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21:59:34

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范文篇1

通过发放回收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进行量化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少部分法学专业大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后,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懂得利用大学期间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备基础的适应能力,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使学习适应与工作适应更好的结合;二是大部分法学专业大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后,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差。法学专业大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后,工作适应能力方面出现各种问题。以在法院工作的法学专业大学生为例,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法学专业大学生不具备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不善于沟通和协调,作为案件审理、调解过程中的中介人,在与双方当事人和律师的交往中,难以真正做到有效沟通、有效调解;二是没有基础、基本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不了解法律文书格式,组织语言文字能力差,判决书等相关文书的语言缺乏逻辑性,不符合法律文书所要求的规范;三是不懂得运用证据,缺乏社会实践性能力,用习惯性的生活思维去猜测事情发生的原委,而不是用法律思维去分析推理;四是法律职业修养不够,对工作容易失去耐心和热情,不具备法律人应有的谨慎认真的精神。本文只是以法院为例进行学习适应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的分析,在其他相关法律工作岗位中也存在上述分析的类似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大学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普遍存在问题,大部分的法学专业大学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工作适应能力有待提高。笔者认为法学专业大学生工作适应能力差与本人在校期间的成绩和党团活动参加情况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二、西藏大学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已从事相关工作的西藏大学法学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与党团活动参加情况

(一)西藏大学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是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西藏大学法学专业设置了专业课与公共课,在学习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打好法律专业知识的基本功。除了学习16门基本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英语外,还结合了西藏特色,设置了西藏地方法制史以及藏语法律文书等课程,注重培养藏族法律工作者,为西藏法律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人才。二是法学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西藏大学致力于校园文化创新以及努力构建创新环境,将学校从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化。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项目,旨在激发师生的科研兴趣、师生之间的研究教学合作和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把创新放在主要位置的校园,才能向研究型大学转化。即“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将研究融人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通过它学生能够独立地发现、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并获得结论。这种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养成学生多元思维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1]三是法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西藏大学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实践思维和实践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填充,更需要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入到方方面面,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西藏大学法学专业还设置了案例分析课程,注重培养法学专业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举一反三的实践能力。四是模拟法庭以及参与庭审的现实感受。西藏大学设置了模拟法庭,方便学生感受到模拟法庭的真实生动,并且亲身参与庭审现场,切实感受法律纠纷的实践性问题。西藏大学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将两者在培养的过程中塑造成综合能力,提升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以促进工作适应能力。(二)已从事相关工作的西藏大学法学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与党团活动参加情况根据西藏大学提供的成绩说明和党团活动参加说明,回溯已从事相关工作的西藏大学法学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与党团活动参加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法学专业大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后,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懂得利用大学期间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备基础的适应能力,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使学习适应与工作适应更好的结合的少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创新能力突出,科研兴趣浓厚,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做到独立思考,有自主精神,时刻提醒自身,刻苦踏实的学习。另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党团活动,使自己融入到大学生活当中,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劳逸结合,健康生活和愉快工作。并且能够客观的评价自身,对待他人。二是从事相关工作后,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差的大部分法学专业大学生。这些法学专业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熟悉工作流程,无法独自处理案件和解决纠纷,并且经过培训后,仍不能掌握岗位技能,无法适应工作需要。正是因为在校期间不注重法学理论的学习,没有掌握实践创新能力,不注重自身科研兴趣的培养。并且不具备独立自主的精神,而且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党团活动,不主动接受外部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学习机械化、功利化。另外,这部分法学专业大学生只关注司法考试,认为学习法学理论知识只为通过国家的应试教育。我国传统理念认为,在大学校园里学习法律知识与考取法律职业资格没有必然联系。由于司法考试职业资格证是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工作的门槛,司法考试制度对法学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大学传统法学教学模式与司法考试诉求之间由此发生矛盾并陷入种种困境[2]。正是种种原因,导致这部分法学专业大学生不具备学习适应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三、研究西藏大法学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与社会工作岗位适应能力的相关性

本次专题研究提出了“西藏大学法学专业大学生学习适应与工作适应具有相关性”的假设,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势,进行了数据分析、成果比对,对该假设进行实证,通过验证两者的相关性,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法学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培育的学习适应能力能够促进工作适应能力的提高。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使学习适应与工作适应更好的促进结合。两者具有正相关性。因此,西藏大学应加强培育法学专业大学的学习适应能力,推动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加强课程设置,注重培养法学专业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使已从事相关工作的西藏大学法学专业大学生对自身工作适应能力有更明确的认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工作适应能力,更好的完善专业基础。只有自身具备了符合社会要求的工作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法学专业的知识素养和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卫.服务于人类发展的大学创新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西藏大学范文篇2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走出去西藏大学大学英语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指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在2014年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些战略规划可以看出,我国高度重视开放合作与交流融合,所以推动中国文化的输出与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的中国文化意识和素养密不可分。近些年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内地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结合先进的慕课教学模式,积极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和认同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使他们在了解和热爱中国文化的同时,能够承担起向世界宣传推广中国文化的责任”。西藏大学地处多元文化环境,从“文化走出去”与“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来看,我们需要适应国家和西藏地区对此类人才的需求,结合西藏大学的特色,探索适合本校的中国文化英语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跨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加强人文教育,提高文化修养,将涉及到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较好的融入到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双向导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即更多具备良好文化传播能力的人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研究对象仅针对西藏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和大二学生。问卷调查全部采用客观题选项,以问卷星网络调查平台为工具,累计回收问卷824份,全为填写完整的有效问卷,可将这824份作为研究样本。

三、数据分析结果

西藏大学大学英语课程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主要分为如下三个方面:学生、教师与数字化资源。(一)学生方面。1.中国文化意识:普遍较强,但英文表达能力不足2013年8月,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委员会了《关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整改的通知》,其中的翻译部分考查内容涉及到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加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生除了深刻理解西方文化外,还应具备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交际能力。这些改革规划使得高校师生们的中国文化意识增强,开始重视中国文化的英语教育。截止目前来看,有85.3%的本校学生对中国文化是有兴趣的,约83.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培养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说明他们对中国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他们的中国文化意识普遍较强。但是由于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在于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了解西方文化为主,缺乏中西方文化的双向导入,学生们用英语正确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有所欠缺。国内不少学者,诸如宋伊雯、韩翠萍、苏雪梅等人都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做过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不容乐观,表明“失语现象”在大学生中十分严重。本问卷一共设计了7个关于中国文化的英文翻译,正确率约33.1%,同学们对于自己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也持消极态度,约33%的同学认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一般。40.4%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近21.9%的同学觉得自己完全缺乏这方面的能力。而这种由于能力不足而导致的消极态势也直接影响了学生们在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上的积极性。这一结果说明学生们愿意学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但由于学习效果的不理想直接导致了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降低,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2.学习自主性:个体差异明显长久以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中国一直都极受重视。但是西藏大学地处我国西部边疆地区,生源多为西藏本地藏族学生,学习条件和资源都与内地学校无法比较,因此英语高考成绩普遍较差,对于英语学习的动机也不甚理想,只有不到60%的学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才学习英语,甚至有24.9%的学生是因为学校要求学才学习的。在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调查中可得出,20.6%会经常使用网络进行英语的课外学习,71.7%的学生会偶尔使用,7.7%的学生从未参与过,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自主性有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从而造成学生之间较大的成绩差距。文/刘洁(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西藏拉萨850000)(二)教师方面1.知识储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存在能力差别高校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会直接影响教师们在英语课堂上的教学,学生们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掌握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输入。本调查发现80.7%的学生对本校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满意的,说明本校教师在这方面知识储备是比较扎实的,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有16.3%的学生认为英语老师的能力一般,甚至有约2%的学生是不满意的。在肯定部分老师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教师之间的能力差别。2.教学设计:未能达到中国文化的有效渗透英语四级考试的改革及一系列的政策规划会促使高校教师有意识的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加大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然而从本次调查得出,只有约60%的英语教师会偶尔在课堂上用英语讲解中国文化知识,会布置跟中国文化相关的作业,会分享跟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料,有近9.8%的老师从未用英语讲解过,有16.3%的老师从未布置过相关作业,有12.7%的老师从未分享过相关资料;在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译中涉及中国文化英语教学比重最高的是听力,占比35.9%,其次是翻译,占比24%,其他的三项均低于20%。从以上数据可知教师们的教学设计中的中国文化英语教学差异性较明显,且未能在各个教学环节达到有效渗透。(三)数字化教育资源:学习内容较丰富,但相关资源较少西藏大学的学生均有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其中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但是涉及到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的课程几乎没有,且本校也并未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从问卷的调查结果得出,有近40%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并不满意,说明学生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学习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学校还需增加网络学习的平台,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增设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相关课程。

