育资源:学习内容较丰富,但相关资源较少西藏大学的学生均有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其中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但是涉及到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的课程几乎没有,且本校也并未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从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出,有近40%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并不满意,说明学生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学习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学校还需增加网络学习的平台,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增设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相关课程。

四、结论和建议

1.打造专业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丰富,善于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能大量输入西方文化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学习和全面的了解,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存在差别。“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外语教师培训或研修均要强调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通过对英语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知识,增强教师的中国文化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2.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我们首先应充分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将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纳入到大学英语课程大纲中,对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做出具体要求。其次在西藏大学现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中,直接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比较少,但是课后的翻译部分又大量涉及中西方文化对比,这就需要我们大学英语的任课教师一方面深挖现有教材,另一方面需要从其他书籍大量补充相关内容。最后教师可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融入中国文化,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的各个阶段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此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大大提升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3.有效利用大数据,丰富中国文化英语教育资源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并提出面向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和特殊人群,提供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加快教育大数据建设与开放共享。西藏大学地处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无论是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都与内地发达地区的高等学校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更应积极有效利用大数据,丰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平台与内容,适当增加中国文化英语教育资源以适应国家和西藏地区对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人才的需求。基金项目:2019年西藏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志茹,陆小丽.英语畅谈中国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6):88-92.

[4]韩翠萍,郑厚尧.大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调查与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3-106.

[5]苏雪梅.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与重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9-81.

[6]戴炜栋,王雪梅.“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战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4):1-11.

作者:刘洁 单位: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