四、结论和建议

1.打造专业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丰富,善于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能大量输入西方文化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学习和全面的了解,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存在差别。“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外语教师培训或研修均要强调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通过对英语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知识,增强教师的中国文化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2.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我们首先应充分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将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纳入到大学英语课程大纲中,对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做出具体要求。其次在西藏大学现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中,直接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比较少,但是课后的翻译部分又大量涉及中西方文化对比,这就需要我们大学英语的任课教师一方面深挖现有教材,另一方面需要从其他书籍大量补充相关内容。最后教师可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融入中国文化,让学生们在英语学习的各个阶段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此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大大提升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3.有效利用大数据,丰富中国文化英语教育资源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并提出面向教育发展落后地区和特殊人群,提供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加快教育大数据建设与开放共享。西藏大学地处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无论是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都与内地发达地区的高等学校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更应积极有效利用大数据,丰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平台与内容,适当增加中国文化英语教育资源以适应国家和西藏地区对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人才的需求。基金项目:2019年西藏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志茹,陆小丽.英语畅谈中国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6):88-92.

[4]韩翠萍,郑厚尧.大学生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调查与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3-106.

[5]苏雪梅.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与重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9-81.

西藏大学范文篇3

众多学者认为我国的高校德育状况令人担忧。本次研究印证了过去的某些结论:第一,学生感到德育教育的内容严重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比较苦涩教条,教学案例没有时效性,很少关注他们内心的价值冲突,因而缺乏感召力;第二,以灌输式的方式传授德育内容,学生对教学方法不是很感兴趣,他们更倾向于调动主体性、互动式的方法;第三,更多注重外部行为的塑造而忽视了他们内心的情感的培养。另外,我们也感到不能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比如对网络的免疫力培养。总之,如果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简单化的形式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就很难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品质,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3]。针对以上问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在课程建设上创新。德育课程要尝试非专门化,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强调德育因素。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各种学科以及教师的人格中都蕴含着道德的因素,应该挖掘和提炼出每一门课程中的道德因素,作为渗透点,学校可从教学角度出发明确提出每门课程渗透德育的要求。另外,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也要重视;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比如网络课程建设。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包括: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健全的生活制度、校风学风班风的培养等。无论那种课程形式,都需要让内容贴近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重视联系社会实践,借助大学生的真切的经历和经验,完成德育的培育任务,防止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重视课程开发工作创新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要大力结合和利用网络传播途径,防止千篇一律的育人方式;第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在完善制度,创新思路,拓展平台,取得成效上下功夫。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三培养问题,但解决问题不能停留在理论上,高校必须从经费、人员、制度上给予大力支持。要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做到有保障,真正落实辅导员的职称待遇、评优评奖等,具备条件的,鼓励脱产的业务进修和学位学习,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等客乘的学习提高,相同条件下有照顾政策,从制度上保证工作的快乐促其快乐工作。按照合理够用的原则,给予尽可能多的名额。很多高校的辅导员人数感觉很少,仅仅有管理的角色,起不到辅导的作用,甚至还有些是兼职教师,精力根本不够。当然,也应该提倡自愿有偿兼职者,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辅导员应该以1:120左右的比例进行配备,相当于3个40人的班级。把相对稳定和合理流动结合起来,要考虑辅导员自身的发展,才能着眼于队伍持续的长远发展。重视辅导员的工作成果和社会形象,防止职业倦怠和心理落差。高校要经常组织和召开辅导员工作的研讨会、交流会、成效认证会等,集结集体智慧,群策群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要搭建辅导员积极参与的平台,多让辅导员贴近和了解学生,进而开展工作。在网络信息时代,要开发和使用有关软件,加强互动或反馈工作,使辅导员工作能够省时省力。

2网络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网络对大学生有正面的影响。网络上众多的及时快捷的信息,使大学生获取海量的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个性化的选择、设计与评判,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和人格特征。大学生通过参与网上讨论交流当今发生的重大事件,这种讨论人员不受年龄、资历等因素的限制而使每一个人平等的参与,从而使得大学生逐渐形成平等、开放的人格。网络的开放性,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开放的思想观念。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有很多负面的影响。网络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民族意识。网络的自主性、随意性等特点造成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这样助长了大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虚拟的网络生活毕竟不同于现实世界,如果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互联网上,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沉浸与陨落在互联网内容之中不能自拔,将会导致个人产生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等问题[4]。针对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西藏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第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德育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不良网络文化对思想道德的侵蚀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培养他们的网络自律意识,规范网络行为,遵守网络道德,提高对各种信息的辨别力,自觉抵制网络垃圾信息的侵蚀;第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主要是由于课余时间太过枯燥无聊。学校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学术、体育比赛或娱乐活动来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举办多种主题的校园文艺晚会、诗歌朗诵会、辩论会、各类体育比赛、学术周等;第三,优化网络环境。高校还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大学生产生不利的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过滤,坚决杜绝有害信息进入校园。

3加强诚信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应把诚实守信作为重点,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从大学生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两课教学到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从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到校园的各项活动,都要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要丰富诚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利用一切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载体来经常开展活动。充分利用校广播、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舆论阵地来广泛宣传诚信问题,通过讨论会、辩论赛、报告会、知识竞赛、文化艺术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将学生的诚信教育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和宿舍管理工作中[5]。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学习以及学费交纳、款物借还、平时信誉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记录到诚信档案中。这个诚信档案可有效地约束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对大学生的诚信品质起到监督作用[6]。加强各民族的同学团结和睦相处,相互的优点能发扬光大,缺点能牵制回避,是很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比如:在宿舍、班级和其他活动安排上,将区内与区外学生插花子一起,让他们相互认识,让不同文化来源的同学之间进行深度交流、了解、沟通和融合。在民族团结教育的手段上,应该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身发展规律,把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考虑进来,立足实际,拓宽途径,丰富内容,一方面要重视相关课程发挥的主渠道作用,一方面也要避免假大空的言之无物的说教,方法上引导和教育要并重,要遵循一定策略,内容上不能离开实际生活,要主题鲜明和有针对性,效果上要触动学生情感,要分层次和有重点。

4把理想信念教育和其他教育结合起来

西藏大学范文篇4

【关键词】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旅游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已经确立,如何适应西藏旅游产业主导地位的发展态势,创新人才培养形式,丰富培养内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人才,成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主题。

一、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一)政策背景分析

自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历次座谈会都对西藏旅游业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快发展旅游业,一定要把旅游业作为西藏的支柱产业。”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将西藏建设成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200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加快发展旅游业,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西藏的主导产业,推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从资源开发与保护、市场整合与营销、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宏观政策与具体措施,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由旅游产品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跨越,把旅游业培育成富民强区的主导产业。

以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系列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层面的背景支撑。

(二)产业背景分析

作为西藏特色支柱产业的旅游业是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性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着特殊地位。据自治区旅游局统计,“十一五”期间,西藏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125万人次,年均增长30.6%;实现旅游总收入226.2亿元,年均增长29.8%。其中2010年,西藏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4亿元,旅游业收入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的14.1%,基本确立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

旅游业在西藏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及巨大的旅游客源市场需求,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行业背景支持。

(三)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西藏旅游业在学科理论研究、产业要素完善、市场体系发育等方面日益成熟和完善,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却未实现同步更新,这样就形成了实际需求与陈旧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之间的强烈反差,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老化,实践技能不高,不能适应西藏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实际需要、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呆板、实践性教学环节比较薄弱、专业师资队伍紧缺、教学设施缺乏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从更深层次的影响来看,则是毕业生的素质不高,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西藏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从而择业困难,使学校的声誉受损,甚至危及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培养目标尚不清晰

培养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旅游专业是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还是培养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直是困扰我们明确培养目标的主要因素。目前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能够在西藏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实际上这一定位限制了旅游专业的专业口径,也使得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日益专业化,进而导致培养的人才一方面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缺乏从事基层工作的内源动力;另一方面又缺乏发展后劲与潜力,跨行业的就业能力较低。

(二)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完善

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过细、涉及面过窄、形式过于封闭等三个方面。首先,内容过细。主要表现在一些专业课程名称上虽不同,但所涉及知识雷同,如《西藏传统文化》《西藏民俗》《西藏历史》这三门课程,其同时涉及西藏历史、宗教、民俗三个方面的传统文化知识,交叉性突出,如果分别开设就会导致课程体系资源的浪费;其次,涉及面过窄。主要表现在文化素质交叉课方面,所开设课程大多为人文科学方面的课程,而对自然科学涉及较少;最后,形式过于封闭。主要表现为不能根据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更新课程设计,比如,乡村旅游是西藏“十一五”以来的旅游开发主题,而我们的课程设计中却没有相关内容体现,过于封闭的课程体系结构致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与市场脱节。

(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性突出,在包括旅游规划、旅游会展、酒店管理等专业方向所开设的专业特色课程中90%需要有实践教学环节,30%需要有专门的实验基础设施,而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特别是资金投入不足的因素,导致课程实践环节的开出率较低,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四)学科环境有待改善

基于西藏旅游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旅游管理学科的特色已被给予充分的认识和认可,但限于有关政策的硬性指标致使学科地位与重视程度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旅游管理学科在西藏大学不具有重点学科地位,导致在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师资队伍队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不能为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学科环境。

三、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明晰与再定位培养目标

在对西藏旅游业发展所需人才的需求质量、需求类型、需求范围等指标进行科学调研与缜密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定,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确定为“为西藏旅游业发展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视野,能适应旅游业各类工作,并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应变能力的复合型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人才。”

(二)集约课程资源,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分散,体系结构不够合理的现状,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并结合西藏旅游人才培养的地域要求和民族文化特性要求,我们应以整合、优化为思路,以打通专业基础课为抓手,以构筑专业课程模块为方法,实现课程资源的集约和课程体系的优化。

首先,在分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探寻各课程内部知识结构、内容上的直接关联,设计各种切实可行的“课程模块”,课程模块应以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旅游资源学、旅游心理学等重点课程为基准,形成以专业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为依托,以能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和反映国内外西藏及旅游业发展态势的学术讲座为补充,学术性与应用性紧密结合的富于弹性活力的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课程形态。

其次,集约课程资源,将内容相似,效用一致的专业特色课程进行有效地整合。如前面所提的《西藏传统文化》《西藏民俗》《西藏历史》这三门课程,以及《饭店康乐管理》《饭店管理原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这三门课程等,可以进行整合与优化,将其集约为一门课程,从而能够节约有限的课程体系资源,为其他必需课程的开设留出空间。

最后,要建立开放式的课程体系,不断根据西藏旅游业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势、新要求来更新我们的课程体系,不断补充与完善新的课程门类,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从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的对接。

(三)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上文提到西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确定为“为西藏旅游业发展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视野,能适应旅游业各类工作,并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应变能力的复合型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人才。”

按照这一基本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通才式、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据此我们应从四个方面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提升专业特色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西藏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开发》《景点景区管理》《饭店管理原理》《酒吧酒水知识》《旅游服务礼仪》《西藏传统文化》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应提升至40%。

其次,加强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在旅游景点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部门选择一些规模适当、软硬条件良好的企业进行基地建设,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的无缝接轨,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优质的实践资源平台。

再次,建立“院校+企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就是走“产、学、研”的路子。模式中的企业可以是社会企业,也可以是学校自办的企业。一方面安排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从事兼职管理工作,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式和内容,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实现课堂理论内容的充分实践,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改革在实践中的优化。

最后,加大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根据课程安排完善相关实验室建设,为课堂理论教学提供必需且有益的补充。

(四)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调整课程设置实际上也是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同时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内容实施的重要手段。结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际,在此我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教师应在密切关注旅游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和理论的同时,有针对性关注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特别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及出现的新事物、新要求,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旅游发展业态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实现教学内容前瞻性;二是保证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我们知道旅游学中的《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其自身理论还不够成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的灵活性,以《旅游美学》为例,我们在讲授艺术审美时,可以结合我们学生常见的有关西藏的壁画、唐卡、藏戏等艺术形式的介绍,进行审美内容的教学;三是注重“因材施教”,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遴选教学内容时应明确我们的教学对象的特点,包括其知识基础(知识长板、知识短板)、语言接受与理解能力、文化背景等,只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授课取得实效;四是要“授之以渔”,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涉及面广泛,仅凭课堂的课程教学远远不够,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西藏大学范文篇5

关键词:药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西药结合;应用型人才

药学的社会任务包括为人类的健康研制新药,生产供应药品,保证合理用药,培养药师、药学科学家和企业家,以及组织药学力量。[1]在任何发展阶段,药学教育都离不开药学的社会功能和任务这个核心。西藏是藏医药学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藏医药相关文献众多,因此,西藏成为研究藏药、发现藏药和发展藏药最重要的场所。与国内其它大部分高校相比,西藏高等药学教育具有自身突出的特点,文章通过分析西藏大学药学专业发展情况,探讨西藏高等药学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西藏特色高等药学学科的发展及整个藏医药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藏药学专业发展现状

1.1中国藏药相关药学(藏药学)专业发展现状。目前,国内一些院校如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青海大学藏医学院等高校开设了藏药专业,学制四年,主要培养的是具有藏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从事藏药研制、营销和质量监管、教学及藏药开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基本以藏医药学理论基础为主,辅以现代药学专业课程。藏药课程包括藏医概论学、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药学、藏医三大基因学、藏医保健学、藏医伦理学、藏药植物学、藏药动物学、藏药矿物学、藏医药物学、水银洗练法、藏医常用配方学、藏药冶炼学、藏药炮制学、藏药方剂学、藏药泻治学等;现代药学课程较少,一般包括了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制剂分析、生药学、民族药物学、药事管理学。青海大学、甘肃中医学院等采用双语授课,藏医药相关课程为藏语授课,药学相关课程为汉语授课;而成都中医药大学则采用了汉语授课。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药学本科开设17门藏医药专业课程,14门现代药学课程。这些院校藏药学专业最主要的特点是在有限的学时下,开设了较完善的藏医药基础理论课程,而现代医药基础课程几乎没有。这些高校培养的藏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藏医药高等人才的空白。然而,因为地理位置以及藏药产业特点限制,内地高等医药人才几乎很难向西藏流动,现代药学人才的缺乏极度限制了西藏藏医药产业的发展。1.2西藏地区高等药学专业发展的现状。高等药学教育的社会任务是培养药学高级人才,创新药学科研成果并促进转化,推动制药工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各类高等药学教育,为社会提供药学服务。[2]西藏现代高等药学教育发展起步晚,药学专业为新兴专业,区内两所本科高等院校西藏藏医药大学和西藏大学医学院的(藏)药学专业分别创建于2001年和2005年,每年大约输出毕业生100人次。截至2017年,西藏藏医药产业相关人才80%以上来自这两所院校,为西藏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西藏藏医药大学以藏药为主,在传统藏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药学相关的课程: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在现代医药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医药数理统计等方面的课程还未开设;而西藏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以现代药学为主,特色定位在“藏西药结合”方面,开设了国内高等院校药学专业必须的所有现代药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还开设了藏药动物、植物、矿物等方面的课程,藏医基础理论课程较少。西藏的两所高等院校对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各有侧重,但都同时兼具有一定的藏医药理论课程和现代药学相关课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藏医药和现代药学的教学过程、教材均完全独立,任课教师背景均为单一的药学背景或藏药学背景,缺乏复合型教师,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存在断层,被分割成零碎片段和模块,两个分枝之间的知识不能融会贯通。长此以往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并具有独特优势,成为西藏高等药学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2西藏大学药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1“藏西药结合”复合型人才是藏药产业发展的关键。《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藏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十二五’末,西藏将建设以藏药产业为主的藏医药产业园区,打造综合性产业;建立3-5个紧缺品种种植研究基地;开发3-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藏药产品;培养2-3家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藏药骨干企业;培养藏药中级科研人员220名,高级研究人员50名”等。这一规定明确了未来五年西藏藏药产业的的发展方向,高等药学相关人才的空缺将进一步显现。截止2010年底,西藏全区有包括奇正藏药、甘露藏药、晶珠藏药等知名藏药企业在内的医药企业23家,其中藏药生产企业18家;目前生产并已上市销售的产品包括丸剂、散剂、胶囊剂、颗粒剂、涂膜剂、贴膏剂等8种剂型的700多种,而2010版《中国药典》仅收载了仁青常觉、七十味珍珠丸等19种疗效确切的珍贵藏成药。[3]由此看来西藏藏药医学基础研究薄弱、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疗效及安全性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大部分藏药材及其炮制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尚未健全等一系列因素制约了藏药的现代化进程。因此需要培养具有系统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支撑的既懂传统藏医药理论又懂现代药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2.2西藏大学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内涵。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理论中最基本的核心概念,也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西藏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每4年修订一次。藏西药结合特色药学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最新版为2014年修订版,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藏、西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制备、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检验、药品调剂、医院药房及药店管理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药学人才”。因此,如果说国内重点院校的药学专业重在培养科研和创新能力,特色藏西药结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则是具有藏药学知识的现代药学复合应用型人才,他们不仅具备国内高等药学院校药学专业人才的相同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还应具有藏药学专业人才同等的藏医药文献调阅、研读、分析能力,在从事藏药的分析、检验、药品监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3对接藏药产业人才需求,构建特色课程。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而展开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总体规划。课程体系决定了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和最终目的。培养具有藏药知识的复合型现代药学人才是藏西药结合专业教育中的培养目标。因此,在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的构建中,有别于藏药专业以藏药课程为主,藏西药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现代药学课程为主,藏药课程为补充的特色课程体系。西藏大学药学专业2014版培养方案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2门,其中藏医药课程10门,现代医药课程32门。10门藏医药课程分别为藏医学概论、藏医人体学、藏医病机学、藏医药理学、藏药植物学、藏药动物学、藏药矿物学、藏药炮制冶炼学、藏药方剂学、藏医保健学,这些课程全部采用藏语授课;除了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用植物、生药学等现代药学专业课程外,藏西药结合专业还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数理统计学等基础课也列入了药学必修课程中,为藏医药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2018年藏西药结合专业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使现代药学与藏医药学课程比例更加合理化,加大两大分支学科之间交流和融合,真正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藏医药理论知识和现代药学技术的人才,可以通过藏医药文献查阅调研、民间探访等发现有特殊功效的藏药,为藏药新药开发、质量控制和临床药物合理使用提供服务。2.4开展特色教材建设,重点建设特色课程。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材直接使用者。与教学主体相适应的教材,对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引领教学方向具有重要的的作用。目前西藏大学藏西药结合特色药学专业的现代药学相关课程采用了“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用汉语授课;开设的藏药课程采用传统藏语教材,用藏语授课。藏药、西药两条主线完全独立进行,学生的知识呈现碎片化、模块化的特征,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次,为了适应藏汉双语教学的需要,2005-2017年,西藏大学藏西药结合特色药学专业每年在全区范围内招收藏族学生30-50人不等,十几年来录取分数线一直在200-300分之间,其中还包括藏语文成绩50-90分不等,与医药专业相关密切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成绩仅在20-80分之间。可以看出,西藏大学藏西药结合特色药学专业学生生源的数理化基础薄弱,相应实验技能欠缺,学生对教师汉语授课理解较困难,知识接受也较慢。采用与国内同类高校一样的教材、教学进度和培养要求,在四年之内完成藏药、现代药学的所有主干课程,学生的负荷很重,也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开展特色教材建设,在将传统藏语教材汉化的同时,将现有的藏药植物、藏药动物、炮制冶炼等教材和现代药用植物、生药学等教材进行整合和灵活应用,成为藏西药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材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2.5面向市场,开拓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调节人才供求矛盾的机制。当前,中国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西藏地广人稀,许多高海拔地区无法通过双向选择引进所需的人才。根据西藏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西藏自治区对高校毕业就业生统一采取公开考录制度,这种就业方式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解决了西藏区域人才不平衡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地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边远地区急需人才的引入。然而,药学毕业生对公开考录的就业方式形成依赖,完全忽视了市场在就业中对人才资源配置的作用。作为刚刚起步的西藏高等药学教育,2009年首批藏西药结合专业学生毕业时,就业率近100%,后面几届的就业率虽然有所降低,但普遍良好。然而,2018年5月,西藏大学藏西药结合特色药学专业通过第一批公招考试招录的比列不到10%,创下历史新低。

市场调研显示,西藏各种医药公司、制药部门等人才缺口很大,专业人才极缺。因此,西藏医药市场出现了毕业生难就业、医药企业人才缺乏的矛盾现象。分析西藏药学专业毕业生近十年的就业情况,不难发现,近十年进入医药公司、制药厂等非事业单位的西藏药学毕业生几乎为零。就业模式单一,就业观念陈旧,成为西藏医药行业人才供需不平衡的决定性因素。药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离不开市场而生存。研究显示,2006年上海复旦大学药学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性质的仅占36.89%;[4]2017年某高校的药学本科生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进入机关事业、医疗卫生单位的学生仅占14.2%,从事药品营销、医药生产研发和零售等非事业单位的占50%以上。[5]2018年6月至7月,通过企业进校园的方式进行毕业生双选会后,2018年藏西药结合方向药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了85%.因此,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提前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增加学生在医药、制药企业见习、实习的机会,开拓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对药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改变学生的市场抗拒心理,引入市场机制,成为民族地区本科特色专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民族地区的本科院校设立特色专业,既可以解决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史遇到的人才瓶颈情况,也可以提高民族地区本科院校的专业竞争力。同时,西藏大学“藏西药结合”特色药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为面向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高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铁鸿鹄,任唯贤.民族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1991(1):5-9.

[2]涂自良,程晓莉,吴红菱,等.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药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J].药学教育,2007,23(4):15-17.

[3]钟国跃,周福成,石上梅,等.藏药材常用品种及质量标准现状调查分析研究[J].中国中药,2012,37(16):2349-2355.

[4]叶桦.历届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J].药学教育,2006,22(5):58-60.

西藏大学范文篇6

关键词:大学物理;西藏;教学改革;教学现状

一、西藏高校当前大学物理教学状况

1.教师现状。目前西藏自治区内共有六所高校(不包括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西藏民族大学),除西藏大学在大学物理教育方面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外,其他五所高校大学物理教师普遍为硕士研究生以下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很少,因此西藏高校大学物理师资力量普遍偏弱。西藏大学物理教师除了承担本专业教学外通常还承担着整个学校的大学物理教学,教师人数不足,教学任务却较为繁重。西藏和内地高校一样,教师职称评审主要看教师的科研工作和成果,且西藏高校对教学工作普遍没有激励绩效措施,这就造成了西藏高校大学物理教师上好大学物理课的动力不足。

2.学生现状。西藏高校的生源主要来自西藏自治区,由于西藏教育较为落后,且区内城市间、城市和农牧区间教育水平差距很大,这就造成了西藏高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低,尤其是数、理、化基础较区外学生有着巨大差距且学生间也有较大差距,这给西藏高校大学物理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西藏区内的学生藏族学生居多,他们能歌善舞,喜欢参与文艺活动,普遍爱动不爱静,且由于数理基础普遍较差,大学物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难度相当大,且枯燥无趣,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不高。西藏对区内高校学生有十分优惠的就业政策,学生大多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而这类考试几乎不考察学生的专业,学生对枯燥难学的大学物理课程难以有大的学习动力。

3.学校管理现状。西藏高校与内地相比,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能力上有一定的差距。西藏高校教师目前没有课时津贴,只有超出规定课时量的课时有少量的津贴。西藏高校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改革的激励措施不多,对教师教学、教改取得的成绩奖励力度有限。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较为传统,不够灵活多样,难以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学校内部、学校之间以及与区外各院校间就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交流较少,相关学习交流平台建设重视不够。

二、改革设想

1.高校管理制度改革。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正在发生转变,正在从数量向质量转变,这对西藏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西藏各行业急需各类高素质人才,西藏高校必须适应这种转变,通过不断的改革发展来提升自身人才培养能力。西藏高校在重视科研的同时务必真正重视教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奖惩制度,激励督促教师真正将精力投入到教学和教学改革中。

2.资源建设。西藏高校要根据目前教学及教改发展的需求加大硬件建设,利用国家对西藏的支持及优惠政策进行适应当前发展需求的硬件配套,满足教师开展正常教学及教改的硬件需要,同时西藏高校要加大资源建设,利用区外的优质资源来快速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全国各高校的优质课、微课等资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西藏也能像一流高校的学生一样,听全国最优秀的教师授课。西藏高校要积极为区内教师提供区内与区内、区内与区外高校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平台,通过交流学习提升区内高校教师的自身素质。

3.实事求是,切合实际。西藏高校学生基础差,且学生间基础参差不齐,对大学物理等理工科课程没有兴趣,学习困难。根据这一情况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补习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这就要求学校编写适合西藏实情的教材,同时要求教师采用更能提起学生兴趣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比如“教师精讲、学生质疑、教师答疑的教学方式”,同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用生动、形象的图景和动画展示出来。

三、总结

西藏高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且学生间基础参差不齐,西藏高校师资力量普遍薄弱,教师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学校对教师教学、教改激励奖惩措施不足,职称评审主要依据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西藏高校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能力上与内地高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较为落后,不够灵活,难以满足当前的教改需要,不能激发教师的教学和教改热情。为了满足西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转变,西藏高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西藏高校在重视科研的同时务必真正重视教学,制定切实可行、灵活的激励奖惩制度,激励督促教师真正将精力投入到教学和教学改革中。

参考文献:

[1]王化忠.中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01):54-58.

[2]范鲁芳,鲁同所,孙敏,等.西藏大学大学物理课程分类分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J].教育观察,2017,6(19):113-114.

[3]西藏大学物理系[J].物理教学,2013,35(12):2.

西藏大学范文篇7

关键词:线上教学;计算机类专业;西藏高校;教学改革;新工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高校在线教育教学改革将是必然趋势。在国家大力推动建设发展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是新工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专业课程尤其是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更是天生契合在线教育的实施。学术界和教育界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文献[1]中认为推动计算机教育需要高度关注实践能力培养,并系统阐述了大规模开放在线实践(MassiveOpenOnlinePractice,MOOP)的概念、模型和体系;文献[2]中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应采用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混式教育”在线教育模式;文献[3]中通过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阐述引入信息化平台对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总之,学者们一致认为新工科教育势必要将传统教育与在线教育相结合,并提出了建设性方案。西藏的高校是中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是美丽新西藏建设,尤其是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受西藏地区地理、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西藏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与中东部地区同等高校相比较为落后,特殊的区情决定西藏高校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其他教育发达地区高校的线上教学模式。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有效开展线上教学,成为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

1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

1.1西藏地区网络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在线教育的基本形式是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和学习,良好的网络设备是在线教学的硬件基础。西藏自治区信息化建设起步晚,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明显,部分地区的居民并没有实现百分百的互联网接入,一些偏远地区手机信号弱并且非常不稳定,同时受高海拔等恶劣自然环境的限制,西藏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极不稳定。1.2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和资源储备滞后。虽然藏区各个高校都已引进一些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了一批在线课程,如西藏大学引进了智慧树平台,但是仅局限于开放通识性课程的应用。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学,缺乏针对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此外,计算机专业课程对交互性、实践性要求较高,而目前藏区高校引进的多数在线教学平台缺乏教师在线互动教学模块、实践模块等,主要依靠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书籍等方式自主学习,不能满足计算机类专业的授课需要。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各学校没有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相关线上教学资源储备。1.3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及经验不足。西藏地区网络信息技术及教学管理水平较之中东部地区发展迟滞,网络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和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及资源储备的滞后,使得整个藏区高校的教学工作只能以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为主,鲜有教师尝试在线教学,导致教师队伍在线教学能力和经验明显不足。线上教学工作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能够及时适应并使用好在线教学平台资源和工具;其次,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打破传统线下教学的惯性思维,适应线上教学课前准备、课中授课、课后反馈的新要求;最后,教师需要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储备与专业技术提升,以满足线上教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灵活性需求。1.4学生基础薄弱,能力参差不齐。西藏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西藏地区的建设需要,因此高校学生构成中藏区的学生占多数。藏区学生的文化基础整体偏低,高考录取分数也非常低,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知识需求相对不高。另一部分来自非藏区的学生相对文化基础较高,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强,需求也就比较高。以往的线下教学模式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往往按照统一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存在一部分学生“吃不下”,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矛盾现象。线上教学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自觉性、自律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也给线上教学工作带来更大挑战,如何灵活安排教学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西藏地区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模式设计与平台选择

2.1线上教学模式设计思路。在线教学并不是把传统的线下教学通过一个直播平台简单地搬到线上开展就可以实现。基于藏区学生网络硬件支持不够、在线教学平台建设滞后、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不足及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实际,采取“授课讲解点播为主,答疑互动直播为辅,练习考核实战为重”的线上教学思路,更符合藏区高校教学实际。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录制课程知识点或选择网上优质课程视频教学资源上传到教学平台,同时布置相关作业,学生线上点播视频教程并完成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录制作业的讲解视频,并利用直播软件对具备网络条件的学生进行集中讲解、答疑、互动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2.2线上教学平台选择原则。当前线上教学平台五花八门、功能差异巨大,专业适用性和收费标准也不尽相同,对于藏区高校含计算机类专业的学院来说,在选择在线教学平台时必须要有合理的顶层设计,以满足教学安排的需要。线上教学平台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①适用性原则。对于大部分藏区高校来说,选择简单易用、服务费用在学院教学经费能够承受范围之内的平台是进行线上教学的前提,同时要求线上教学平台能够实现线上授课、资源、作业布置与评阅、在线讨论等课堂教学主体环节的基本功能。②专业性原则。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上要求专业实用性较强,选择能够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实现实践教学,如程序和部分作业的在线评判、分析、统计等功能的平台。③互动性原则。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交互性较强的特点,线上教学要求选择增强师生线上交流互动的教学平台,一方面确定效果较好的会议或直播平台用于师生的课堂实时答疑、互动,另一方面也要选择一款教师和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进行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2.3线上教学平台方案。根据线上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以及平台选择原则,各高校或学院确定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需要的线上教学平台方案。教育部为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高校在线教学服务方案公布了数十个在线课程平台,并且在疫情期间免费为高校平台课程建设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藏区高校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提供了便利。例如,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目前使用的EduCoder在线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课堂创建、分班分组、资源上传、视频播放、作业、在线评测、课堂签到、主题讨论等一系列的教学功能,实现智能化、反馈式、个性化教学等全过程在线管理,适用于线上教学要求。此外,Zoom多人云视频会议软件、腾讯会议、企业微信、钉钉等能为用户提供兼备高清视频会议与移动网络会议功能的云视频通话服务,使教师和学生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多人视频及语音通话、屏幕分享、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时在线互动。当前网络社交是师生之间和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师做好课程教学和大思政工作的必备工具,因此,学院也需要统一要求任课教师选择交互性App,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资源分享、知识传授和个性化指导。

3西藏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实践

西藏大学作为西藏地区重点建设高校,承担着为藏区建设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西藏大学在藏区高校中师资队伍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以西藏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在线教学经验为例,探索和实践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为西藏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还可以为西藏高校新工科专业线上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参考。3.1在线教学实施方案设计。西藏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选择EduCoder作为课堂管理和教学平台,Zoom平台作为师生直播互动平台,QQ软件作为课后交流平台。根据3个网络平台的不同功能特点,明确各自的功能分工,避免功能上的交叉使用,以便教师和学生清楚地知道哪个教学环节用哪个平台。总的说来,课堂管理和教学的主要环节都在EduCoder平台上实现,需要在线实时直播互动的环节在Zoom平台进行,QQ主要用于课后的沟通交流。图3.2在线教学工作流程描述。(1)每位教师在EduCoder平台上注册账号,创建课程和班级,邀请学生加入。(2)根据教学进度录制课堂知识讲解视频并上传到平台,此外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分享到课堂上。(3)根据课程教学需求选取或设计实训作业用于学生在线实践,结合授课知识点布置普通作业,这两样作业都设置提交的期限,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跟上教学进度。(4)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对一些重难点录制讲解视频或进行直播互动讨论。(5)根据学生作业评阅、互动过程及平时沟通情况,依据EduCoder平台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接受程度,调整教学方案并进行个性化指导。3.3在线教学实践初步成效。自3月9日线上开课以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已经实现了本学期计算机类专业学生62门次课程中56门次课程的线上授课(其中,6门次线下实验实训类课程暂时不能在线上授课)。学院63名教师参与线上授课,计算机类专业503名学生参加线上学习,其他专业1709名学生因为选修计算机公共课也参加了线上学习。线上开课前3周,学院教师累计在EduCoder平台482个教学视频、339个课件、561个实训项目,累计完成1694个知识点的教学;学生提交了8026个作业文件,累计完成26643人次的知识点学习和考核。其中,学院教学方案的在线实践体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线完成实验评测达35827次、实验报告达4909个,实现了教育部要求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标。

4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思考与建议

4.1计算机类专业线上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我国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重灌输、轻自学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西藏地区各高校在计算机类教学设计中,必须基于“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目前,藏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在教师人员配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工程能力、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完全按照现有教学资源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是不现实的。引入线上课程,实施在线教学改革,能更好地解决师资短板,补充优质课程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扩展学生学习途径,从而推进新工科建设,培育符合时展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4.2计算机类专业在线教学实践平台建设迫。在眉睫国家发展新工科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推广实施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研究性教学方法,注重综合性项目训练。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工程性、综合性等特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学好专业。目前,藏区高校配置的计算机类专业实验室主要是以机房为主的线下单机实践,在时间、空间、服务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引进在线实践教学平台,不仅能够借助平台实现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还可以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凝练一批教学改革成果。4.3计算机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及工程能力亟待提升。新工科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兼具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在线教学倒逼任课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知识储备、资源筛选、师生互动、个性化指导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出改变和提升,教师只有不断开阔视野、保持学习,才能适应线上教学的要求。计算机类专业知识更新较快,教师需要不断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技术、理解原理、挖掘本质,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带动学生能力提升。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课程的爆发式需求,对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师能力提升已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藏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向中东部地区高校看齐,瞄准学术前沿,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工程能力。

5结语

在大力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自上而下,从学校到学院成体系地规划和建设,在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能力、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引入优质教学资源、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探索。西藏大学将以新工科工程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继续努力探索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新方法、新模式,力图为推动西藏地区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怀民.国防科技大学王怀民教授:从MOOC到MOOP[EB/OL].(2018-12-14)[2020-05-12].

[2]王丽霖.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在线教育的应用问题初探[J].内江科技,2019,40(9):135-136.

西藏大学范文篇8

关键词:多元文化;西藏;大学生;道德教育;思考

在经济、信息、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多种文化价值观念逐渐集中在一起,使得我国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发展的国家。我国的西藏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必然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对当地的高等教育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西藏地区多元文化的发展给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下加强西藏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成为了当前西藏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1多元文化概述

多元文化的涵义: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由不同的种族、语言、信仰、行为等组成的文化,其关系是平等存在,并且互相支持。在这个地区中各个民族共同享有文化认同权、经济发展权和社会公平权。多元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文化的多样性,这也是多元文化的一个关键特点,其包括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多元化的行为方式;其二是多元文化之间的平等性,各个文化均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存在方式,各个文化之间没有贵贱之分,都要得到应有的尊重,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其三是多种文化的交流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增加,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形成了多元文化,这也是多元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四是多种文化的共同性,为了多种文化的共同发展,需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和价值,在多元文化中求同存异,不能将各民族文化同质化发展,而是尊重其政治信仰和文化特点,达到多种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目的。

2西藏多元文化的背景特点

2.1多民族聚居

西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经历过多民族的融合,早在公元前高原上的藏族就与中原的汉族有着密切联系,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草原上各个分散的民族逐渐统一成藏族。根据西藏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藏族在发展中融入的民族主要有汉族、纳西族、蒙古族、满族和羌族等,并且也有少部分的藏族人民加入到其他民族中。在西藏拉萨的寺庙中,有藏传的佛教文化、汉地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等,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西藏地区的多元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各个民族互相融合,求同存异,互相促进,因此西藏地区的高校学生也呈现出多民族性,即西藏地区高校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多样性的。

2.2多民族文化互相融合

在西藏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均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西藏人民具有淳朴、勇敢、勤劳的性格,用自己的劳动开发出举世闻名的藏族文化。拉萨是西藏的省会,存在着藏族、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推进了西藏地区的文化发展,拉萨成为了多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中心,也是藏族文化发展的中心,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有吸取来自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结合本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在西藏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多元文化使得西藏地区的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并且对于西藏地区的高校大学生而言,也有机会吸收多种文化。

3多元文化下西藏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西藏地区的高校中,生源来自多个民族,并且大部分学生属于少数民族,所以在西藏高校的教育对象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各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等互相交流融合,对西藏地区高校的道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学生在面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教育时会感到新奇,在传统思想和个性文化的发展中,学生会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迷茫状态,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需要准确判断各个文化的精髓和糟粕。其次是不同文化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影响学生思想变化的信息来源增多,学生在不同民族文化教育和道德评价中会感到迷茫,这时就需要学校加强道德教育,注重养成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西藏地区的高校道德教育,要营造出一个民主、开放的环境,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自由讨论,理性思考,求同存异。

4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西藏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

4.1多种道德教育方法相结合

随着网络化进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西藏地区的高校学生除了学习教材上的道德教育内容,还有多种途径接受道德教育,并且受到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理解从不同途径获取的信息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原则。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采取多种教育方法,从而让多元文化更好地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首先是正确认知多元文化,西藏地区高校的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通过多途径开展道德教育,比如校风校纪、班级活动等。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特点和民族文化,体会到不同民族文化的背景特点,让各个民族文化的特点都得到尊重和欣赏,加强各个民族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班级的团结,让学生在道德教育中形成积极的民族态度,从而让高校的道德教育呈现和谐的景象。其次是澄清多元文化的价值,西藏高校的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多民族文化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发展的趋向中正确认识多元文化的价值。加强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文化差异时用客观的态度去分析民族的价值,并进行正确的判断。学校要避免各个民族文化的冲突,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从而让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其三是加强多元文化的实践体验,西藏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重多民族文化的体验活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民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体验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师生之间、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互动,创建民族文化的教学氛围,自由讨论,互相理解和尊重。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各个民族的特点来创建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在对民族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从而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高校要强调学生体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欣赏能力。比如高校可以举办一些民族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创办民族社团,加强实践的引导,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4.2遵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西藏地区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学环境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构建出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特点的西藏高校道德教育体系。虽然多元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其核心的价值观是统一的,那就是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基本价值观念,这种核心思想被普遍地认同和传承,是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价值观念。这些核心的价值观念主要有勤劳、正直、勇敢、尊重、公平等,这些价值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道德观念,因此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也要确定这些价值观念的主体地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价值观念包含了不同民族的差异,尊重这些差异,在各个文化的差异中形成互相尊重的和谐发展体系,因此要让学生以社会价值观念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强化学生的信念教育,从而让道德教育得以更好的开展。

4.3正确对待民族道德的多样性

学校在强调了主导价值观念的地位后,还要向学生介绍其他民族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将各个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呈现出来,让学生正确对待。教师要鼓励学生欣赏其他民族文化的闪光点,并且让学生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打交道,比如多参加多民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展现自己民族的特色。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互相交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各民族学生之间更加团结。

5结语

西藏地区高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结合多元文化的发展形式来开展教育活动,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加强民族团结,让学生正确认识其他民族文化、道德观的价值,从而使多元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养成。学校要加强各个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校中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从而让西藏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得以更好的开展。

作者:强巴央珍 单位:西藏大学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侯银亮.对多元文化背景下西藏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之思考[J].文教资料,2013(21).

[2]全春花.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13.

[3]万晖.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挑战和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2).

[4]成亚伟,张杰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措施[J].河北省石家庄学院文学教育,2014(11).

西藏大学范文篇9

关键词:西藏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与多国接壤,是我国的安全边防线。2013年3月9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西藏现有7所高等学校,作为为西藏培养和输送“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地,承担着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持续推进西藏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西藏高校的学生党员既是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分子,也是全体党员队伍中有文化、有素质、最年轻、最活跃的群体。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学生党员队伍,对于高校的建设管理、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西藏大学作为西藏唯一一所“部区共建”“211”高校,立足西藏,服务西藏,结合区情、校情,先后制定《中共西藏大学委员会本专科学生党支部建工作标准》等规章制度,完善顶层设计,规范操作流程,明确权利义务,加强考评监督,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素质,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完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夯实学生党组织基础,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西藏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其中学生党员1千余人,总量上控制,结构上更趋合理,质量上严格把关,为党注入更多新鲜优秀血液。但在实际学生党建工作中,重发展、轻教育管理问题突出,教育体系不系统规范,管理服务机制不完备,部分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够,缺乏身份认知,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1学生党员的基本特点

1.1学生党员由多民族构成,以藏族和汉族为主要构成群体,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和民族情怀。西藏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尤其是藏传佛教文化影响深远,西藏生源的学生党员心性向善,思想单纯,重视情感,民族荣誉感强烈。西藏作为反分裂斗阵的前沿阵地,学生党员对于现代社会充斥的各类信息缺乏准确的鉴定甄别和辨别是非能力,容易被消极影响,甚至被引诱或利用。1.2学生党员个人能力参差不齐。受制于相对滞后的教育基础和教学条件,部分西藏生源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继续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1.3学生党员身份认知度不够,党员身份弱化。学生党员普遍年纪偏小,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阶段,社会阅历浅薄。在经过严格的党校培训和党员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后,逐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广度深度不够,淡化党性意识和党性修养,开始向普通学生看齐。1.4学生党员的党史、党务知识浅薄。大部分学生党员对党的历史知之甚少,对党的认识存在空白点和盲区,不能准确认识党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思想上对党务工作不够重视,部分学生党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入党时间和入党介绍人,对于党龄计算、党费缴纳等更是一知半解,不能积极主动参加党的各类组织生活,并按时向组织汇报思想。

2学生党员教育现状

2.1教育内容无差别化。在学生党员的教育过程中,与广大学生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相等同,教育内容基本一致,并没有针对学生党员这一身份开展诸如党员榜样示范、素质提升、党性修养、党务知识、人际沟通、心理健康等内容,也没有面向不同年级的学生党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2.2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党员教育一般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学习普遍采取课堂讲授、观看视频等形式,在较少的实践教育中,基本局限于参观各类博物馆、举办文艺汇演、义务劳动,教育形式简单,缺乏创新。2.3教育资源缺乏。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辅导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承担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师生比较低,教师资源紧张。同是,各学院各自为政,教师配比不均,教育资源不能有效共享。2.4教育评价反馈机制缺失。在学生党员的教育过程中,依据集中授课、实践教育等课程尚未制定评价标准,依据学生自主学习尚未建立学生自评价体系,由评价目标、问题情境、评价过程和反馈激励等内容构成的教育学习系统不完整。

3学生党员管理现状

3.1重发展,轻管理。学生党员管理也是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经过严格的教育培训,达到入党标准成为一名党员之后,党务工作者开始较少对学生党员的关注,着重依托于学生的自我管理,除完成指定的党务工作任务以外,较少关注他们的思想和身心动态。学生党员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阶段,极易出现思想懈怠,放松对自己的要求。3.2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难度较大。每年度累积的应往届毕业生党员,由于尚未找到工作,临时性工作或者自由职业,不能按要求及时迁出党组织关系,导致各学生党支部流动党员数量增加,党组织生活不能正常开展。根据学校党委相关要求,毕业生党员中,正式党员的党员档案直接封装入学生的学籍档案,在学生转出学籍档案后,可直接转出党员档案并落实组织关系;预备党员的党员档案保留在各学生党支部,尽管学生已毕业,还须在预备期满后完成党员转正各项工作。学生一旦毕业,与各支部联系减少,少数甚至与组织失去联系,管理难度加大。3.3党务工作人员短缺。新时代,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随着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加,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量激增,工作更加繁杂。但各学生党组织并没有设置专职的党务工作人员岗位,并配齐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一般由学院的辅导员和个别学生党员承担管理工作,学生党员能力还需培养和加强,辅导员身兼多职分身乏术,党务工作人员短缺。3.4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在开展学生党员各项党务工作中,辅导员负责工作统筹,着重依靠部分优秀的学生党员具体展开工作。但由于学生党员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还不够高,党务知识不完备,缺乏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同时,不能妥善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各学生党支部工作被动,各项组织生活不严谨,战斗堡垒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党的报告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学生党建基础性、经常性和关键性工作,必须全面从严不放松,必须直面问题不回避,直面问题重落实,直面问题抓整改。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求突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各项工作,各级学生党组织必须承担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等职责,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学生党员队伍,筑牢拥护祖国统一、维护安全稳定的青年防线。

参考文献

[1]王潇.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路径[J].西藏教育,2016(4).

[2]柯燕,拉珍.西藏高校“两课”教育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西藏科技,2016(12).

[3]郭孟伟.西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理论观察,2017(6).

[4]格桑扎西.西藏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析[J].知识窗,2017(8).

西藏大学范文篇10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策略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传统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民族地区如何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以更好地为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服务,成为摆在古代文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西藏大学文学院多年的任教经验,认为目前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古代文学的学习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现代人过分注重功利性,即使身在校园的大学生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所以,像古代文学等传统人文学科,对于学生来讲,似乎不像英语、公务员培训等课程一样,直接影响到学生考证、保研、工作等方面,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课程“无用”,直接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西藏地区学生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大部分人仍以考公务员为主要就业渠道,所以很多学生宁可花时间去学习公务员培训的课程,而认为古代文学无用,不用“浪费”太多精力去学习。

第二,学习方法误入歧途。主要体现在学生过分依赖课堂教学和各类媒体传播的零星知识碎片,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多停留在知识学习的层面,缺乏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浮于表面,仅能获得浮光掠影的印象,而缺乏深入的体会。当今时代的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异常广泛,各类媒体又在拼命争夺受众的注意力,定力不足的学生很容易被眼花缭乱的信息吸引了注意力而难以静心凝神去思考;更有甚者,以卖弄和炫耀获得的知识碎片而沾沾自喜,并没有真正了解如何进行学习。

第三,教育基础多样化。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构成较为复杂,文化背景相差较大,知识基础参差不一。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约有一半以上是区内生源。这部分学生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甚至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反映,在高中以前都没有学习过文言文。这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基础薄弱,无法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更无从谈起学习的兴趣。但是大部分区外生源的学生又不满足于仅仅讲授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就容易导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难以兼顾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只能尽量照顾大部分学生,导致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难以尽如人意。针对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作为一名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必须立足民族地区高校实际,从实践出发,正视种种问题与不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开拓教学思路,努力提高古代文学教学水平。

第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古代文学在人格培养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强调培养健全人格、对美的热爱、对自由的追寻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结合作品赏析,让学生意识到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淡化社会急功近利的氛围对学生的影响。(2)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古代文学课程要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可以将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编成情景剧让学生进行表演,也可以利用飞花令、击鼓传花等游戏手段考查学生的诗词储备量,既用有趣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3)有意识地将古代文学教学纳入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潮流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有力地凝聚了民族精神,得到全世界中华儿女的高度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和应当肩负的历史责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承载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我们应当积极开动脑筋,在授课过程中适当拓展,积极引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让学生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投射到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水平。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多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针对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古代文学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1)引入地域文化。了解并掌握我国优秀灿烂的文化是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藏地区讲授古代文学,可以适当引入藏族优秀文化。比如在讲授神话时,除了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神话,也可以讲授藏族神话中关于人类起源的神猴与罗刹女的故事等。这样可以适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实地参观考察,更深切地体会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意味。(2)以古代文学史为脉络,以作品选为重点讲解内容,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原著的阅读量。文学史是由作家和作品构成的,鉴于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的实际,如果只从文学史的角度着眼,很容易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再加上学生缺乏对作家和作品的深入了解,难以切身体会高度概括的理论。这就要求在授课时,要立足文本,然后再上升到文学史的高度。(3)以古鉴今。在文本分析中挖掘作品的现代意义,古为今用。在讲授古代文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当今时代或者学生实际,进行深入阐释,纠正学生认为古代文学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错误理念。例如讲解《诗经•周南•关雎》时,可以结合青年学生对爱情的渴望及懵懂的悸动,让学生体会诗中君子与淑女的美好的中正平和的爱情。在讲《孟子》“舍生取义章”时,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授课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实际不断调整,让学生乐意去接受古代文学的知识,特别是与自己民族、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关的知识。古代文学不是僵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该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何把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兼收并蓄以及这种生机勃勃体现出来,需要教师精心挑选授课内容。第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1)采用翻转课堂、慕课等手段,尽量照顾到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不仅要对古诗词进行翻译等表层知识的讲授,也要重视阐释其蕴含的人生态度、思想价值、审美取向等。比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多引导思考深层次的文化方面的意义;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从作品翻译展开,引导其领会文学创作手法、思想内涵以及意境美的创造等。甚至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做些朗诵、翻译等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深入学习。(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等优点,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优化古代文学教学结构,增加有效信息的传递,提高教学效率。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达到以下效果。①开阔学生的视野。古代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很多动物、植物、场景,学生未必都见过,所以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等手段让学生认识到祖国幅员的辽阔,物产的丰富,实现孔子提出的“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的教学目的。甚至可以播放动图和剪辑的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乐在其中。②实现课堂有效导入。

比如在讲授楚辞的时候,可以用优美的音乐或者视频营造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进入到楚地浪漫奇幻的文学中,进而学习楚辞名篇,更好地理解楚辞“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特点,体会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③使古代文学中涉及的内容更形象直观。比如讲授戏曲的时候,可以播放戏曲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唱念作打”;在讲授诗词的时候,可以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体会诗词本是配乐歌唱的原始风貌。既让学生对诗词曲有更直观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欣赏动人的旋律,聆听优美的乐曲。④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选取《百家讲坛》《品读》等名家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片段或者慕课、网易公开课中名师授课精彩片段,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受和国内一流高校学生同样的教育,以便学生从更多角度学习古代文学,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学会甄别比较,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督促学生背诵。既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也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指定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让学生背诵。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体会作品的韵律美。同时,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打牢知识基础,从而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更深刻地体会作品的内在意蕴。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增加知识量;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西藏大学汉语系今年制定了“124”计划,即:让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写100篇书法作业、背诵200首诗词、阅读40部名著。

古代文学作品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重要载体,古代文学课程就是在深入解读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古代文学史。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教师应该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挖掘古代文学中的现代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郑海涛,赵欣.论西部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中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构建与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2-66.

[2]朱仰东.民族地区高校民族班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刍议[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85-189.

[3]马建华.地方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2018(7):66-67.